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3节 电阻 课件40张PPT+3个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3节 电阻 课件40张PPT+3个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08 09:55:24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相同电压,电路接入不同灯泡,灯泡亮度不同,思考原因,引入电阻。
实验演示,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电阻产生的原因
1.在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
2.单位:欧姆(ohm),简称欧,符号Ω。
3.电阻的单位还有:兆欧(MΩ)、千欧(kΩ)
换算关系是:1

=
1
000
Ω=
103
Ω
  
1

=
1
000
000
Ω=106
Ω
一、电阻
你知道吗
常见电阻
人的双手间(干燥)
1000—-5000欧
人的双手间(潮湿)
200—800欧
照明灯泡(工作时)
100—2000欧
实验用小灯泡
5—50欧
实验用导线(每根)
0.01—0.10欧
二、常见定值电阻及电路图符号
电路图符号
不同的电阻它们的阻值一般不同.
那么,导体的电阻的阻值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
?
三、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长1m、横截面积1mm2的金属
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
材料



镍铬合金
电阻R/Ω
0.017
0.052
0.096
1.1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1、探究电阻的大小与材料的关系
2、
探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
3、探究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4、探究电阻的大小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或灯泡的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转换法
观看视频总结电阻与材料、的长度、横截面积关系
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在材料、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结论:
观看视频总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研究电阻与温度关系.
导体电阻还与温度有关:
一般地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类比理解电阻的影响因素
1.一个灯泡接在3伏的电源上,电阻大小为10欧,若从电路中取下这个灯泡,灯泡的电阻值为____欧。
练一练
10
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决定于自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2、灯泡通电后,经过一段时间,灯丝的电阻将(

变大
导体电阻与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3.
一根导线,长度是1
m。若剪去一半,剩下的一半电阻是原来的
倍;若拉长到
2
m,电阻是原来的
倍;若对折拧成一股,电阻是原来的

0.25
0.5
4
B
1m
2mm2
H
0.5m
1mm2
D
1m
1mm2
F
1m
1mm2
镍铬合金
镍铬合金
镍铬合金
锰铜合金
A
G
C
E
4、根据要求选择不同导体接入电路
1)研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2)研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3)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控制变量法
1.物理学中,用电阻(R)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还受温度影响。
2.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Ω。
课堂小结
讨论:一根电阻丝如何研究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作业

见(共17张PPT)


本节既是电压、电流的深化与延伸,又是学生对电学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为下一节的“变阻器”以及下一章《欧姆定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可谓是从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
一、说教材
学生虽然前面已经学习了导体与绝缘体,但只知道导体容易导电,并不知道导体在导电的同时也会对电流产生阻碍作用,所以电阻的概念对他们来说,既抽象又陌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
二、说学情
以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法。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作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三、说教学方法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3、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其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
2、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过程中,体会用控制变量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产生兴趣,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或观察实验,形成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2、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四、说教学目标
(一)重点:
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二)难点:
电阻概念的建立及决定因素。
五、说教学重点、难点
采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观看视频,学生共同分析讨论,总结出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具体教法包括:提问法、类比法、分组讨论法、读书自学法等。以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为主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作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六、说教法、学法
1、演示:相同电压,电路接入不同灯泡,灯泡亮度不同,思考原因,
引入电阻。
七、说教学过程
2、播放电阻产生原因视频。形象生动,便于理解电阻产生原因。
3、小组合作,自学解决以下问题
1)电阻的意义。2)电阻的符号
3)电路图中的符号。
4)电阻的单位及常用单位(强化单位词头的代表作用)
5)换算关系
6)常见的电阻值。(注意小灯泡的阻值,为以后电流表量程选择打基础)
4、学生阅读,了解欧姆。实施情感教学目标
5、请同学们看幻灯片几种长1m,横截面积1mm2的金属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比较几种材料导线的电阻值,能得出猜测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吗?
6、学生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总结实验方法、原理,实验器材。
7、观看视频总结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8、观看视频总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9、【类比方法】用行驶的车类比电阻,播放视频
10、强调: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是与其本身的因素有关,不随其两端电压、通过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类比热值体会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11、课堂小结
12、课堂练习
13、过关检测
作业:
讨论:一根电阻丝如何研究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充分体会控制变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