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故事三则-嗟来之食》课件(鄂教版八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故事三则-嗟来之食》课件(鄂教版八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湖北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05 17:1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代饿者而食(sì)之。有饿者,蒙袂(mèi)辑屦(jù),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代饿者而食(sì)之。
[黔敖] 人名
[食(sì)] 同“饲”,把食物给人吃
周朝时,齐国饥荒很严重。黔敖在路上摆设了食物,等待饥饿的人来而把食物给他们吃。
有饿者,蒙袂(mèi)辑屦(jù),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袖子遮住脸,拖着鞋子,昏昏沉沉地走来了。黔敖左手捧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喂!你来吃吧!”
[蒙袂] 用袖子遮住脸
[辑屦] 拖着鞋子
[贸贸然] 昏沉沉的样子
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饥饿的人瞪着烟看着黔敖,说:“我正是因为不吃带有侮辱性的施舍的食物才落到这个地步呀。”黔敖听了赶上去向他道歉。那位饥饿的人到底不吃他的食物而饿死了。
[以至于斯]落到这个地步。斯,此。
[从而谢焉](黔敖)赶上去向他道歉。谢,道歉。
周朝时,齐国饥荒很严重。黔敖在路上摆设了食物,等待饥饿的人来而把食物给他们吃。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袖子遮住脸,拖着鞋子,昏昏沉沉地走来了。黔敖左手捧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喂!你来吃吧!”饥饿的人瞪着烟看着黔敖,说:“我正是因为不吃带有侮辱性的施舍的食物才落到这个地步呀。”黔敖听了赶上去向他道歉。那位饥饿的人到底不吃他的食物而饿死了。
1.解释下列句中的重点词。
黔敖为食于路   (食物)
以待饿者而食之(供食,把食物给 人吃)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吃)(食物) 
其谢也,可食   (吃)
2.下列句中重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C )
A.黔熬左奉食,右执饮 ( 分别解释为“捧”和“汤” )
B.扬其目而视之 ( 眼睛 )
C.其嗟也,可去 ( 与现代意义相同,即去接受 )
D.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 道歉 )
C.其嗟也,可去 :
“去”应当是离开,抛弃的意思。
此处指“拒绝”。
3.翻译重点句。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我正是因为不吃带有侮辱性的施舍的食物才落到这个地步呀。
4.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什么?
这篇文章写一个有志气的人宁可饿死,也不愿意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恩赐,充分表现了做人的骨气。
竹石诗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