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黄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压轴卷13
(根据黄石市2021年四月中考语文调研考试样卷编写)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考生在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卷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照要求答题。
所有答案均须做着答题卷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祝考试顺利★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0分)
毛相林守初心,凿出“脱贫路”
①老下庄村坐落在巫山县竹贤乡的大山深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是míngfúqíshí的“天坑村”,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条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
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下庄人要想改变贫困,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公路。看到过去封闭落后的邻村如今通了公路,②毛相林下定决心抉择要带领村民yīndìzhìyí修路致富,走出贫困。在全村党员干部会上,毛相林(
)对大家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
1997年冬,③毛相林正式带领村民在“鱼儿溪”畔动工修路。村民们个个腰系长绳,在悬崖峭壁上放炮,炮声(
),炸开一处处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稳步向前推进。
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到2004年,④整整用了7年左右的时间,毛相林带领村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终于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修通了人们盼望久与外面世界沟通的连接路、出行路,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2020年4月,在县、乡两级大力支持下,
,承载了毛相林这一代下庄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sāi
bēn
B.
sè
bēn
C.
sè
bèn
D.
sài
bèn
1.
C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名副其实
因地制宜
B.名符其实
因地治宜
C.名符其实
因地制宜
D.名副其实
因地治宜
2.
A
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2分)
A.一本正经
振聋发聩
B.
郑重其事
震耳欲聋
C.一本正经
震耳欲聋
D.
郑重其事
振聋发聩
3.
B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2分)
A.①处修改为“老下庄村坐落在巫山县竹贤乡的高山”。
B.②处修改为“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带领村民修路致富”。
C.③处修改为“毛相林正式带领村民在“鱼儿溪”畔动工”。
D.④处修改为“用了整整7年左右的时间”。
4.
B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彰显了下庄人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
②广场上还屹立了一座“下庄筑路英雄谱”。
③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在下庄村文化广场建成。
④上面刻着108位当年以生命挑战悬崖的村民姓名。
A.②④①③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
5.
D
6.综合性学习(4分)
中新网: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稳稳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开起了中国星际探索的新征程。“天问一号”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点燃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班上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补写祝贺对联的下联。(2分)
上联:天问升空彰国力;
下联:
。
(2)班上准备开展爱国诗词朗诵会,请你设计本次朗诵会活动过程。(2分)
①
②组长负责整理分类
③
④评委对朗诵进行评价,老师进行总结
6.
(1)天问升空彰国力,祝融登火耀中华。
(2)
①各小组同学搜集爱国诗词。③每组的同学选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词进行朗诵。
7.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8分)
古诗词文大多有着含蓄隽永、以物传情之美。杜甫《春望》中“
①
,②
”借花鸟抒写忧国伤时之感;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③
,④
”借典故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的心愿;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
⑤
,
⑥
”借落花表达自己虽辞官但仍然关心国家命运的情怀。范仲淹《岳阳楼记》“⑦
,⑧
”借洞庭湖波光月影之美抒发愉悦心情。
7.①感时花溅泪
②恨别鸟惊心
③持节云中
④何日遣冯唐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
⑥化作春泥更护花
⑦
浮光跃金,⑧
静影沉璧
《周敦颐传》
9.C(消除误解的原因是赵抃通过长期接触,仔细观察周敦颐的所作所为后了解了真相,而非周敦颐超然的态度。)
二、古诗文阅读
(15分)
(一)阅读下面《周敦颐传》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
译文: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周敦颐)改任郴州桂阳县县令,政绩尤其显著。知州李初平很尊重他,对他说:我想多读些书,怎么样?敦颐说:您年龄太大来不及了,请让我给您讲讲吧。
二年果有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两年后,李初平果然有收获。周敦颐调任南昌知县,南昌人都说:这是能弄清分宁县那件疑案的人,我们有机会申诉了。那些富豪大族,狡黠的衙门小吏和恶少都惶恐不安,不仅担忧被县令判为有罪,而且又以玷污清廉的政治为耻辱。担任合州通判时,事情不经他的手,下面的人不敢做决定,即使交下去办,老百姓也不愿意。部使者赵抃被一些毁谤他的话所迷惑,对他的态度很严厉,周敦颐处之泰然。后来(敦颐)当了虔州通判,赵抃是虔州的知州,仔细观察了他的所作所为,才恍然大悟,握着他的手说:我差点失去你这样的人才,从今以后算是了解你了。
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①所居濂溪以名之。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②,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注】
①指的是周敦颐的老家营道。②孤寡。
熙宁初,担任郴州的知州。由于赵抃和吕公著的推荐,做了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他以昭雪蒙冤、泽及万民为己任。巡视所管辖的地区不怕劳苦,即使是有瘴气和险峻的遥远之地,也不慌不忙地视察。因为有病请求改任南康军的的知军,于是把家安置在庐山的莲花峰下,屋前有条溪水,下游与湓江合渡,于是就借营道县老家所在的濂溪这个名称来称呼这条溪。赵抃第二次担任成都知府时,打算奏请皇帝重用他,还没有来得及敦颐就死了,享年五十七岁。
黄庭坚称赞他人品很高,胸怀洒脱,像雨后日出时的风,万里晴空中的月,不贪图获取名声而锐意实现理想,淡于追求福禄而重视得到民心,自奉微薄而让孤寡获得安乐,不善于迎合世俗而重视与古人为友。
8.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B.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C.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D.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8.B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敦颐担任分宁主簿时,面对一件拖了好久不能判决的疑案,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深得群众信赖。
B.周敦颐担任南昌县令时,百姓十分敬畏,富家大姓、黠吏恶少都惴惴不安,不仅担忧被县令判罪,而且又以玷污政治清廉为耻辱。
C.上司赵抃听信谮言,用不友善的态度对待周敦颐,但周敦颐却处之泰然,这使赵抃深受感动,从此以后算是了解他了。
D.周敦颐的品行就像他自己所写的《爱莲说》中的莲花一样高洁,难怪黄庭坚高度评价:周敦颐人品高尚、胸怀洒脱,像雨后日出时的风,万里晴空中的月。
9.C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
①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3分)
②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3分)
10.①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当译为判刑,1分。深治译对1分)
②这是能弄清分宁县那件疑案的人,我们有机会申诉了。(是1分,判断句1分,后一句1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5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诗篇。
B.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四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后四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以工整的对偶和生动的比喻,将国家命运和个人不幸巧妙结合,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勢、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11.B
1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3分)
12.修辞角度示例:(1)“双关”:“惶恐”和“零丁”一语双关,
既指两个地名,又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2)“对偶”:“惶恐滩”对“零丁洋”,“说惶恐”对“叹零丁”,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10分)
材料一:
完美收官,星耀全球!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北斗三号收官发射一波三折、玉汝于成。之前,因2次航天发射任务失利,工程全线举一反三,进行质量复查,发射时间由5月调整至6月;6月16日,因临射前发现产品技术问题,为确保百分百成功、不带任何隐患上天,发射再次推迟。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充分体现了航天战线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再次印证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科研试验十六字方针是我国航天事业不断战胜困难、持续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
这颗“收官之星”,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定位系统正式实现“全球覆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为用户提供全天侯、全天时、高精度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材料二:
北斗是造福全球的“中国智造”。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是与百姓生活关联度最紧密的公共服务系统。系统建成后,将极大地方便我们的生产生活。它可以提供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级的高精度定位、0.2米/秒的测速服务,精准定位服务可达到10米级精度;它可以提供准确的海洋监测数据,为海上作业提供精准的天气服务;它将使我们手中的手机应用更加广泛,变得更智能;它可为无人驾驶的农业机械提供导航服务,极大地提高效率解放人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它将为森林防火、林业资源保护、灾害监测和应急救援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它将使车辆定位、导航、无人驾驶等更加精准,智慧交通将更加安全;它将使国际合作更加广泛,在能够为全球提供优质服务中,让我们在国际上的“朋友圈”持续扩大。
据《北斗技术与产业发展白皮书》,国内的北斗产业重点布局芯片、终端、板卡、电子地图、运营等产业链核心环节。2020年7月3日人民日报一篇时评文章介绍,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
材料三:
北斗导航系统,全面部署完成,对咱们有何重大意义呢?
首先,我们以后的导航,会更精准了。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导航,用的是GPS,导航精度,其实是比较低的。因为美国开放给自己和盟友使用的GPS,与给中国使用的GPS,精度是不一样的,对我们搞差别对待。
有了北斗之后,美国会提升其GPS精度,不然,就没人用他的了,因为,大家有了新的选择嘛。手机里的导航、汽车上的导航、渔船上的导航,精度都会大大提升。
目前,国产的手机,大部分已经同时兼容北斗和GPS,这样,不仅导航精度可以更高,可靠性也更强,一个信号弱时,另一个就可以补上。
未来,北斗导航再结合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驾驶、无人机送货,都会加速普及。发生自然灾害时,北斗提供的精确导航与精确位置,对于救灾的帮助,也非常大。
还有,全球基于导航的商用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万亿美元,接下来,我们的北斗系统,也将会从其中,分一杯羹。
军用方面,最重大的意义是:不再受制于人,国家安全,更有保障。地缘方面,有了北斗之后,一带一路上的国家,我们的周边国家,也有了一个新的选择,不再依赖GPS,美国的科技霸权,又坍塌了一大块。
13.下列对材料一拟写的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完美收官,星耀全球。
B.北斗三号“收官之星”成功发射。
C.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
D.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
13.
B
14.下列对材料二理解分析最准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最复杂的航天系统。
B.北斗导航系统已经极大地方便我们的生产生活。
C.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非常具体地说明了北斗导航的精度之高。
D.北斗导航将在所有的领域应用得更广泛,变得更智能。
14.
C
15.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北斗导航的精度将在手机、汽车、渔船上大幅度提升。
B.北斗导航已经在5G技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无人机送货等方面加速普及。
C.未来,中国北斗系统将占领全球导航商用市场规模。
D.
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将不再依赖GPS,只使用北斗导航。
15.
A
16.如果有国家试图打压北斗导航系统这一高科技产业,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不会受制于他国的理由是什么?请说明理由。(4分)
16.(4分)理由:①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②我国掌握了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③北斗导航系统的精度更高;④在多个领域,北斗导航系统应用前景广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40题。(共15分)
一寸都不能少
阎秀丽
①爹拄着镐头,背靠着地头上的一棵杨树,磕了磕鞋里的土,然后眯着眼睛,看着面前一排排笔直的垄沟,延伸到炊烟的最深处。
②他的眉头忽然皱了一下,用手在眼前上下比量一番,又在地头来回走了几遍,越走眉头皱得越紧。
③我纳闷儿地看着爹,低声问娘:“我爹怎么了?”“这都快中午了,我饿了,喊我爹回家吧。”我咽了口唾沫,看了看爹的背影,对娘说。
④爹性子急躁,还保留着在部队的作风,做什么事都极认真、讲原则,差一点儿也不行,他不发话,我可不敢擅自“离队”。
⑤我和娘回到家,吃了午饭,便又去了地里。还没等到地方,就发现我家的地里站着一群人,有很大的吵架声从人群里传出来。
⑥吵架的,竟然是爹和老瓦叔!
⑦爹和老瓦叔怎么能吵吵起来?他们俩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⑧听说爹当兵走的时候,老瓦叔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说你就放心去部队吧,家里有我呢。即使后来他们都成家了,我家的农活儿老瓦叔还是像以前那样,没少帮忙干。爹也很感激,每次回来都会和老瓦叔喝两盅,哪怕是只有一碟花生米,两个人也能唠上好一阵子。
⑨我和娘钻进人群,看到爹拎着镐头,额头上青筋暴起,指着离他不远的老瓦叔,高一声低一声地吼着。
⑩“弟妹你来评评理,你说说你家人,非得说我占了你家的地,这怎么可能?你家的地这些年都是怎么种的?还不是每年开春我帮你们家种?”老瓦叔涨红着脸,横在娘的面前气哼哼地说。
?我心里也有些生爹的气,老瓦叔虽然爱占点儿小便宜,可平时没少帮我家忙。他家的日子比较紧巴,但也不会干占地这样的事啊,我狠狠地瞪了爹一眼。
?“垄沟是一条没少,界石也在那儿埋着,看哪儿都没毛病,但是垄台儿变窄了!当初分地的时候,界石正对着这棵小树。”父亲指着地头儿的杨树说,“要不咱们拿上尺,重新量一下?”
?“我……我……”爹的话让老瓦叔忽然结巴起来,他看了看爹的眼睛,又看了看地头的那棵树,赤红着脸说不出话来。
?“行了,不就是半条垄的事吗?至于吗!”娘赶紧拽着爹的袖子,低声说道,“他家地少人多,算了。”
?“你……你就差那半条垄?我……我只是想凑齐一条垄,能多打点儿粮食……”老瓦叔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哼哼。
?“绝对不行!”爹转身离开,声音很大。
?打那以后,老瓦叔看到爹和娘的身影,都会讪讪地躲开,满脸的不自在。爹在县里工作,忙起来根本没空回家。家里有什么农活儿,娘自然也不好意思再去麻烦老瓦叔帮忙,只能自己干。
?我心里不由得对爹多了一丝怨气,就因为那半条垄,好好的两家人倒变了仇人一样。
?燥热的夏天,一个跟斗跳进了秋天的谷香里。爹把收割下来的粮食装了满满两大袋子,对我说:“走,去你老瓦叔家一趟。”
?我虽然纳闷儿,但还是跟着爹去了老瓦叔家。
“送给你啦。”爹将粮食从独轮车上卸下来说。
看着爹和满满的两袋粮食,老瓦叔的脸,红得像猪肝。
爹“扑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儿投进潭水里,脸上荡漾着欢乐的波纹,挠了挠头,似乎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拉着我走开了。
我蹦跳着跟在爹的身后,看着阳光被树叶剪碎,落在心里成了点点滴滴的疑惑。忍不住问爹:“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粮食,给他送去干什么啊?”
爹说:“他家人口多,粮食不够吃,要不能占咱们家地吗?”“既然你这么想,那他占就占了呗,还急赤白脸地要回来干吗?咱们挨着累收了粮食又给人送去,图啥呢?”
“两码事。我当兵的第一天,班长就告诉我,有一句话,每个人一定要牢记在心。”爹的眼睛蒙上了一层雾气,“这不仅成为渗进骨子里的习惯,也成了每名军人一生的誓言。”
“啥话?”“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地!”爹放下手里的独轮车,身体站得笔直,看着眼前广袤的土地,声音铿锵有力,“一寸都不能少!”
爹的话在蓝天下轰然作响。
阅读提示:
虽然退伍,仍牢记军营的誓言,选文通过父亲与老瓦叔的矛盾,刻画父亲的形象,表达对父亲这类军人的敬重之情。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底线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1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说以“垄沟”为线索,具体叙述了父亲与老瓦叔的恩恩怨怨。
B.小说运用插叙的顺序方法,交代父亲与老瓦叔的关系,推动情节的发展。
C.小说情节一波三折,突出不讲情面的父亲与老瓦叔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D.小说叙述“我的怨气”,原因只是父亲与老瓦叔的争吵所致。
17.
B
18.
小说的题目“一寸都不能少”有什么作用?(3分)
①
巧设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
言简意赅,表现了父亲正直的形象。
③
含蓄深刻,点明文章主旨。
19.
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下列语句。(每小题3分,共6分)
(1)爹“扑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儿投进潭水里,脸上荡漾着欢乐的波纹,挠了挠头,似乎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拉着我走开了。
(这是描述语言,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的笑声比作“投进潭水里的石子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欲言又止的样子,表现了父亲的宽怀大度与善良。
(2)“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地!”爹放下手里的独轮车,身体站得笔直,看着眼前广袤的土地,声音铿锵有力,“一寸都不能少!”(这句包含人物的语言描写,分析语言所表现的人物个性和所包含的作用)
(2)①
父亲的语言揭示父亲坚守底线毫不退让的原则立场。
②
父亲的话铿锵有力,生动有力地刻画了父亲正直的形象。
③
照应文题,卒彰显志,深刻地点明文章主旨。
20.“阅读提示”中说,
“表达对父亲这类军人的敬重之情”这句话其实就是小说的主题,从情节和写法两个方面,说说小说是如何表现这一主题的。(4分)
20.
①从情节上看,爹拒绝老瓦叔多占垄沟,爹将辛苦打下来的粮食接济人口多的老瓦叔,表现了他善良正直的形象。
②从写法来看,以老瓦叔的自私和爹的正直形成对比,突出爹始终坚守底线意识,保持军人形象。
四.名著阅读(共8分)
黄石中学某班举行“《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根据要求,完成21-23题。
21.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四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一项匹配不当?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正确的判断。(
)(2分)
A.朱德——他能与士兵共甘共苦,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
C.贺龙——他强壮有力,性格急躁易怒,但是又很谦虚求教。
D毛泽东——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没有动摇,行事果决有魄力,深受军民爱戴。
21.
B
徐海东
22.在活动中,有四位同学谈了对下列一段话的理解和赏析,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2分)
我注意到,彭德怀很喜欢孩子,他的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许多孩子充当勤务员、通讯员、号兵、马夫,作为红军正规部队组织起来,叫做少年先锋队。我常常见到彭德怀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政治和他们个人问题。他很尊重他们。
有一次我同彭德怀一起去看一军团抗日剧团的演出,我们同其他战士一起在临时搭成的舞台前面的草地上坐下来。他似乎很欣赏那些演出,带头要求唱一个喜欢听的歌。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虽然还只八月底。我把棉袄裹紧。在演出中途,我突然奇怪地发现彭德怀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
我后来了解彭德怀为什么喜欢这些"小鬼",那是他向我的再三要求让步,把他自己的童年的一些情况告诉我的时候。他在自己的童年所受的苦,可能使西方人听来感到惊奇,但是却是够典型的背景材料,可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中国青年象他那样投奔红军。
A.这几段文字,体现了作品的基本特色:用事实记录真实的人物。
B.彭德怀喜爱"红小鬼"的原因是自己曾经历过苦难的童年,对他们寄予厚望。
C.文中通过对比和环境的衬托,让彭德怀率直爽朗、刚烈勇敢的形象品质更加可贵。
D.彭德怀将棉衣“披在小号手身上”的细节描写,体现了他温和细心,这种关心下属的作风不仅能够增进上下级之间的感情,而且使整个军队更加有凝聚力,也就更加有战斗力。
22.
C
23.《红星照耀中国》和鲁迅的《孔乙己》都写了人物的命运变化,并深刻揭示了其原因。活动中,语文老师引用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评价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样是身处社会变革的中国,同样是经历生活不幸的个体,孔乙己一步一步走向生命的终结,而彭德怀却投奔红军成长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将领,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整本书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23.①童年遭遇的不幸使得他对社会不满,很早地具有了反抗意识。②从军的经历和阅读《资治通鉴》让他反思怎样才能进行有意义的革命斗争。③接触到《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进步书籍让他怀着改造社会的信念参加了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
五、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你即将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希望参加新学校的社团活动,使自己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假如学校已有你感兴趣的社团,就申请加入;假如学校目前还没有符合你兴趣特长的社团,就申请创建一个新社团。
请从上面申请的内容中任选一项,给新学校负责社团工作的张老师写封信。可以讲述有关你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也可以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
要求:(1)统一署名“冶星星”,时间“6月20日”;(2)字数600以上;
五、作文
24.【审题指导】
①审关键词。首先要抓住题干关键词:申请信。信中的内容要体现和突出“申请”这两个字。无论是讲故事,还是说理由,亦或是谈设想,都要体现出“申请”,所写的内容要让负责社团的“张老师”心生认同,觉得你确实符合条件加入社团,亦或学校确实可以考虑开设一个你所设想的社团。其次,要明确自己的“兴趣”。学校社团有很多:写作、音乐、舞蹈、书法、摄影、戏剧等等,五花八门。所以,下笔之前,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最有话可说的“兴趣”。
②审提示语。题干提示很明确:可以讲述有关你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也可以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如果选择第一种,那么核心表达方式应该是记叙。并且这个故事要有感染力,可以励志(譬如苦学某种技能的经历),可以修身(譬如某个爱好给予我的美好身心陶冶)。无论是励志,还是修身,考生一定要突出“我”的视角和感触。故事最后要“显志”,表达自己渴望申请入团的诉求。如果选择第二种,那么核心表达方式应是议论。在阐述理由和设想时,就要突出说服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设想不仅要有创意,还要符合主流价值观,更要有落地可行性,而非不着边际的幻想。如果考生所陈述的理由和设想,既有创新想法,也有充分的理由,那么作文拿高分也在情理之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
13
(根据黄石市2021年四月中考语文调研考试样卷编写)
2021年黄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压轴卷13
(根据黄石市2021年四月中考语文调研考试样卷编写)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考生在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卷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照要求答题。
所有答案均须做着答题卷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祝考试顺利★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0分)
毛相林守初心,凿出“脱贫路”
①老下庄村坐落在巫山县竹贤乡的大山深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是míngfúqíshí的“天坑村”,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条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
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下庄人要想改变贫困,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公路。看到过去封闭落后的邻村如今通了公路,②毛相林下定决心抉择要带领村民yīndìzhìyí修路致富,走出贫困。在全村党员干部会上,毛相林(
)对大家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
1997年冬,③毛相林正式带领村民在“鱼儿溪”畔动工修路。村民们个个腰系长绳,在悬崖峭壁上放炮,炮声(
),炸开一处处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稳步向前推进。
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到2004年,④整整用了7年左右的时间,毛相林带领村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终于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修通了人们盼望久与外面世界沟通的连接路、出行路,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2020年4月,在县、乡两级大力支持下,
,承载了毛相林这一代下庄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sāi
bēn
B.
sè
bēn
C.
sè
bèn
D.
sài
bèn
1.
C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名副其实
因地制宜
B.名符其实
因地治宜
C.名符其实
因地制宜
D.名副其实
因地治宜
2.
A
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2分)
A.一本正经
振聋发聩
B.
郑重其事
震耳欲聋
C.一本正经
震耳欲聋
D.
郑重其事
振聋发聩
3.
B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2分)
A.①处修改为“老下庄村坐落在巫山县竹贤乡的高山”。
B.②处修改为“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带领村民修路致富”。
C.③处修改为“毛相林正式带领村民在“鱼儿溪”畔动工”。
D.④处修改为“用了整整7年左右的时间”。
4.
B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彰显了下庄人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
②广场上还屹立了一座“下庄筑路英雄谱”。
③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在下庄村文化广场建成。
④上面刻着108位当年以生命挑战悬崖的村民姓名。
A.②④①③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
5.
D
6.综合性学习(4分)
中新网: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稳稳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开起了中国星际探索的新征程。“天问一号”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点燃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班上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补写祝贺对联的下联。(2分)
上联:天问升空彰国力;
下联:
。
(2)班上准备开展爱国诗词朗诵会,请你设计本次朗诵会活动过程。(2分)
①
②组长负责整理分类
③
④评委对朗诵进行评价,老师进行总结
6.
(1)天问升空彰国力,祝融登火耀中华。
(2)
①各小组同学搜集爱国诗词。③每组的同学选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词进行朗诵。
7.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8分)
古诗词文大多有着含蓄隽永、以物传情之美。杜甫《春望》中“
①
,②
”借花鸟抒写忧国伤时之感;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③
,④
”借典故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的心愿;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
⑤
,
⑥
”借落花表达自己虽辞官但仍然关心国家命运的情怀。范仲淹《岳阳楼记》“⑦
,⑧
”借洞庭湖波光月影之美抒发愉悦心情。
?
7.①感时花溅泪
②恨别鸟惊心
③持节云中
④何日遣冯唐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
⑥化作春泥更护花
⑦
浮光跃金,⑧
静影沉璧
二、古诗文阅读
(15分)
(一)阅读下面《周敦颐传》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
译文: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周敦颐)改任郴州桂阳县县令,政绩尤其显著。知州李初平很尊重他,对他说:我想多读些书,怎么样?敦颐说:您年龄太大来不及了,请让我给您讲讲吧。
二年果有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两年后,李初平果然有收获。周敦颐调任南昌知县,南昌人都说:这是能弄清分宁县那件疑案的人,我们有机会申诉了。那些富豪大族,狡黠的衙门小吏和恶少都惶恐不安,不仅担忧被县令判为有罪,而且又以玷污清廉的政治为耻辱。担任合州通判时,事情不经他的手,下面的人不敢做决定,即使交下去办,老百姓也不愿意。部使者赵抃被一些毁谤他的话所迷惑,对他的态度很严厉,周敦颐处之泰然。后来(敦颐)当了虔州通判,赵抃是虔州的知州,仔细观察了他的所作所为,才恍然大悟,握着他的手说:我差点失去你这样的人才,从今以后算是了解你了。
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①所居濂溪以名之。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②,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注】
①指的是周敦颐的老家营道。②孤寡。
熙宁初,担任郴州的知州。由于赵抃和吕公著的推荐,做了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他以昭雪蒙冤、泽及万民为己任。巡视所管辖的地区不怕劳苦,即使是有瘴气和险峻的遥远之地,也不慌不忙地视察。因为有病请求改任南康军的的知军,于是把家安置在庐山的莲花峰下,屋前有条溪水,下游与湓江合渡,于是就借营道县老家所在的濂溪这个名称来称呼这条溪。赵抃第二次担任成都知府时,打算奏请皇帝重用他,还没有来得及敦颐就死了,享年五十七岁。
黄庭坚称赞他人品很高,胸怀洒脱,像雨后日出时的风,万里晴空中的月,不贪图获取名声而锐意实现理想,淡于追求福禄而重视得到民心,自奉微薄而让孤寡获得安乐,不善于迎合世俗而重视与古人为友。
8.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B.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C.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D.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8.B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敦颐担任分宁主簿时,面对一件拖了好久不能判决的疑案,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深得群众信赖。
B.周敦颐担任南昌县令时,百姓十分敬畏,富家大姓、黠吏恶少都惴惴不安,不仅担忧被县令判罪,而且又以玷污政治清廉为耻辱。
C.上司赵抃听信谮言,用不友善的态度对待周敦颐,但周敦颐却处之泰然,这使赵抃深受感动,从此以后算是了解他了。
D.周敦颐的品行就像他自己所写的《爱莲说》中的莲花一样高洁,难怪黄庭坚高度评价:周敦颐人品高尚、胸怀洒脱,像雨后日出时的风,万里晴空中的月。
9.C
《周敦颐传》
9.C(消除误解的原因是赵抃通过长期接触,仔细观察周敦颐的所作所为后了解了真相,而非周敦颐超然的态度。)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
①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3分)
②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3分)
10.①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当译为判刑,1分。深治译对1分)
②这是能弄清分宁县那件疑案的人,我们有机会申诉了。(是1分,判断句1分,后一句1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5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诗篇。
B.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四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后四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以工整的对偶和生动的比喻,将国家命运和个人不幸巧妙结合,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勢、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11.B
1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3分)
12.修辞角度示例:(1)“双关”:“惶恐”和“零丁”一语双关,
既指两个地名,又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2)“对偶”:“惶恐滩”对“零丁洋”,“说惶恐”对“叹零丁”,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10分)
材料一:
完美收官,星耀全球!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北斗三号收官发射一波三折、玉汝于成。之前,因2次航天发射任务失利,工程全线举一反三,进行质量复查,发射时间由5月调整至6月;6月16日,因临射前发现产品技术问题,为确保百分百成功、不带任何隐患上天,发射再次推迟。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充分体现了航天战线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再次印证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科研试验十六字方针是我国航天事业不断战胜困难、持续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
这颗“收官之星”,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定位系统正式实现“全球覆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为用户提供全天侯、全天时、高精度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材料二:
北斗是造福全球的“中国智造”。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是与百姓生活关联度最紧密的公共服务系统。系统建成后,将极大地方便我们的生产生活。它可以提供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级的高精度定位、0.2米/秒的测速服务,精准定位服务可达到10米级精度;它可以提供准确的海洋监测数据,为海上作业提供精准的天气服务;它将使我们手中的手机应用更加广泛,变得更智能;它可为无人驾驶的农业机械提供导航服务,极大地提高效率解放人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它将为森林防火、林业资源保护、灾害监测和应急救援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它将使车辆定位、导航、无人驾驶等更加精准,智慧交通将更加安全;它将使国际合作更加广泛,在能够为全球提供优质服务中,让我们在国际上的“朋友圈”持续扩大。
据《北斗技术与产业发展白皮书》,国内的北斗产业重点布局芯片、终端、板卡、电子地图、运营等产业链核心环节。2020年7月3日人民日报一篇时评文章介绍,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
材料三:
北斗导航系统,全面部署完成,对咱们有何重大意义呢?
首先,我们以后的导航,会更精准了。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导航,用的是GPS,导航精度,其实是比较低的。因为美国开放给自己和盟友使用的GPS,与给中国使用的GPS,精度是不一样的,对我们搞差别对待。
有了北斗之后,美国会提升其GPS精度,不然,就没人用他的了,因为,大家有了新的选择嘛。手机里的导航、汽车上的导航、渔船上的导航,精度都会大大提升。
目前,国产的手机,大部分已经同时兼容北斗和GPS,这样,不仅导航精度可以更高,可靠性也更强,一个信号弱时,另一个就可以补上。
未来,北斗导航再结合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驾驶、无人机送货,都会加速普及。发生自然灾害时,北斗提供的精确导航与精确位置,对于救灾的帮助,也非常大。
还有,全球基于导航的商用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万亿美元,接下来,我们的北斗系统,也将会从其中,分一杯羹。
军用方面,最重大的意义是:不再受制于人,国家安全,更有保障。地缘方面,有了北斗之后,一带一路上的国家,我们的周边国家,也有了一个新的选择,不再依赖GPS,美国的科技霸权,又坍塌了一大块。
?
13.下列对材料一拟写的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完美收官,星耀全球。
B.北斗三号“收官之星”成功发射。
C.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
D.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
13.
B
14.下列对材料二理解分析最准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最复杂的航天系统。
B.北斗导航系统已经极大地方便我们的生产生活。
C.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非常具体地说明了北斗导航的精度之高。
D.北斗导航将在所有的领域应用得更广泛,变得更智能。
14.
C
15.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北斗导航的精度将在手机、汽车、渔船上大幅度提升。
B.北斗导航已经在5G技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无人机送货等方面加速普及。
C.未来,中国北斗系统将占领全球导航商用市场规模。
D.
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将不再依赖GPS,只使用北斗导航。
15.
A
16.如果有国家试图打压北斗导航系统这一高科技产业,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不会受制于他国的理由是什么?请说明理由。(4分)
16.(4分)理由:①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②我国掌握了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③北斗导航系统的精度更高;④在多个领域,北斗导航系统应用前景广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40题。(共15分)
一寸都不能少
阎秀丽
①爹拄着镐头,背靠着地头上的一棵杨树,磕了磕鞋里的土,然后眯着眼睛,看着面前一排排笔直的垄沟,延伸到炊烟的最深处。
②他的眉头忽然皱了一下,用手在眼前上下比量一番,又在地头来回走了几遍,越走眉头皱得越紧。
③我纳闷儿地看着爹,低声问娘:“我爹怎么了?”“这都快中午了,我饿了,喊我爹回家吧。”我咽了口唾沫,看了看爹的背影,对娘说。
④爹性子急躁,还保留着在部队的作风,做什么事都极认真、讲原则,差一点儿也不行,他不发话,我可不敢擅自“离队”。
⑤我和娘回到家,吃了午饭,便又去了地里。还没等到地方,就发现我家的地里站着一群人,有很大的吵架声从人群里传出来。
⑥吵架的,竟然是爹和老瓦叔!
⑦爹和老瓦叔怎么能吵吵起来?他们俩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⑧听说爹当兵走的时候,老瓦叔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说你就放心去部队吧,家里有我呢。即使后来他们都成家了,我家的农活儿老瓦叔还是像以前那样,没少帮忙干。爹也很感激,每次回来都会和老瓦叔喝两盅,哪怕是只有一碟花生米,两个人也能唠上好一阵子。
⑨我和娘钻进人群,看到爹拎着镐头,额头上青筋暴起,指着离他不远的老瓦叔,高一声低一声地吼着。
⑩“弟妹你来评评理,你说说你家人,非得说我占了你家的地,这怎么可能?你家的地这些年都是怎么种的?还不是每年开春我帮你们家种?”老瓦叔涨红着脸,横在娘的面前气哼哼地说。
?我心里也有些生爹的气,老瓦叔虽然爱占点儿小便宜,可平时没少帮我家忙。他家的日子比较紧巴,但也不会干占地这样的事啊,我狠狠地瞪了爹一眼。
?“垄沟是一条没少,界石也在那儿埋着,看哪儿都没毛病,但是垄台儿变窄了!当初分地的时候,界石正对着这棵小树。”父亲指着地头儿的杨树说,“要不咱们拿上尺,重新量一下?”
?“我……我……”爹的话让老瓦叔忽然结巴起来,他看了看爹的眼睛,又看了看地头的那棵树,赤红着脸说不出话来。
?“行了,不就是半条垄的事吗?至于吗!”娘赶紧拽着爹的袖子,低声说道,“他家地少人多,算了。”
?“你……你就差那半条垄?我……我只是想凑齐一条垄,能多打点儿粮食……”老瓦叔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哼哼。
?“绝对不行!”爹转身离开,声音很大。
?打那以后,老瓦叔看到爹和娘的身影,都会讪讪地躲开,满脸的不自在。爹在县里工作,忙起来根本没空回家。家里有什么农活儿,娘自然也不好意思再去麻烦老瓦叔帮忙,只能自己干。
?我心里不由得对爹多了一丝怨气,就因为那半条垄,好好的两家人倒变了仇人一样。
?燥热的夏天,一个跟斗跳进了秋天的谷香里。爹把收割下来的粮食装了满满两大袋子,对我说:“走,去你老瓦叔家一趟。”
?我虽然纳闷儿,但还是跟着爹去了老瓦叔家。
“送给你啦。”爹将粮食从独轮车上卸下来说。
看着爹和满满的两袋粮食,老瓦叔的脸,红得像猪肝。
爹“扑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儿投进潭水里,脸上荡漾着欢乐的波纹,挠了挠头,似乎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拉着我走开了。
我蹦跳着跟在爹的身后,看着阳光被树叶剪碎,落在心里成了点点滴滴的疑惑。忍不住问爹:“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粮食,给他送去干什么啊?”
爹说:“他家人口多,粮食不够吃,要不能占咱们家地吗?”“既然你这么想,那他占就占了呗,还急赤白脸地要回来干吗?咱们挨着累收了粮食又给人送去,图啥呢?”
“两码事。我当兵的第一天,班长就告诉我,有一句话,每个人一定要牢记在心。”爹的眼睛蒙上了一层雾气,“这不仅成为渗进骨子里的习惯,也成了每名军人一生的誓言。”
“啥话?”“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地!”爹放下手里的独轮车,身体站得笔直,看着眼前广袤的土地,声音铿锵有力,“一寸都不能少!”
爹的话在蓝天下轰然作响。
?
阅读提示:
虽然退伍,仍牢记军营的誓言,选文通过父亲与老瓦叔的矛盾,刻画父亲的形象,表达对父亲这类军人的敬重之情。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底线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
1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说以“垄沟”为线索,具体叙述了父亲与老瓦叔的恩恩怨怨。
B.小说运用插叙的顺序方法,交代父亲与老瓦叔的关系,推动情节的发展。
C.小说情节一波三折,突出不讲情面的父亲与老瓦叔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D.小说叙述“我的怨气”,原因只是父亲与老瓦叔的争吵所致。
17.
B
18.
小说的题目“一寸都不能少”有什么作用?(3分)
①
巧设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
言简意赅,表现了父亲正直的形象。
③
含蓄深刻,点明文章主旨。
19.
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下列语句。(每小题3分,共6分)
(1)爹“扑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儿投进潭水里,脸上荡漾着欢乐的波纹,挠了挠头,似乎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拉着我走开了。
(这是描述语言,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的笑声比作“投进潭水里的石子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欲言又止的样子,表现了父亲的宽怀大度与善良。
(2)“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地!”爹放下手里的独轮车,身体站得笔直,看着眼前广袤的土地,声音铿锵有力,“一寸都不能少!”(这句包含人物的语言描写,分析语言所表现的人物个性和所包含的作用)
(2)①
父亲的语言揭示父亲坚守底线毫不退让的原则立场。
②
父亲的话铿锵有力,生动有力地刻画了父亲正直的形象。
③
照应文题,卒彰显志,深刻地点明文章主旨。
20.“阅读提示”中说,
“表达对父亲这类军人的敬重之情”这句话其实就是小说的主题,从情节和写法两个方面,说说小说是如何表现这一主题的。(4分)
20.
①从情节上看,爹拒绝老瓦叔多占垄沟,爹将辛苦打下来的粮食接济人口多的老瓦叔,表现了他善良正直的形象。
②从写法来看,以老瓦叔的自私和爹的正直形成对比,突出爹始终坚守底线意识,保持军人形象。
四.名著阅读(共8分)
黄石中学某班举行“《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根据要求,完成21-23题。
21.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四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一项匹配不当?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正确的判断。(
)(2分)
A.朱德——他能与士兵共甘共苦,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
C.贺龙——他强壮有力,性格急躁易怒,但是又很谦虚求教。
D毛泽东——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没有动摇,行事果决有魄力,深受军民爱戴。
21.
B
徐海东
22.在活动中,有四位同学谈了对下列一段话的理解和赏析,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2分)
我注意到,彭德怀很喜欢孩子,他的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许多孩子充当勤务员、通讯员、号兵、马夫,作为红军正规部队组织起来,叫做少年先锋队。我常常见到彭德怀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政治和他们个人问题。他很尊重他们。
有一次我同彭德怀一起去看一军团抗日剧团的演出,我们同其他战士一起在临时搭成的舞台前面的草地上坐下来。他似乎很欣赏那些演出,带头要求唱一个喜欢听的歌。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虽然还只八月底。我把棉袄裹紧。在演出中途,我突然奇怪地发现彭德怀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
我后来了解彭德怀为什么喜欢这些"小鬼",那是他向我的再三要求让步,把他自己的童年的一些情况告诉我的时候。他在自己的童年所受的苦,可能使西方人听来感到惊奇,但是却是够典型的背景材料,可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中国青年象他那样投奔红军。
?
A.这几段文字,体现了作品的基本特色:用事实记录真实的人物。
B.彭德怀喜爱"红小鬼"的原因是自己曾经历过苦难的童年,对他们寄予厚望。
C.文中通过对比和环境的衬托,让彭德怀率直爽朗、刚烈勇敢的形象品质更加可贵。
D.彭德怀将棉衣“披在小号手身上”的细节描写,体现了他温和细心,这种关心下属的作风不仅能够增进上下级之间的感情,而且使整个军队更加有凝聚力,也就更加有战斗力。
22.
C
23.《红星照耀中国》和鲁迅的《孔乙己》都写了人物的命运变化,并深刻揭示了其原因。活动中,语文老师引用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评价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样是身处社会变革的中国,同样是经历生活不幸的个体,孔乙己一步一步走向生命的终结,而彭德怀却投奔红军成长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将领,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整本书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23.①童年遭遇的不幸使得他对社会不满,很早地具有了反抗意识。②从军的经历和阅读《资治通鉴》让他反思怎样才能进行有意义的革命斗争。③接触到《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进步书籍让他怀着改造社会的信念参加了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
五、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你即将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希望参加新学校的社团活动,使自己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假如学校已有你感兴趣的社团,就申请加入;假如学校目前还没有符合你兴趣特长的社团,就申请创建一个新社团。
请从上面申请的内容中任选一项,给新学校负责社团工作的张老师写封信。可以讲述有关你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也可以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
要求:(1)统一署名“冶星星”,时间“6月20日”;(2)字数600以上;
?
五、作文
24.【审题指导】
①审关键词。首先要抓住题干关键词:申请信。信中的内容要体现和突出“申请”这两个字。无论是讲故事,还是说理由,亦或是谈设想,都要体现出“申请”,所写的内容要让负责社团的“张老师”心生认同,觉得你确实符合条件加入社团,亦或学校确实可以考虑开设一个你所设想的社团。其次,要明确自己的“兴趣”。学校社团有很多:写作、音乐、舞蹈、书法、摄影、戏剧等等,五花八门。所以,下笔之前,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最有话可说的“兴趣”。
②审提示语。题干提示很明确:可以讲述有关你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也可以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如果选择第一种,那么核心表达方式应该是记叙。并且这个故事要有感染力,可以励志(譬如苦学某种技能的经历),可以修身(譬如某个爱好给予我的美好身心陶冶)。无论是励志,还是修身,考生一定要突出“我”的视角和感触。故事最后要“显志”,表达自己渴望申请入团的诉求。如果选择第二种,那么核心表达方式应是议论。在阐述理由和设想时,就要突出说服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设想不仅要有创意,还要符合主流价值观,更要有落地可行性,而非不着边际的幻想。如果考生所陈述的理由和设想,既有创新想法,也有充分的理由,那么作文拿高分也在情理之中。
?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021年黄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压轴卷13
(根据黄石市2021年四月中考语文调研考试样卷编写)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2.
考生在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卷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照要求答题。
3.
所有答案均须做着答题卷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祝考试顺利★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0分)
毛相林守初心,凿出“脱贫路”
①老下庄村坐落在巫山县竹贤乡的大山深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是míngfúqíshí的“天坑村”,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条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
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下庄人要想改变贫困,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公路。看到过去封闭落后的邻村如今通了公路,②毛相林下定决心抉择要带领村民yīndìzhìyí修路致富,走出贫困。在全村党员干部会上,毛相林(
)对大家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
1997年冬,③毛相林正式带领村民在“鱼儿溪”畔动工修路。村民们个个腰系长绳,在悬崖峭壁上放炮,炮声(
),炸开一处处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稳步向前推进。
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到2004年,④整整用了7年左右的时间,毛相林带领村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终于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修通了人们盼望久与外面世界沟通的连接路、出行路,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2020年4月,在县、乡两级大力支持下,
,承载了毛相林这一代下庄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sāi
bēn
B.
sè
bēn
C.
sè
bèn
D.
sài
bèn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名副其实
因地制宜
B.名符其实
因地治宜
C.名符其实
因地制宜
D.名副其实
因地治宜
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2分)
A.一本正经
振聋发聩
B.
郑重其事
震耳欲聋
C.一本正经
震耳欲聋
D.
郑重其事
振聋发聩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2分)
A.①处修改为“老下庄村坐落在巫山县竹贤乡的高山”。
B.②处修改为“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带领村民修路致富”。
C.③处修改为“毛相林正式带领村民在“鱼儿溪”畔动工”。
D.④处修改为“用了整整7年左右的时间”。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彰显了下庄人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
②广场上还屹立了一座“下庄筑路英雄谱”。
③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在下庄村文化广场建成。
④上面刻着108位当年以生命挑战悬崖的村民姓名。
A.②④①③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
6.综合性学习(4分)
中新网: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稳稳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开起了中国星际探索的新征程。“天问一号”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点燃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班上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补写祝贺对联的下联。(2分)
上联:天问升空彰国力;
下联:
。
(2)班上准备开展爱国诗词朗诵会,请你设计本次朗诵会活动过程。(2分)
①
②组长负责整理分类
③
④评委对朗诵进行评价,老师进行总结
7.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8分)
古诗词文大多有着含蓄隽永、以物传情之美。杜甫《春望》中“
①
,②
”借花鸟抒写忧国伤时之感;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③
,④
”借典故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的心愿;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
⑤
,
⑥
”借落花表达自己虽辞官但仍然关心国家命运的情怀。范仲淹《岳阳楼记》“⑦
,⑧
”借洞庭湖波光月影之美抒发愉悦心情。
二、古诗文阅读
(15分)
(一)阅读下面《周敦颐传》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
二年果有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①所居濂溪以名之。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②,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注】
①指的是周敦颐的老家营道。②孤寡。
8.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B.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C.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D.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敦颐担任分宁主簿时,面对一件拖了好久不能判决的疑案,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深得群众信赖。
B.周敦颐担任南昌县令时,百姓十分敬畏,富家大姓、黠吏恶少都惴惴不安,不仅担忧被县令判罪,而且又以玷污政治清廉为耻辱。
C.上司赵抃听信谮言,用不友善的态度对待周敦颐,但周敦颐却处之泰然,这使赵抃深受感动,从此以后算是了解他了。
D.周敦颐的品行就像他自己所写的《爱莲说》中的莲花一样高洁,难怪黄庭坚高度评价:周敦颐人品高尚、胸怀洒脱,像雨后日出时的风,万里晴空中的月。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
①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3分)
②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5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诗篇。
B.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四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后四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以工整的对偶和生动的比喻,将国家命运和个人不幸巧妙结合,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勢、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1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3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10分)
材料一:
完美收官,星耀全球!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北斗三号收官发射一波三折、玉汝于成。之前,因2次航天发射任务失利,工程全线举一反三,进行质量复查,发射时间由5月调整至6月;6月16日,因临射前发现产品技术问题,为确保百分百成功、不带任何隐患上天,发射再次推迟。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充分体现了航天战线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再次印证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科研试验十六字方针是我国航天事业不断战胜困难、持续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
这颗“收官之星”,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定位系统正式实现“全球覆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为用户提供全天侯、全天时、高精度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材料二:
北斗是造福全球的“中国智造”。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是与百姓生活关联度最紧密的公共服务系统。系统建成后,将极大地方便我们的生产生活。它可以提供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级的高精度定位、0.2米/秒的测速服务,精准定位服务可达到10米级精度;它可以提供准确的海洋监测数据,为海上作业提供精准的天气服务;它将使我们手中的手机应用更加广泛,变得更智能;它可为无人驾驶的农业机械提供导航服务,极大地提高效率解放人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它将为森林防火、林业资源保护、灾害监测和应急救援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它将使车辆定位、导航、无人驾驶等更加精准,智慧交通将更加安全;它将使国际合作更加广泛,在能够为全球提供优质服务中,让我们在国际上的“朋友圈”持续扩大。
据《北斗技术与产业发展白皮书》,国内的北斗产业重点布局芯片、终端、板卡、电子地图、运营等产业链核心环节。2020年7月3日人民日报一篇时评文章介绍,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
材料三:
北斗导航系统,全面部署完成,对咱们有何重大意义呢?
首先,我们以后的导航,会更精准了。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导航,用的是GPS,导航精度,其实是比较低的。因为美国开放给自己和盟友使用的GPS,与给中国使用的GPS,精度是不一样的,对我们搞差别对待。
有了北斗之后,美国会提升其GPS精度,不然,就没人用他的了,因为,大家有了新的选择嘛。手机里的导航、汽车上的导航、渔船上的导航,精度都会大大提升。
目前,国产的手机,大部分已经同时兼容北斗和GPS,这样,不仅导航精度可以更高,可靠性也更强,一个信号弱时,另一个就可以补上。
未来,北斗导航再结合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驾驶、无人机送货,都会加速普及。发生自然灾害时,北斗提供的精确导航与精确位置,对于救灾的帮助,也非常大。
还有,全球基于导航的商用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万亿美元,接下来,我们的北斗系统,也将会从其中,分一杯羹。
军用方面,最重大的意义是:不再受制于人,国家安全,更有保障。地缘方面,有了北斗之后,一带一路上的国家,我们的周边国家,也有了一个新的选择,不再依赖GPS,美国的科技霸权,又坍塌了一大块。
13.下列对材料一拟写的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完美收官,星耀全球。
B.北斗三号“收官之星”成功发射。
C.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
D.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
14.下列对材料二理解分析最准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最复杂的航天系统。
B.北斗导航系统已经极大地方便我们的生产生活。
C.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非常具体地说明了北斗导航的精度之高。
D.北斗导航将在所有的领域应用得更广泛,变得更智能。
15.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北斗导航的精度将在手机、汽车、渔船上大幅度提升。
B.北斗导航已经在5G技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无人机送货等方面加速普及。
C.未来,中国北斗系统将占领全球导航商用市场规模。
D.
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将不再依赖GPS,只使用北斗导航。
16.如果有国家试图打压北斗导航系统这一高科技产业,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不会受制于他国的理由是什么?请说明理由。(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40题。(共15分)
一寸都不能少
阎秀丽
①爹拄着镐头,背靠着地头上的一棵杨树,磕了磕鞋里的土,然后眯着眼睛,看着面前一排排笔直的垄沟,延伸到炊烟的最深处。
②他的眉头忽然皱了一下,用手在眼前上下比量一番,又在地头来回走了几遍,越走眉头皱得越紧。
③我纳闷儿地看着爹,低声问娘:“我爹怎么了?”“这都快中午了,我饿了,喊我爹回家吧。”我咽了口唾沫,看了看爹的背影,对娘说。
④爹性子急躁,还保留着在部队的作风,做什么事都极认真、讲原则,差一点儿也不行,他不发话,我可不敢擅自“离队”。
⑤我和娘回到家,吃了午饭,便又去了地里。还没等到地方,就发现我家的地里站着一群人,有很大的吵架声从人群里传出来。
⑥吵架的,竟然是爹和老瓦叔!
⑦爹和老瓦叔怎么能吵吵起来?他们俩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⑧听说爹当兵走的时候,老瓦叔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说你就放心去部队吧,家里有我呢。即使后来他们都成家了,我家的农活儿老瓦叔还是像以前那样,没少帮忙干。爹也很感激,每次回来都会和老瓦叔喝两盅,哪怕是只有一碟花生米,两个人也能唠上好一阵子。
⑨我和娘钻进人群,看到爹拎着镐头,额头上青筋暴起,指着离他不远的老瓦叔,高一声低一声地吼着。
⑩“弟妹你来评评理,你说说你家人,非得说我占了你家的地,这怎么可能?你家的地这些年都是怎么种的?还不是每年开春我帮你们家种?”老瓦叔涨红着脸,横在娘的面前气哼哼地说。
?我心里也有些生爹的气,老瓦叔虽然爱占点儿小便宜,可平时没少帮我家忙。他家的日子比较紧巴,但也不会干占地这样的事啊,我狠狠地瞪了爹一眼。
?“垄沟是一条没少,界石也在那儿埋着,看哪儿都没毛病,但是垄台儿变窄了!当初分地的时候,界石正对着这棵小树。”父亲指着地头儿的杨树说,“要不咱们拿上尺,重新量一下?”
?“我……我……”爹的话让老瓦叔忽然结巴起来,他看了看爹的眼睛,又看了看地头的那棵树,赤红着脸说不出话来。
?“行了,不就是半条垄的事吗?至于吗!”娘赶紧拽着爹的袖子,低声说道,“他家地少人多,算了。”
?“你……你就差那半条垄?我……我只是想凑齐一条垄,能多打点儿粮食……”老瓦叔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哼哼。
?“绝对不行!”爹转身离开,声音很大。
?打那以后,老瓦叔看到爹和娘的身影,都会讪讪地躲开,满脸的不自在。爹在县里工作,忙起来根本没空回家。家里有什么农活儿,娘自然也不好意思再去麻烦老瓦叔帮忙,只能自己干。
?我心里不由得对爹多了一丝怨气,就因为那半条垄,好好的两家人倒变了仇人一样。
?燥热的夏天,一个跟斗跳进了秋天的谷香里。爹把收割下来的粮食装了满满两大袋子,对我说:“走,去你老瓦叔家一趟。”
?我虽然纳闷儿,但还是跟着爹去了老瓦叔家。
“送给你啦。”爹将粮食从独轮车上卸下来说。
看着爹和满满的两袋粮食,老瓦叔的脸,红得像猪肝。
爹“扑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儿投进潭水里,脸上荡漾着欢乐的波纹,挠了挠头,似乎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拉着我走开了。
我蹦跳着跟在爹的身后,看着阳光被树叶剪碎,落在心里成了点点滴滴的疑惑。忍不住问爹:“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粮食,给他送去干什么啊?”
爹说:“他家人口多,粮食不够吃,要不能占咱们家地吗?”“既然你这么想,那他占就占了呗,还急赤白脸地要回来干吗?咱们挨着累收了粮食又给人送去,图啥呢?”
“两码事。我当兵的第一天,班长就告诉我,有一句话,每个人一定要牢记在心。”爹的眼睛蒙上了一层雾气,“这不仅成为渗进骨子里的习惯,也成了每名军人一生的誓言。”
“啥话?”“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地!”爹放下手里的独轮车,身体站得笔直,看着眼前广袤的土地,声音铿锵有力,“一寸都不能少!”
爹的话在蓝天下轰然作响。
阅读提示:
虽然退伍,仍牢记军营的誓言,选文通过父亲与老瓦叔的矛盾,刻画父亲的形象,表达对父亲这类军人的敬重之情。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底线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1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说以“垄沟”为线索,具体叙述了父亲与老瓦叔的恩恩怨怨。
B.小说运用插叙的顺序方法,交代父亲与老瓦叔的关系,推动情节的发展。
C.小说情节一波三折,突出不讲情面的父亲与老瓦叔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D.小说叙述“我的怨气”,原因只是父亲与老瓦叔的争吵所致。
18.
小说的题目“一寸都不能少”有什么作用?(3分)
19.
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下列语句。(每小题3分,共6分)
(1)爹“扑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儿投进潭水里,脸上荡漾着欢乐的波纹,挠了挠头,似乎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拉着我走开了。
(这是描述语言,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地!”爹放下手里的独轮车,身体站得笔直,看着眼前广袤的土地,声音铿锵有力,“一寸都不能少!”(这句包含人物的语言描写,分析语言所表现的人物个性和所包含的作用)
20.“阅读提示”中说,
“表达对父亲这类军人的敬重之情”这句话其实就是小说的主题,从情节和写法两个方面,说说小说是如何表现这一主题的。(4分)
四.名著阅读(共8分)
黄石中学某班举行“《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根据要求,完成21-23题。
21.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四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一项匹配不当?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正确的判断。(
)(2分)
A.朱德——他能与士兵共甘共苦,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
C.贺龙——他强壮有力,性格急躁易怒,但是又很谦虚求教。
D毛泽东——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没有动摇,行事果决有魄力,深受军民爱戴。
22.在活动中,有四位同学谈了对下列一段话的理解和赏析,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2分)
我注意到,彭德怀很喜欢孩子,他的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许多孩子充当勤务员、通讯员、号兵、马夫,作为红军正规部队组织起来,叫做少年先锋队。我常常见到彭德怀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政治和他们个人问题。他很尊重他们。
有一次我同彭德怀一起去看一军团抗日剧团的演出,我们同其他战士一起在临时搭成的舞台前面的草地上坐下来。他似乎很欣赏那些演出,带头要求唱一个喜欢听的歌。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虽然还只八月底。我把棉袄裹紧。在演出中途,我突然奇怪地发现彭德怀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
我后来了解彭德怀为什么喜欢这些"小鬼",那是他向我的再三要求让步,把他自己的童年的一些情况告诉我的时候。他在自己的童年所受的苦,可能使西方人听来感到惊奇,但是却是够典型的背景材料,可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中国青年象他那样投奔红军。
A.这几段文字,体现了作品的基本特色:用事实记录真实的人物。
B.彭德怀喜爱"红小鬼"的原因是自己曾经历过苦难的童年,对他们寄予厚望。
C.文中通过对比和环境的衬托,让彭德怀率直爽朗、刚烈勇敢的形象品质更加可贵。
D.彭德怀将棉衣“披在小号手身上”的细节描写,体现了他温和细心,这种关心下属的作风不仅能够增进上下级之间的感情,而且使整个军队更加有凝聚力,也就更加有战斗力。
23.《红星照耀中国》和鲁迅的《孔乙己》都写了人物的命运变化,并深刻揭示了其原因。活动中,语文老师引用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评价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样是身处社会变革的中国,同样是经历生活不幸的个体,孔乙己一步一步走向生命的终结,而彭德怀却投奔红军成长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将领,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整本书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五、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你即将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希望参加新学校的社团活动,使自己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假如学校已有你感兴趣的社团,就申请加入;假如学校目前还没有符合你兴趣特长的社团,就申请创建一个新社团。
请从上面申请的内容中任选一项,给新学校负责社团工作的张老师写封信。可以讲述有关你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也可以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
要求:(1)统一署名“冶星星”,时间“6月20日”;(2)字数600以上;(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