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进位加法》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进位加法》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07 15:1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进位加法 练习
教科书第73页练习十四的第4~6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感悟应用两位数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经历轻松愉快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红旗、小星星。学生准备: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练习十四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集体订正。2.练习十四第5题
教师:接下来咱们夺红旗,同桌的两位同学分别做左右两边的计算题,看谁先夺到红旗。
教师先强调要求:在保证计算正确的前提下尽可能算得快。然后组织学生比赛。
完成以后,同桌交换订正,并汇报情况。
教师给做得又对又快的前几位学生予以奖励(小红旗)。
[点评:第4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练习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并 进一步提高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能力。第5题用“夺红旗”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虽然每位学生只练习了其中一半的习题,但通过同桌交换订正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练习的目的。]
二、综合练习
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要求:写2个和是56的加法算式。
教师:同学们先想好,然后老师喊“开始”,你们就开始在答题卡上写算式,写好后就马上把答题卡举起来。谁写得又对又快,老师就奖励他一颗小星星。
学生独立写算式。
这样的活动视情况开展3~4轮。展示思维过程。
教师:老师现在来采访一下这几位得到小星星的小朋友,问问他们是用的什么办法写得又对又快。
学生甲:我写的是不进位的加法算式,这样想起来快一些。
学生乙:我是先写一个小于56的数作第1个加数,再想它加多少等于56。
学生丙:我是先想两个加数的十位上的数,让它们相加得5,再想个位上的数,让它们相加得6。
教师:刚才这几位同学介绍的方法都挺好,可是老师还要提高要求,要求大家写得更快更多,你能办到吗?
教师:那好吧,咱们发挥4人小组的力量,大家在小组内讨论讨论, 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找到的方法最好?
安排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讨论的情况。
教师:每个小组都找到自己的方法,接下来老师要请4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比赛,这次比赛的要求和刚才有所不同:一是写和为48的加法算式;二是写得又对又快又多的同学获胜。
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时间3分),比赛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思考参加比赛的同学用的是什么方法。比赛结束,可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奖励。此外,让获胜的同学交流一下列式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有序书写算式,如0+48=48,1+47=48,…
[点评: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尝试探索列式的方法,并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比赛展示的过程发现有序书写算式的方法。此外,这道开放性的习题也可以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做好准备。]
补充练习题1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幅情景图,情景图的大致信息有:3位小朋友踢毽子,小明踢了18下,小青踢了23下,小红踢了29下。
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1:踢得多的两位同学一共踢了多少下?
问题2:踢得最多的同学比踢得最少的同学多踢了多少下?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指名板演或展台展示的方式进行订正。
[点评: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并列式解决,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补充练习题2
多媒体课件出示包粽子情景图,小明包了13个,爸爸包了18个,妈妈比爸爸多包14个。
教师:端午节快要到了,小明一家正在包粽子呢,根据图中信息, 你能提出问题并解决吗?
教师:好吧,现在就请同桌同学合作,请你给你的同桌口头提出一个问题,让你的同桌解决,完成后由你来判断你的同桌做得对不对。
教师:很多同学都完成了任务,下面我们就请同桌的两位同学一起来给同学们演示一下。
学生甲:我给他提出的问题是“小明和爸爸一共包了多少个?”他是用13加18得31个来解决,他做得对。
学生乙:我给他提出的问题是“妈妈包了多少个?”…… 教师:还有和他们不同的问题吗?
[点评:3条数学信息中“妈妈比爸爸多包14个”可能会让学生与前2条数学信息之间产生混淆,通过练习可以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此外,让学生经历相互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进一步巩固了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当然,通过“包
粽子”这一场景的创设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
三、拓展练习
补充练习题1
多媒体课件出示情景图,其中的信息有:学校升旗台下面摆了一排月季花,有18盆,在每2盆月季花之间摆1盆菊花。问题:月季花和菊花一共有多少盆?
首先安排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注意启发学生画图分析,并尝试解决,然后安排4人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学生完成以后进行展示交流。
学生甲:我先数出菊花有17盆,再把18和17加起来就行了。
学生乙:我发现了菊花比月季花少1盆,所以我就直接用18加上17 了。
学生丙:我把1盆月季花和1盆菊花看成一组,一共就有18组。我用18加18得36,但最后一组少1盆,所以再减1就得35盆。
教师进行肯定和表扬。
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巧妙? 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 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交流,适当突出最优方法。
[点评:本题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旨在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及辨析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补充练习题2
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题:爸爸今年36岁,妈妈今年34岁,过一年后爸爸和妈妈的年龄加起来是多少岁? (配上相应的情景图。)
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熟悉和理解题意。
学生首先独立尝试,再进行4人小组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并与学生进行一定的交流,指导探究有困难的小组。
教师:同学们讨论得真热烈,完成得也很好,有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老师还有个小小的要求,上台展示的同学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甲:一年后,爸爸和妈妈都大了1岁,所以应该用37加35。学生乙:先把爸爸和妈妈今年一共多少岁算出来,再加上2……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哪种方法呢?
[点评:通过本题的探究,可以让学生理解,过一年后爸爸和妈妈都大了1岁,从而使学生可以直接想到爸爸和妈妈一年过后的年龄。此外,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思考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反思总结
教师:这节课快要结束了,你能谈谈自己的收获吗?
[全课总评:本节课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练习课,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层次分明,在巩固所学新知的基础上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基本练习巩固计算方法,而且两个练习的形式不同,避免学生产生枯燥的心情,提高他们的兴趣。二是通过综合练习培养学生综合多种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的形式有操作活动、合作探究,并以此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三是通过拓展练习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