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季风气候显著》教学设计
年级组
八年级组
序号
3号
课题名称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内容来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科书
课时
1课时
对课标的解读
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季风气候的类型、分布、特点;冬季风与夏季风源地、风向、性质;季风对我国气候及农业生产的影响。课标中对学习这些问题给出了必要行为条件是运用资料,包括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中国与世界上其它纬度相近地区的气温的比较表格、阿拉伯半岛与长江以南地区位置与景观比较图等,要求教学过程中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借助以上行为条件来完成。课标对知识点的学也做了明确要求是说出,具体来讲,说出我国季风气候的类型、特点、分布;说出我国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向、性质,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说出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教材解读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中国气候的第二个特征—季风气候显著。这部分内容是对前面学习的我国气温与降水内容的总结与深化。对于整个初中地理教学而言,是重点,也是难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涉及成因的内容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对这部分教材的处理要把握难易程度,不应盲目加深和扩充内容。本节内容教材借助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国与世界上其它纬度相近地区的气温的比较表格、阿拉伯半岛与长江以南地区位置与景观比较图等,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完成从特征到成因的学习,通过课后活动题的设置,完成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内容的学习。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文资料,并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教学理念,为进一步学习中国区域地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气候内容的学习,是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难点之一。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方面的知识,知道分析气候特点从气温和降水量两个方面分析,并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以及从地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因果关系的分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
学习目标
1.运用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准确地说出我国季风气候的类型、特点和分布。[学习重点]2.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中国冬夏季风示意图,准确地说出我国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学习重点]
3.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图文资料归纳季风对我国气候及农业生产影响。[学习重点、难点]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1.运用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太仓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郑和航海出发地太仓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2.运用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太仓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天津和郑和航海途径我国最南部省份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3.运用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我国三种季风气候的分布。4.总结季风气候的共同点。评价任务二:1.阅读课文,运用中国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完成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从海→陆还是从陆→海的表格。2.郑和航海船队为什么冬季启程南下,夏季返航北上?评价任务三:1.根据图文资料,归纳季风对我国气温的影响。2.复习旧知,说出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3.说出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有利与不利影响。4.说出造成天津水旱灾害频发的气候原因。5.郑和航海出发地太仓和阿拉伯半岛为什么景观差异大?
教学板块
教学过程
导入
看视频,提问:郑和航海船队为什么冬季启程南下,夏季返航北上?
目标一:认识季风气候的类型、特点、分布。
呈现评价任务一:1.运用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太仓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郑和航海出发地太仓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围绕评价任务进行学习、交流与反馈。2.运用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太仓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天津和郑和航海途径我国最南部省份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围绕评价任务进行学习、交流与反馈。3.运用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我国三种季风气候的分布。围绕评价任务进交流、反馈。4.总结季风气候的共同点。围绕评价任务进交流、反馈
目标二:探究季风气候的成因。
呈现评价任务二:1.运用中国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完成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从海→陆还是从陆→海的表格。围绕评价任务进行学习、交流与反馈。2.郑和航海船队为什么冬季启程南下,夏季返航北上?围绕评价任务进行学习、交流与反馈。
目标三:
归纳季风对我国气候及农业生产的影响
呈现评价任务三:1.说出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1)对比齐齐哈尔与巴黎的冬夏温度差异、气温年较差差异,总结季风对气温的影响。(2)联系印度夏季风对降水的影响,说出夏季风对降水的影响。围绕评价任务进行学习、交流与反馈。2.说出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围绕评价任务进行学习、交流与反馈。3.说出造成天津水旱灾害频发的气候原因。围绕评价任务进行学习、交流与反馈。4.郑和航海出发地太仓和阿拉伯半岛为什么景观差异大?围绕评价任务交流反馈。
总结
谈收获。
结束语
郑和航海的历史已离我们远去,但中国古人对于气候知识的深邃掌握,以及杨帆远航的奋进精神永在,让这种精神激励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世界经济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激励我们亲爱的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板书设计
类型:3种
季风气候
特点:雨热同期
显著
成因:冬季风、夏季风
影响:利、弊
3
/
3(共26张PPT)
季风气候显著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季风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及特点。
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
3.运用用图文资料归纳季风对我国气候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郑和航队航海路线是:从江苏太仓出发,经南海到印度洋,远至西亚、北非。船队航行有个规律:一般都是冬季启程南下,夏季返航北上。这是为什么呢?
季风气候显著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找类型、说特点
板块1:
1.读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说出郑和航海出发地太仓的气候类型名称。
2.根据太仓的气候统计图说出该地的气候特点。
太仓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找类型、说特点
中国气候类型图
分析某种气候类型特点的方法:
第一步:看气温曲线,总结冬夏气温特征;
第二步:看降水量柱状图,总结降水特征。
学法总结
1、说出郑和航海线经过我国最南部省份和天津的气候类型。
2、根据两地的气候统计图分析两地气候的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读天津、太仓、海口三地的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三地气候特点的共同之处。
季季风气候共同点:雨热同期
温带季风气候
析成因
板块2: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风向
海洋
陆地
性质
根据课本40页图文资料,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原因:顺风而行。
太仓
太仓
郑和航海船队为什么冬季起航,夏季返航?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从江苏太仓出发,远至阿拉伯半岛一带。这次航行船员惊奇地发现这两个地方的景观差异很大。
?
谈影响
板块3:
齐齐哈尔
巴黎
1.比较齐齐哈尔和巴黎的1月、7月均温及气温年较差。
2.归纳季风对我国气温的影响。
齐齐哈尔
巴黎
在季风的影响下,我国冬季比同纬度地方气温低;夏季比同纬度地方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
今年1月,我国大部分地区遇到寒潮天气,天津也在其中,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冬季风强烈
季风对降水的影响
1.夏季风从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使经过的地区
降水丰沛。
2.夏季风不稳定,会带来水旱灾害。
请总结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季风
气候
(雨热同期)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强烈
不稳定
寒潮
水旱灾害
冬季风
夏季风
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
影响是什么呢?
有利影响: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不利影响:寒潮和水旱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
本书目录
第一章暴雨洪涝灾害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公元153—1839年暴雨洪涝灾害
第三节公元1840—1948年暴雨洪涝灾害
第四节公元1949—2000年暴雨洪涝灾害
第二章干旱灾害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公元285—1839年干旱灾害
第三节公元1840—1948年干旱灾害
第四节公元1949—2000年干旱灾害
说出造成天津水旱灾害频发的气候原因。
夏季风不稳定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从江苏太仓出发,远至阿拉伯半岛一带。这次航行船员惊奇地发现这两个地方的景观差异很大。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因为航海出发地,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所以两地景观差异大。
郑和远航的历史已离
我们远去,但中国古人对
于气候知识的深邃掌握,
以及扬帆远航奋进的精神
永在!
愿祖国在世界经济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愿我们亲爱的同学在学海中扬帆远航!
敬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