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2.2消化和吸收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2.2消化和吸收 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6-07 18:1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消化和吸收
先自主学习第26-31页的内容,根据下面的导学问题,边读边思考边记忆,用自己的方式标注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7')
1.什么是消化?
2.人体消化系统组成?
3.食物被消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4.营养物质在哪里被吸收?
本节重点
消化
吸收
消化的定义
消化系统
消化过程
探究实验
吸收的定义
吸收的场所
消化
食物
约3~100微米[淀粉]
定义: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细胞[3~30微米]
消化道的组成
口腔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系统
唾液腺
胃腺
胰腺
肠腺
肝脏→胆汁
消化腺的组成
消化系统
特别提醒:解剖图上器官的位置和你实际的位置正好是相反的哦!
消化系统
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
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口腔
口腔: 牙齿咀嚼、舌头搅拌,含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
作用: 切断磨碎食物、使食物与唾液混合,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初步分解淀粉为麦芽糖
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

食道

胃: 蠕动;含有胃腺分泌的胃液。
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
作用: 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能初步分解蛋白质
小肠
小肠: 蠕动,含有肝脏分泌的胆汁;胰腺、肠腺分泌的胰液、肠液
作用: 搅磨食物,
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胰液、肠液均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最终分解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消化过程——勾画笔记
【P28第1段】
①牙齿咀嚼,②舌搅拌,③唾液淀粉酶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①蠕动,②食物与胃液混合,③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分解
①蠕动,②【P30小资料】胆汁能使脂肪变脂肪微粒[乳化],
③胰腺、肠腺分泌的消化液,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④淀粉分解为葡萄糖;⑤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⑥【P30小资料】脂肪最终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P28第2段】
【P29】
【P30】
消化的类型
【P30第一段】
物理消化:
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消化:
在酶的作用下,大分子有机物分解
为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
牙齿咀嚼
舌搅拌
胃肠蠕动
胆汁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探究实验
1提出问题 食物在口腔中真的有被消化吗?
2做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原理 ①馒头、米饭、纸张中含有淀粉
②淀粉没有甜味,麦芽糖有甜味
③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4制定计划 A计划:连续咀嚼馒头(或米饭)10分钟
B计划:在纸上滴加几滴唾液,30分钟后滴加碘液
探究实验:
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
实验原理:
淀粉遇碘变蓝
★实验材料:
米饭、清水、唾液、稀碘液、试管、标签纸、滴管、筷子
★实验步骤:
①材料处理,形成对照
A:
碾成碎屑,加入唾液
B:
碾成碎屑,加入清水
C:
不碾磨,
加入唾液
探究实验:
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
实验原理:
淀粉遇碘变蓝
★实验材料:
米饭、清水、唾液、稀碘液、试管、标签纸、滴管、筷子
★实验步骤:
①材料处理,形成对照
②37℃水浴10分钟
探究实验:
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
实验原理:
淀粉遇碘变蓝
★实验材料:
米饭、清水、唾液、稀碘液、试管、标签纸、滴管、筷子
★实验步骤:
①材料处理,形成对照
②37℃水浴10分钟
③滴入2滴碘液,并搅拌均匀
A:碾成碎屑,加入唾液
B:碾成碎屑,加入清水
C:不碾磨,加入唾液
3.馒头在口腔中咀嚼能尝出甜味,这种有甜味的物质是( )
A.淀粉 B.唾液 C.麦芽糖 D.葡萄糖
1.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作 。
2.消化系统由 和 组成。能分泌胆汁的消化腺是 。
消化
肝脏
消化道
消化腺
C
练习
《实践与探究》P13,P14页1,2,3,4,7,12
消化和吸收
本节重点
消化
吸收
消化的定义
消化系统
消化过程
探究实验
吸收的定义
吸收的场所
部分蛋白质初步消化
蛋白质
氨基酸
淀 粉
葡萄糖
脂 肪
脂肪酸、甘油
部分淀粉初步消化
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器官
吸收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
小分子

无机盐
维生素
......
大分子
淀粉
蛋白质脂肪
口腔、小肠



胃、小肠
小肠
吸收的场所
皱襞
小肠绒毛
毛细血管
小肠
大肠
【结论】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拓展】胃能吸收酒精和水;大肠可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勾画 笔记
【P30“资料分析”】
①小肠的长度长 ②内表面有皱襞 ③小肠绒毛
【P30倒数第二行】
④小肠绒毛壁 一层上皮细胞 毛细血管
【P30最后一段】
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P31第一段第二行】
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被大肠吸收
小肠
有利于吸收的特点
补充 笔记
吸收: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
小分子

无机盐
维生素
......
大分子
淀粉
蛋白质脂肪
口腔、 小肠



补充 笔记
吸收: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
小分子

无机盐
维生素
......
大分子
淀粉
蛋白质脂肪
口腔、 小肠


胃、 小肠
小肠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脂肪酸
1.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2.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肠液
3.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顺序是( )
①蛋白质 ②淀粉 ③脂类 ④无机盐 ⑤维生素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②① D.②①③
练习
《实践与探究》P13,P14页1-8,12-13
消化
长度
皱襞、绒毛
消化液、酶
单层上皮细胞
吸收
小肠的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