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学 科 数学 班级 五(2) 备课教师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3.24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 2.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概括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应用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应用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自主学习
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 自学教材第24页例1,完成书页的填空。
教学流程 信息技术融合
目标引领 文本对话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制作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用了多少块纸板?多大面积的纸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形
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课件展示例2图形
拍照上传
情境深入 探究发展 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师: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制作好的长方体纸盒,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明六个面,再展开。观察手中的展开图,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评价并引导学生概括:上面和下面,左面和右面,前面和后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有三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2)刚才我们观察了长方体的展开图,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正方体的展开图。
学生可能会发现: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有6个相等的面。
(3)(指着两个展开图说明)实际上我们把正方体纸盒展开,就把六个面变成了一个组合图形了。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合作展示 师生评价 学习例1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如何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A: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自学情况。
B:小组代表汇报自学情况,全班交流,教师归纳讲评,并用课件演示计算过程。
方法一:0.7×0.5×2+0.7×0.4×2+0.5×0.4×2
=0.7+0.56+0.4
=1.66(㎡)
方法二:(0.7×0.5+0.7×0.4+0.5×0.4)×2
=(0.35+0.28+0.2)×2
=1.66(㎡)
(3)小结:通过上面的计算,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或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4)由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延伸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由于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叫做棱长)的特殊的长方形,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3.学习例2
(1)引导学生读题,看图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解答,集体交流算法,先求出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列式为:
6.5×6.5×6=253.5(c㎡)。
4、完成第24页做一做,请学生说说每一步求的是哪个面的面积。
巩固达标 当堂训练 完成教材第25页第1~6题。(做第4、5、6题时引导学生明确应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先弄清题意,看求的是几个面的面积)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或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