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下册:6.1 我国四大区域的划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6.1 我国四大区域的划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07 17:3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1.知道秦岭、淮河的位置。
2.能找出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的依据。
3.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2.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外国友人到中国旅行,他乘飞机从中国的北方飞到南方,从东部到西部转了一圈。有人问他对中国有什么印象,他说:“我看到了黄色中国、白色中国和绿色中国。这些不同的颜色各指哪些地方?用图片引入。
学生翻开中国地形图,分别找出上述地区,试说出主要区别,引出地理区域的划分。
二、讲授新课
(一)认识秦岭-淮河
1.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
看图A,找出下列地理事物:秦岭、淮河、长江、黄河、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教师简单阐述。理解、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
2.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1)认识秦岭,看图B,结合文字说明,记住秦岭的基本情况。
(2)认识淮河,看图C,结合文字说明,了解淮河的基本情况。
(3)读图D,找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降水和气温有什么不同。
明确:降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是半湿润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是湿润地区。(结合课文,分析原因)
气温,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寒冷,河流要封冻;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冬季温暖,河流不封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3.列表比较,进一步理解、记住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冬季河流有无封冻 有 无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干湿区 半湿润区 湿润区
植被类型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耕作类型 以旱地耕作为主 以水田耕作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二)四大地理区域
1.看图L,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四大区域划分的界限与主导因素
图片对比:界限A与山脉分布图;
界限B与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界限C与秦岭淮河;
结合我国地形图,说出四大区域的分界线。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分界线。
(2)让学生看图片。
(3)通过图片判断下列景观属于哪些地区?看图H~P,将图示的景观图填在相应的位置。
(4)比较四大地理区域在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
2.列表比较我国四大区域的不同之处,看课文,结合图片,完成下表。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分布范围



地形



气候 温度带



年降水量

<400毫米 高寒气候
干湿情况



植被 落叶阔叶林 常绿林 草原、荒漠 高寒植被
【板书设计】
一、秦岭-淮河线:
1.秦岭、淮河的概况
2.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秦岭-淮河线南北的自然差异
二、四大地理区域:
1.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
2.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
3.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比较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