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黄石市中考语文6月模拟试题压轴卷14(原卷版+答案版+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黄石市中考语文6月模拟试题压轴卷14(原卷版+答案版+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8 10:37:42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
14
(根据黄石市2021年四月中考语文调研考试样卷编写)
2021年黄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压轴卷14
(根据黄石市2021年四月中考语文调研考试样卷编写)
姓名:
准考证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2.
考生在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卷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照要求答题。
3.
所有答案均须做着答题卷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dǐ
lì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①十几年前,高铁技术也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
),靠的就是自主创新。
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

,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成为了国家的脊梁。②以高铁为镜,让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wùyōnghuìyán,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
),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铁路凤凰涅盘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③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④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左右。

1.下列依次对文中两个加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B.jǐ

C.jí

D.jǐ

1.D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砥厉
勿庸讳言
B.砥砺
毋庸讳言
C.砥厉
毋庸讳言
D.砥砺
勿庸讳言
2.B
3.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后来居上????厚积薄发????舍近求远
B.后发先至????养精蓄锐????舍本逐末
C.后发先至????养精蓄锐????舍近求远
D.后来居上????厚积薄发????舍本逐末
3.A
4.文中划线句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①句修改为“十几年前,高铁技术也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
B.
②句修改为“以高铁为镜,让我们发扬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C.
③句修改为“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模型概念”。
D.
④句修改为“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
4.D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②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
③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
④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
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
5.B
6.综合性学习
(4分)
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表达“自强不息”含义的名句,请你举出一例并说说其含义。(2分)
【示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诗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年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壮志豪情。
?6
(1)略
(2)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请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国家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示例】让中国变强盛毕生奉献。
7,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8分)
翻开厚重的古诗词书卷,驻足就能看见“忧国爱国”的茕茕身影,俯身便能听见“报国建功”的铿锵之音。文天祥视死如归,《过零丁洋》中以“①
,②
”的忠诚名垂青史;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③
,④
”充分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龚自珍(《己亥杂诗》)以一句“⑤


”表达了随辞官为民,仍心系国家的情怀;范仲淹以一句“⑦
,⑧
”(《岳阳楼记》)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
7.(1)落红不是无情物(2)化作春泥更护花
(3)忽如一夜春风来(4)千树万树梨花开
(5)杨花落尽子规啼(6)闻道龙标过五溪
(7)出淤泥而不染(8)濯清涟而不妖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共10分)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
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近郭而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仅供参考 范文正公,苏州人,平时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选择那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以帮助。当他贵重显达之时,购置近城保收的良田一千亩,称作“义田”,用来养育救济本家族的人们。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女、娶妻、生病、丧葬都予以资助。选择家族中年长辈高而且贤德的人主管帐目,经常总计收入和支出。
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
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每天的饭,一人供给一升米;每年的衣服,每人分给一匹细绢。嫁闺女的发给五十千钱,闺女改嫁的发给三十千钱;娶儿媳妇的发给三十千钱,再娶的发给十五千钱;丧葬发给的费用和闺女再嫁的数目相同,孩子的丧事发钱十千。族人聚居的九十多口,义田每年收入供分配用的稻子八百斛,用它所收入的粮食,来供应在这里的聚居的族人,充裕有余而无枯竭之时。退居在家、等待职务的人予以供给,出仕为官的人则停止供给。
此其大较也。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
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这就是它的大致情况。当初,范公还未贵重显达时,就曾有过这种愿望,而无力实现长达二十年之久。后来做了西部边境的统帅,又入朝参与主持朝政,从此才开始有了俸禄赏赐的收入,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他去世之后,后代的子孙修明他的事业,继承他的志向,和他在世的时候一样。他虽地位高俸禄多,却终生过着清贫的生活。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观文正之义,贤于孟子,其规模远举又宜过之。
逝世的时候,甚至没有钱财装殓,子女们也没有钱财为他举办像样的丧事。他只是把救济贫寒、养活亲族的道义,留传给子女罢了。
  孟子说:“由爱自己的亲人而施仁德于民众,由对民众仁德而爱惜世间万物。”现在从范文正公的购置义田这件事来看,是比晏平仲还要贤明啊。他施行的规模的久远和全面,恐怕是要超过晏子的。
?
8,下列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殁之
/日身无以为
/敛子无以为
/丧惟以施贫活族之
/义遗其子而已
B.
殁之日
/身无以为敛子
/无以为丧
/惟以施贫活
/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C.
殁之日身无
/以为敛子
/无以为丧惟
/以施贫活族之义遗
/其子而已
D.
殁之日
/身无以为敛
/子无以为丧
/惟以施贫活族之义
/遗其子而已
8.D
9.下列各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范公临死时,将“万钟禄”交给儿子,让儿子把布施贫民和养活族人的义行发扬光大。
B.补写范仲淹参政而“位充禄厚”,才实现义田壮举,
意在说明范公用俸禄购田的无私。
C.作者用孟子“亲亲而仁民”
的话,
认为范仲淹的义举与之相接近。
D.作者所记范文正置义田一事,可以认为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一种具体表现。
9.B
10.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⑴方贵显时,置近郭而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

3
分)
(1)当他富贵显达的时候,购买了靠近外城而常年丰收的良田一千亩,名为义田。
⑵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3分)
(2)孟子说:先爱亲人,然后仁爱百姓,仁爱百姓,然后爱惜万物。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共5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金樽清酒”“玉盘珍羞”描绘豪华盛大的宴饮场面,营造了欢乐的气氛。
?
B.“欲渡”“将登”两句以奇特的想象、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感慨。
C.句诗中三字短句写出诗人感到前路艰难,迷茫中作者看清方向,积极乐观心态油然而生
?
D.结尾两句,诗人在彷徨和感叹后,重新树立信心,坚信新事物必将被旧事物所代替。
11.B
1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运用什么手法?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愿?简要分析。(3分)
12.运用人物典故,借伊尹、吕尚的成功来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一天的期望,表达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16小题,共10分)
材料一:
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各地出台一系列放宽地摊管理的政策,“地摊经济”悄然火了起来,其背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增加了工作岗位。受疫情影响,不少人没法外出务工,而在家门口摆个地摊,也能养活自己。据报道,自3月15日,成都市明确允许临时占道经营摆摊设点以来,两个月时间增加了10万就业岗位。
其次,增加了收入。受疫情影响,不少人都感到“钱紧”,这个时候更要动起来!在郑州,白领们放下面子,把私家车后备箱变成了“摇钱树”,一些摊主每天营业额达到千元以上。
最后,激活了城市经济。地摊经济为商业机会创造场景,带动了一个城市的消费活力。城市路边的地摊,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地摊售卖的物品多数比超市便宜,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成本。
(摘编自《地摊经济究竟有多火?》)
材料二:
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近7天“摆摊技巧”相关内容搜索热度同比暴涨655%,达到10年来最高值。
?
?
?
材料三:
放宽地摊管理,搞活路边经济,宜作长久之计,而不是应对疫情、促进就业、恢复经济的权宜之计。有3094位受访者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67.9%的受访网友支持放宽流动摊贩管理;有57.1%的受访网友表示,流动摊贩让城市生活更加便利,更有温度;实际消费方面,近七成受访者表示会光顾摊贩。由此可以看到,流动摊贩颇受市民欢迎,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不宜“管死”。要明确商户摊贩的外摆范围,划出合理的“可占区”“地摊区”;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附近住宅、交通情况,开放部分街道为摊贩提供经营场地;严格管住食品安全底线问题,严防假冒伪劣、食物中毒等现象的出现;摊贩自觉做好卫生安全工作,禁止占用盲道……应当说,具体规范措施不难找,关键是有没有长期思维,如果仅仅作为权宜之计,一阵风过后还是“严管”,一切照旧,难免会引来诟病。
需要指出的是,地摊并非就代表脏乱差,上述调查显示,超四成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居住地附近有摊贩,其中25%的受访者表示,摊贩虽多,但井然有序。这个比例还不算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要在这个“井然有序”上把文章做好,相信地摊经济、路边经济会受到更大的欢迎,也会引来更高层次的从业者。既然是一项受老百姓欢迎的经济形态,相关部门不如借机发力,甚至可以借此机会,重新审视规划地摊经济,重新定位,提高层次,让城市在有序管理的前提下,展现街头文化、路边经济接地气的温情一面,激发更多的经济动力和活力。
(摘编自《松绑地摊经济
不妨加以长远考虑》)
?
13.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疫情之下,不少人没法外出务工,因此,有市民就临时摆个地摊,挣点钱贴补家用或缓减经济压力。
B.在“3.15”之后,成都市就明确允许占道经营摆摊设点,两个月时间增加了10万人的就业岗位。
C.白领们把私家车后备箱变成了“摇钱树”,一些摊主每天营业额达到千元以上,路边经济引来了更高层次的从业者
D.地摊经济为商业机会创造场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商品也比超市便宜,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成本。。
13.A
14.下列对材料二图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近30天,“摆摊技巧”对80后这批人群的吸引力最大,超过50%的关注者均为90后。
B.热度最高的搜索内容为“年轻人适合摆什么地摊”,表明很多年轻人没有工作,所以对这种“新经济”积极参与。
C.摆地摊的多是年轻人,同时要找准市场需求问题,可能要以女性为主要销售对象。
D.疫情之后我国失业率陡增,城镇失业率高于城市。80后、90后是地摊经济的主要参与者。
14.C
15.下列对材料三的概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受访网友中支持放宽对流动摊贩的管理和自己也会光顾地摊的占比均超过七成。
B.摆地摊可以不受场地限制,家门口、路边,甚至汽车后备箱等都可以摆摊设点。
C.要管住商品食品安全问题,注意假冒伪劣、食物中毒等现象的出现。
D.作者认为相关部门对于地摊经济的管理要立足长远、扬长避短、因地施策,让其“井然有序”。
15.D
16
.结合上面三则材料,谈谈地摊经济的利与弊。(利与弊各谈两点)(4分)
16利:1、更大的促进了灵活就业。2、降低创业成本(至少不会付高房租)3、增加老百姓生活便捷,让老百姓生活更加丰富多彩。4、空余时间可以用来增加收入。5、消费者在衣食有了多种选择,有了更多的竞争,因为地摊成本相对实体店要低很多,可能会变相地降低消费者地生活成本。
弊:1、地摊经济首先就会影响到了实体店的生意,因为成本低,造成的是售卖的商品价格就比较廉价,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的事情,长期下去对于一些商家来说,本已经不景气更会雪上加霜的。2、如果影响严重的话,实体店生意不好,就必然会进一步影响到大批商家关门,由于高房价的影响,房租也顺势很高,如果租的店面太贵,商家自然会选择关门进行转型,如果大面积的关门,实体店铺无人再租,或者出租率很低的情况下,无人看好商铺,商铺的价位势必会下滑严重。3、高房价的诞生才造就了繁华的线上经济,地摊经济涉及的面更广,比如生活用品和衣食等,会不会进一步逼迫更多的商家转型为地摊经济,直接影响到商铺很少无人问津,还值得观察。(意思相近即可)
(1商品质量无法保证,2随意占道经营会影响交通安全,社会秩序风险隐患3噪音扰民,影响市容)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共15分)
父爱昼夜无眠
尤天成
?
①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话也没说。
②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③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④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饭毕,他们又送我一套“三枪”内衣,并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⑤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⑥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父亲并抱愧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⑦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1000多元了,“我想帮你早点儿把房债还上。”
⑧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
⑨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撇下老李头,不放心地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
⑩“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
阅读提示
文章情节层层推进,结构严谨。作品中的“我”是一个昼伏夜出的作家,认为每天不让父亲担心生活就是孝顺父亲,其实不然。
父亲在白天睡觉时打呼噜,吵到了“我”睡觉,“我”向父亲抱怨,甚至发生冲突;后来“我”发现父亲不在家,以为父亲去了朋友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在澡堂相遇……充分体现了父亲的关怀体贴之情,父爱的伟大、无私与理解。
?
1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文章第②段画横线句子写了“我”希望父亲白天不影响“我”睡觉的理由,吐露了生活的艰辛,表达了“我”对生活的埋怨和不满。
B.文章第④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环境描写和神态描写,渲染了环境的恶劣和父亲工作的劳累。
C.文章多处设有伏笔,如“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我突然发现父亲皮肤比原先白了”等,这些伏笔使情节的发展更合乎情理,不显得突兀。
D.文章第⑧段中递毛巾老大爷的话,是对父亲的正面描写,既照应了前文,又更好地突出了父亲的形象。
17
.C
18.
文中的“我”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我”这一人物形象。(3分)
(1)孝顺(爱自己的父亲)。(2)勤奋(能吃苦、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3)不虚荣(很实在、阳光)。(4)理解父爱并努力回报。
19.
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赏析文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情感。(每小题3分,共6分)
(1)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
(从神态描写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通过对父亲的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没料到儿子会情绪激昂地指责自己时的惊讶,想说出委屈但又怕引起儿子不快只能将委屈憋在心里的无奈。
(2)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比作“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我”对父亲的理解、感激和回报,深沉感人,将对父爱的颂扬推向高潮。
20.文章以“父爱昼夜无眠”为题,你是如何理解“昼夜无眠”这四个字的?(4分)
20.表面含义:父亲为了减轻我经济上的负担,为了让我能够好好休息,晚上到浴室帮别人擦背,白天就在浴室客座上躺一躺,白天和晚上都没有好好休息。
深层含义:父亲对儿子的爱永远没有停止,一直想办法尽其所能地给予(即使从农村来到城里,也想办法打工帮儿子还债)。
四.名著阅读(共8分)
东岳中学901班举行“《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根据要求,完成21-23题。
21.选出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2分)
A.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B.孙悟空从天宫打出御马监直至南天门,重回花果山的原因是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唐僧念紧箍咒的惩罚他。
C.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成妖怪。
D.红孩儿在火焰山修炼300年,炼成三昧真火,口里吐火,鼻子喷烟,武艺高强。
22.活动中,有四位同学谈了对下列一段话的理解和赏析,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21.
B
(2分)
?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跳过桥中间,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大字。石猿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床石凳,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A.划线句运用动作描写,用一系列的动词(蹲、纵、跳、看)写出了石猴的动作连贯,身手高强。
B.“大造化,大造化”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了石猴找到了猴儿们安身之处后的那种自得和激动兴奋之情。
C.美猴王后来又叫孙悟空,是观世音菩萨给取的法名。“猢狲”的“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便教姓“孙”。
D.
石猴的形象兼有“神、猴、人”三性,神性:本是仙石,受日月精华,渐渐通灵。仙胞迸裂,产石卵,化石猴。猴性:有猴子一样惹人喜爱的动作、习性和相貌。人性:有人的动作语言和思想,有担当,为他人考虑,有领导才能,看重信用。
22.
C
23.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分别以一个字概括了几部名著的精神实质,将《三国演义》归纳为“忠”字,将《水浒传》归纳为“义”字,将《红楼梦》归纳为“情”字。请你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归纳《西游记》,并简述理由。(4分)
23.示例:①诚??
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始终不改初心,用诚心求取真经,最终感化天地,功德圆满。?
②专?
为了求取真经,师徒四人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用心专一,毫不动摇。?
③恒?
为了求取真经,他们坚持不懈,以一颗恒心感天动地。④勇?
师徒四人敢做常人不敢为之事,勇敢面对妖魔鬼怪,具有大无畏精神。⑤合作???
西天取经之路充满险恶,但唐僧师徒最终能取得真经,功德圆满,靠的是四人团结合作,齐心协力。
五.作文(50分)
24.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50分)
从小到大你经历了无数次考试,有理化实验操作的紧张,有联考的粗心失误,有体育中考上的不如意,有即将到来的中考的担忧……
请给你学校的心理老师(心理辅导师)写封信,倾诉你近段时间的困惑、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24.参考黄石调研考试标准。
?
?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黄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压轴卷14
(根据黄石市2021年四月中考语文调研考试样卷编写)
姓名:
准考证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2.
考生在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卷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照要求答题。
3.
所有答案均须做着答题卷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dǐ
lì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①十几年前,高铁技术也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
),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

,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成为了国家的脊梁。②以高铁为镜,让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wùyōnghuìyán,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
),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铁路凤凰涅盘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③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④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左右。

1.下列依次对文中两个加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B.jǐ

C.jí

D.jǐ

1.D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砥厉
勿庸讳言
B.砥砺
毋庸讳言
C.砥厉
毋庸讳言
D.砥砺
勿庸讳言
2.B
3.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后来居上????厚积薄发????舍近求远
B.后发先至????养精蓄锐????舍本逐末
C.后发先至????养精蓄锐????舍近求远
D.后来居上????厚积薄发????舍本逐末
3.A
4.文中划线句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①句修改为“十几年前,高铁技术也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
B.
②句修改为“以高铁为镜,让我们发扬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C.
③句修改为“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模型概念”。
D.
④句修改为“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
4.D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②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
③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
④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
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
5.B
6.综合性学习
(4分)
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表达“自强不息”含义的名句,请你举出一例并说说其含义。(2分)
【示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诗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年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壮志豪情。
(2)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请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国家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
(1)略(2)
【示例】让中国变强盛毕生奉献。
7,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8分)
翻开厚重的古诗词书卷,驻足就能看见“忧国爱国”的茕茕身影,俯身便能听见“报国建功”的铿锵之音。文天祥视死如归,《过零丁洋》中以“①
,②
”的忠诚名垂青史;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③
,④
”充分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龚自珍(《己亥杂诗》)以一句“⑤


”表达了随辞官为民,仍心系国家的情怀;范仲淹以一句“⑦
,⑧
”(《岳阳楼记》)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
7.(1)落红不是无情物(2)化作春泥更护花(3)忽如一夜春风来(4)千树万树梨花开(5)杨花落尽子规啼(6)闻道龙标过五溪(7)出淤泥而不染(8)濯清涟而不妖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共10分)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
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近郭而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仅供参考 范文正公,苏州人,平时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选择那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以帮助。当他贵重显达之时,购置近城保收的良田一千亩,称作“义田”,用来养育救济本家族的人们。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女、娶妻、生病、丧葬都予以资助。选择家族中年长辈高而且贤德的人主管帐目,经常总计收入和支出。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
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每天的饭,一人供给一升米;每年的衣服,每人分给一匹细绢。嫁闺女的发给五十千钱,闺女改嫁的发给三十千钱;娶儿媳妇的发给三十千钱,再娶的发给十五千钱;丧葬发给的费用和闺女再嫁的数目相同,孩子的丧事发钱十千。族人聚居的九十多口,义田每年收入供分配用的稻子八百斛,用它所收入的粮食,来供应在这里的聚居的族人,充裕有余而无枯竭之时。退居在家、等待职务的人予以供给,出仕为官的人则停止供给。此其大较也。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
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这就是它的大致情况。当初,范公还未贵重显达时,就曾有过这种愿望,而无力实现长达二十年之久。后来做了西部边境的统帅,又入朝参与主持朝政,从此才开始有了俸禄赏赐的收入,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他去世之后,后代的子孙修明他的事业,继承他的志向,和他在世的时候一样。他虽地位高俸禄多,却终生过着清贫的生活。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观文正之义,贤于孟子,其规模远举又宜过之。
逝世的时候,甚至没有钱财装殓,子女们也没有钱财为他举办像样的丧事。他只是把救济贫寒、养活亲族的道义,留传给子女罢了。
  孟子说:“由爱自己的亲人而施仁德于民众,由对民众仁德而爱惜世间万物。”现在从范文正公的购置义田这件事来看,是比晏平仲还要贤明啊。他施行的规模的久远和全面,恐怕是要超过晏子的。
8,下列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殁之
/日身无以为
/敛子无以为
/丧惟以施贫活族之
/义遗其子而已
B.
殁之日
/身无以为敛子
/无以为丧
/惟以施贫活
/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C.
殁之日身无
/以为敛子
/无以为丧惟
/以施贫活族之义遗
/其子而已
D.
殁之日
/身无以为敛
/子无以为丧
/惟以施贫活族之义
/遗其子而已
8.D
9.下列各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范公临死时,将“万钟禄”交给儿子,让儿子把布施贫民和养活族人的义行发扬光大。
B.补写范仲淹参政而“位充禄厚”,才实现义田壮举,
意在说明范公用俸禄购田的无私。
C.作者用孟子“亲亲而仁民”
的话,
认为范仲淹的义举与之相接近。
D.作者所记范文正置义田一事,可以认为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一种具体表现。
9.B
10.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⑴方贵显时,置近郭而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

3
分)
(1)当他富贵显达的时候,购买了靠近外城而常年丰收的良田一千亩,名为义田。
⑵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3分)
(2)孟子说:先爱亲人,然后仁爱百姓,仁爱百姓,然后爱惜万物。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共5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金樽清酒”“玉盘珍羞”描绘豪华盛大的宴饮场面,营造了欢乐的气氛。
?
B.“欲渡”“将登”两句以奇特的想象、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感慨。
C.句诗中三字短句写出诗人感到前路艰难,迷茫中作者看清方向,积极乐观心态油然而生
?
D.结尾两句,诗人在彷徨和感叹后,重新树立信心,坚信新事物必将被旧事物所代替。
11.B
1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运用什么手法?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愿?简要分析。(3分)
12.运用人物典故,借伊尹、吕尚的成功来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一天的期望,表达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16小题,共10分)
材料一:
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各地出台一系列放宽地摊管理的政策,“地摊经济”悄然火了起来,其背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增加了工作岗位。受疫情影响,不少人没法外出务工,而在家门口摆个地摊,也能养活自己。据报道,自3月15日,成都市明确允许临时占道经营摆摊设点以来,两个月时间增加了10万就业岗位。
其次,增加了收入。受疫情影响,不少人都感到“钱紧”,这个时候更要动起来!在郑州,白领们放下面子,把私家车后备箱变成了“摇钱树”,一些摊主每天营业额达到千元以上。
最后,激活了城市经济。地摊经济为商业机会创造场景,带动了一个城市的消费活力。城市路边的地摊,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地摊售卖的物品多数比超市便宜,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成本。
(摘编自《地摊经济究竟有多火?》)
材料二:
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近7天“摆摊技巧”相关内容搜索热度同比暴涨655%,达到10年来最高值。
?材料三:
放宽地摊管理,搞活路边经济,宜作长久之计,而不是应对疫情、促进就业、恢复经济的权宜之计。有3094位受访者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67.9%的受访网友支持放宽流动摊贩管理;有57.1%的受访网友表示,流动摊贩让城市生活更加便利,更有温度;实际消费方面,近七成受访者表示会光顾摊贩。由此可以看到,流动摊贩颇受市民欢迎,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不宜“管死”。要明确商户摊贩的外摆范围,划出合理的“可占区”“地摊区”;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附近住宅、交通情况,开放部分街道为摊贩提供经营场地;严格管住食品安全底线问题,严防假冒伪劣、食物中毒等现象的出现;摊贩自觉做好卫生安全工作,禁止占用盲道……应当说,具体规范措施不难找,关键是有没有长期思维,如果仅仅作为权宜之计,一阵风过后还是“严管”,一切照旧,难免会引来诟病。需要指出的是,地摊并非就代表脏乱差,上述调查显示,超四成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居住地附近有摊贩,其中25%的受访者表示,摊贩虽多,但井然有序。这个比例还不算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要在这个“井然有序”上把文章做好,相信地摊经济、路边经济会受到更大的欢迎,也会引来更高层次的从业者。既然是一项受老百姓欢迎的经济形态,相关部门不如借机发力,甚至可以借此机会,重新审视规划地摊经济,重新定位,提高层次,让城市在有序管理的前提下,展现街头文化、路边经济接地气的温情一面,激发更多的经济动力和活力。
(摘编自《松绑地摊经济
不妨加以长远考虑》)
13.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疫情之下,不少人没法外出务工,因此,有市民就临时摆个地摊,挣点钱贴补家用或缓减经济压力。
B.在“3.15”之后,成都市就明确允许占道经营摆摊设点,两个月时间增加了10万人的就业岗位。
C.白领们把私家车后备箱变成了“摇钱树”,一些摊主每天营业额达到千元以上,路边经济引来了更高层次的从业者
D.地摊经济为商业机会创造场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商品也比超市便宜,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成本。。
13.A
14.下列对材料二图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近30天,“摆摊技巧”对80后这批人群的吸引力最大,超过50%的关注者均为90后。
B.热度最高的搜索内容为“年轻人适合摆什么地摊”,表明很多年轻人没有工作,所以对这种“新经济”积极参与。
C.摆地摊的多是年轻人,同时要找准市场需求问题,可能要以女性为主要销售对象。
D.疫情之后我国失业率陡增,城镇失业率高于城市。80后、90后是地摊经济的主要参与者。
14.C
15.下列对材料三的概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受访网友中支持放宽对流动摊贩的管理和自己也会光顾地摊的占比均超过七成。
B.摆地摊可以不受场地限制,家门口、路边,甚至汽车后备箱等都可以摆摊设点。
C.要管住商品食品安全问题,注意假冒伪劣、食物中毒等现象的出现。
D.作者认为相关部门对于地摊经济的管理要立足长远、扬长避短、因地施策,让其“井然有序”。
15.D
16
.结合上面三则材料,谈谈地摊经济的利与弊。(利与弊各谈两点)(4分)
16利:1、更大的促进了灵活就业。2、降低创业成本(至少不会付高房租)3、增加老百姓生活便捷,让老百姓生活更加丰富多彩。4、空余时间可以用来增加收入。5、消费者在衣食有了多种选择,有了更多的竞争,因为地摊成本相对实体店要低很多,可能会变相地降低消费者地生活成本。
弊:1、地摊经济首先就会影响到了实体店的生意,因为成本低,造成的是售卖的商品价格就比较廉价,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的事情,长期下去对于一些商家来说,本已经不景气更会雪上加霜的。2、如果影响严重的话,实体店生意不好,就必然会进一步影响到大批商家关门,由于高房价的影响,房租也顺势很高,如果租的店面太贵,商家自然会选择关门进行转型,如果大面积的关门,实体店铺无人再租,或者出租率很低的情况下,无人看好商铺,商铺的价位势必会下滑严重。3、高房价的诞生才造就了繁华的线上经济,地摊经济涉及的面更广,比如生活用品和衣食等,会不会进一步逼迫更多的商家转型为地摊经济,直接影响到商铺很少无人问津,还值得观察。(意思相近即可)
(1商品质量无法保证,2随意占道经营会影响交通安全,社会秩序风险隐患3噪音扰民,影响市容)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共15分)
父爱昼夜无眠
尤天成
①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话也没说。
②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③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④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饭毕,他们又送我一套“三枪”内衣,并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⑤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⑥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父亲并抱愧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⑦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1000多元了,“我想帮你早点儿把房债还上。”
⑧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
⑨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撇下老李头,不放心地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
⑩“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阅读提示
文章情节层层推进,结构严谨。作品中的“我”是一个昼伏夜出的作家,认为每天不让父亲担心生活就是孝顺父亲,其实不然。
父亲在白天睡觉时打呼噜,吵到了“我”睡觉,“我”向父亲抱怨,甚至发生冲突;后来“我”发现父亲不在家,以为父亲去了朋友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在澡堂相遇……充分体现了父亲的关怀体贴之情,父爱的伟大、无私与理解。
1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文章第②段画横线句子写了“我”希望父亲白天不影响“我”睡觉的理由,吐露了生活的艰辛,表达了“我”对生活的埋怨和不满。
B.文章第④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环境描写和神态描写,渲染了环境的恶劣和父亲工作的劳累。
C.文章多处设有伏笔,如“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我突然发现父亲皮肤比原先白了”等,这些伏笔使情节的发展更合乎情理,不显得突兀。
D.文章第⑧段中递毛巾老大爷的话,是对父亲的正面描写,既照应了前文,又更好地突出了父亲的形象。
17
.C
18.
文中的“我”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我”这一人物形象。(3分)
(1)孝顺(爱自己的父亲)。(2)勤奋(能吃苦、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3)不虚荣(很实在、阳光)。(4)理解父爱并努力回报。
19.
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赏析文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情感。(每小题3分,共6分)
(1)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
(从神态描写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通过对父亲的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没料到儿子会情绪激昂地指责自己时的惊讶,想说出委屈但又怕引起儿子不快只能将委屈憋在心里的无奈。
(2)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比作“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我”对父亲的理解、感激和回报,深沉感人,将对父爱的颂扬推向高潮。
20.文章以“父爱昼夜无眠”为题,你是如何理解“昼夜无眠”这四个字的?(4分)
20.表面含义:父亲为了减轻我经济上的负担,为了让我能够好好休息,晚上到浴室帮别人擦背,白天就在浴室客座上躺一躺,白天和晚上都没有好好休息。
深层含义:父亲对儿子的爱永远没有停止,一直想办法尽其所能地给予(即使从农村来到城里,也想办法打工帮儿子还债)。
四.名著阅读(共8分)
东岳中学901班举行“《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根据要求,完成21-23题。
21.选出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2分)
A.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B.孙悟空从天宫打出御马监直至南天门,重回花果山的原因是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唐僧念紧箍咒的惩罚他。
C.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成妖怪。
D.红孩儿在火焰山修炼300年,炼成三昧真火,口里吐火,鼻子喷烟,武艺高强。
22.活动中,有四位同学谈了对下列一段话的理解和赏析,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21.
B
(2分)
?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跳过桥中间,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大字。石猿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床石凳,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A.划线句运用动作描写,用一系列的动词(蹲、纵、跳、看)写出了石猴的动作连贯,身手高强。
B.“大造化,大造化”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了石猴找到了猴儿们安身之处后的那种自得和激动兴奋之情。
C.美猴王后来又叫孙悟空,是观世音菩萨给取的法名。“猢狲”的“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便教姓“孙”。
D.
石猴的形象兼有“神、猴、人”三性,神性:本是仙石,受日月精华,渐渐通灵。仙胞迸裂,产石卵,化石猴。猴性:有猴子一样惹人喜爱的动作、习性和相貌。人性:有人的动作语言和思想,有担当,为他人考虑,有领导才能,看重信用。
22.
C
23.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分别以一个字概括了几部名著的精神实质,将《三国演义》归纳为“忠”字,将《水浒传》归纳为“义”字,将《红楼梦》归纳为“情”字。请你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归纳《西游记》,并简述理由。(4分)
23.示例:①诚??
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始终不改初心,用诚心求取真经,最终感化天地,功德圆满。?
②专?
为了求取真经,师徒四人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用心专一,毫不动摇。?
③恒?
为了求取真经,他们坚持不懈,以一颗恒心感天动地。④勇?
师徒四人敢做常人不敢为之事,勇敢面对妖魔鬼怪,具有大无畏精神。⑤合作???
西天取经之路充满险恶,但唐僧师徒最终能取得真经,功德圆满,靠的是四人团结合作,齐心协力。
五.作文(50分)
24.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50分)
从小到大你经历了无数次考试,有理化实验操作的紧张,有联考的粗心失误,有体育中考上的不如意,有即将到来的中考的担忧……
请给你学校的心理老师(心理辅导师)写封信,倾诉你近段时间的困惑、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24.参考黄石调研考试标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1年黄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压轴卷14
(根据黄石市2021年四月中考语文调研考试样卷编写)
姓名:
准考证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2.
考生在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卷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照要求答题。
3.
所有答案均须做着答题卷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dǐ
lì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①十几年前,高铁技术也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
),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

,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成为了国家的脊梁。②以高铁为镜,让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wùyōnghuìyán,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
),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铁路凤凰涅盘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③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④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左右。

1.下列依次对文中两个加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B.jǐ

C.jí

D.jǐ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砥厉
勿庸讳言
B.砥砺
毋庸讳言
C.砥厉
毋庸讳言
D.砥砺
勿庸讳言
3.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后来居上????厚积薄发????舍近求远
B.后发先至????养精蓄锐????舍本逐末
C.后发先至????养精蓄锐????舍近求远
D.后来居上????厚积薄发????舍本逐末
4.文中划线句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①句修改为“十几年前,高铁技术也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
B.
②句修改为“以高铁为镜,让我们发扬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C.
③句修改为“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模型概念”。
D.
④句修改为“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②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
③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
④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
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
6.综合性学习
(4分)
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表达“自强不息”含义的名句,请你举出一例并说说其含义。(2分)
【示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诗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年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壮志豪情。
(2)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请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国家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8分)
翻开厚重的古诗词书卷,驻足就能看见“忧国爱国”的茕茕身影,俯身便能听见“报国建功”的铿锵之音。文天祥视死如归,《过零丁洋》中以“①
,②
”的忠诚名垂青史;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③
,④
”充分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龚自珍(《己亥杂诗》)以一句“⑤


”表达了随辞官为民,仍心系国家的情怀;范仲淹以一句“⑦
,⑧
”(《岳阳楼记》)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共10分)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
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近郭而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
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
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观文正之义,贤于孟子,其规模远举又宜过之。
8,下列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殁之
/日身无以为
/敛子无以为
/丧惟以施贫活族之
/义遗其子而已
B.
殁之日
/身无以为敛子
/无以为丧
/惟以施贫活
/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C.
殁之日身无
/以为敛子
/无以为丧惟
/以施贫活族之义遗
/其子而已
D.
殁之日
/身无以为敛
/子无以为丧
/惟以施贫活族之义
/遗其子而已
9.下列各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范公临死时,将“万钟禄”交给儿子,让儿子把布施贫民和养活族人的义行发扬光大。
B.补写范仲淹参政而“位充禄厚”,才实现义田壮举,
意在说明范公用俸禄购田的无私。
C.作者用孟子“亲亲而仁民”
的话,
认为范仲淹的义举与之相接近。
D.作者所记范文正置义田一事,可以认为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一种具体表现。
10.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⑴方贵显时,置近郭而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

3
分)
⑵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共5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金樽清酒”“玉盘珍羞”描绘豪华盛大的宴饮场面,营造了欢乐的气氛。
?
B.“欲渡”“将登”两句以奇特的想象、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感慨。
C.句诗中三字短句写出诗人感到前路艰难,迷茫中作者看清方向,积极乐观心态油然而生
?
D.结尾两句,诗人在彷徨和感叹后,重新树立信心,坚信新事物必将被旧事物所代替。
1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运用什么手法?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愿?简要分析。(3分)
?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16小题,共10分)
材料一:
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各地出台一系列放宽地摊管理的政策,“地摊经济”悄然火了起来,其背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增加了工作岗位。受疫情影响,不少人没法外出务工,而在家门口摆个地摊,也能养活自己。据报道,自3月15日,成都市明确允许临时占道经营摆摊设点以来,两个月时间增加了10万就业岗位。
其次,增加了收入。受疫情影响,不少人都感到“钱紧”,这个时候更要动起来!在郑州,白领们放下面子,把私家车后备箱变成了“摇钱树”,一些摊主每天营业额达到千元以上。
最后,激活了城市经济。地摊经济为商业机会创造场景,带动了一个城市的消费活力。城市路边的地摊,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地摊售卖的物品多数比超市便宜,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成本。
(摘编自《地摊经济究竟有多火?》)
材料二:
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近7天“摆摊技巧”相关内容搜索热度同比暴涨655%,达到10年来最高值。
?材料三:
放宽地摊管理,搞活路边经济,宜作长久之计,而不是应对疫情、促进就业、恢复经济的权宜之计。有3094位受访者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67.9%的受访网友支持放宽流动摊贩管理;有57.1%的受访网友表示,流动摊贩让城市生活更加便利,更有温度;实际消费方面,近七成受访者表示会光顾摊贩。由此可以看到,流动摊贩颇受市民欢迎,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不宜“管死”。要明确商户摊贩的外摆范围,划出合理的“可占区”“地摊区”;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附近住宅、交通情况,开放部分街道为摊贩提供经营场地;严格管住食品安全底线问题,严防假冒伪劣、食物中毒等现象的出现;摊贩自觉做好卫生安全工作,禁止占用盲道……应当说,具体规范措施不难找,关键是有没有长期思维,如果仅仅作为权宜之计,一阵风过后还是“严管”,一切照旧,难免会引来诟病。需要指出的是,地摊并非就代表脏乱差,上述调查显示,超四成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居住地附近有摊贩,其中25%的受访者表示,摊贩虽多,但井然有序。这个比例还不算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要在这个“井然有序”上把文章做好,相信地摊经济、路边经济会受到更大的欢迎,也会引来更高层次的从业者。既然是一项受老百姓欢迎的经济形态,相关部门不如借机发力,甚至可以借此机会,重新审视规划地摊经济,重新定位,提高层次,让城市在有序管理的前提下,展现街头文化、路边经济接地气的温情一面,激发更多的经济动力和活力。
(摘编自《松绑地摊经济
不妨加以长远考虑》)
13.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疫情之下,不少人没法外出务工,因此,有市民就临时摆个地摊,挣点钱贴补家用或缓减经济压力。
B.在“3.15”之后,成都市就明确允许占道经营摆摊设点,两个月时间增加了10万人的就业岗位。
C.白领们把私家车后备箱变成了“摇钱树”,一些摊主每天营业额达到千元以上,路边经济引来了更高层次的从业者
D.地摊经济为商业机会创造场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商品也比超市便宜,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成本。。
14.下列对材料二图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近30天,“摆摊技巧”对80后这批人群的吸引力最大,超过50%的关注者均为90后。
B.热度最高的搜索内容为“年轻人适合摆什么地摊”,表明很多年轻人没有工作,所以对这种“新经济”积极参与。
C.摆地摊的多是年轻人,同时要找准市场需求问题,可能要以女性为主要销售对象。
D.疫情之后我国失业率陡增,城镇失业率高于城市。80后、90后是地摊经济的主要参与者。
15.下列对材料三的概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受访网友中支持放宽对流动摊贩的管理和自己也会光顾地摊的占比均超过七成。
B.摆地摊可以不受场地限制,家门口、路边,甚至汽车后备箱等都可以摆摊设点。
C.要管住商品食品安全问题,注意假冒伪劣、食物中毒等现象的出现。
D.作者认为相关部门对于地摊经济的管理要立足长远、扬长避短、因地施策,让其“井然有序”。
16
.结合上面三则材料,谈谈地摊经济的利与弊。(利与弊各谈两点)(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共15分)
父爱昼夜无眠
尤天成
①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话也没说。
②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③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④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饭毕,他们又送我一套“三枪”内衣,并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⑤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⑥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父亲并抱愧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⑦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1000多元了,“我想帮你早点儿把房债还上。”
⑧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
⑨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撇下老李头,不放心地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
⑩“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阅读提示
文章情节层层推进,结构严谨。作品中的“我”是一个昼伏夜出的作家,认为每天不让父亲担心生活就是孝顺父亲,其实不然。
父亲在白天睡觉时打呼噜,吵到了“我”睡觉,“我”向父亲抱怨,甚至发生冲突;后来“我”发现父亲不在家,以为父亲去了朋友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在澡堂相遇……充分体现了父亲的关怀体贴之情,父爱的伟大、无私与理解。
1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文章第②段画横线句子写了“我”希望父亲白天不影响“我”睡觉的理由,吐露了生活的艰辛,表达了“我”对生活的埋怨和不满。
B.文章第④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环境描写和神态描写,渲染了环境的恶劣和父亲工作的劳累。
C.文章多处设有伏笔,如“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我突然发现父亲皮肤比原先白了”等,这些伏笔使情节的发展更合乎情理,不显得突兀。
D.文章第⑧段中递毛巾老大爷的话,是对父亲的正面描写,既照应了前文,又更好地突出了父亲的形象。
18.
文中的“我”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我”这一人物形象。(3分)
19.
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赏析文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情感。(每小题3分,共6分)
(1)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
(从神态描写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0.文章以“父爱昼夜无眠”为题,你是如何理解“昼夜无眠”这四个字的?(4分)
四.名著阅读(共8分)
东岳中学901班举行“《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根据要求,完成21-23题。
21.选出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2分)
A.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B.孙悟空从天宫打出御马监直至南天门,重回花果山的原因是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唐僧念紧箍咒的惩罚他。
C.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成妖怪。
D.红孩儿在火焰山修炼300年,炼成三昧真火,口里吐火,鼻子喷烟,武艺高强。
22.活动中,有四位同学谈了对下列一段话的理解和赏析,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2分)
?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跳过桥中间,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大字。石猿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床石凳,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A.划线句运用动作描写,用一系列的动词(蹲、纵、跳、看)写出了石猴的动作连贯,身手高强。
B.“大造化,大造化”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了石猴找到了猴儿们安身之处后的那种自得和激动兴奋之情。
C.美猴王后来又叫孙悟空,是观世音菩萨给取的法名。“猢狲”的“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便教姓“孙”。
D.
石猴的形象兼有“神、猴、人”三性,神性:本是仙石,受日月精华,渐渐通灵。仙胞迸裂,产石卵,化石猴。猴性:有猴子一样惹人喜爱的动作、习性和相貌。人性:有人的动作语言和思想,有担当,为他人考虑,有领导才能,看重信用。
23.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分别以一个字概括了几部名著的精神实质,将《三国演义》归纳为“忠”字,将《水浒传》归纳为“义”字,将《红楼梦》归纳为“情”字。请你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归纳《西游记》,并简述理由。(4分)
五.作文(50分)
24.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50分)
从小到大你经历了无数次考试,有理化实验操作的紧张,有联考的粗心失误,有体育中考上的不如意,有即将到来的中考的担忧……
请给你学校的心理老师(心理辅导师)写封信,倾诉你近段时间的困惑、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PAGE
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