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语文实践活动四
课题 语文实践活动4 课型 实践 授课时间 _4_月30_日(星期_三_)
第1 课时(共4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意,并选词填空。2.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深”的不同意思。3.把排列错乱的一段话按照先后顺序连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4.能根据指定情境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 1.将排列错乱的句子写成连贯的一段话。2.展开充分而合理的想像,补充画面,看图习作。
教学难点 1.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深”的不同含义。2.展开大胆而合理地想像进行看图习作。
主要教法 朗读、比较、想象 教具 实物展台
学法指导 朗读、比较、想象
板书设计 语文实践活动4② ④这排水杉郁郁苍苍,生气勃勃,显示出一种挺拔向上的品格。枝丫上那绿色的叶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整齐地排列着,微风吹过,发出沙沙③ ①的响声。它们茂密的枝丫一律斜着向上,而且紧密靠拢。教室的南墙根长着一排水杉。
教学后记 这次作文通过指导学生合理想象,及对记叙顺序的讨论,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比以前有较大进步。
教学过程含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给下面的字加上一部分组成本单元学过的新字,再组成词语。(5`)1.引导:谁能读读读题目要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引导复习本单元新字。3.提示:请你按要求自己完成练习。4.引导:谁能把正确的答案展示给大家看。5.激发兴趣:如果这些字不限定在本单元新字,你还能给它们加上一部分组成什么字?二、选词填空。(10`)1.谁能读读读题目要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读题目要求,分析做法。(1)要明确是给字加上一部分,不是去掉一部分,也不是换掉一部分。(2)组成的新字必须是本单元学过的字。2.复习本单元新字。3.按要求自己完成练习。4.集体订正答案。5.孩子们说说1.读题目要求,分析做法。(1)先读一读要填空的是哪些词语。(2)辨析这几个词语:希望: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
教学过程含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提示:自己完成。3.组织集体交流:三、给下面句子中的“深”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0`)1.提示:谁愿意读读题目,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愿望: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盼望:殷切地期望。乖巧:(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机灵。灵巧:灵活而巧妙。(3)再读一读句子,看填哪个词语更准确。2.自己独立完成练习。3.集体交流: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愿望)。爸爸出国已经一年了,我(盼望)他早点儿回来。老师(希望)每个须生都能成才。佩佩很懂事,大人忙的时候,她常常(乖巧)地坐在一边。奶奶有一双(灵巧)的手,她能剪出各种各样的窗花。
教学过程含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激发兴趣:你能独立完成练习吗?四、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按照先后顺序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再读一读。(15`)1.指导读题目要求并分析。2.提示:你觉得这与以前做的排序有哪些区别?3.引导:读一读,思考:这段话讲的什么?共有几句话?4.提示:按照先后顺序把4句话按正确顺序排列。出示正确的排序:教室的南墙根长着一排水杉。这排水杉郁郁苍苍,生气勃勃,显示出一种挺拔向上的品格。它们茂密的枝丫一律斜着向上,而且紧密靠拢。枝丫上那绿色的叶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整齐地排列着,微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响声。 1.读题目要求,分析:(1)明确“深”共有哪些解释,理解这些解释的意思。(2)读句子,理解“深”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再选择合适的解释。(3)把正确解释的序号写在相应句子的后面。2.自己独立完成练习。3.集体交流。1.孩子们读题目要求并分析。2.孩子们说说自己的想法。3.孩子们读一读,思考:这段话讲了什么,共有几句话。4.孩子们练习。5.集体交流连贯通顺的话: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1.提示:读读题目要求。2.提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3.读后面的问题,再带着问题读短文。4.引导:谁能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思考问题。5.引导学生说完整而通顺的话。1、明确情境:星期天,小净起床后就帮妈妈扫地,擦桌椅。妈妈高兴地说:“小净真懂事了!妈妈奖励你10块钱。”请你想一想,小净该不该收这10块钱?为什么?想好后展开讨论,还可以分角色演一演。2.提示:自己先分析小净到底该怎么做? 1.明确题目要求。2.自由朗读短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3.读后面的问题,再带着问题读短文。(1)你喜欢向日葵吗?为什么?(2)用自己的话说说第2、3.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4.指名分自然段读短文,其他同学思考问题。5.集体交流 1.孩子们明确情境:2.自己先分析小净到底该怎么做。
教学过程含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提示:自选伙伴,分角色演一演。4.激发兴趣:小净到底该不该收妈妈给的钱?5.提示:你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事情吗?比如:考试时家长许诺成绩好给你怎样的奖励;帮大人做事情要条件;……这些都和小净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性质,上学期学过的《帐单》,不也一样吗?你再次面对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处理?一、读习作要求:(1`)提示:仔细观察下面的几幅图,然后展开丰富的想像,说说第2幅图上应该画些什么。把图意补充完整后,连成一段话写下来。二、分析习作要求:(3`)1.提示:看图作文。2.指导:要先根据1、3幅图分析第2幅空缺的是什么内容,然后补充第2幅图,把3幅图连起来习作。三、指导习作:(10`)1.提示:观察给出的2幅图,分析图意。2.引导:根据1、3幅图确定第2幅图应该是什么内容?3.提示:自由想象,在个人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把第2幅图补充上。4.组织交流。四、自己起草习作,修改。(26’)提示:把你想的写出来。 提示:好的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请你的伙伴帮帮你。 3.自选伙伴,分角色演一演。4.集体表演,辩论:小净到底该不该收妈妈给的钱?说说自己的想法。1.明确内容:看图作文。2.明确写法。1.说说图意。2.说说根据1、3幅图确定第2幅图的内容。可以想像有人掉进这口没有盖的井;也可以是有人看到这口没有盖的井,防患于未然……3.在个人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把第2幅图补充上。和同学交流你的习作构思。自由写。互相修改。
教学过程含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总结。教师总结此次习作的优点与不足。二、评改。(10`)指导一篇带有共性的习作集体评改。三、再修改。指导孩子们读自己的习作,找不足,然后修改。 明确此次习作的优点与不足。集体评改。读自己的习作,找不足,然后修改。(28’)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