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0 古诗三首 石灰吟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0 古诗三首 石灰吟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7 14:1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石灰吟》
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埋藏在深山之中,
相当坚硬,人们将我开采出来,运出了深
山老林。
然后,将我与焦炭混合在一起,放在高达
1500度烈火的石灰窑中煅烧,这时,我的主要成
分发生了变化。虽然,这时的我,仍然像一块块石头,
但已经浑身雪白,白得十分耀眼,轻轻一捏,就容易
破碎。
人们还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
水一样。于是我变成了熟石灰,这时候,我很像一块软
软的洁白的年糕,人们将我涂在墙上,既能保护墙面,
又能保护环境。
石灰的自述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人简介]
?
于谦(1398——
1457),汉族。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
于谦小故事两则
一、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
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
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
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
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
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
炙人口的诗篇。那年,于谦刚好12岁。
二、唐朝大诗人白居易说:“歌咏言,诗言
志。”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
的想象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于谦经过
发愤苦学,步入仕途。他的一生,为官清廉,
关心民间疾苦,为人刚正不阿,敢于得罪权
贵。因此,朝中一批阴险贪财的家伙恨死了
他。他们密谋策划,等待时机,一心想除掉
于谦。最后,在一场变故中,这帮家伙挑唆
皇帝,杀害了正直无私的于谦,可是正如他
早年写的《石灰吟》一诗那样,他那不畏权
贵的品格和清白高洁的节操永留人间,后人
永远崇敬他、怀念他。而这首《石灰吟》也
因于谦而被传诵不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
仁人志士。
古诗的朗读,要注意音步的划分和韵脚的读法。七言绝句一般可分四个音步,读法有“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
这首诗应该是“二二一二”的读法。在朗读时还要注意韵脚,把韵脚的音节稍稍拖长,读得响亮,清晰,平仄要分明,使人明显感到前后押韵的地方,产生一种和谐的音韵美。
读出韵味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明】于谦
石灰吟①
千锤万凿②出深山,
经过千万次捶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
烈火焚烧若等闲③。
对石灰窑中熊熊烈火的焚烧看的跟平常事一样。
①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②无数次的锤击开凿。
③好像平常事一样。
理解诗句。
粉骨碎身浑④不怕,
即使粉身碎骨也都无所谓,
要留清白⑤在人间。
只为把一片清白长久保存在人间。
④都。
⑤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情操。
《石灰吟》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反映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
领会主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明】于谦
巩固练习
一、补全诗句。

)出深山,(
)若等闲。

)浑不怕,要留(
)在人间。
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
清白
二、翻译诗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经过千万次捶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
对石灰窑中熊熊烈火的焚烧看的跟平常事一样
三、领会主题。
《石灰吟》诗人用(
)的方法,赞颂石灰(
)、(
)的品质,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反映了诗人(
)的高尚情操。
托物言志
坚强不屈
洁身自好
不同流合污
廉洁正直
三、对比阅读。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
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
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
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