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苏州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苏州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05 19:0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年苏州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
一、知识提纲
1.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2.巴黎公社运动:1871年3月,资产阶级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起义者很快占领了全城,选举产生了巴黎公社。为保卫公社,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巴黎城内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数以万计的公社战士牺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标志着巴黎公社运动失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国际歌》: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1888年狄盖特谱曲后,《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
3.俄国十月革命(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彼得格勒;领导人:列宁;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结果:取得了胜利,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2)巩固政权措施: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退出一战;1918年3月迁都到莫斯科;1918-1920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经过三年的国内战争,巩固政权。
(3)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4)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斯大林模式:1928-1937年,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就是“斯大林模式”。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49、10、1开国大典(国庆节)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 挫折: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内乱:文化大革命 有中国特色: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改造的内容: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的方式:农业、手工业建立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公私合营
改造的目的:实现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改造的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失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左”倾错误在全国各地泛滥开来。
1966年,文化大革命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江青、林彪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遭受到破坏,人民生活基本上没有提高。
(3)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5.其他部分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由空想到科学】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由理论到实践】
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由理想到现实】
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认识】
1、世界上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这样,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也是这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出现曲折是正常的。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而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中国已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教训】
要结合国情搞好改革,坚持走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警惕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独立。
二、要点巩固
1.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其中英国的 影响较为深远,它的政治纲领是 ,号召工人为争取 而斗争,它是世界上第一次 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年 、 共同发表《 》,标志着 的诞生。1871年 成立,是无产阶级 。
2. 1917年11月 在 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 建立起来。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 迁到 。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 ,目的是促进 。内容是 ,大力发展 。
3.1922年底 成立,简称 。1924年列宁逝世后 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业上1928—1937年先后完成 ,重点发展 ,农业上实现 。1936年苏联通过 ,宣布苏联是“ ”。标志着苏联形成 体制。这一体制被称为“ ”。
3.1953— 年,国家对 、 、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 的任务 。标志我国初步建立起 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实施 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新时期。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农村推行 制,在城市重点是 的改革,对外开放方面,率先在广东的 、 、 和福建的 设立经济特区。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决定把 写入党章。
三、综合训练
1.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选举权的工人运动,是世界三大工人运动之一。这场运动就是 (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C.英国宪章运动 D.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2.2011年3月18日,军事史专家徐焰说:“今天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纪念日……成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的政权。”这一政权是 ( )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B.法兰西第一帝国
C.巴黎公社
D.工兵苏维埃政府
3.右侧这首歌创作于近代史上的一场著名的革命运动,关于这场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确立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4.关于右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它正式发表于1848年
B.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要被资本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C.它的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D.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革命纲领
5.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利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
A.俄国十月革命 B.罗马尼亚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6.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下面对“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理解正确的是 ( )
A.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实施经济建设五年计划
7.下图中的领袖人物依次分别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请你给这些图片选择一个恰当的共同主题 ( )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者 B.资产阶级民主倡导者
C.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者 D.无产阶级革命引导者
8.右图是“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它因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而名扬世界 ( )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凡尔登战役
C.攻占巴士底狱
D.莫斯科保卫战
9. 1921年,美国人哈默大学毕业后到俄国访问,列宁特地接见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当时苏俄实行的政策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经济政策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政策
10.下表反映的是1928-1937年某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排位情况。据此判断,该国是 ( )
年 份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欧洲的排位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5 3 2 2 1
A.英国 B.法国 C.苏联 D.德国
11.苏联和中国在建国初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同之处是重点发展 ( )
A.轻工业 B.商业 C.重工业 D.交通运输业
12.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发生达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斯大林 ( )
A.适时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适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C.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3.大包干纪念馆里呈现了小岗村的整个历史,它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在纪念馆墙壁的两侧,挂满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小岗村视察的图片,还有国内外的友人以及各界人士来小岗村参观的照片。而当年带头实行大包干的18名普通农民的巨幅照片则悬挂在展览馆的中间。材料中的“大包干”主要指的是1978年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 (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4.右图是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引起甲点(1959年)前后粮食产量变化的历史事件和引起乙点(1979年)之后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
A.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文化大革命”,《863计划纲要》的实施
15.观察下面两幅图,你认为深圳出现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建立经济特区前的深圳 今日深圳
A.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B.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6.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影响下,近现代史上的法国、俄国和中国都发生了无产阶级为改造社会而进行的探索实践。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无产阶级为建立政权最早进行的一次探索实践是什么?有何意义?
(2)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为改进社会进行的探索实践中,第一次获得的胜利是什么?领导者是何人?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何贡献?
(3)马克思主义是在什么时期传入中国的?在其影响下,距今90年前发生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是指什么?请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中两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及其思想理论成果。
(4)根据以上内容和所学知识,请对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探索实践,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二、要点巩固
1.宪章运动 人民宪章 普选权 群众性的、政治性的 1948 马克思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俄国 列宁 人民委员会 十月革命 俄国 彼得格勒 莫斯科 新经济政策 国民经济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商品经济
3.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 斯大林 第一、二个五年计划 新宪法 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斯大林模式
4.1956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有制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改革开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
三、综合训练
1-10 CCBBA DDABC
11-15 CDCBB
16.(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建立苏联。
(3)新文化运动时期(1918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
(4)提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