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那么,庄子的大智慧中,到底包含着他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
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的智慧吧!
庄
子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的艺术特色
1、异彩纷呈的寓言故事,把深奥的哲理形象化,寓言独具寓真实于诡诞的浪漫主义特色。
2、意出尘外的想象。庄子的作品充满了奇幻而丰富的想象,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的束缚。
3、哲理与诗意的交融。
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字里行间跳荡着强烈的激情。
4、汪洋恣肆的文章形式。文章结构富于跳跃性,跌宕开阖,曲折有致,起伏变化。
5、语言如行云流水,奇峭富丽,精彩传神。
庄子名言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2、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偷钩子的小贼,要被处死。而偷取整个国家的大盗反倒成为诸侯。)
3、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4、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教学目标:
1、积累并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
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分析、评价庄子的哲学思想。
3、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4、理解庄子的思想观点并给予客观的评价,
认识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
无端崖之辞
解题:语出《庄子·天下》:“
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
庄子认为天下之人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以在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时,他使用“虚远的说法、夸大不实的语言以及无端可寻的文辞”,这使得他的文章奇特之极。
正字音
郢
(yǐng
)
垩
(è
)
斫
(zhuó
)
儵(shū
)
缁
(zī
)
犗
(jiè
)
会(kuài
)稽
期(jī
)年
錎(xiàn
)
鬐(qí
)
侔
(móu
)
腊
(xī
)
辁
(quán
)
鲵(ní
)鲋(fù
)
重点字词
①顾谓从者曰 顾:回头看
②吾无以为质矣
质:对象,目标
③漫其鼻端
漫:污,弄脏
④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 息:呼吸
⑤旦旦而钓
旦旦:天天
⑥惮赫千里
惮赫:威震(声势很大的样子)
⑦离而腊之
腊:名词做动词,做成肉干
⑧期年不得鱼
期年:一周年
“郢人斫垩”是庄子路过惠施墓前讲的一则寓言,表达了庄子对惠施的怀念。郢都人信赖石匠,才能让石匠削去自己鼻子尖上的污渍,并且在石匠的利斧挥动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于石匠得以发挥卓越本领,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告诫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
寓意: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匠石
————————
郢人
立不失容
庄子—————————惠子
无以为质,无与言之
知音难寻
无人再赏
孤独寂寞
(俞伯牙与钟子期)
课文分析
第一则
提示:表现庄子追念亡友,一往情深,并未因观点不同而影响他真实性情的表露。
牡丹虽好,要靠绿叶扶持。我们分析任何一件事情,除了研究其本身外,还要看到与之有联系的其他方面;评价一个人获得的成就,不能忽略与之有关的其他人的努力。
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
拓展延伸:知音何处寻
李白与杜甫:在唐朝的诗坛上,两人比肩
而立,相视而笑。
庄子与惠子:面红耳赤地争论,交情却极为笃厚。
马克思与恩科斯:伟大的友谊。
管仲与鲍叔牙:同心协力。
人做到了忘我,没有了负担,心态就能够变得轻松自如,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做事,就容易取得成功。物我两忘,驾轻就熟,则能游刃有余,于无隙入有间。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拥有放松的心态只是其中之一,但却是不可缺少的。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决定成功与否。患得患失注定不能让成功驻足,怡然忘我才能浇开灿烂的成功之花。
第二则
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律,反而坏事。一个人的本真是最重要的,不要试图去改变本真。
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
违背了人的本性,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出自善意,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
儵、忽
浑沌
第三则
待之甚善
报浑沌之德,日凿一窍
提示: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国家管理。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
第4则:
任氏钓鱼
大钩巨缁
五十犗
会稽、东海
大鱼
大志向、大抱负
经于世
提示: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国家管理。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
文中把那种通过卑污下贱的行为去博得统治者的欢心,而获得功名利禄的人进行讽刺和嘲笑。通过曹商使秦,得车百乘而得意忘形的故事,刻画了不择手段谋取利禄,追求荣华富贵的小人嘴脸,而舔痔破痈,正是对这种小人最为辛辣尖刻的讽刺。
第五则
提示:越是谋取私利大,越是不择手段、卑鄙下流。庄子对这种讥贫炫荣的卑鄙小人极为厌恶,以舐痔得车与曹商的肮脏勾当相类比,反映了庄子对当权者及名利之徒的蔑视。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
这则寓言说明“道不可离,犹鱼之于水也”。也辛辣地讽刺了人情的虚伪。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就等于“西江引水”,因为那是时间、地点和条件所绝对办不到的事。空头支票害死人。
第六则
提示:这则寓言说明“道不可离,犹鱼之于水也”。也辛辣地讽刺了人情的虚伪。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就等于“西江引水”,因为那是时间、地点和条件所绝对办不到的事。空头支票害死人。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
第七则
鹓(刍鸟)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刍鸟),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提示:狭隘、贪婪、自私的人往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以凤凰自比,志当高远。不为名利所羁绊,追求心灵上的自由和快乐,主张精神上的逍遥和自在。这岂是贪名逐利者所能体会得到的!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异类之间无法相通,彼此之间并没有办法交流感情
生死观—鼓盆而歌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外篇·至乐》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说:“不对哩。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列御寇》记载:
庄子临死前,他的心情很平静。弟子们想厚葬老师,庄子倒觉得难过了:弟子们在这关键时刻并没有勘破生死关。于是他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来为我送行,我的葬物还不齐备吗?”弟子们不觉垂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庄子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领略到了庄子文章的新奇;通过几则故事的理解,我们认识到知音难寻,要好好珍惜得来不易的友情。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客观对面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地认识社会,要避免“好心”做出损害他人的事。?
庄子的故事
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比喻亲人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延续生命。多用于形容夫妻感情深厚,共渡难关。
相濡以沫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ú)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之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欣然自得地一只飞舞的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来,惊惶不定之间才知原来是我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是有区别的。这就叫做物、我交合与变化。
庄周梦碟:比喻人生变化无常
庄生晓梦迷蝴蝶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庄周梦蝶
鼓盆而歌
惠施指责庄周在妻子死后不伤心难过,后以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认为生死过程如四时运行一样。
坎井之蛙
废井里的青蛙。比喻见识不多的人。
《荀子·正论》:“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对牛弹琴
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虫和小牛犊的叫声。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音乐。
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
(拼音:hé
zhé
zhī
fù)在干涸了的车辙沟里的鲫鱼,比喻处于极度窘困境地、亟待救援的人。
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选自《庄子·外物》。
涸辙之鲋
望洋兴叹
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庄子·秋水》
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
原意指人各有专职,主祭者不能跨过祭祀的礼器去替厨师办席。比喻超越自己的职分而代人做事。
《庄子·逍遥游》
越俎代庖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指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
《庄子·山木》
邯郸学步
有一个寿陵人到邯郸去学走路,结果没学好,反而自己连路都不会走了,只能爬回去。
别人的长处固然要学,但不应盲目模仿,否则别人的长处没学到,反而丧失了原本的自我。这则成语出自《庄子·秋水》。
东施效颦
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时期越国人,有心痛的毛病。犯病时手扶住胸口,皱着眉头,比平时更美丽。
同村女孩东施学着西施的样子扶住胸口,皱着眉头,因其本来就长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动作,装腔作势的怪样子,让人更加厌恶。
鹏程万里
『解释』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逍遥游》
练笔:请用一段话表达你对庄子的情感。
庄子
你,曾缔造了一种精神智慧,一种高尚纯净的思想。濮水垂钓,那是你向人性伸出的触角;持竿不顾,那是你留给后人的巍峨;鼓盆而歌,那是你别样的悲戚,而曳尾涂中,那是你智达的选择;庄周梦蝶,那是你飘飞的思想;大鹏展翅,那是你逍遥的身姿。烛照千年的月光里,你站成了不朽,在我们走投无路之时,庄子,我们还能亲近你的灵魂吗?尘世喧闹的市井声中,我们是否能如你一样抟身扶摇,与高贵和尊严共展羽翼?
放弃了繁华,你拥有了宁静。面对生命的困境淡然直视,然后在思辨的机智中超然解脱,让自己在一场关于人生观的精彩的心灵对话中,感受到那一颗难能可贵的平常心。从此你不必在繁华中追逐名利,你可以在宁静中反思,在宁静中寻找自我,在宁静中品味人生。
放弃了富贵,你拥有了清贫。清贫陶
冶了你的情操,你可以“曳尾于涂中”做
那只自由自在的鱼;你可以一天到晚做着
“化蝶”的那一个梦;你可以像陶渊明一
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可以像李白一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从此你不必为名声地位而煞费心机。
你以极敏锐、极深刻的思想洞察力,看破了权势者之间所玩弄的战争游戏的罪恶用心,激烈反对君主们攻城略地、涂炭生灵的战争行为;你怀着极大的悲悯,极热的心肠,关注饱受战乱蹂躏的众生,为在战火中呻吟、挣扎的芸芸众生指出了一条求生的出路。你以睿智的思想让我们把目光放得远一些,让生命恬淡成一泓波澜不惊的湖水,告诉自己:水穷之处待云起,危崖旁侧觅坦途。
素材档案
上述素材可以应用到“淡泊”“宁静致远”“自然”“生命”“个性”“人格”“追求”“矛盾”等话题的作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