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盼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6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我们的童年总有很多盼望的事情,盼忘有新玩具,盼望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盼望吃好吃的……你曾经特别盼望做什么事情呢?
第一课时
铁凝
1957年生于河北赵县,当代作家,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哦,香雪》,中篇小说《麦秸垛》,长篇小说《玫瑰门》等。本文选自她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夜路》。
第一课时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文中的“我”特别盼望什么。
盼望穿上新雨衣
贯穿全文的线索
初读课文
痱子
嘟囔
蒜薹
瞟着
焖饭
嗒嗒
腥味
玛瑙
斗篷
袖子
瓦蓝
喧闹
遮盖
酱油
逗引
嘴唇
窸窸窣窣
fèi
nāng
tái
piǎo
mèn
dā
xīng
xī
péng
mǎ
nǎo
sū
学认字
袖
疯
甩
嚷
酱
唇
篷
蹦
瓦
柜
缩
xiù
wǎ
guì
péng
suō
fēng
shuǎi
rǎng
bèng
jiàng
chún
拼音开关
点击生字,观看生字视频
喧
xuān
梯
tī
竖撇要长一点儿
学写字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péng
上下结构,“竹字头”要写得宽。
蓬
péng
jiàng
不要漏写“酉”部的横画。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互动课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6
18
19
20
14
15
17
初得雨衣
盼下雨
下起雨来盼出门
如愿穿上雨衣
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圈画有关“我”动作和心理描写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我”对新雨衣的喜爱
1
2
心理描写
“我”急切盼望下雨
3
一、比一比,再组词
袖(?????)
筒(?????)
抽(?????)
桐(?????)
篷(?????)
锅(?????)
蓬(?????)
蜗(?????)
?
袖子
抽水
竹筒
梧桐
帐篷
蓬松
锅底
蜗牛
课堂演练
二、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
2.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
(
)
3.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
)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环境描写
盼
第二课时
16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我”对新雨衣的喜爱之情,以及得到新雨衣后天天盼望下雨。在盼望穿新雨衣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思考:下雨时“我”有哪些反常的举动?“我”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自主学习
4
“我”十分兴奋
分角色朗读第5—1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我”的情绪变化,说说这些变化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兴奋
失落
不甘
“我”盼望外出的急切心情
跟随音乐,有感情地朗读第16、17自然段,感受雨后景象的宁静与美好。
读一读
思考:文中描写了哪些雨后的画面?
17
作者仅仅是为了写雨后景色吗?
以景物衬托“我”盼望雨点淋在新雨衣上的急切心情。
自由读第18—20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体会“我”当时的心情,并作简单批注。
18
19
20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兴奋与喜悦
讨论:雨点儿真的会“起劲地跳跃”吗?为什么这样写?
20
为了表达“我”如愿穿上雨衣的快乐。
合作探究
找一找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句子,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情感。
衬托“我”盼望下雨的焦急心情
3
4
抒发因为快要下雨,“我”兴奋与激动的心情。
借景抒情
课文围绕“盼”写了哪三个事例,哪个事例写得更具体、更详细,为什么要祥写?
合作探究
盼
得到雨衣
盼穿雨衣
穿上雨衣
放学下雨
借故外出
窗前看雨
雨后看景
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通过
、
、语言描写,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对雨天的渴盼和对穿着新雨衣在雨中行走的渴望,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好的
的画面。
动作描写
童年生活
心理描写
主题概括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拓展延伸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
下边句子的描写好在哪里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连雨点都好像在“逗引”我,可以看出“我”十分盼望穿上新雨衣。
课堂演练
小练笔:你也一定有过特别期盼的事情吧,请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写一写你的经历吧。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些、具体些。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