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一物理必修1:2.5自由落体运动&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同步练习(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一物理必修1:2.5自由落体运动&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同步练习(word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07 12:2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5自由落体运动&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小球每隔0.2s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度为6m/s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第1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个数为(g取10m/s2)(?? )
A.?7个???????????????????????????????????????B.?6个???????????????????????????????????????C.?5个???????????????????????????????????????D.?4个
2.一个苹果从树上无初速度地自由下落,将苹果看成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取向下为正方向。设苹果下落过程中的速度为v,加速度为a、位移为s,下落时间为t,则下列描述各物理量与时间变化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小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当时利用斜面进行实验主要是考虑到实验时便于直接测量(?? )
A.?小球运动的速度????????????B.?小球运动的时间????????????C.?小球运动的路程????????????D.?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4.一条悬链长7.2 m,从悬挂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挂点正下方20 m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取10 m/s2)(?? )
A.?0.3 s????????????????????????????????????B.?0.4 s????????????????????????????????????C.?0.7 s????????????????????????????????????D.?1.2 s
5.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 )
A.?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20m/s?????????????????????????????????B.?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
C.?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是20m????????????????????????????????D.?物体在前5s内的位移是50m
6.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采用了一个巧妙办法:他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研究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然后推广到自由落体,如图所示.这就是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
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B.?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
C.?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和路程
D.?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运动的规律
7.一物体从高x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v,那么当物体下落时间为 t3 时,物体的速度和距地面的高度分别是(?? )
A.?v3 , x9??????????????????????????B.?v9 , x9??????????????????????????C.?v3 , 8x9??????????????????????????D.?v9 , 33x
8.甲同学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用手拿着绳子上端的小球,站在三楼的阳台上,释放小球,使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 Δt1 ;丁同学站在六楼的阳台上,按照甲同样的方法释放小球,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 Δt2 ;不计空气阻力,几个时间差相比较(?? )
A.?Δt1 < Δt2??????????????????????????B.?Δt1 = Δt2??????????????????????????C.?Δt1 > Δt2??????????????????????????D.?不能确定
9.释放距地面高5m小球A,0.5秒后再释放B球,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小球B离地高度为h等于(?? )
A.?1.25m?????????????????????????????????B.?2.25m?????????????????????????????????C.?3.75m?????????????????????????????????D.?4.75m
10.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间隔时间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g=10m/s2)(?? )
A.?闪光的间隔时间是 210s
B.?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tAB<tBC<tCD
C.?水滴在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满足vAB:vBC:vCD=1:4:9
D.?水滴在各点的速度之比满足vB:vC:vD=1:3:5
11.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地点分别从4H与H的高处开始同做自由落体运动,若甲的质量是乙的4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乙的2倍 B.?甲乙两物体同时落地
C.?甲乙两物体落地时速度相等 D.?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12.某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刚滴出的水滴速度为零)在平行光源的照射下,可以观察到一种奇特的现象:只要耐心地缓慢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在适当的情况下,看到的水滴好像都静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中A、B、C、D所示,图中数值的单位是cm)。要想出现这一现象,所用光源应满足的条件是(g取10m/s2)(?? )
A.?普通白炽灯光源即可 B.?频闪发光,间歇时间约0.14s
C.?频闪发光,间歇时间约0.20s D.?频闪发光,间歇时间约1.4s
13.从离地320m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10s小球落到地面
B.?小球的平均速度为40m/s
C.?小球落到地面时瞬间速度大小为100m/s
D.?从开始下落的时刻起,小球在最后2s内下落的高度为160m
14.科学研究发现:在月球表面没有空气,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的 16 。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在空中同一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羽毛和铅球,忽略地球和其他星球对它们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羽毛将加速上升,铅球将加速下落
B.?羽毛和铅球都将下落,且同时落到月球表面
C.?羽毛和铅球都将下落,但铅球先落到月球表面
D.?羽毛和铅球都将下落,但落到月球表面时的速度不同
15.一物体自空中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1 s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 m/s,则物体此时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 )
A.?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B.?在A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下
C.?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D.?在A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上
16.甲、乙两同学通过如下实验测量反应时间:甲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木尺上端,并让尺子自然下垂,乙在下方刻度L1处(手未碰到尺)准备用手指夹住下落的尺。甲突然松手,尺子下落,乙则快速用手指夹住尺子,记下夹住尺子的位置刻度L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实验测得(?? )
A.?甲的反应时间为 2(L2?L1)g????????????????????????B.?甲的反应时间为 2(L1?L2)g
C.?乙的反应时间为 2(L2?L1)g????????????????????????D.?乙的反应时间为 2(L1?L2)g
17.一小球从地面竖直上抛,到最高点后又落回地面,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关于小球运动的速度v、加速度a、动能Ek、机械能E随时间t或路程x变化的图象中正确是(?? )
A.?????????????????????????????????????????B.?
C.??????????????????????????????? ?????????D.?
18.蹦床运动要求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起、腾空并做空中运动。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训练时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弹性网所受的压力,并在计算机上作出压力—时间图像,假如作出的图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是(g取10 m/s2)(?? )
A.?5.0 m??????????????????????????????????B.?3.6 m??????????????????????????????????C.?1.8 m??????????????????????????????????D.?7.2 m
19.从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抛出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一个竖直上抛,一个竖直下抛,另一个平抛,则它们从抛出到落地(?? )
①运行的时间相等 ②加速度相同
③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④落地时的动能相等,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距地面高5m的水平直轨道上A、B两点相距2m,在B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如图所示.小车始终以4m/s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可求得h等于(?? )
A.?1.25m?????????????????????????????????B.?2.25m?????????????????????????????????C.?3.75m?????????????????????????????????D.?4.75m
二、综合题
21.一根长为L的棒,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O点,如图所示,棒的正下方距棒的下端也为L处固定着一个高为H的中空圆筒,棒被释放后自由落下。求:
(1)棒的下端到圆筒上端时的速度;
(2)棒通过圆筒所用的时间。(重力加速度取g)
22.甲、乙两物体,甲的质量为1kg,乙的质量为0.5kg,甲从距地45m高处自由落下,1s后乙从距地30m高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甲物体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
(2)两物体等高时离地多高?
23.在某部队的演习中,一空降兵实施空降。假设空降兵出飞机舱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了5s,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5s末的速度是多大?
(2)5s末的位移是多大?
24.某电视剧制作中心要拍摄一特技动作,要求特技演员从高80m的大楼楼顶自由下落到行驶的汽车上,若演员开始下落的同时汽车从60m远处由静止向楼底先匀加速运动3s,再匀速行驶到楼底,为保证演员能安全落到汽车上.(不计空气阻力,人和汽车看作质点,g取10m/s2)求:
(1)汽车开到楼底的时间;
(2)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汽车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从抛出到落地的整个过程是匀变速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则由x=v0t+ 12 at2
代入数据有0=6t? 12 ×10t2
解得t=0(舍去)或t=1.2s
每隔0.2s抛出一个小球,故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数为N= tT ?1= 1.20.2 ?1=5个
故答案为:C。
2.【答案】 A
【解析】AD.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 v=gt
速度与时间成正比,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B.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是不变的,B不符合题意;
C.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 s=12gt2
位移和时间不成正比,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 B
【解析】小球自由下落的时间太短,伽利略时代没有先进的测量手段和工具,为了“冲淡”重力作用,采用斜面实验,其实就是为了使小球下落时间长些,减小实验误差,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 B
【解析】悬链下端到大20m处时,用时t1 , 则 12.8=12gt12
悬挂点落至20m处用时t2 , 则 20=12gt22
可知悬链通过20m处用时 Δt=t2?t1=0.4s
故答案为:B。
5.【答案】 D
【解析】A.第5s内的位移是18m,有: 12gt12?12gt22=18m
t1=5s,t2=4s,解得:g=4m/s2
所以2s末的速度:v=gt=8m/s
A不符合题意。
B.第5s内的平均速度: v=xt=181m/s=18m/s
B不符合题意。
C.物体在2s内的位移: x=12gt2=12×4×4m=8m
C不符合题意;
D.物体在前5s内的位移是 x=12gt2=12×4×25m=50m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 A
【解析】伽利略最初假设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是随着时间均匀增大,但是他所在的那个时代还无法直接测定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不能直接得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到结论: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为零,而且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那么它通过的位移与所用的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这样,只要测出物体通过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检验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但是物体下落很快,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这样的计时工具还不能测量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较短的时间.伽利略采用了一个巧妙的方法,用来“冲淡”重力.他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以时间长,所以容易测量.
故答案为:A.
7.【答案】 C
【解析】根据v=gt,可知在 t3 和t末的速度比为1:3,所以 t3 末的速度为 v3 ;
根据公式 ?=12gt2 ,可知在 t3 和t内的位移比为1:9,所以 t3 内的位移为 x9 ,此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8x9 。
故答案为:C
8.【答案】 C
【解析】设细线的长度为 L ,第一个小球着地后,另一个小球运动的位移为 L ,在 L 内运动的时间即为两球落地的时间差。高度越高,则第一个球落地的速度就越大,即另一个球运动最后 L 的初速度就越大,根据 L=v0t+12gt2
可得:初速度越大,时间越短,即 Δt1 > Δt2 ;
故答案为:C。
9.【答案】 A
【解析】球A下落的时间为t1 ,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H=12gt12
对球B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12g(t1?0.5)2
联立解得h=1.25m
故答案为:A。
10.【答案】 A
【解析】AB.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看到水滴似乎不再下落,知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相等,根据 Δx=gΔt2 ,则 Δt=△xg=0.210s=210s
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则平均速度之比 vAB:vBC:vCD=1:3:5
C不符合题意;
D.根据v=gt得 vB:vC:vD=1:2:3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答案】 A
【解析】AB.两个物体都是做的自由落体运动,做自由落体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t=2?g
代入数据可得 t甲=22Hg,t乙=2Hg
故甲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乙的2倍,乙先落地,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根据速度公式可得 v甲=2g2?g,v乙=g2?g
解得 v甲=2v乙
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答案】 B
【解析】A.普通白炽灯光源发出的光是持续的,水滴反射光是持续的,人看到的水滴是运动的,不符合要求;而使用频闪光源,就可保证在闪光时在ABCD四个位置上都各有一滴水,而且闪光周期不能太长,利用视觉暂留,可知当闪光时间间隔恰好等于相邻水滴的时间间隔时,水滴好像都静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动,符合要求,A不符合题意;
BCD.设光源发光间隔的时间为T,图中CB=0.3m,BA=0.1m。根据逐差法有 CB?BA=gT2
解得T=0.14s,B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答案】 B
【解析】A.根据 ?=12gt2 得 t=2?g=8s
A不符合题意;
B.小球的平均速度为 v=?t=3208m/s=40m/s
B符合题意;
C.小球落到地面时瞬间速度大小为v=gt=80m/s
C不符合题意;
D.从开始下落的时刻起,小球在最后2s内下落的高度为 ?2=??12gt62=320m?12×10×62m=140m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答案】 B
【解析】因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则没有空气阻力,故只受月球的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 a=mg′m=g′
故下落加速度与质量无关;故两个物体的运动规律相同,都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相同,故同时落地,落地速度也相同,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答案】 C
【解析】取竖直向上方向正方向。
A.若物体此时的位置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则v=-10m/s,由公式v=v0-gt
得v0=0,与题干条件不符,A不符合题意;
BD.若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1s后物体的速率v=gt=10m/s
而题中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物体先向上做匀减速运动,1s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m/s,此时物体的位置不可能在A点的下方,否则速率必小于10m/s,BD不符合题意;
C.若物体此时的位置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则v=10m/s,由公式v=v0-gt
得v0=20m/s,是可能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答案】 D
【解析】该实验测量甲放手后,尺子下落,乙反应过来夹住尺子的反应时间,这段时间尺子落的高度 ?=L1?L2
根据 ?=12gt2
则可得乙的以应时间 t=2(L1?L2)g
故答案为:D。
17.【答案】 B
【解析】A.小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重力和阻力恒定,所以小球的加速度恒定,小球速度应为均匀变化,A不符合题意;
B.因阻力做负功,且阻力恒定,故阻力的功与位移成正比,而阻力做功等于机械能的改变量,所以对应的图象为斜向下的直线,B符合题意;
C.根据动能定理 Ek?Ek0=F合x=?(mg+f)x
得 Ek=Ek0?(mg+f)x
可知,因重力及阻力恒定,所以上升过程中动能的变化应与位移为一次函数关系,且初动能不为零,C不符合题意;
D.小球上升过程中受向下的重力以及向下的阻力作用,加速度向下,为负值,并且大小保持不变,下降过程中加速度向下也为负值,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8.【答案】 A
【解析】由图可知运动员在空中竖直上抛运动的时间为:t=4.3s-2.3s=2s
根据对称性可知,下落的时间为: t1=12t=1s
运动员做竖直上抛运动,所以跃起最大高度为: ?=12gt12=12×10×12m=5m
故答案为:A
19.【答案】 D
【解析】①②.小球在空中均只受重力,故它们的加速度相同;而三个小球的h、m、v0都相同,所以三小球落地时的竖直分速度的大小相等,即两个小球的落地时竖直速度相同,根据v=v0+gt
v相同,v0不同(方向不同)所以运动时间不同,故①错误,②正确;
③.由机械能守恒可知,三个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③错误;
④.根据动能定理可知,三个小球落地时的动能相同,故④正确。
由上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答案】 A
【解析】经过A点,将球自由卸下后,A球做平抛运动,则有:H= 12 gt12;解得: t1=2×510=1s ,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 t2=xABv=24=0.5s ,因为两球同时落地,则细线被轧断后B处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3=t1-t2=1-0.5=0.5s,则h= 12 gt2= 12 ×10×0.52=1.25m,
故答案为:A.
二、综合题
21.【答案】 (1)解:设杆子下落L时的速度为v,由位移速度关系式解得 v=2gL
(2)解:棒到达圆筒的位移L,通过圆筒的总位移 ?=2L+H
由位移时间关系式得 L=12gt12 解得 t1=2Lg
?=2L+H=12gt22
解得 t2=2×(2L+H)g
所以通过时间 t=t2?t1=2×(2L+H)g?2Lg
【解析】(1)棒释放后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速度位移公式可以求出棒下端到圆筒上端的速度大小;
(2)棒通过圆筒的时间,利用位移公式求出从释放到通过筒的运动时间,再利用位移公式求出板从释放运动到接触筒的时间,相减可以求出棒通过圆筒的时间。
22.【答案】 (1)解:根据 ?=12gt2
可得甲落地的时间 t=2?g=2×4510s=3s
甲物体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 Δ?=??12gt22=45?12×10×22=25m
(2)解:设甲下落后经过时间t′两物体距离地面H等高,则 45?H=12gt'2
30?H=12g(t'?1)2
解得t=2s
H=25m
【解析】(1)甲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位移公式可以求出下落的时间,结合位移作差可以求出最后1s内的位移;
(2)甲与乙等高则利用位移公式可以求出下落的时间;结合下落的位移可以求出距离地面的高度。
23.【答案】 (1)解;特战兵在t1=5内做自由落体运动,5s末的速度 v1=gt1=10×5m/s=50m/s
(2)解;5s末的位移是 ?=12gt12=12×10×52m=125m
【解析】(1)空降兵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5s末的速度大小;
(2)利用自由落体的位移公式可以求出下落的位移大小。
24.【答案】 (1)解:人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h= 12 gt2
解得 t=2?g=2×8010=4s
所以汽车运动的时间也为4s
(2)解:因为汽车匀加速时间为t1=3s
所以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t-t1=1s
匀加速位移为s1= 12 at2
匀速运动速度为:v=at1
匀速运动位移为s2=vt2
s1+s2=60
解得:a=8m/s2; v=24m/s
【解析】(1)演员做自由力落体运动,结合下落的距离求解下落的时间,即为汽车运动的时间;
(2)汽车的位移为60m,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总时间为4秒,假设加速度,利用运动学公式求解加速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