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6-07 20:0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学年第二学期衢温“5+1”联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
1. 人类遗传病有多种诊断方式,下列可以通过染色体组型进行诊断的是( )
A. 白化病 B. 血友病
C. 猫叫综合征 D. 蚕豆病
2.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臭氧减少会导致人类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B.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我国北方干燥地区进一步变干
C. 水质检测时测量的项目可以包括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D. 未经处理排放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体富养化而引起生物多样性增加
3.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蛋白质的元素都含碳、氢、氧、氮、硫
B. 高温和低温均会使蛋白质永久失去生物学活性
C. 鸟的羽毛、人的头发和指甲主要是由纤维状的角蛋白组成的
D. 向蛋清液中同时加入双缩脲A液和B液,混合均匀后溶液呈紫色
4. 精子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的提供与下列哪种细胞器密切相关( )
A. 核糖体 B. 线粒体
C. 内质网 D. 高尔基体
5. 人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将患( )
A. 侏儒症 B. 呆小病
C. 苯丙酮尿症 D. 巨人症
6.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杂交过程中人工授粉前后套袋的目的相同
B. 若以紫花作为母本,则需要对白花进行去雄处理
C. F1自交,F2中同时出现紫花与白花现象属于性状分离
D. 豌豆自花、闭花授粉的特点保证了亲本紫花、白花为纯合子
7. 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前期中较晚的时候出现了纺锤体
B. 中期的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
C. 后期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着丝粒一分为二
D. 末期染色体伸展重新呈染色质状态
8.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以通过分裂分化形成红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血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造血干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不发生改变
B. 分化为单核细胞的过程中,核内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C. 分化形成的淋巴细胞在衰老过程中多种酶的活性会发生改变
D. 分化形成的红细胞在成熟后尽管无核,但凋亡也受基因控制
9. 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诱变育种的方法只能导致基因发生突变
B. 杂交育种必须经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过程
C. 单倍体育种获得的植株茎秆细弱,往往高度不育
D. 用二倍体培育出三倍体无籽西瓜,属于可遗传变异
10. 为研究酶的特性,某小组进行了实验,实验基本过程如表所示。
试管 1 2 3 4 5 6
本尼迪特试剂 2mL 2mL 2mL 2mL 2mL 2mL
1%淀粉溶液 3mL
3mL
3mL
2%蔗糖溶液
3mL
3mL
3mL
新鲜稀释唾液

1mL 1mL

蔗糖酶溶液



1mL 1mL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试管1和试管2是空白对照组
B. 试管3和试管4能证明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
C. 试管3出现红黄色沉淀的原因是淀粉被水解成了葡萄糖
D. 若试管5出现轻度的阳性反应,可能是淀粉溶液中混有少量的蔗糖
11. 在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时观察到下列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细胞的水分子进出达到平衡
B. N部分是植物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溶液
C. 若M部分的体积逐渐增大,则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D. 可依据图中细胞在清水中能否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来判断其是否为活细胞
1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B. 人体血浆的渗透压与0.9%的氯化钠溶液渗透压基本相等
C. 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尿液中无机盐浓度相对稳定均属于稳态
D.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来完成
13. 下图所示为细胞内进行的一些生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酵母菌细胞内可以进行的生理过程有①②④
B. 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②过程释放的能量最多
C. ②④过程产生CO2的场所相同
D. 若②④过程产生CO2量之比为2:1,则消耗葡萄糖量之比为2:3
14. 在实验“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无菌操作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土样进行梯度稀释过程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B. 加入尿素后的培养基需用G6玻璃砂漏斗灭菌
C. 接种时需使用无菌玻璃刮刀在酒精灯火焰旁涂布
D. 涂布菌液后的固体平板需要倒置在恒温箱培养
15. 科技工作者在广西发现了一种万年野生稻,被视为现代栽培水稻的祖先。它们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一穗可达千粒果实,而且可与栽培水稻杂交产生可育子代,能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栽培水稻与万年野生稻已经属于不同的物种
B. 虫害病害的选择压力使万年野生稻产生了定向变异
C. 万年野生稻演变为栽培水稻的过程基因库未发生改变
D. 与万年野生稻杂交,栽培水稻种群的抗性基因频率可发生变化
16. 某DNA部分片段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③为磷酸二酯键,③的形成需要RNA聚合酶催化
B. ①代表氢键,①的形成与断裂需要ATP提供能量
C. 片段中碱基②与五碳糖构成的脱氧核苷与ATP中的腺苷相同
D. 若该DNA一条链中碱基A与T之和占48%,则整个DNA中碱基C占26%
17. 下列有关免疫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 HIV会在呼吸道分泌物和唾液中大量增殖而广泛传播
B. 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在内环境中特异性地结合并水解抗原
C. 皮肤破损往往会引起炎症反应,这是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D. 细胞免疫中,巨噬细胞能吞噬病原体并在细胞表面呈递出抗原-MHC复合体
18. 下列无需使用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技术是( )
A. 动物细胞培养 B. 植物细胞培养
C. 动物组织培养 D. 早期胚胎体外培养
19.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一定浓度的吲哚乙酸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可诱导生根
B.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C.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甘蔗可诱导茎节间的伸长
D. 利用高浓度2,4-D处理表土,可抑制双子叶植物类杂草的滋生
20. 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群落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鹦鹉科鸟类和猿猴均为北方针叶林的特有动物
B. 陆地上荒漠群落和苔原群落尚未达到顶级状态
C. 因气候恶劣,沙漠植物的生长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
D. 形成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的气候条件为低温高湿环境
21. 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技术
B. 32P标记组的沉淀物有较高放射性,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C. 若保温时间过长,会对35S标记组的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D. 若搅拌不够充分,会对35S标记组的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22. 下图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2n=6)体内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 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C. 图中细胞中有四条性染色体
D. ⑧上一定含有A基因
23. 科研人员采用盆栽法,对接种AM真菌与未接种AM真菌的沙枣幼苗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置于塑料大棚中培养。一个月后,测定各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结果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本研究采用盆栽法有利于实验过程中变量控制
B. 接种AM真菌提高沙枣的耐盐能力可能是真菌吸收水提供给沙枣
C. 本研究中接种AM真菌对沙枣净光合速率提高最显著的NaCl处理浓度是300mmol·L-1
D. NaCl处理浓度由200mmol·L-1→300mmol·L-1,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降低
24. 神经肌肉标本是由许多兴奋性不同的神经纤维和肌细胞组成。每根神经纤维控制一个肌细胞,参与收缩的肌细胞越多,肌肉张力越大。如图为两个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A、B分别指两个标本上的坐骨神经,甲、乙为两极均接在膜外的电表。神经A直接搭在右肌肉上,刺激B,左肌肉和右肌肉均会收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蛙的坐骨神经是许多神经元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
B. 刺激B,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右肌肉张力不断增大
C. 给予右肌肉适宜刺激,左右肌肉均可收缩,甲电表指针不偏转
D. 给A处一个适宜的刺激,左右肌肉收缩,甲、乙电表指针均不偏转
25. 如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324。家系中无突变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3与Ⅲ6基因型相同
C. 若Ⅲ1与某正常男性结婚,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8/57
D. 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9
26. 下表为某防护林风沙前沿区不同立地类型固沙林配置及生长状况,请据表回答:
分区 立地类型 树种 配置方式 株行距/m 长势
风沙前沿区 新垦沙地 竹柳、新疆杨 行间混交 1.5×2 中
平缓沙地 胡杨 纯林 1×2 优
半固定沙丘 胡杨、新疆杨、柽柳 随机 1×2 优

柽柳 纯林 片林 良
迎风坡 新疆杨、沙枣 行间混交 1×9 中
(1)图中显示在不同立地类型生长了不同的树木,这体现了该生态防护林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不同类型的树种一般都有设置固定合理的株行距,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减少植物间的____________。近年来研究区防护林受虫害危害,单一树种的立地类型尤为严重,原因是___________。
(2)在平缓沙地,胡杨种群的分布型为____________,若测量某一时刻半固定沙丘优势树种的生物量,应选择____________(干重、鲜重)作为分析指标。
(3)乔木林带区域往往会出现“胁地效应”,表现为林带会使靠近林缘两侧附近农作物生长不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4)该区域原有的防护林,只考虑了林网的防护作用,而忽视了林网本身的____________效益,若要优化其防护林结构配置,可选择种植一些核桃、苹果、枣树、桑等。
27. 小球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光合作用实验材料。为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对温室效应的减缓作用,研究人员利用小球藻开展了环境中CO2去除率的相关研究,在持续通入CO2浓度为1.5%的空气下(其它条件适宜),CO2去除率与小球藻相对密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藻通过____________方式吸收CO2,如果要证明小球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第6天后CO2去除率下降的最可能原因____________,据此推测,若要维持CO2去除率为最大值,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3)小球藻吸收的CO2在叶绿体中被还原生成____________。为研究该过程的具体转变历程,给小球藻悬浮液通入14CO2,光照极短时间后,将样品立即加入到煮沸的甲醇中,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并提取产物,经过对不同光照时间含放射性提取物的分析,14CO2转化成的第一个较为稳定的产物是____________,14C转移到光合产物的具体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
28. 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基因A,a控制,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两只长翅果蝇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中长翅雌果蝇:长翅雄果蝇:残翅雌果蝇:残翅雄果蝇=6:3:2:1。已知亲本果蝇体内存在一种隐性致死基因b,仅分布在X染色体上。若不考虑其他基因的致死效应,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果蝇的翅型中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控制基因分布在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若隐性致死基因相应的野生型基因用“+”表示,则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其体细胞中最多含有致死基因的个数为____________。
(3)子一代中长翅雌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其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或否)用测交法测定长翅雌果蝇的基因型,原因是____________。
(4)若子一代中长翅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子二代中残翅雄果蝇占___________。
29.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与下图猕猴桃食品加工有关的问题:
(1)①过程中,需要将猕猴桃去皮切块榨汁,获得猕猴桃汁。过滤后果汁仍较为浑浊,推测可能含有较多____________,可用适量的____________处理,以提高其澄清度和出汁率。
(2)②过程发酵中,密封的坛口常插入一根弯塑料管,塑料管另一端置于水面以下,塑料管的用途是____________。影响猕猴桃酒风味的因素除了猕猴桃的种类、发酵液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发酵时间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关。若要检测猕猴桃酒中亚硝酸盐含量,可取少量样液,用一定量的活性炭,吸附果酒中的色素,再用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按照____________混合制成显色剂,用光电比色法进行测定。
(3)若要为③筛选出优良的醋杆菌菌种,在完成分离纯化后,除了要对其产酸量进行测定外,还需要测定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以选择高产且耐受性强的优良菌种。
(二)请回答与植物克隆和基因工程有关的问题:
科学家从微生物中分离出一种可将无机汞转化为气态汞的基因,改造后经重组转入烟草,培育出了世界上首例具有明显“食汞”效果的转基因烟草。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食汞”烟草过程中,将分离得到的目的基因体外扩增,常常使用____________技术,目的基因与载体能连接形成重组DNA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
(2)将目的基因导入烟草常采用____________法,该方法中目的基因需插入到____________上,便于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3)若采用烟草的体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则转基因烟草培育过程中用到的技术有____________。
(4)“食汞”烟草由于能够___________,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土壤和水中的汞污染。
(5)在转基因烟草克隆研究中,经多次继代培养后,细胞____________(能或不能)表现全能性。从内因分析,影响烟草细胞全能性表达能力的因素有___________(答1点即可)。
30. 为研究某减毒伤寒沙门菌株(SPA)对小鼠免疫保护的效力,研究小组提供了下面研究思路,请以血清中SPA抗体和小鼠死亡率为指标,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材料与试剂:生长状况相似的小鼠若干只、含减毒株SPA的PBS、含强毒株SPA的PBS、PBS等。
(要求与说明:接种方式不做要求;血清中SPA抗体具体检测方法不做要求;PBS是磷酸缓冲盐溶液,起到溶解保护试剂的作用;首次接种后第3天开始产生相应抗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动物免疫
免疫组:取小鼠30只,每只接种____________;
对照组:取小鼠30只,每只接种____________。
于第10天分别以相同的剂量和方式进行二次免疫。
②血清SPA抗体的测定
首次免疫接种后每隔一定的天数从免疫组和对照组中每次分别取3只小鼠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SPA抗体水平,记录并统计分析。
③保护效率检测试验
A组:首次免疫接种后第21天随机从免疫组中另取出5只,接种___________。
B组:首次免疫接种后第21天随机从对照组中另取出5只,接种____________。
C组:____________。
接种后连续观察3周各组小鼠的死亡情况并记录小鼠的临床表现。
(2)结合图1,预测免疫组小鼠的血清SPA抗体水平的变化_________(用曲线图表示)。
(3)分析与讨论
①本研究实验中两次接种疫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接种疫苗后一段时间内部分小鼠有轻微、短暂的厌食、精神不振等临床表现,欲减轻或消除该表现,请从疫苗类型的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
2020学年第二学期衢温“5+1”联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题 答案版
一、选择题
1. 人类遗传病有多种诊断方式,下列可以通过染色体组型进行诊断的是( )
A. 白化病 B. 血友病
C. 猫叫综合征 D. 蚕豆病
【答案】C
2.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臭氧减少会导致人类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B.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我国北方干燥地区进一步变干
C. 水质检测时测量的项目可以包括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D. 未经处理排放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体富养化而引起生物多样性增加
【答案】D
3.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蛋白质的元素都含碳、氢、氧、氮、硫
B. 高温和低温均会使蛋白质永久失去生物学活性
C. 鸟的羽毛、人的头发和指甲主要是由纤维状的角蛋白组成的
D. 向蛋清液中同时加入双缩脲A液和B液,混合均匀后溶液呈紫色
【答案】C
4. 精子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的提供与下列哪种细胞器密切相关( )
A. 核糖体 B. 线粒体
C. 内质网 D. 高尔基体
【答案】B
5. 人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将患( )
A. 侏儒症 B. 呆小病
C. 苯丙酮尿症 D. 巨人症
【答案】A
6.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杂交过程中人工授粉前后套袋的目的相同
B. 若以紫花作为母本,则需要对白花进行去雄处理
C. F1自交,F2中同时出现紫花与白花现象属于性状分离
D. 豌豆自花、闭花授粉的特点保证了亲本紫花、白花为纯合子
【答案】B
7. 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前期中较晚的时候出现了纺锤体
B. 中期的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
C. 后期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着丝粒一分为二
D. 末期染色体伸展重新呈染色质状态
【答案】C
8.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以通过分裂分化形成红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血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造血干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不发生改变
B. 分化为单核细胞的过程中,核内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C. 分化形成的淋巴细胞在衰老过程中多种酶的活性会发生改变
D. 分化形成的红细胞在成熟后尽管无核,但凋亡也受基因控制
【答案】A
9. 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诱变育种的方法只能导致基因发生突变
B. 杂交育种必须经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过程
C. 单倍体育种获得的植株茎秆细弱,往往高度不育
D. 用二倍体培育出三倍体无籽西瓜,属于可遗传变异
【答案】D
10. 为研究酶的特性,某小组进行了实验,实验基本过程如表所示。
试管 1 2 3 4 5 6
本尼迪特试剂 2mL 2mL 2mL 2mL 2mL 2mL
1%淀粉溶液 3mL
3mL
3mL
2%蔗糖溶液
3mL
3mL
3mL
新鲜稀释唾液

1mL 1mL

蔗糖酶溶液



1mL 1mL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试管1和试管2是空白对照组
B. 试管3和试管4能证明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
C. 试管3出现红黄色沉淀的原因是淀粉被水解成了葡萄糖
D. 若试管5出现轻度的阳性反应,可能是淀粉溶液中混有少量的蔗糖
【答案】C
11. 在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时观察到下列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细胞的水分子进出达到平衡
B. N部分是植物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溶液
C. 若M部分的体积逐渐增大,则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D. 可依据图中细胞在清水中能否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来判断其是否为活细胞
【答案】D
1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B. 人体血浆的渗透压与0.9%的氯化钠溶液渗透压基本相等
C. 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尿液中无机盐浓度相对稳定均属于稳态
D.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来完成
【答案】C
13. 下图所示为细胞内进行的一些生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酵母菌细胞内可以进行的生理过程有①②④
B. 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②过程释放的能量最多
C. ②④过程产生CO2的场所相同
D. 若②④过程产生CO2量之比为2:1,则消耗葡萄糖量之比为2:3
【答案】C
14. 在实验“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无菌操作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土样进行梯度稀释过程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B. 加入尿素后的培养基需用G6玻璃砂漏斗灭菌
C. 接种时需使用无菌玻璃刮刀在酒精灯火焰旁涂布
D. 涂布菌液后的固体平板需要倒置在恒温箱培养
【答案】B
15. 科技工作者在广西发现了一种万年野生稻,被视为现代栽培水稻的祖先。它们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一穗可达千粒果实,而且可与栽培水稻杂交产生可育子代,能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栽培水稻与万年野生稻已经属于不同的物种
B. 虫害病害的选择压力使万年野生稻产生了定向变异
C. 万年野生稻演变为栽培水稻的过程基因库未发生改变
D. 与万年野生稻杂交,栽培水稻种群的抗性基因频率可发生变化
【答案】D
16. 某DNA部分片段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③为磷酸二酯键,③的形成需要RNA聚合酶催化
B. ①代表氢键,①的形成与断裂需要ATP提供能量
C. 片段中碱基②与五碳糖构成的脱氧核苷与ATP中的腺苷相同
D. 若该DNA一条链中碱基A与T之和占48%,则整个DNA中碱基C占26%
【答案】D
17. 下列有关免疫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 HIV会在呼吸道分泌物和唾液中大量增殖而广泛传播
B. 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在内环境中特异性地结合并水解抗原
C. 皮肤破损往往会引起炎症反应,这是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D. 细胞免疫中,巨噬细胞能吞噬病原体并在细胞表面呈递出抗原-MHC复合体
【答案】D
18. 下列无需使用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技术是( )
A. 动物细胞培养 B. 植物细胞培养
C. 动物组织培养 D. 早期胚胎体外培养
【答案】B
19.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一定浓度的吲哚乙酸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可诱导生根
B.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C.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甘蔗可诱导茎节间的伸长
D. 利用高浓度2,4-D处理表土,可抑制双子叶植物类杂草的滋生
【答案】B
20. 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群落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鹦鹉科鸟类和猿猴均为北方针叶林的特有动物
B. 陆地上荒漠群落和苔原群落尚未达到顶级状态
C. 因气候恶劣,沙漠植物的生长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
D. 形成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的气候条件为低温高湿环境
【答案】D
21. 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技术
B. 32P标记组的沉淀物有较高放射性,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C. 若保温时间过长,会对35S标记组的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D. 若搅拌不够充分,会对35S标记组的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答案】D
22. 下图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2n=6)体内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 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C. 图中细胞中有四条性染色体
D. ⑧上一定含有A基因
【答案】C
23. 科研人员采用盆栽法,对接种AM真菌与未接种AM真菌的沙枣幼苗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置于塑料大棚中培养。一个月后,测定各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结果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本研究采用盆栽法有利于实验过程中变量控制
B. 接种AM真菌提高沙枣的耐盐能力可能是真菌吸收水提供给沙枣
C. 本研究中接种AM真菌对沙枣净光合速率提高最显著的NaCl处理浓度是300mmol·L-1
D. NaCl处理浓度由200mmol·L-1→300mmol·L-1,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降低
【答案】D
24. 神经肌肉标本是由许多兴奋性不同的神经纤维和肌细胞组成。每根神经纤维控制一个肌细胞,参与收缩的肌细胞越多,肌肉张力越大。如图为两个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A、B分别指两个标本上的坐骨神经,甲、乙为两极均接在膜外的电表。神经A直接搭在右肌肉上,刺激B,左肌肉和右肌肉均会收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蛙的坐骨神经是许多神经元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
B. 刺激B,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右肌肉张力不断增大
C. 给予右肌肉适宜刺激,左右肌肉均可收缩,甲电表指针不偏转
D. 给A处一个适宜的刺激,左右肌肉收缩,甲、乙电表指针均不偏转
【答案】C
25. 如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324。家系中无突变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3与Ⅲ6基因型相同
C. 若Ⅲ1与某正常男性结婚,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8/57
D. 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9
【答案】D
26. 下表为某防护林风沙前沿区不同立地类型固沙林配置及生长状况,请据表回答:
分区 立地类型 树种 配置方式 株行距/m 长势
风沙前沿区 新垦沙地 竹柳、新疆杨 行间混交 1.5×2 中
平缓沙地 胡杨 纯林 1×2 优
半固定沙丘 胡杨、新疆杨、柽柳 随机 1×2 优

柽柳 纯林 片林 良
迎风坡 新疆杨、沙枣 行间混交 1×9 中
(1)图中显示在不同立地类型生长了不同的树木,这体现了该生态防护林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不同类型的树种一般都有设置固定合理的株行距,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减少植物间的____________。近年来研究区防护林受虫害危害,单一树种的立地类型尤为严重,原因是___________。
(2)在平缓沙地,胡杨种群的分布型为____________,若测量某一时刻半固定沙丘优势树种的生物量,应选择____________(干重、鲜重)作为分析指标。
(3)乔木林带区域往往会出现“胁地效应”,表现为林带会使靠近林缘两侧附近农作物生长不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4)该区域原有的防护林,只考虑了林网的防护作用,而忽视了林网本身的____________效益,若要优化其防护林结构配置,可选择种植一些核桃、苹果、枣树、桑等。
【答案】 (1). 水平 (2). 竞争 (3). 生物多样性低、物种数目少(营养结构简单或食物网简单) (4). 均匀分布 (5). 干重 (6). 树冠层遮挡了阳光(林木根系夺取了土壤水分和养分) (7). 经济
27. 小球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光合作用实验材料。为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对温室效应的减缓作用,研究人员利用小球藻开展了环境中CO2去除率的相关研究,在持续通入CO2浓度为1.5%的空气下(其它条件适宜),CO2去除率与小球藻相对密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藻通过____________方式吸收CO2,如果要证明小球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第6天后CO2去除率下降的最可能原因____________,据此推测,若要维持CO2去除率为最大值,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3)小球藻吸收的CO2在叶绿体中被还原生成____________。为研究该过程的具体转变历程,给小球藻悬浮液通入14CO2,光照极短时间后,将样品立即加入到煮沸的甲醇中,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并提取产物,经过对不同光照时间含放射性提取物的分析,14CO2转化成的第一个较为稳定的产物是____________,14C转移到光合产物的具体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扩散(自由扩散,简单扩散) (2). 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存在叶绿体 (3). 随着小球藻密度的增加,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小球藻密度的增加,呼吸作用速率增强,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4). 维持小球藻相对密度在30—40之间或控制小球藻的种群密度 (5). 三碳糖(三碳糖磷酸) (6). 杀死小球藻,终止酶促反应 (7). 三碳酸 (8). CO2→三碳酸→三碳糖
28. 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基因A,a控制,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两只长翅果蝇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中长翅雌果蝇:长翅雄果蝇:残翅雌果蝇:残翅雄果蝇=6:3:2:1。已知亲本果蝇体内存在一种隐性致死基因b,仅分布在X染色体上。若不考虑其他基因的致死效应,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果蝇的翅型中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控制基因分布在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若隐性致死基因相应的野生型基因用“+”表示,则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其体细胞中最多含有致死基因的个数为____________。
(3)子一代中长翅雌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其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或否)用测交法测定长翅雌果蝇的基因型,原因是____________。
(4)若子一代中长翅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子二代中残翅雄果蝇占___________。
【答案】 (1). 长翅 (2). 常 (3). AaX+Xb (4). 2 (5). 4 (6). 5/6 (7). 否 (8). 不存在aaXbY的个体 (9). 1/21
29.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与下图猕猴桃食品加工有关的问题:
(1)①过程中,需要将猕猴桃去皮切块榨汁,获得猕猴桃汁。过滤后果汁仍较为浑浊,推测可能含有较多____________,可用适量的____________处理,以提高其澄清度和出汁率。
(2)②过程发酵中,密封的坛口常插入一根弯塑料管,塑料管另一端置于水面以下,塑料管的用途是____________。影响猕猴桃酒风味的因素除了猕猴桃的种类、发酵液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发酵时间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关。若要检测猕猴桃酒中亚硝酸盐含量,可取少量样液,用一定量的活性炭,吸附果酒中的色素,再用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按照____________混合制成显色剂,用光电比色法进行测定。
(3)若要为③筛选出优良的醋杆菌菌种,在完成分离纯化后,除了要对其产酸量进行测定外,还需要测定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以选择高产且耐受性强的优良菌种。
(二)请回答与植物克隆和基因工程有关的问题:
科学家从微生物中分离出一种可将无机汞转化为气态汞的基因,改造后经重组转入烟草,培育出了世界上首例具有明显“食汞”效果的转基因烟草。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食汞”烟草过程中,将分离得到的目的基因体外扩增,常常使用____________技术,目的基因与载体能连接形成重组DNA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
(2)将目的基因导入烟草常采用____________法,该方法中目的基因需插入到____________上,便于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3)若采用烟草的体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则转基因烟草培育过程中用到的技术有____________。
(4)“食汞”烟草由于能够___________,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土壤和水中的汞污染。
(5)在转基因烟草克隆研究中,经多次继代培养后,细胞____________(能或不能)表现全能性。从内因分析,影响烟草细胞全能性表达能力的因素有___________(答1点即可)。
【答案】 (1). 果胶 (2). 果胶酶 (3). 排出发酵中产生的CO2,同时阻止O2和杂菌进入 (4). 酵母菌的种类和数量 (5). 发酵温度 (6). 等体积 (7). 对酒精耐受度(酒精中活菌数,对酒精的耐受性,耐酒精的能力均可) (8). 对醋酸耐受度(对醋酸的耐受性,耐醋酸的能力均可) (9). PCR (10).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11). 农杆菌转化法 (12). T-DNA(或Ti质粒) (13). 转基因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4). 将无机汞转化为气态汞 (15). 能 (16). 基因型(或细胞分化程度)
30. 为研究某减毒伤寒沙门菌株(SPA)对小鼠免疫保护的效力,研究小组提供了下面研究思路,请以血清中SPA抗体和小鼠死亡率为指标,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材料与试剂:生长状况相似的小鼠若干只、含减毒株SPA的PBS、含强毒株SPA的PBS、PBS等。
(要求与说明:接种方式不做要求;血清中SPA抗体具体检测方法不做要求;PBS是磷酸缓冲盐溶液,起到溶解保护试剂的作用;首次接种后第3天开始产生相应抗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动物免疫
免疫组:取小鼠30只,每只接种____________;
对照组:取小鼠30只,每只接种____________。
于第10天分别以相同的剂量和方式进行二次免疫。
②血清SPA抗体的测定
首次免疫接种后每隔一定的天数从免疫组和对照组中每次分别取3只小鼠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SPA抗体水平,记录并统计分析。
③保护效率检测试验
A组:首次免疫接种后第21天随机从免疫组中另取出5只,接种___________。
B组:首次免疫接种后第21天随机从对照组中另取出5只,接种____________。
C组:____________。
接种后连续观察3周各组小鼠的死亡情况并记录小鼠的临床表现。
(2)结合图1,预测免疫组小鼠的血清SPA抗体水平的变化_________(用曲线图表示)。
(3)分析与讨论
①本研究实验中两次接种疫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接种疫苗后一段时间内部分小鼠有轻微、短暂的厌食、精神不振等临床表现,欲减轻或消除该表现,请从疫苗类型的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
【答案】 (1). 含减毒株SPA的PBS (2). PBS (3). 含强毒株SPA的PBS (4). 含强毒株SPA的PBS (5). 首次免疫接种后第21天随机从免疫组中另取出5只,接种PBS (6). 免疫组小鼠血清SPA抗体水平变化 (7). 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或抗体),维持长时间的免疫力 (8). 开发灭活的菌株(开发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产物作为疫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