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课件精品PPT公开课1(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课件精品PPT公开课1(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6 10:3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识记重点字词,了解叶圣陶、张中行先生的生平,了解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重难点)
感受叶圣陶先生的优秀品德,努力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学习目标
人们常说“见字如见人”,你能从语文教材封面的“语文” 二字中,看出写这两个字的人有什么样的品质吗?
导入
圆润、敦厚,一点也不花哨
知道这是谁写的吗? 叶圣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几件 事,了解他的美好品德。
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2006), 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 者、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他 治学严谨,博学多识,造诣深厚,作品风格独特,自成一派, 行文流畅,文笔精妙。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 选》等。著有《流年碎影》《负暄琐话》等。张中行在文化 界享有盛誉,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 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本文选自《读书》1990年第1期。有 删改。作者和叶圣陶先生都曾供职 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中学语文 教材的编辑工作,两人亦师亦友, 感情深厚。1988年叶圣陶先生在北 京逝世,三个月后,作者写下这篇 文章,表达对友人的缅怀之情。
创作背景
累赘(
·
· ·
· ·
· ·
· ·
· ·
繁碎( su )
$
商酌( zh )
u6
譬如( p )
$
颠沛(diā p=)
ng
7
朦胧( m0 l6n)
g
nl0i i
妥帖·(tu ti9)
学习字词
zh )

( l0 )累赘
( ti )妥帖
多音字
( x$ )联系 系 ( j$ )系鞋带
累 ( li- )罪行累累
( il= )劳累
i
帖 ( t9i )请帖
)字帖
( -ti
è
形近字
悴( )憔悴
粹(
)纯粹
诲( h )教诲
u
碎(su )繁碎
c$u
$
cu
瘁( $cu )鞠躬尽瘁
$
悔( $h )后悔
晦( uh )晦暗
#u
$
拱(g7n)拱门
沦(l^ )沦落
n
抡(l% )抡起
n
伦( l^ )天伦之乐
n
g
烘(h5n)烘托 慨 g
( k3i)感慨
溉( g4)灌溉
i
形近字
理解词义
繁碎:繁密细碎。
商酌:商量斟酌。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譬如:比如。
朦胧:指月光不明或不清楚、模糊。
累赘:(事物)多余、麻烦;(文字)不简洁。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妥帖:妥当合适。
思考3:作者是怀着 一种什么样的情怀来 写叶圣陶先生的?
思考1:作者写这篇 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思考2:本文写了关于叶 圣陶先生的哪些事情?
思考问题
速 读 课 文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体会作 者的写作目的,思考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划分文章层次。
找出文中不同的写作方法。
画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初读课文
批注要求
划分层次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 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 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
第三部分(9)
交代写作的缘由,突出“我”对叶圣陶 先生逝世的悲痛心情。
列举具体事例表现叶圣陶先生“待人 厚”“律己严”的品德。
总结全文,强调叶圣陶先生写话主张的 重要意义,号召人们向叶圣陶先生学习。
第二部分(2—8)
↑主体部分
整体探究
初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内心无比悲哀,写此文以示纪念。
本文写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两个品质?
待人厚
律己严
怀念和敬仰之情。
作者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怀来写叶圣陶先生的?
对叶圣陶先生的 怀念。
对他人格魅力的 敬仰。
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
写作缘由
具体叙述
总结全文
1
3
精读课文
文章开头第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开篇交代叶圣陶先生逝世的具体时间,表明作者内 心的思念情感。
品味第一部分
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 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 罩上双层的悲哀。
如何理解“双层的悲哀”?
作者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恰在除夕,不幸的消息在辞旧迎新 的鞭炮声中传来。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因此说是“双 层的悲哀”。
品味第二部分
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 的时候。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 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
请赏析这段话。
“当然”表明叶圣陶先生的名声之大,这是“我”之前对先生 的印象;“太浅”是“我”与先生相识后对以前印象的否定; “至少是没有……”一句引起下文对叶圣陶先生品德的叙述。
《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 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 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请赏析这段话。
“最前列”表明作者对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肯定和赞美。然后从 “思想”“行为”两个方面高度评价叶圣陶先生的品德。
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 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 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 做到了。
高度赞扬了叶圣陶先生的品德之高。
孔老夫子
叶老
对比
请赏析这段话。
探究研读第2—8自然段,说说 文中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表现 叶圣陶先生的“待人厚”和“ 律己严”。
细节描写
待人厚
1.修改文章
☆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 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 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 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
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1.修改文章
待人厚
☆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 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 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 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 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 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
叶圣陶先生性情温和、为人谦逊、待人真诚、工作认真。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
待人厚
2.恭送客人
☆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 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 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 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叶圣陶先生在日常交往方面待人真诚。
待人厚
3.真诚回信
☆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 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 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叶圣陶先生在日常交往方面对人关怀备至。
写出了叶圣陶先生错过与“我”见面的遗 憾之情,也是他宽厚待人的真实体现。
3.真诚回信
待人厚
叶圣陶先生的“悲伤”和“我”的“悲伤”有何区别?
叶圣陶先生在信中为“我”的生活境况而“悲伤”, 由此可见他待人诚恳。
“我”为当时社会缺少像叶圣陶先生这样“待人厚” 的人而伤感。作者在此处联系社会现象,高度评价了 叶圣陶先生宽厚待人的品行。
谢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