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五次适应性训练
数 学(理科)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已知集合,集合,则( )
A. B. C. D.
2.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一个近似解时,现在已经将一根锁定在(1,2)内,则下一步可断定该根所在的区间为( )
A.(1.4,2) B.(1,1.4) C.(1,1.5) D.(1.5,2)
3.如图是容量为150的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样本数据落在内的频数为( )
A.12 B.48
C.60 D.80
4.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5.设,则使函数的定义域为且为奇函数的所有的值为( )
A.1,3 B.1,3,
C.1,3, D.1,,3,
6.阅读右侧的算法流程图,输出的结果为( )
A. B. C.31 D.63
7.一个几何体按比例绘制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8.设,函数的导函数是,且是奇函数。若曲线的一条切线的斜率是,则切点的横坐标为( )
A. B. C. D.
9.数列是等差数列,若,且它的前n项和有最大值,那么当取的最小正值时,( )
A.11 B.17 C.19 D.21
10.已知二面角的大小为,为空间中任意一点,则过点且与平面和平面所成的角都是的直线的条数为( )
A.1 B.2 C.3 D.4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作答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5分.
11.已知向量,且与的夹角为锐角,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2.已知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13.若将逐项展开得,则出现的概率为,出现的概率为,如果将逐项展开,那么出现的概率为 .
14.已知函数图像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 .
15.选做题(请考生在以下三个小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评阅记分)
(1).(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则极点到该直线的距离是 .
(2).(选修4—5 不等式选讲)已知,则满足不等式的实数的范围是 .
(3).(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如图,两个等圆⊙与⊙外切,过作⊙的两条切线是切点,点在圆上且不与点重合,则=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本答题共6小题,共75分)
16.(本小题12分)设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Ⅰ)求的值.
(Ⅱ)若函数的图像是由的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求的单调增区间.
17.(本小题12分)某单位为绿化环境,移栽了甲、乙两种大树各2株.设甲、乙两种大树移栽的成活率分别为和,且各株大树是否成活互不影响.求移栽的4株大树中:
(Ⅰ)至少有1株成活的概率;
(Ⅱ)两种大树各成活1株的概率.
18.(本小题12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MD=NB=1,E为BC的中点
(Ⅰ)求异面直线NE与AM所成角的余弦值
(Ⅱ)在线段AN上是否存在点S,使得ES平面AMN?若存在,求线段AS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9.(本小题12分)在数列中,
(I)设,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求数列的前项和
20. (本小题12分) 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以两个焦点和短轴的两个端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一个面积为8的正方形(记为Q).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设点P是椭圆C的左准线与轴的交点,过点P的直线与椭圆C相交于M,N两点,当线段MN的中点落在正方形Q内(包括边界)时,求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15分)已知函数,其中
若在x=1处取得极值,求a的值;
求的单调区间;
(Ⅲ)若的最小值为1,求a的取值范围。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五次适应性训练
数学(理科)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C A D C A C B
二、填空题:
11.; 12.; 13.; 14..
15.(选做题)(1) ; (2) ; (3) .
三、解答题:
16.解析:
依题意得,故的最小正周期为.
(Ⅱ)依题意得:
由
解得\
故的单调增区间为:
17.(本小题12分)
解: 设表示第株甲种大树成活, ; 设表示第株乙种大树成活, 则独立,且
(Ⅰ)至少有1株成活的概率为:
(Ⅱ)由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概率公式知,两种大树各成活1株的概率为:
18.(本小题12分)
解析:(Ⅰ)在如图,以D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
依题意,得。
,
所以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Ⅱ)假设在线段上存在点,使得平面.
,可设
又.
由平面,得即
故,此时.
经检验,当时,平面.
故线段上存在点,使得平面,此时.
19.(本小题12分)
(I)由已知有
利用累差迭加即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
(II)由(I)知,=
而,又是一个典型的错位相减法模型,
易得 =
20.(本小题12分)
解: (Ⅰ)依题意,设椭圆C的方程为焦距为,
由题设条件知, 所以
故椭圆C的方程为 .
(Ⅱ)椭圆C的左准线方程为所以点P的坐标,
显然直线的斜率存在,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如图,设点M,N的坐标分别为线段MN的中点为G,
由得. ……①
由解得. ……②
因为是方程①的两根,所以,于是
=, .
因为,所以点G不可能在轴的右边,
又直线,方程分别为
所以点在正方形内(包括边界)的充要条件为即 亦即解得,此时②也成立. 故直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21.(本小题14分)
解(Ⅰ)
∵在x=1处取得极值,∴解得
(Ⅱ)
∵ ∴
①当时,在区间∴的单调增区间为
②当时,
由
∴
(Ⅲ)当时,由(Ⅱ)①知,
当时,由(Ⅱ)②知,在处取得最小值
综上可知,若得最小值为1,则a的取值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