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的分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取自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本框题讲述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在世界人口增长后面安排此内容,自然过渡,即世界人口众多,具体如何在全球分布。教材图文结合,要求学生识图指出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并能够根据自然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原因,感受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影响。
【课
标】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的准备确立如下:
1.教学重、难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形模型(沙盘)、导学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能说出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地形模型(沙盘)模拟居住地选址,获得实践、分析能力;
(2)通过读图判别世界人口稠密区、稀疏区并分析形成原因,获得读图能力、问题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世界人口分布范围,感悟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懂得保护家园。
三、教法分析
1.图导图练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等多项措施的训练过程,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
2.讨论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相互的协作下解决问题。
四、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其学情分析如下:
1.已有知识:地形图的表示、气候的特点
2.具备能力:读图,据图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学法分析
1.“自主、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七年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乐于通过合作竞争掌握知识。
2.运用学案的学习方式:学案与多媒体教学结合,把知识储备与课堂训练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既改变了单一的学案教学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六、教学过程
学习内
容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导入一、长江的水文特征二、水文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介绍自我,拉近与学生距离。同学们好!请坐,老师来快天津三天了,我想我已经爱上了这座城市,这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真想在这有个家。同学们世界那么大,你想住在哪呢?大家各有想法,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寻人类适宜的居住地,共筑理想家园,探秘世界人口的分布(板书标题)。请大家翻开课本72页,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框题。本节课老师将帮助大家完成以下目标:。。。。开始吧【计划理想家园】展示地形模型(沙盘),要求学生介绍模型上的地理事物,要求学生上台选择理想居住地。根据学生所选区域的不同提出疑问,逐步得出影响理想家园分布的因素(人口分布的因素)【小结】【合作探究1】要求学生根据以上要求,分组分别在世界地形图和气候图上选择本组认为适宜居住的地方,上台标注出来(展示)引出人口密度相关知识【体验现实家园】【合作探究3】要求学生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得出世界人口稠密区(在此强调读图的步骤)【小结】【分析世界人口稠密区成因】要求学生根据世界人口分布图与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图叠加对比,判断世界人口稠密区是否满足理想家园的条件。直接转承,询问学生人口稠密区的成因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小结】【分析世界人口稀疏区成因】要求学生根据课本73页活动题、结合世界地形、气候图分析人口稀疏区成因,让学生达到活学活用。归纳居住地特点:位于平原、气候适宜。【结尾升华】通过学习我发现,地球上并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适合人类的居住,世界人口的分布有疏有密,有些地方大家可能觉得很美、充满生机与活力,但是受自然原因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依然不太适合人类居住,大自然给予了我们很多、但是也限制了很多,人类只是大自然当中的一份子,我们应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变得越来越美。谢谢!【课后巩固】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提供的材料归纳中分口分布特点,解释其原因
答:反应热烈,说自己的想法上台选择、将钉子插在理想位置学生根据选择的地方、结合老师的提问引导得出适宜布局家园的条件。分组讨论,展示成果、选择适宜的居住地学生阅读课本完成相关问题读图归纳读图归纳、紧跟教师思路学生阅读课文找出分析人口稀疏区的形成原因小组合作探究感悟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影响,认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课后查阅资料,相互交流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实践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图文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培养学生阅读、获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情感升华培养学生据图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检测教学效果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3
1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世界人口的分布》导学案
班级
姓名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学习目标
1.会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能说出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
3.积极合作,大胆探究,学以致用。
4.感受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学习过程
一、计划——理想家园
1.【模拟现实】我选我住:请同学们在模型上选择并标注适宜居住的地区。
2.【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在世界地形图(或气候图)上选择适宜居住的地区,选派代表上台标注。
世界地形图
世界气候图
二、探究——实际分布
1.【合作探究二】读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世界人口稠密区。
2.【总结归纳】影响世界人口稠密区的原因。
自然原因
地形
气候
位置
社会经济原因
农业
工业
3.【合作探究三】分组讨论完成课本73页活动题(每组限选一个地区)
活用——我爱我家:据图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欧
洲
亚
洲
非
洲
北
美
洲
南
美
洲
大洋洲
A
B
C
D
降水逐渐减少
海拔逐渐增加
中国人口密度图(共23张PPT)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世界那么大,你想住在哪?
共筑理想家园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学习目标
1、会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能说出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原因。
3、积极合作,大胆探究,学以致用。
4、感受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一、计划——理想家园
一、计划——理想家园
请在模型上选择理想居住场地,安上你的家园。
地形:位于平原
气候:气候适宜
……
世界地形图
世界气候分布图
60°
寒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
和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气候
请两部分同学分别在世界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中,
选择你想居住的场所(小组合作完成)。
一、计划——理想家园
合作探究1
【合作探究1】
A
C
B
1、人口密度
: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地总人数÷该地总面积
<
<
世界人口分布图
无人
定居区
人口密度
(人/千米2)
0
1
10
100
200
亚
洲
欧洲
非
洲
北
洲
美
南美洲
大
洋
洲
二、体验——现实家园
读图,找出世界人口密度最大区域。
【合作探究2】
2、总结——世界人口稠密区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
洲
北美洲东部
这些地方符合你的定居要求吗?
分析——人口稠密区成因
世界地形图
世界人口分布图
①位于平原,地形平坦。
分析——人口稠密区成因
世界气候分布图
寒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
和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气候
世界人口分布图
②气候适宜。
③位于中低纬度沿海。
分析——人口稠密区成因
③亚洲东部、南部:
农业发展早,历史上养育了众多的人口。
④欧洲、北美洲东部:
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分析——人口稠密区成因
3、小结——人口稠密区成因
自然原因
地形
位于平原,地形平坦
气候
气候适宜
位置
位于中低纬度、沿海
社会经济原因
农业
亚洲东部和南部
农业发展早,历史上就养活了众多人
工业
欧洲、北美洲东部
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4、世界人口稀疏区成因
地区
人口密度(人/千米?)
主要自然原因
<1
<1
<1
<1
地处高原,地势高峻,气候终年寒冷
地处沙漠,气候干旱
地处低纬雨淋地带,气候湿热
地处高纬地带,终年严寒
A
B
C
D
【合作探究3】
中国人口密度图
读图,说出中国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降水逐渐减少
海拔逐渐增加
活学活用
你觉得大山苍劲有力
雪山圣洁连绵
极地充满诱惑
沙漠充满了诱惑
雨林充满生机
筑梦——理想家园
顺应
尊重
自然
人
世界人口分布
特点
四疏
原因
自然:地形、气候、位置
社会经济:工业、农业
四密
人口密度差异
我选我住——理想家园
请根据所学,并结合现实生活,
为理想家园重选新址。各位专家评委好,我的课题是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下面开始我的授课。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老师来天津快三天了,我想我已经爱上了这座城市,这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个宜居的地方,真想在这安个家。同学们世界那么大,你知道向天津这样宜居、人口众多的地方分布在哪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寻人类适宜的居住地,共筑理想家园,探秘世界人口的分布(板书标题)。请大家翻到课本72页,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框题。本节课老师将帮助大家完成以下目标:。。。。开始吧。
为助力大家的理想家园老师特地手工打造了一件模型,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帮忙介绍一下这上面包括的地理事物,大家注意观察是否有你想定居的地方。蓝色表示海洋(在陆地上为河流)、绿色为平原、凸起的为山地、白色为雪被、沙粒为沙漠。好谢谢。下面请愿意分享自己想法的同学有序上台在模型上标出自己的理想居住地。嗯,多数人选在了平原,谁能给我个完美的解释?有请。哦,平原好盖房子,走路不用上坡,好选在平原地形!咦,山上也有,能介绍一下理由吗?哦,雪山很美,空气清新,环境又好!诶,有反对声音。你说下,哦,山上海拔太高,很冷,不适合居住。看来还要考虑气温!沙漠没人选,这又为啥?哦,太干了,也就是降水少。看来要综合考虑气温和降水,也就是气候应适宜。
世界上真有这么好的地方?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分组探讨完成导学案探究1,这两大组在世界地形图中圈出理想的居住地,这边同学在世界气候图中圈出你们认为适合的地方。最后前后两桌组成的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
差异还是很明显的,有的地区选的人多,显得很密集,有的地方则相反!这种人口的疏密程度一般用人口密度表示。请大家阅读课本迅速找出人口密度的概念并推测计算方法。诶,那谁能告诉我如何通过这两幅图得知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你来!(惊讶)把两幅图叠加,两组人选的最多的地方就是人口密集区,你太有才了。看下,亚洲东部、欧洲大家选的比较多!但现实世界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真的很大吗?请大家分组探讨完成导学案探究2。有请第三组!世界人口密集区有(学生答:亚洲,教师问:是整个亚洲吗??)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说说你的判断依据。看图例,图例里颜色越深说明人口密度越大。嗯,不错,请坐!通过读图我们发现世界人口分布密集区有这四个地区。
老师有个疑惑,这四个地区都满足刚才提到的地形和气候要求吗?我们一起验证下。采用刚才的图形叠加法。奇迹出现了。满足吗?嗯,位于平原,地形平坦,气候呢?不着急,再给两幅图。气温和降水量都比较适中了。这里老师再补充点,这些地方气候之所以适宜主要得益于位置好,那就是都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除了地形、气候、位置,还有哪些原因会影响人口的分布呢?有请。工业和农业?能再具体点吗?哦,亚洲东部和南部因为农业发展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的人口、而欧洲因为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所以人口稠密!你是怎么知道?哦,通过看课本图4.4,不错。大家要向他学习,能够在课本的图文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老师简单给大家介绍下:亚洲东部、南部有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历史上农业特别发达,所以养活的人口多;欧洲与北美洲东部主要是后来的工业发展市的人口变稠密的,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下。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得出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中地形,气候,位置属于自然原因,农业工业为社会经济原因。
其实世界人口分布除稠密区外,有些地方人口也特别少,比如课本活动题中的ABCD四地。它们形成的自然原因是什么呢,请大家任选一处分组讨论得出你们的解释。好,有请。选的A,原因是
通过学习我发现,地球上并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适合人类的居住,世界人口的分布有疏有密,有些地方大家可能觉得很美、充满生机与活力,但是受自然原因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依然不太适合人类居住,大自然给以了我们很多、但是也限制了很多,人类只是大自然当中的一份子,我们应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变得越来越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