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测试2012-3-15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1.下列现象或过程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
A.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坠落 B.大桥设计不科学导致垮塌
C.山洪冲毁道路和村庄 D.月球上的火山爆发
当前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对人类的生命、财产构成极大威胁,因此认识自然灾害特点,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日益重要。据此回答2-3题。
2.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罕见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这说明自然灾害具有 ( )
A.周期性 B.区域性 C.联系性 D.频繁性
3.从2010年9月23日以来,山东大部分地区近140天基本无有效降水,发生了严重的秋冬春三季连旱。分析显示,如果到2月底仍然没有大范围有效降水,全省气象干旱将达到200年一遇。这说明自然灾害具有 ( )
A.不可避免性 B.联系性 C.频繁性 D.周期性
人民网2009年5月29日电 25日中午,孟加拉湾海域狂风大作,大雨倾盆,被命名为“艾拉”的热带风暴向海岸席卷而来。顷刻间,数以万计的房屋被洪水冲毁,多处河流决堤,几万公顷良田被淹,电线杆被连根拔起,电力和通信中断,交通全部瘫痪,许多乡村被淹没,几座城市也陷入一片汪洋之中。据此回答4-5题。
4.该次热带风暴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干旱 ②暴雨 ③强风 ④风暴潮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5.关于这次热带风暴造成的经济损失正确的叙述是 ( )
A.热带风暴灾害的经济损失远小于地震灾害 B.间接经济损失通常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C.只有直接经济损失,没有间接经济损失 D.商业金融的损失属于直接经济损失
新华网基多2010年1月12日电 厄瓜多尔通古拉瓦火山近日活动频繁,当地时间11日再次发生大规模喷发,强烈的爆炸声引起火山附近居民的恐慌。水蒸气和火山灰形成的混合物在火山口上空形成高达3000米的烟柱,大量火山灰顺着风势飘向远处,厄中部通古拉瓦省和钦博拉索省的农作物遭到损坏。据此完成6-10题。
6.从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 ( )
A.火山爆发只是对附近地区产生影响
B.火山爆发会引起气候异常
C.火山爆发是一种极少发生的现象
D.火山爆发是由于大气圈变异活动引起的
7.火山喷发导致了厄中部通古拉瓦省和钦博拉索省的农作物遭到毁坏,反映了自然灾害的 ( )
A.周期性 B.频繁性 C.自然属性 D.社会属性
8.此次火山喷发,除了对农作物造成损害外,还有可能造成哪些资源的破坏 ( )
①淡水资源 ②森林资源 ③矿产资源 ④地热资源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材料中居民的恐慌和农作物遭到毁坏的直接原因是 ( )
A.洪涝灾害 B.泥石流 C火山爆发 D房屋倒塌
10.材料中承受灾害的客体是 ( )
A.财产 B人员 C.环境 D.资源
读下图,甲为2009年1月14日我国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乙为2009年2月2日我国气象旱涝分布图,据图回答11-12题
11.下图天气系统中,可能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干旱的是 ( )
12.2月2日与1月14日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华北地区的旱情进一步加剧 B.山东、河北、山西出现特旱
C.华北地区的旱情有所缓解 D.甘肃、四川受灾损失最大
读四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示意图 ,完成13-15题。
13.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
A.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B.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C.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D.地震、干旱、火山、洪涝
14.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正确叙述是 ( )
A.①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 B.②主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C.③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D.④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15.蝗灾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
A. 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6.形成风暴潮的动力因素是 ( )
A.月球产生的天体引潮力 B.大气运动产生的风能
C.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D.地震产生的地震波能量
17.寒潮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寒潮发生在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属我国丘陵山区,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土流失造成的侵蚀作用严重,使得红土地区放眼望去一片红色,故称为“红色荒漠”。据此回答18-19题。
18.“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
A.过度放牧 B.滥伐森林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19.上述情况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是 ( )
A.产生新的环境,不易引发自然灾害
B.使环境更稳定,不易引发自然灾害
C.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D.使环境更不稳定,更易引发自然灾害
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图”,完成20-21题。
20.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 ( )
A.不确定 B.不相关 C.正相关 D.负相关
21.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主要人为因素是 ( )
A.破坏植被 B.修建梯田 C.工业生产 D.农业活动
22.关于水土流失的直接危害,叙述正确的是 ( )
A.洪涝灾害日益严重 B.土地肥力下降,人类生存条件恶化
C.山体滑坡渐增 D.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变浅,洪涝增加
23.下列不属于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是 ( )
A.南方低山丘陵区 B.东北平原地区 C.黄淮海中低产田地区 D.黄土高原地区
读下图,回答24-25题。
24.能够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是 ( )
A.碳氧化合物 B.氟利昂 C.硫氧化物 D.二恶英
25.臭氧层耗竭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是 ( )
A.太阳紫外线增强使白内障患病率提高 B.酸雨增多,是大面积森林死亡
C.太阳红外线辐射增强导致皮肤癌 D.破坏人造卫星等航天器,使其无法正常工作
阅读下列漫画,完成26-28题。
26.漫画中说明了 ( )
A.人类活动破坏了平流层
B.人类活动破坏了臭氧层
C.人类活动破坏了对流层
D.人类活动破坏了高层大气
27.臭氧层正在不断减少的人为原因是 ( )
A.热电工业造成的 B.常规能源使用造成的
C.制冷工业造成的 D.核电站的建设造成的
28.保护臭氧层的措施有 ( )
A.禁止喷气式飞机在平流层飞行 B.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C.减少甲烷的使用量 D.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2008年第8号台风“桑美”8月10日17时25分在浙江省苍南县马店镇沿海登陆。这是50多年来登陆我国内地最大的强台风,给福建、浙江等地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请结合所学知识及下图回答29-31题。
29.上图为2008年8月10日台风“桑美”路径示意图,台风中心位于图示时刻时,福州市的风向最不可能的是 ( )
A.东南 B.西北 C.北 D.西偏北
30.下图中属于台风中心经过A点前后A地气压变化状况的是 ( )
31.“桑美”的源地可能是 ( )
A. ④ B. ③ C. ② D.①
32.下列自然灾害的发生与生态破坏关系较密切的是 ( )
①干旱 ②地震 ③泥石流 ④滑坡 ⑤台风 ⑥洪涝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33.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长江自称是黄河的原因是
,这种结果是 导致的,这种灾害与人类 有关。
(2)这种灾害除了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大外,还会引起 、 、
等问题。
(3)长江上游地区多 等地质灾害,中下游多 灾害,这反映了自然灾害具有 特点,对上述灾害, (能/不能)采取措施彻底根除它们?这与自然灾害的 特点有关。
1-5 CBDDB 6-10 BDACA 11-15 DCADD 16-20 BCBDD
21-25 ABCBA 26-32 BCDAC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