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检测卷
(40分 45分钟)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1.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2.为了防止火灾给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害,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下列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3.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加油站地面溅出油品起火,立即关闭加油机电源,用消防沙、灭火器灭火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人员被火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D.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并发出求救信号
4.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燃烧变得更旺的原因是
A.减少酒精的挥发
B.降低灯芯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增大灯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5.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
B.炒菜时油锅起火,向锅中放入较多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
C.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6.安全问题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库、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必须严禁烟火
B.在有明火的区域内可以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
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将液化石油气残液倒入下水道
7.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与之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某同学据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影响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8.将甲烷在高温等条件下转化为其他有机物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某研究发现在甲烷中加入物质乙时,使用特殊催化剂(CeO2、Cu2O、Cu的混合物)能够更有效地将甲烷转化为丙,该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烷是重要的化石能源
B.丙的化学式是CH3OH
C.乙是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是1∶1
9.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
℃,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其原因是
A.纸质灯罩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质灯罩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10.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是纯净物
B.煤、石油、天然气和酒精都是化石燃料
C.煤和石油燃烧时会造成空气污染
D.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才能获得热能
11.将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上没有明显变化;当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开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料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
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D.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12.依据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处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入O2,片刻后熄灭酒精灯,b处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①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
B.实验②中a处红磷也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对比实验②中a、b处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对比①②两个实验中b处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如何将废旧塑料制品和橡胶轮胎等含碳废物变废为宝,是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努力的目标。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超临界水处理含碳废物的新技术。超临界水是将水的温度加热到超过374
℃并加压至压强超过219个大气压,使水处于气、液相互交融的状态。
在超临界水的环境中,含碳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而无机物则保留在残余物中,随后被去除。由于该过程中不使用氧气且温度相对较低,因此不会形成有害气体。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超临界水与液态水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B.将气态水升温或加压一定使水分子间距离变小
C.超临界水是由液态水和气态水组成的混合物
D.用超临界水处理含碳废物的方法比焚烧法更环保
(2)氢气和甲烷都是清洁能源,写出甲烷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充分燃烧1
g氢气或甲烷所释放的热量如图所示,与甲烷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燃料,更多的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
14.(6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得到平稳的氢气流,应如何改进装置:
。?
(3)利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用C装置,氢气应从
(填“a”或“b”)端管口通入。C装置除了可用于收集气体外,还可以用于
(填写一种即可)。?
15.(6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我省两淮多煤矿,但液体燃料短缺。通过“煤液化”技术,用煤炭和水制取甲醇
(CH3OH)对我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业上“煤液化”的主要流程如下:
(1)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冷却器里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写出合成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下列关于该流程生产甲醇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粗煤脱硫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B.煤炭与水在汽化炉中的反应体现出煤炭的可燃性
C.甲醇的生产会受到CO与H2比例的影响
D.甲醇作燃料充分燃烧时生成CO2和H2O
16.(6分,每空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课外实验,利用下列装置来探究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后容器中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平底烧瓶内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有氧气剩余;猜想②: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
(1)相比于在瓶外点燃红磷,用激光笔照射的优点是
,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过程中,刚开始时即使用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白磷,燃烧匙内的白磷也不会燃烧,其原因是
。?
【实验结论】(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猜想
正确。课本上用“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是
(填“严谨”或“不严谨”)的,其理由是
。?
[注意:若答对下列小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拓展延伸】(4)如图2是该小组同学从实验开始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过程中,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在图2中
(填字母序号)点时红磷燃烧熄灭。请你解释曲线AB段、DE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
17.(5分)水钢集团采用烟气脱硫工艺,不仅能消除二氧化硫,防止其形成酸雨,还能将其转化为硫酸钙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酸雨的危害:
(写出一点即可);?
(2)SO2中S、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计算处理1.28
t二氧化硫,理论上可制得硫酸钙的质量。
第七单元检测卷
(40分 45分钟)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C
B
C
D
C
A
C
D
C
C
A
B
1.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2.为了防止火灾给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害,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下列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3.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加油站地面溅出油品起火,立即关闭加油机电源,用消防沙、灭火器灭火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人员被火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D.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并发出求救信号
4.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燃烧变得更旺的原因是
A.减少酒精的挥发
B.降低灯芯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增大灯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5.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
B.炒菜时油锅起火,向锅中放入较多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
C.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6.安全问题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库、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必须严禁烟火
B.在有明火的区域内可以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
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将液化石油气残液倒入下水道
7.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与之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某同学据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影响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8.将甲烷在高温等条件下转化为其他有机物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某研究发现在甲烷中加入物质乙时,使用特殊催化剂(CeO2、Cu2O、Cu的混合物)能够更有效地将甲烷转化为丙,该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烷是重要的化石能源
B.丙的化学式是CH3OH
C.乙是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是1∶1
9.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
℃,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其原因是
A.纸质灯罩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质灯罩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10.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是纯净物
B.煤、石油、天然气和酒精都是化石燃料
C.煤和石油燃烧时会造成空气污染
D.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才能获得热能
11.将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上没有明显变化;当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开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料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
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D.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12.依据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处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入O2,片刻后熄灭酒精灯,b处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①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
B.实验②中a处红磷也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对比实验②中a、b处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对比①②两个实验中b处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如何将废旧塑料制品和橡胶轮胎等含碳废物变废为宝,是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努力的目标。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超临界水处理含碳废物的新技术。超临界水是将水的温度加热到超过374
℃并加压至压强超过219个大气压,使水处于气、液相互交融的状态。
在超临界水的环境中,含碳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而无机物则保留在残余物中,随后被去除。由于该过程中不使用氧气且温度相对较低,因此不会形成有害气体。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填字母序号)。?
A.超临界水与液态水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B.将气态水升温或加压一定使水分子间距离变小
C.超临界水是由液态水和气态水组成的混合物
D.用超临界水处理含碳废物的方法比焚烧法更环保
(2)氢气和甲烷都是清洁能源,写出甲烷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2分) 。充分燃烧1
g氢气或甲烷所释放的热量如图所示,与甲烷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燃烧释放的热量更多 ;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燃料,更多的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原因是 氢气贮存困难(或制取成本高或天然气在自然界中的储量大,容易得到,成本低,易储存等,合理即可) (写出一点即可)。?
14.(6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
(2)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2分) ;若要得到平稳的氢气流,应如何改进装置: 用分液漏斗或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 。?
(3)利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用C装置,氢气应从 b (填“a”或“b”)端管口通入。C装置除了可用于收集气体外,还可以用于 洗气(或验气) (填写一种即可)。?
15.(6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我省两淮多煤矿,但液体燃料短缺。通过“煤液化”技术,用煤炭和水制取甲醇
(CH3OH)对我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业上“煤液化”的主要流程如下:
(1)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2 。?
(2)冷却器里发生的是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写出合成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H2CH3OH(2分)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反应 。?
(4)下列关于该流程生产甲醇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B (填字母序号)。?
A.粗煤脱硫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B.煤炭与水在汽化炉中的反应体现出煤炭的可燃性
C.甲醇的生产会受到CO与H2比例的影响
D.甲醇作燃料充分燃烧时生成CO2和H2O
16.(6分,每空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课外实验,利用下列装置来探究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后容器中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平底烧瓶内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有氧气剩余;猜想②: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
(1)相比于在瓶外点燃红磷,用激光笔照射的优点是 减小实验误差(或节能环保合理即可) ,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P+5O22P2O5 。?
(2)实验过程中,刚开始时即使用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白磷,燃烧匙内的白磷也不会燃烧,其原因是 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
【实验结论】(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猜想 ① 正确。课本上用“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是 不严谨 (填“严谨”或“不严谨”)的,其理由是 红磷不能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完 。?
[注意:若答对下列小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拓展延伸】(4)如图2是该小组同学从实验开始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过程中,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在图2中 C (填字母序号)点时红磷燃烧熄灭。请你解释曲线AB段、DE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刚开始激光笔加热温度未至红磷的着火点,未发生燃烧,且红磷与空气会发生缓慢氧化消耗少量氧气 ; 白磷燃烧,消耗大量氧气 。?
17.(5分)水钢集团采用烟气脱硫工艺,不仅能消除二氧化硫,防止其形成酸雨,还能将其转化为硫酸钙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酸雨的危害: 腐蚀建筑物(合理即可,1分) (写出一点即可);?
(2)SO2中S、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1(1分) ;?
(3)计算处理1.28
t二氧化硫,理论上可制得硫酸钙的质量。
解:设理论上可制得硫酸钙的质量为x。
2CaCO3+O2+2SO22CaSO4+2CO2
128272
1.28
tx(1分)
(1分)
x=2.72
t
(1分)
答:理论上可制得硫酸钙的质量为2.72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