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生肖邮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美版三年级有趣的生肖邮票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绘画?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在这基础上,运用吹塑纸版画表现手法创作设计一枚图案简洁、主题突出的生肖邮票。并通过对邮票的设计和制作,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2.学情分析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有关邮票的知识,因此应深入浅出,通过中国传统知识的导入,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生肖邮票,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构图方法,学会抓住动物特点,设计一枚完整、有趣的生肖邮票。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和制作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邮票,让学生感受邮票的形式美,提高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设计一枚图案简洁、主题突出的生肖邮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吹塑纸版画表现手法创作生肖邮票。
【教学准备】
教具:邮票课件、范例、吹塑纸等创作材料
学具:生肖图片、吹塑纸、宣纸、油墨、滚筒
【课堂过程】
一、组织教学、激趣引入
猜谜语
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邮票)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趣的生肖邮票设计》。(板书)
【设计意图】以谜语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知道邮票的特点,为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二、复习体验,探究外形
1.邮票基本要素:齿孔、面值、文字、图案
2.出示几张邮票,观察对比各要素的位置安排。(各要素安排不是固定的,但要合理)
3.出示世界第一枚邮票
小结:邮票外形有很多种: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梯形等,我们在设计邮票时常用的外形是长方形,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外形进行绘制。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自主发现邮票的基本知识,加深对邮票设计的理解。
三、欣赏分析,启发创作
1.欣赏生活中动物的形象(着重分析鸡的外形特征),对比分析十二生肖邮票
小结: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进行夸张绘画。
2.邮戏拼图体验
出示纸板,指名学生上台拼图游戏
3.欣赏经典的生肖邮票作品
小结:抓住动物的特征,大胆想象、夸张绘制,合理的安排要素,我们就能设计一枚完整精美的邮票。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动物形象发现,如何在绘画中对细节进行简化和夸张特征,通过游戏体验,总结图案设计的方法。
四、学习实践
1.出示中国第一枚邮票——引出本课的表现形式
这张作品你知道这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邮票除了绘画外,还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例如剪纸、版画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纸版画。制作版画和平常画画有很大不一样,下面同学们就来看看老师是怎样制作的:
2.教师示范版画制作步骤——介绍纸版画的制作材料与方法
a.制版 b.上墨 c.拓印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版画,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通过示范让同学了解并掌握运用吹塑纸版画表现手法创作生肖邮票,让同学们学的更有信心。
五、学生创作
1.作业要求:
a.选择自己喜欢的邮票外形和运用版画形式设计一枚完整、有趣的鸡年邮票。
b.图案造型生动,形象饱满,邮票的各个要素要安排合理。
2.学生设计邮票,教师巡视指导。
3.每组在组长组织下选出最喜欢的版拓印成品。
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设计存在的问题,对设计精巧、新颖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展示。发现基本要素安排有遗漏的及时提醒。
【设计意图】了解创作生肖邮票的表现方法,掌握上墨及拓印的方法,通过体验快乐的拓印感受,让同学们获得自己最直观的触觉感受和愉悦的心情,提高学习的兴趣。
六、展示评价
1. 学生主动将设计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 谁说说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3.作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优点在哪儿?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设计意图】学生们用简单的语言来评述同学们对于动物形象的刻画和设计的效果。分享体会制作邮票的快乐。
七、教师总结、拓展
其实邮票的主题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肖邮票只是其中的一种主题,以后我们还可以设计以人物、动植物等为主题的邮票,只要我们能够细心观察、用心创造、大胆设计,就能设计出很多既精美又有特色的邮票来。
【设计意图】以邮票制作的表现主题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延续邮票设计学习的乐趣,为以后不同主题的邮票设计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八、板书: 《有趣的生肖邮票》 小设计师展示区
邮票外形: . . .
制作步骤: ① 制版
② 上墨
③ 拓印
九、教学评价
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入部分,利用谜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在讲解新知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游戏、任务,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在做游戏和回答问题过程中巧妙突破重难点知识。尤其是观察对比生活中的动物原型加工为艺术作品这个环节,本人将生活中的动物原型与几张不同表现形式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形象进行对比,让学生先观察、交流探讨找出区别,再由老师归纳小结,凸显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在讲解邮票构成时,选取了直观可观察的图片,将本课的重点知识化繁为简,充分考虑了该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效实现了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
3.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件之间的有效互动,最大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探讨、交流、合作的机会,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在师生共同设计作品阶段,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学生与课件之间的互动,在展示学生作品,让其他学生评价该学生作品时的生生互动无不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有效互动,在互动中实现情感目标。
4.改进之处:虽然这节课积极运用了现代教育多媒体技术,能做到将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进行整合,但还不够丰富。例如:在解决本课难点知识,即:如何将生活中的动物形象经过艺术加工手法表现为艺术作品中的形象这个环节时,多媒体课件与美术学科知识的整合力度不大,整合的效果不高。再者,本节课一个最大的隐性整合点,即: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过程中,对学生审美情趣以及美术素养的提高,尽管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体现,有所渗透,但整合的方式、思路还需进一步优化。再者,在互动方面,学生与多媒体技术运用过少,未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