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设计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设计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7 18:07:4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4.1
石壕吏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鉴赏,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杜甫诗歌的人民性。
2.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唤起学生深入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赏析,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法指导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由盛转衰的一场大叛乱,历史上称为“安史之乱”,它给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
同学们,“安史之乱”这四个字一定会刺痛你的眼睛,因为那是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战争,那是浸满眼泪、铺满鲜血的时期。在这苦难的时期,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记录历史的如椽大笔,用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我们今天要来学习其中的一篇——《石壕吏》。
二、走进作家,了解背景
1.请看三副对联
(1)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2)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这三副对联所写的人物是谁?(杜甫)大家都说是杜甫,请围绕对联说说理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围绕对联介绍作者)
2.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介绍背景,教师补充。
三、作者简介(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他被称为“诗圣”,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四、写作背景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次年春,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
五、解题
石壕,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门峡东南。
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诗题交代了主要的写作对象。
六、知识链接——叙事诗
叙事诗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它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它的情节一般较为简单、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浓厚的诗意,又有简练的叙事和层次清晰的生活场面。古典诗歌中著名的叙事诗有《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并序)》《长恨歌》《琵琶行(并序)》等。
七、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听清字音,了解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
3.思考:这篇诗歌写了怎样的事情?
明确:诗歌主要叙述了差役夜晚来征兵,连衰老的老妇人也被抓去服役的惨事。
八、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整体思路,具体指导朗读。
1.提问: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二部分(2—3):写老妇诉说遭遇,并以老迈之身应征。
第三部分(4):作者独与老翁告别的情景。
2.教师范读或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其余学生轻声跟读。
3.全班齐读课文。
九、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指名读第一个诗节,思考:
(1)哪一句诗是关键句?在诗中起着什么作用?
明确:“有吏夜捉人”是诗的关键句。诗人用“捉人”,而不用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役强抓老百姓补充兵力;前面又加上个“夜”字,更表明差役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这一句揭开了故事的序幕,故事也循此而展开。
(2)三、四两句表明了什么情况?
明确:“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明差役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役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
2.学生齐读第二、三节诗,思考:
(1)第二节的两句诗的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一呼”、“啼”,“怒”、“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役、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
(2)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
明确: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
①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
②老妇家中只有一个吃奶的小孙子和因乳孙而未离去的没有完整衣服的一个儿媳,家庭情况极其凄惨。
③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儿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
3.指定学生朗读第四个诗节,思考:
(1)“如闻泣幽咽”,是谁在哭泣?你是怎么理解的?
明确:诗人没有明说是谁在哭泣,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哭泣的或许是老翁,又或许是寡媳,他们旧伤添新痛,只能苟延残喘;哭泣的甚至也可能是“我”,“我”为这一家人的惨状而心酸、悲愤,为人民处于水深火热、国家处于动荡不安而伤感、担忧。
(2)这一个诗节有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明确:这一个诗节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夜久”,反映出差役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哭诉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是说诗人通夜为之悲伤,甚至产生了幻觉。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有无限深情。
十、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全诗的三个“夜”字,有何深刻含义?
明确:第一个“夜”字(“有吏夜捉人”),表明夜里有差役捉人。
第二个“夜”字(“请从吏夜归”),表明老妇希望跟着差役连夜赶回军营,如此急迫,既是为了掩护老翁,也是为了应唐军之急。
第三个“夜”字(“夜久语声绝”),表明夜已深,人被捉走了;夜已静,人心却无法平静。
这三个“夜”字联系在一起,表明整件事的发生与结束全在黑夜里,暗示了社会的黑暗。
2.杜甫面对一家人的苦难,没有出来义正词严地阻止,是否是个冷漠无情之人?
明确:不是。这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矛盾。他对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深感悲痛,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感同情,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十分痛恨;但是,他既忧民又忧国,他支持朝廷的这场平叛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他歌颂石壕老妇自请服役、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对差吏的横蛮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
十一、展示提升,拓展延伸
1.各组组长要组织本组组员组内合作交流,解决探究时的疑难,为展示做准备。小组可共同预设本组合作展示的内容和方式(讲解、表演、板书等)。
2.你对本节课的理解,可以进行升华拓展,以不同的形式展示。我们欢迎有创意的表达和精彩展示。
3.小组要开展展示竞赛,比一比哪个组与哪些同学表现最踊跃、最有创意。
十二、本文主旨
《石壕吏》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过程的描述,揭露差役的残暴,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现出作者对深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
十三、文本特色
1.语言高度概括。
这首诗语言高度概括,在短短的篇幅中记叙了完整的事件,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作者投宿石壕村,遇差役抓丁,老翁逾墙逃跑,老妇出门应对,第二天天亮,作者“独与老翁别”,暗示了老妇已被抓走。而在老妇的“致词”中也包含着很多信息:两个儿子战死沙场,孙子年幼,儿媳衣不蔽体,家境贫困。
2.用语准确简练。
如“有吏夜捉人”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役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役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静来搞突然袭击,多么凶狠残酷啊!
课后作业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合理想象,有一定的环境描写,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