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磁生电》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5《磁生电》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07 20:5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43940011379200第5节 磁生电
电磁感应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图中灵敏电流计G的指针偏转方向相反即表示通过的电流方向相反)。
导体ab静止悬挂,闭合开关,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说明电路中 无 (填“有”或“无”)电流产生。
继续探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表:
序号
ab运动方向
电流计指针
偏转情况
1
沿磁场方向运动
(不切割磁感线)
不偏转
2
水平向左
(切割磁感线)
向右偏转
3
水平向右
(切割磁感线)
向左偏转
比较1、2(或1、3)实验现象可知,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切割磁感线 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比较2、3实验现象还发现,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跟 导体运动方向 有关。
若在整理器材时断开开关,先水平向左撤去蹄形磁铁(导体ab不动),则灵敏电流计的指针 会 (填“会”或“不会”)偏转。
如图所示,线圈B的下端是 N 极;闭合开关,将线圈B迅速插人线圈A中时,灵敏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这是 电磁感应 现象。
发电机
如图所示,线圈转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线圈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通过灯泡的电流方向不变
通过灯泡的电流大小发生变化
线圈中产生电流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如图甲所示,转动发电机的摇把,灯泡发光,这种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产生电流的现象叫 电磁感应 ;图乙中把两个发光二极管极性相反地并联起来,与发电机串联,转动摇把,两个二极管交替发光,说明电路中产生的是 交变电流 。
如图所示是一种动圈式话筒,当你对着话筒说话时,声音使与膜片相连的线圈振动,线圈在永久磁体的磁场中振动能产生随声音变化而变化的 电流 ,这是 电磁感应 现象。
如图所示,甲图是 发电 机的示意图,乙图是 电动 机的示意图。
图中的α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时,能够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如图为探究“磁生电”的实验装置,当闭合开关,让悬着的导体AB左右运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不明显,为了使指针偏转明显,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上下快速移动导体或磁铁
将磁体N、S极对调
换用一个强磁体
将灵敏电流表换为普通电流表
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模拟设计了一种“波浪能量采集船”,如图所示,在船的两侧装有可触及水面的“工作臂”,“工作臂”的底端装有紧贴水面的浮标,当波浪使浮标上下浮动时,工作臂就随之移动,产生了电能,并把它们储存到船上的大容量电池中,关于能量采集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能量采集的过程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能量采集的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能量采集船的工作原理与发电机的原理相同
能量采集船的工作原理与电动机的原理相同
如图,以塑料管为连接轴将两个玩具电动机连接起来,电动机甲连接一个小灯泡,电动机乙连接电源,闭合开关后
小灯泡不发光,因为小灯泡未与电源相连
小灯泡发光,甲此时相当于发电机
乙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甲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如图是一款能发电的魔方充电器,转动魔方时,它根据 电磁感应 (填“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或“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发电,这个过程将 机械 能转化为电能,产生的电能储存于魔方内。魔方还能通过USB端口给移动设备充电,给移动设备充电时,魔方相当于电路中的 电源 (填“电源”或“用电器”)。
王建同学对微风电扇产生了兴趣,将它与小灯泡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并进行实验,用手快速拨动风扇叶片,发现小灯泡发光,微风电扇居然变成了 发电 机,此时它的工作原理是 电磁感应 ,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路可简化为图乙中的 a 图。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磁铁不动,闭合开关,导休棒沿 左右 (填“上下”或“左右”)方向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导体棒不动,闭合开关,磁铁上下运动,电流表指针 不会 (填“会”或“不会”)发生偏转。
断开开关,无论磁铁如何放置、导体棒怎样运动,电流表指针都不发生偏转,由此小明得出结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切割磁感线 运动时,电路中就产生感应电流。
小明进一步猜想,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导体运动速度和磁场强度有关。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度是否有关,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让导休以相同的速度,在强弱不同的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大小 。
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将一根直导线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然后与另一个房间的螺旋线圈组成闭合电路,如图所示,他把一根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再跑到另一个房间内观察小磁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小磁针偏转。科拉顿、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相继进行了上述实验,是为了探究 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 ;在实验中,科拉顿用到了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 奥斯特 发现“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的实验装置。
无、切割磁感线、导体运动方向、会
N、电磁感应
C
电磁感应、交变电流
电流、电磁感应
发电、电动
A
C
C
B
电磁感应、机械、电源
发电、电磁感应、机械能转化为电能、a
左右、不会、切割磁感线、让导休以相同的速度,在强弱不同的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大小
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奥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