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寓言二则 3(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寓言二则 3(北京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6-04 12: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 题 26 寓言二则 课 型 讲读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1个多音字。2.会用“匆匆忙忙”和“毫不示弱”造句。3.能讲述《郑人买履》的故事,表演《鹬蚌相争》。4.理解寓言的故事,懂得其中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2.讲文中故事,自编自演课本剧。
态度情感价值观 知道两则寓言所讲的故事,懂得不要墨守成规以及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 知道两则寓言所讲的故事。
教学难点 懂得不要墨守成规以及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查阅资料 关于寓言的一些知识。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课时数 二课时
板书设计 26 寓言二则 鹬 互不相让 蚌 渔人得利
课后小结
26 寓言两则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时间 32 分钟 教师活动时间 8 分钟
教学要求 了解《郑人买履 》的故事,理解内容,懂得不要墨守成规的道理。
设计理念 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孩子们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尊重他们的独特的学习体验,注重差异发展。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文:(3’) 1.谈话:还记得我们学过 什么寓言故事吗?跟大家说说。2.提示:今天咱们再来欣赏两则寓言。师板书课题《26 寓言二则》。 1.大家说说。2.读课题《26 寓言二则》。
二、初读课文。(10分) 1.自己读课文,利用字典或生字表读准字音。2. 读一读(小黑板)集市 郑人买履 匆匆忙忙 尺码 宁问:“郑人”指哪的人?什么叫“履”?“尺码”指什么? 3.同桌互读,检查读书正确、流利。 1.学生自读课文。2.认读词语,理解意思。3.同桌互读。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0分)四、练习巩固。(6分) 1.指名朗读,其他人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再读思考:这则寓言是按怎样的顺序讲的? 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故事?4.有语气朗读寓言。5.郑人为什么没有买到鞋呢?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1.有感情地朗读。2.表演故事,以小组为单位。 1.朗读课文,思考问题。2.生汇报交流:事情发展顺序。3.讲故事。4.有语气朗读。5.学生小组讨论。1.朗读课文。2.表演故事。
第二课时 学生活动时间 30 分钟 教师活动时间 10 分钟
教学要求 学习寓言《鹬蚌相争》懂得两人一味相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
设计理念 创设学习的氛围,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自主世界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激发他们乐于学习的兴趣,注意孩子们的独特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计 环节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3分)二、初读课文。(10分)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20分)四、表演课本剧。(8分)五、自主作业。(1分) 1.师板书课题:鹬蚌相争。2.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看投影读一读:鹬蚌相争 毫不示弱 啄 夹 问:鹬、蚌、啄、夹各是什么意思?3.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指生读课文,其他人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讲故事。2.有感情朗读。3.发散思维:你认为鹬和蚌怎样做就可以不被渔夫捉去?1.分组准备表演课本剧。2.老师指定一组表演。师:你们想给自己留点什么作业? 生读课题课题质疑。生自由读文。读词理解词义。同桌互读。朗读思考问题。讲故事。有感情朗读。发散思维,讨论交流。学生分组准备。班内表演。学生自己布置作业。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