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2时间和位移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对于物体的运动的有关说法,正的是( ??)
A.?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C.?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只能选择地面
D.?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这段时内的路程
2.如图 ,一个物体从 A 点出发向右运动 10m 到达 B 点,然后向左运动 4m 到达 C 点.在整个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
A.?4m??????????????????????????????????????B.?6m??????????????????????????????????????C.?10m??????????????????????????????????????D.?14m
3.如图所示,一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沿两个半径分别为R和r,相连接的半圆弧轨道从A点经B点运动到C点,A、B、C三点共线,则物体从A运动到C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
A.?R-r,R+r????????????????B.?2R, 2πR????????????????C.?2R?2r , 2R+2r????????????????D.?2R?2r , πR+πr
4.一个运动员以大约5m/s的速度从标准四百米跑道起点跑了200m后又以大约4m/s的速度继续跑,直到终点(跟起点在同一位置),则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
A.?9m/s???????????????????????????????????B.?0???????????????????????????????????C.?4.4m/s???????????????????????????????????D.?4.5m/s
5.下列计时数据中指时刻的是(?? )
A.?国家规定各类学校上一节课的标准时间为45分钟
B.?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于2010年11月12日20:00举行
C.?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为1.5 h
D.?由青岛开往通化的1406次列车在德州站停车3 min
6.广深高速总长为147 km,在某路段上,分别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各数字的意思是(?? )
A.?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 B.?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
C.?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 D.?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
7.如图,在竖直平面建立了一个直角坐标系x-y,一个小球从A点水平抛出,恰好运动到B点,图中曲线为小球运动轨迹,忽略空气阻力,已知A点坐标(0,4),B点坐标(3,0),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 ??)
A.?小球的位移方向竖直向下 B.?小球运动的路程为5m
C.?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大于平均速率 D.?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小于平均速率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辽宁舰”航母“高大威武”,故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成质点
B.?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C.?-10m比5m的位移小
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改变量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9.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东京奥运会将延期举行举行,关于奥运会比赛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铅球成绩为12.50m,指的是铅球被抛出后运动的位移
B.?某场球比赛打了加时赛,共需10min,指的是时刻
C.?运动员跑完800m比赛,800m指的是路程
D.?百米比赛中,一名运动员发现自己在“后退”,他是以大地为参考系
10.世界马拉松挑战赛是一项极限挑战,参赛者需要在7天之内在7大洲完成7场马拉松,也就是说,在168个小时之内,要马不停蹄地前往每一个大洲,在每一个大洲都要跑42.195公里,累计奔跑295公里,累计飞行39000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某一大洲的马拉松比赛成绩时,运动员不能看成一个质点
B.?每场马拉松比赛完,运动员的位移大小都相等
C.?168个小时指的是“时间间隔”
D.?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约为0.25km/h
11.小华将网球从 1m 高处竖直向下抛出,网球从地面上反弹竖直上升到 1.5m 高处被接住,从抛出到接住共历时 0.5s ,下列有关网球整个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题中提到的 0.5s 是时刻
B.?网球运动的位移为 0.5m
C.?网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5m/s
D.?研究网球在运动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可以把网球看成质点
12.规划中的渝长厦高铁长沙至赣州段全长约420km,设计速度(最高)350km/h,通车后,原来6h的汽车车程将缩短为2h的高铁车程。可知(?? )
A.?“2h”指的是时刻??????????????????????????????????????????????B.?“420km”指的是位移
C.?“350km/h”是平均速度??????????????????????????????????? D.?高铁的平均速度约为汽车的3倍
13.4月1日,济南R1线首班车于早6:00在工研院站和方特站同步对向始发,标志着济南首条轨道交通路线正式开通运营。有关这列列车的描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早6:00在工研院站和方特站同步对向始发,“6:00”指的是时间
B.?研究该列车通过一座桥梁所用的时间,可以把列车视为质点
C.?列车运行的最高时速可达100千米/小时,这指的是平均速度
D.?以列车车厢为参考系,列车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早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家是牛顿
B.?公式 E=Ud 是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定义电场强度的
C.?“这车什么时候开?”中的“什么时候”指的是时刻
D.?两物体接触面间的静摩擦力大小与彼此间的弹力大小成正比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很小的物体一定能看作质点
B.?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或正在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C.?“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的都是时间
D.?加速度是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多少的物理量
16.一个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4s,在1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A.?R,πR2?????????????????????????B.?πR2,πR2?????????????????????????C.?2R,πR2?????????????????????????D.?πR2,2R
17.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in表示的是时刻
B.?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刻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间隔
D.?“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中的“三分”指的是时间,“一秒”是的是时刻
18.在一次田径运动会上,下列几种关于比赛项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铅球比赛中,要研究运动员的推球技术要领时,可以把运动员当成“质点”处理
B.?郑恺同学的100 m比赛成绩是13.3 s,“13.3 s”指的是“时刻”
C.?李晨同学的铅球成绩是20.8 m,“20.8 m”指的是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路程
D.?在400米比赛中,处在第1跑道的鹿晗同学正好跑了完整一圈的成绩是50.0 s,则他在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0
19.为了使交通安全有序,公路旁设置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是限速标志,表示小型客车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100km/h;乙是指路标志,表示此处到下一出口还有25km、下列对这两个数据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平均速度,乙表示位移 B.?甲表示平均速度,乙表示路程
C.?甲表示瞬时速度,乙表示位移 D.?甲表示瞬时速度,乙表示路程
20.随着4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导航软件层出不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国庆放假期间,小明驾车从宜春到南昌游玩,某导航软件推荐的最佳驾车路线里程为220公里,时间为3小时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小时2分”指的是时刻
B.?“220公里”指的是位移
C.?无论是否按照推荐的最佳路线走,位移都是相等的
D.?按照推荐的最佳路线的里程和时间推算,该车的平均速度为73.3m/s
二、综合题
21.登山运动时,张捷用100min由宿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400m,相对于X升高了1200m,如图所示。
(1)由X到Y的位移是多少?
(2)爬山的平均速率是多大?
(3)计算他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4)他的朋友李子俊从Z点爬山,比张捷晚20min开始,平均速率为0.5m/s,还比张捷早20min到达山顶,问李子俊由Z爬到Y共通过了多远路程?
22.一电动车从A点沿正东方向以18km/h的速度运动6min后到达B点,然后又以36km/h的速度向北匀速运动4min后到达C点。求:
(1)这10min内电动车的路程和位移;
(2)这10min内电动车的平均速度。
23.如图所示,实心长方体木块 ABCD?A'B'C'D' 的长、宽、高分别为a、b、c,且 a>b>c. 有一小虫自A点运动到 C' 点,求:
(1)小虫的位移大小;
(2)小虫的最小路程.
24.一艘长为L=100米的大型游轮在平静的海面上匀速前进,船上有一游客晚饭后沿一条连贯船首尾的笔直路径散步,若该游客从船尾走到船头,又立刻返回从船头走回船尾,在这过程中游轮前进了1000米,设游客散步时相对于船的速度大小不变。求:
(1)游客在这个过程中相对游轮所走的路程为多少?
(2)游客从船头返回船尾的过程中相对海面所走的路程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不符合题意;
B、一个物体相对于参考系即相对于其他作为参考的物体的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B符合题意;
C、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C不符合题意;
D、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大小小于等于路程,当物体沿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即位移的大小不可能大于路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 B
【解析】位移大小为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则x=AC=10-4=6m,方向从A指向C,即向右.
故答案为:B.
3.【答案】 D
【解析】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位移大小为 x=2R?2r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故 s=πR+πr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 B
【解析】ABCD.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st
由题意知全程运动员的位移s=0,故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为0,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 B
【解析】A.国家规定各类学校上一节课的标准时间为45分钟,指的是时间,A不符合题意;
B.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于2010年11月12日20:00举行,指的是时刻,B符合题意;
C.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为1.5 h,指的是时间,C不符合题意;
D.由青岛开往通化的1406次列车在德州站停车3 min,指的是时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 C
【解析】告示牌上各数字中甲指路程,乙指瞬时速度,
故答案为:C。
7.【答案】 D
【解析】小球的位移是: x=42+32m=5m ,方向由A指向B,而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要大于5m,AB不符合题意;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由于路程大于位移.所以此次航行平均速度小于平均速率,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答案】 B
【解析】A.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所以“辽宁舰”航母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看成质点的,如研究“辽宁舰”航母在大海中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A不符合题意;
B.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B符合题意;
C.位移-10m表示位移的大小为10m,方向为负向,故位移的大小比5m大,C不符合题意;
D.根据 a=ΔvΔt 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定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 C
【解析】A.12.50m指的是铅球水平分位移的大小,而不是合位移,A不符合题意;
B.某场篮球比赛打了加时赛,共需10min,10min指的是一段时间,是时间间隔而不是时刻,B不符合题意;
C.运动员跑完800m比赛,轨迹是曲线的,800m指的是路程大小,C符合题意;
D.赛跑中,运动员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他一定会觉得自己是前进的而不是后退。如果以比自己快的运动员为参考系,才会觉得自己在“后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 C
【解析】A.在研究马拉松比赛成绩时,人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所以可以将人看成质点,A不符合题意;
B.每场马拉松的路径并不一样,运动员的位移大小都无法判断,B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目意思,168个小时应该是世界马拉松所用的最长时间,超过该时间比赛成绩无效,C符合题意;
D.由于不知道运动员的位移以及比赛所用时间,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也无法计算,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答案】 B
【解析】A.题中提到的0.5s是时间间隔,A不符合题意;
BC.网球运动的位移为x=1.5m-1m=0.5m
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故平均速度为 v=xt=0.50.5m/s=1m/s
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研究网球在运动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形状不能忽略,故不可以把网球看成质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答案】 D
【解析】A.“2h”指的是时间间隔,A不符合题意;
B.“420km”指的是路程,B不符合题意;
C.“350km/h”是瞬时速度,C不符合题意;
D.由题意知,高铁的平均速度约为汽车的3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答案】 D
【解析】A.“6:00”指的是时刻,A不符合题意;
B.研究该列车通过桥梁所用的时间,不能把列车看成质点,会影响问题的研究,B不符合题意;
C.列车运行的最高时速可达100千米/小时,这指的是瞬时速度,C不符合题意;
D.以列车车厢为参考系,列车上的乘客相对车厢是静止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答案】 C
【解析】A.最早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家是库仑,A不符合题意;
B.公式 E=Fq 是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定义电场强度的,B不符合题意;
C.“这车什么时候开?”中的“什么时候”指的是时刻,C符合题意;
D.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弹力成正比,最大静摩擦力与弹力有关,静摩擦力与弹力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答案】 C
【解析】A.质量很小的物体它的体积不一定能够忽略,不一定能看成质点,如原子的质量很小,在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时候是不能看成质点的,A不符合题意;
B.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B不符合题意;
C.“前3秒钟”、“最后3秒钟”都是3s的时间,“第3秒钟”指的是1s的时间,都是时间,C符合题意;
D.加速度是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答案】 C
【解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当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作匀速圆周运动时,1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 2 R;经过的总的路程为 14×2πR=12πR 。
故答案为:C.
17.【答案】 B
【解析】A. 1min 表示一段时间,不是时刻,A不符合题意;
B.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刻,B符合题意;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刻,C不符合题意;
D.“三分”和“一秒”指的均是时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8.【答案】 D
【解析】在铅球比赛中,要研究运动员的推球技术要领时,不能忽略运动员的体积,此时不能看作质点,A不符合题意;郑恺同学的100 m比赛成绩是13.3s,“13.3s”指的是“时间间隔”,B不符合题意;李晨同学的铅球成绩是20.8m,“20.8m”指的是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为,C不符合题意;处于第1跑道的鹿晗同学同学正好跑了完整一圈时,400m比赛的位移是0,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故此过程平均速度为零,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9.【答案】 D
【解析】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小型客车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100km/h,也就说这个速度表示瞬时速度;乙图的25km表示的是到下个出口的实际路程,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答案】 C
【解析】A.“3小时2分”指的是时间间隔,A不符合题意;
B.“220公里”指的是路程,B不符合题意;
C.因初末位置一定,则无论是否按照推荐的最佳路线走,位移都是相等的,C符合题意;
D.因位移大小不确定,则无法求解该车的平均速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二、综合题
21.【答案】 (1)解:由X到Y,其位移 Δx=(16002+12002)m=2000m
(2)解:平均速率 v=2400m6000s=0.4m/s
(3)解:平均速度 v=xt=2000m6000s=0.33m/s
(4)解:李子俊所用时间为60min=3600s,则路程 s=0.5m/s×3600s=1800m
【解析】(1)运动员从X到Y,连接起点到终点,利用几何关系可以求出位移的大小;
(2)已知路径长度的大小可以求出路程的大小,利用路程和时间的大小可以求出平均速率;
(3)利用位移的大小和时间的大小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4)利用速率的大小和运动的时间可以求出运动的路程。
22.【答案】 (1)解:18km/h=5m/s;36km/h=10m/s;6min=360s,4min=240s
从A到B匀速运动,故位移为:x1=v1t1=5×360m=1800m,
从B到C也做匀速运动,位移为:x2=v2t2=10×240m=2400m
电动车的路程:S=x1+x2=1800+2400=4200m
10min内位移为:x= x12+x22 =3000m
(2)解:平均速度为:v= xt=3000360+240 =5m/s
【解析】(1)利用匀速运动的速度结合位移公式可以求出路程和位移的大小;
(2)利用位移除以时间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23.【答案】 (1)解:质点从A运动到 C' 的位移大小等于A、 C' 连线的长度,为 x=AC'=AC2+CC'2=a2+b2+c2
答:小虫的位移大小为 a2+b2+c2 ;
(2)解:由于 a>b>c ,所以将矩形 BCC'B' 转至与前表面在同一平面,A、 C' 连线的长度为从A运动到 C' 的最短路程,
即 s=a2+(b+c)2
答:小虫的最小路程为 a2+(b+c)2
【解析】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当两点之间沿直线距离最短,路程最短.在计算位移时,注意将立体转成平面后再计算 . 这种解题的思维方法,在以后的题目中用得不多,但将立体图形展开求解最短路程的方法却可以开拓视野,提高能力.
24.【答案】 (1)解:游客在这个过程中相对游轮所走的路程为200m
(2)解:因为游客相对船的速率不变,以船为参考系可知游客往前走到船头和返回船尾的时间相同,所以在游客返回船尾的过程中游船前进的距离为 10002m=500m
游客相对船往回返的距离为L=100m
所以游客相对海面所走的路程为500-L=400m
【解析】(1)以游轮作为参照物,利用几何关系求解游客相对于游轮走过的路程;
(2)同理,以海面作为参照物,利用几何关系求解游客相对于游轮走过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