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黄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压轴卷17
(根据黄石市2021年四月中考语文调研考试样卷编写)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10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基本路线,①在探索和实践中找到了、拓展了、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在这条总道路下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领域中的一些具体道路。三十多年来,②我们能够创造出了前无古人的人类历史上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的根本原因。③现在,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地拓展这条道路、与时俱进走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历史上曾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后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tú、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却没有睁开眼看世界,( ),④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形成落伍者,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 )、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这段历史悲剧,我们都刻骨míng心的记忆。
1、给材料中两个加点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duò
zǎi
B、tuò
zǎi
C、duò
zhǎi
D、tuò
zhǎi
2、给材料中的拼音写上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荼 铭 B、茶 明 C、荼 明 D、茶 铭
3、给材料中两个括号处写上相应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目中无人 积贫积弱 B、夜郎自大 积贫积弱
C、夜郎自大 一穷二白 D、目中无人 一穷二白
4、文中四个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修改为:在探索和实践中找到了、坚持了、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②句修改为:我们可以创造出了前无古人的人类历史上的发展成就
C、③句修改为:现在,最关键的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
D、④句修改为:丢掉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形成落伍者,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
5、材料中划线处,有一段文字填上去正确的一项是( )
②第二,必须顺应世界大势
①“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④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
③是事关党的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
A、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6、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全国上下掀起了学党史的热潮,向阳中学901班为此准备开“红心向党、做新时代的好少年”的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为“红心向党、做新时代的好少年”的主题活动仿照示例设计两个活动(2分)
示例:红心向党·演讲比赛
我的设计:
(2)为学党史系列活动拟写一条标语。(2分)
我的创作:
7、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8分)
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做好不懈的奋斗,体现在其诗文中就是文天祥的决死之心(1)“ ”(用《过零丁洋》的句子);就是杜甫的伤时之心(2)“ ”(用《春望》的句子);就是范仲淹的天下之心(3)“ ”(用《岳阳楼记》的句子);就龚自珍的奉献之心(4)“ ”(用《已亥杂诗》的句子)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8---10题(10分)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作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①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②,随从入蜀。自葭萌③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基精,忠推锋④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⑤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追谥刚侯。
(选自《三国志·蜀书六》,有删改)
【注】①假:临时的,代理的。②委质:归顺,归附。
③葭萌:指葭萌关之战。④推锋:手持兵器冲锋。⑤关、马:指关羽、马超。当时关羽镇守在外。
8、
给文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
B、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
C、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
D、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
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忠首先是在荆州牧刘表手下为将,后归属到刘备手下为将。
B.
黄忠在刘备手下为将时,英勇善战,在对战夏侯渊时大获全胜。
C.
刘备对黄忠的英勇善战十分欣赏,封他为后将军位同关张。
D.
诸葛亮认为黄忠的名声没有关羽、马超高,所对反对刘备封他为后将军,最终位在关张之下。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
⑴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
⑵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
(二)读下面诗歌,完成11-12题(5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下列各项中对本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B.颔联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都破败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
C.颔联“三月”表明丧乱之久,“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D.全诗所写意象甚多,从“远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残木。再到“近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白发,步步推进,“镜头”越来越小,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身上。
12、诗的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
?
?
?三、现代文阅读(25)
?(一)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13----16题(10分)
材料一:
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充分展示“生态、活力、幸福”新仁化的形象和魅力,仁化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摄影家协会于春节期间在该县文化广场联合举办“美丽仁化”新春摄影艺术展,每天都吸引了众多群众观赏。
据了解,“美丽仁化”摄影艺术展既是主体凸显仁化的山水名胜和景观资源的展示,又是体现仁化文化软实力、宣传美丽仁化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出县委、县政府对推动全县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视与关怀,也是体现县委、县政府对该县摄影文化和摄协工作给予的肯定和鼓励。“美丽仁化”摄影艺术展的举办,其意义在于号召该县广大摄影爱好者以此为契机,强化社会责任,关注民生,创作更多引领社会健康发展、艺术水平高的精品。
记者了解到,“美丽仁化”摄影艺术展启动以来,仁化县摄影家协会进行了广泛宣传发动,全体会员积极参与,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精选了221幅(含有在全国、省、市各种摄影大赛中获奖的作品)展出。作品用生动形象画面,充分传扬生态仁化、活力仁化、幸福仁化、美丽仁化。
材料二: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
(?https:?/??/?baike.?/?doc?/?6738659-6953110.html"
\t
"https:?/??/?baike.?/?doc?/?_blank?)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https:?/??/?baike.?/?doc?/?2338910-2473698.html"
\t
"https:?/??/?baike.?/?doc?/?_blank?)"。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
(?https:?/??/?baike.?/?doc?/?7582608-7856702.html"
\t
"https:?/??/?baike.?/?doc?/?_blank?)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
(?https:?/??/?baike.?/?doc?/?5342953-5593265.html"
\t
"https:?/??/?baike.?/?doc?/?_blank?)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
(?https:?/??/?baike.?/?doc?/?5349097-5584553.html"
\t
"https:?/??/?baike.?/?doc?/?_blank?)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端午节与春节
(?https:?/??/?baike.?/?doc?/?5333009-24487866.html"
\t
"https:?/??/?baike.?/?doc?/?_blank?)、清明节
(?https:?/??/?baike.?/?doc?/?3212785-3385771.html"
\t
"https:?/??/?baike.?/?doc?/?_blank?)、中秋节
(?https:?/??/?baike.?/?doc?/?2427843-2566655.html"
\t
"https:?/??/?baike.?/?doc?/?_blank?)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https:?/??/?baike.?/?doc?/?6455605-6669291.html"
\t
"https:?/??/?baike.?/?doc?/?_blank?);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材料三
近几年,老城保护思路有了新发展,提出了可持续保护的理念。这一理念不提倡将老城变成博物馆供人参观,而强调在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改善街区人居环境,让居民们更好地生活在老城中,使老城在浓郁的生活气息中得到可持续保护。
可持续保护的要点之一,是在保护街区风貌的同时重视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满足居民的需要。如前门地区近年来集中解决了街区内影响历史风貌的问题,改造地下管线,建设口袋公园,营造出“老胡同”里的“新生活”。可持续保护的要点之二,是同步改善与街区空间相辅相成的文化环境,让胡同中的老北京味道更浓。如东四地区举办的“报春”活动和“奔跑中寻找东四胡同记忆”的迷你马拉松活动,吸引居民广泛参与,让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入现代生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集合,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标识。中华传统文化在规范传统社会的政治秩序、维系家庭的孝亲观念和培育个体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其一,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稳定的巩固。其二,传统文化有助于以家庭为中心的伦理观念的形成。其三,传统文化有助于培育以“德”为中心的个体价值取向
如今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用得上暖气、空调、网络,看得见青砖、灰瓦、绿槐。这些变化说明,保护老城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从简单的“为保护而保护”转向了综合协调的可持续保护。
13、为材料一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仁化新春摄影艺术展吸引众多群众观赏
B、“美丽仁化”摄影艺术展体现仁化文化软实力
C、仁化举办“美丽仁化”新春摄影艺术展
D、仁化摄影艺术展传扬了生态仁化、活力仁化、幸福仁化、美丽仁化。
14、阅读材料二,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B、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
(?https:?/??/?baike.?/?doc?/?5349097-5584553.html"
\t
"https:?/??/?baike.?/?doc?/?_blank?)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将这一天作为端午节以纪念屈原。
C、我的国传统节日多有一些相关的民风民俗,如春节就有贴春联、守岁、赏花灯和玩龙灯等习俗。
D、端午文化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15、材料三最后一段提到“保护老城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以下与转变之后的观念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将老城变成博物馆供人参观,发挥其教育功能。
B、在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改善街区人居环境。
C、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D、为了生活的需要,可以放弃一些传统的东西。
16、围绕以上材料,请谈谈你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及提出一些保护传统节日的措施。(4分)
(二)阅读下面小说,完成17—20题。(15分)
父爱昼夜无眠
尤天成
①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话也没说。
②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③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④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饭毕,他们又送我一套“三枪”内衣,并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⑤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⑥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父亲并抱愧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⑦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1000多元了,“我想帮你早点儿把房债还上。”
⑧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
⑨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撇下老李头,不放心地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
⑩“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1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第①段画横线句子说“父亲不肯,说他没病”,联系全文看,父亲再三不肯去看病的原因有:一是怕花钱;二是怕影响工作而不能为儿子多出力。
B.文章第②段画横线句子写了“我”希望父亲白天不影响“我”睡觉的理由,吐露了生活的艰辛,表达了“我”对生活的埋怨和不满。
C.文章多处设有伏笔,如“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我突然发现父亲皮肤比原先白了”等,这些伏笔使情节的发展更合乎情理,不显得突兀。
D.文章第⑧段中递毛巾老大爷的话,是对父亲的侧面描写,既照应了前文,又更好地突出了父亲的形象。
18、文中的“我”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简要概括“我”这一人物形象。(3分)
19、赏析文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情感。(6分)
(1)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
(2)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
20、文章以“父爱昼夜无眠”为题,你是如何理解“昼夜无眠”这四个字的?(4分)
4、名著阅读(8分)读下面文章,完成21-23题
【甲】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来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扎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21、下列对《儒林外史》分解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砭时弊,讽喻世人。
B、整书开首以王冕“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把历史上王冕追求功名的旧事一概不提,塑造了一个高人的形象,然后描写的是周进、范进一批八股学士,包括王惠、荀玫,都不再是多少光鲜亮丽的形象。
C、《儒林外史》中写了一些原本可怜的读书人一旦做了官,很快便会成为贪官污吏。其中汤奉和王惠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D、《儒林外史》中塑造的马二先生,是一个为举业而耗尽终生的受害者,但他开始把举业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后来他不再迷信八股到这样的程度
22、对上面两则材料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周进在贡院里昏倒是因为贡院里的阴气重,中了邪才导致昏倒的。
B、从整本书情节上来看,范进中举是周进同情他而录取他的。所以二人有师生关系。
C、两个材料中的主人公周进和范进他们都有为了知识而努力拼博的精神。
D、周进之所以看着号板一头撞过去,是因为他多次到贡院考试而不中的原因。
23、请各用一个字概括周进与范进二人相反的行为表现,不同行为表现的背后有着怎样相同的社会根源呢?(4分)
五、写作与表达(50分)
读下面材料按后面的要求进行写作
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有运动场我们奋力奔跑的身影,有课堂老师激情四溢的话语,有我们努力拼博埋头学习的场景,有过成功的欢乐与地喜悦,也有过失败的痛苦与彷徨,……
是啊,新时代的少年,新生代我们,有很话在心里很久了,想找个机会说一说。临近中考向阳中学902班准备召开考前家长会,家长会上有一个环节是学生代表发言。请你作为学生写一稿发言稿,向家长们说一说心理话。题目自拟,字数600字以上,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黄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压轴卷17
(根据黄石市2021年四月中考语文调研考试样卷编写)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10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基本路线,①在探索和实践中找到了、拓展了、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在这条总道路下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领域中的一些具体道路。三十多年来,②我们能够创造出了前无古人的人类历史上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的根本原因。③现在,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地拓展这条道路、与时俱进走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历史上曾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后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tú、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却没有睁开眼看世界,( ),④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形成落伍者,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 )、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这段历史悲剧,我们都刻骨míng心的记忆。
1、给材料中两个加点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duò
zǎi
B、tuò
zǎi
C、duò
zhǎi
D、tuò
zhǎi
1、B;
2、给材料中的拼音写上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荼 铭 B、茶 明 C、荼 明 D、茶 铭
2、A;
3、给材料中两个括号处写上相应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目中无人 积贫积弱 B、夜郎自大 积贫积弱
C、夜郎自大 一穷二白 D、目中无人 一穷二白
3、B;
4、文中四个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修改为:在探索和实践中找到了、坚持了、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②句修改为:我们可以创造出了前无古人的人类历史上的发展成就
C、③句修改为:现在,最关键的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
D、④句修改为:丢掉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形成落伍者,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
4、A;
5、材料中划线处,有一段文字填上去正确的一项是( )
②第二,必须顺应世界大势
①“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④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
③是事关党的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
A、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5、B;
6、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全国上下掀起了学党史的热潮,向阳中学901班为此准备开“红心向党、做新时代的好少年”的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为“红心向党、做新时代的好少年”的主题活动仿照示例设计两个活动(2分)
示例:红心向党·演讲比赛
我的设计:
(2)为学党史系列活动拟写一条标语。(2分)
我的创作:
6、红心向党·朗诵比赛、红心向党·主题班会;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
7、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8分)
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做好不懈的奋斗,体现在其诗文中就是文天祥的决死之心(1)“ ”(用《过零丁洋》的句子);就是杜甫的伤时之心(2)“ ”(用《春望》的句子);就是范仲淹的天下之心(3)“ ”(用《岳阳楼记》的句子);就龚自珍的奉献之心(4)“ ”(用《已亥杂诗》的句子)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8---10题(10分)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作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①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②,随从入蜀。自葭萌③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黄忠,字汉升,是南阳人。荆州牧刘表用他作中郎将,跟随刘表的侄了刘磐驻军长沙攸县。等到曹操故克了荆州的时候,临时行赏一些将军,黄忠仍就任中郎将,归长沙太守韩玄统领。先主刘备征讨荆南四郡时,黄忠遂(随长沙太守韩玄)投靠刘备,并随刘备军队入川。黄忠自葭萌关接受任务攻打刘璋后,经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勇冠三军。益州平定后,黄忠被封为讨虏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基精,忠推锋④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⑤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追谥刚侯。
(选自《三国志·蜀书六》,有删改)
【注】①假:临时的,代理的。②委质:归顺,归附。
③葭萌:指葭萌关之战。④推锋:手持兵器冲锋。⑤关、马:指关羽、马超。当时关羽镇守在外。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黄忠在汉中定军山战役中对阵夏侯渊的部队。夏侯渊部是曹军的精英部队,黄忠仍带领士卒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更是斩杀夏侯渊,自此声名大震,被升为征西大将军。这一年(同年),刘备自立汉中王,欲改封黄忠为后将军,诸葛亮劝说道:“黄忠的名望一向不能跟关羽、马超并列,现在让黄忠与张飞、马超、关羽等人同位,马超、张飞因为离得近,亲眼看见黄忠在益州的战功,因此还能理解,但关羽却是远在荆州,可能会对此不满,您这样做恐怕不妥吧?”刘备坚持说:“我自会加以解劝的。”因此黄忠最后得以与关羽等人齐位并列,赐爵为关内侯。死后被追封为刚侯。
8、
给文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
B、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
C、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
D、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
8.
B
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忠首先是在荆州牧刘表手下为将,后归属到刘备手下为将。
B.
黄忠在刘备手下为将时,英勇善战,在对战夏侯渊时大获全胜。
C.
刘备对黄忠的英勇善战十分欣赏,封他为后将军位同关张。
D.
诸葛亮认为黄忠的名声没有关羽、马超高,所对反对刘备封他为后将军,最终位在关张之下。
9.
D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
⑴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
⑵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
10.
⑴黄忠经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勇猛刚毅在三军中是首屈一指的。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⑵关羽在荆州听说了,恐怕一定会不高兴,最好不要这么做!
(二)读下面诗歌,完成11-12题(5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下列各项中对本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B.颔联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都破败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
C.颔联“三月”表明丧乱之久,“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D.全诗所写意象甚多,从“远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残木。再到“近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白发,步步推进,“镜头”越来越小,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身上。
?
11、A
12、诗的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12、诗句表达诗人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白发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可见其苍老之态,他因忧国伤时而过早衰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忧愁苍老的诗人形象。
?三、现代文阅读(25)
?(一)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13----16题(10分)
材料一:
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充分展示“生态、活力、幸福”新仁化的形象和魅力,仁化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摄影家协会于春节期间在该县文化广场联合举办“美丽仁化”新春摄影艺术展,每天都吸引了众多群众观赏。
据了解,“美丽仁化”摄影艺术展既是主体凸显仁化的山水名胜和景观资源的展示,又是体现仁化文化软实力、宣传美丽仁化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出县委、县政府对推动全县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视与关怀,也是体现县委、县政府对该县摄影文化和摄协工作给予的肯定和鼓励。“美丽仁化”摄影艺术展的举办,其意义在于号召该县广大摄影爱好者以此为契机,强化社会责任,关注民生,创作更多引领社会健康发展、艺术水平高的精品。
记者了解到,“美丽仁化”摄影艺术展启动以来,仁化县摄影家协会进行了广泛宣传发动,全体会员积极参与,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精选了221幅(含有在全国、省、市各种摄影大赛中获奖的作品)展出。作品用生动形象画面,充分传扬生态仁化、活力仁化、幸福仁化、美丽仁化。
材料二: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材料三
近几年,老城保护思路有了新发展,提出了可持续保护的理念。这一理念不提倡将老城变成博物馆供人参观,而强调在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改善街区人居环境,让居民们更好地生活在老城中,使老城在浓郁的生活气息中得到可持续保护。
可持续保护的要点之一,是在保护街区风貌的同时重视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满足居民的需要。如前门地区近年来集中解决了街区内影响历史风貌的问题,改造地下管线,建设口袋公园,营造出“老胡同”里的“新生活”。可持续保护的要点之二,是同步改善与街区空间相辅相成的文化环境,让胡同中的老北京味道更浓。如东四地区举办的“报春”活动和“奔跑中寻找东四胡同记忆”的迷你马拉松活动,吸引居民广泛参与,让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入现代生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集合,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标识。中华传统文化在规范传统社会的政治秩序、维系家庭的孝亲观念和培育个体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其一,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稳定的巩固。其二,传统文化有助于以家庭为中心的伦理观念的形成。其三,传统文化有助于培育以“德”为中心的个体价值取向
如今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用得上暖气、空调、网络,看得见青砖、灰瓦、绿槐。这些变化说明,保护老城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从简单的“为保护而保护”转向了综合协调的可持续保护。
13、为材料一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仁化新春摄影艺术展吸引众多群众观赏
B、“美丽仁化”摄影艺术展体现仁化文化软实力
C、仁化举办“美丽仁化”新春摄影艺术展
D、仁化摄影艺术展传扬了生态仁化、活力仁化、幸福仁化、美丽仁化。
13、C;
14、阅读材料二,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B、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将这一天作为端午节以纪念屈原。
C、我的国传统节日多有一些相关的民风民俗,如春节就有贴春联、守岁、赏花灯和玩龙灯等习俗。
D、端午文化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14、D;
15、材料三最后一段提到“保护老城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以下与转变之后的观念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将老城变成博物馆供人参观,发挥其教育功能。
B、在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改善街区人居环境。
C、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D、为了生活的需要,可以放弃一些传统的东西。
15、B;
16、围绕以上材料,请谈谈你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及提出一些保护传统节日的措施。(4分)
16、理解:(1)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稳定的巩固。(2)传统文化有助于以家庭为中心的伦理观念的形成。(3)传统文化有助于培育以“德”为中心的个体价值取向;措施:(1)加强宣传,培养保护传统的意识(2)正确处理好保护传统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3)通过开展一些活动让保护传统的意识深入校园深入民众。
(二)阅读下面小说,完成17—20题。(15分)
父爱昼夜无眠
尤天成
①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话也没说。
②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③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④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饭毕,他们又送我一套“三枪”内衣,并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⑤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⑥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父亲并抱愧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⑦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1000多元了,“我想帮你早点儿把房债还上。”
⑧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
⑨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撇下老李头,不放心地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
⑩“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1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第①段画横线句子说“父亲不肯,说他没病”,联系全文看,父亲再三不肯去看病的原因有:一是怕花钱;二是怕影响工作而不能为儿子多出力。
B.文章第②段画横线句子写了“我”希望父亲白天不影响“我”睡觉的理由,吐露了生活的艰辛,表达了“我”对生活的埋怨和不满。
C.文章多处设有伏笔,如“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我突然发现父亲皮肤比原先白了”等,这些伏笔使情节的发展更合乎情理,不显得突兀。
D.文章第⑧段中递毛巾老大爷的话,是对父亲的侧面描写,既照应了前文,又更好地突出了父亲的形象。
17、B;
18、文中的“我”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简要概括“我”这一人物形象。(3分)
18、(1)孝顺(爱自己的父亲)。(2)勤奋(能吃苦、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3)不虚荣(很实在、阳光)。(4)理解父爱并努力回报。
19、赏析文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情感。(6分)
(1)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
19、(1)通过对父亲的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没料到儿子会情绪激昂地指责自己时的惊讶,想说出委屈但又怕引起儿子不快只能将委屈憋在心里的无奈。
(2)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
(2)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比作“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我”对父亲的理解、感激和回报,深沉感人,将对父爱的颂扬推向高潮。
20、文章以“父爱昼夜无眠”为题,你是如何理解“昼夜无眠”这四个字的?(4分)
20、表面含义:父亲为了减轻我经济上的负担,为了让我能够好好休息,晚上到浴室帮别人擦背,白天就在浴室客座上躺一躺,白天和晚上都没有好好休息。深层含义:父亲对儿子的爱永远没有停止,一直想办法尽其所能地给予(即使从农村来到城里,也想办法打工帮儿子还债)。
名著阅读(8分)读下面文章,完成21-23题
【甲】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来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扎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21、下列对《儒林外史》分解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砭时弊,讽喻世人。
B、整书开首以王冕“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把历史上王冕追求功名的旧事一概不提,塑造了一个高人的形象,然后描写的是周进、范进一批八股学士,包括王惠、荀玫,都不再是多少光鲜亮丽的形象。
C、《儒林外史》中写了一些原本可怜的读书人一旦做了官,很快便会成为贪官污吏。其中汤奉和王惠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D、《儒林外史》中塑造的马二先生,是一个为举业而耗尽终生的受害者,但他开始把举业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后来他不再迷信八股到这样的程度
21、D;
22、对上面两则材料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周进在贡院里昏倒是因为贡院里的阴气重,中了邪才导致昏倒的。
B、从整本书情节上来看,范进中举是周进同情他而录取他的。所以二人有师生关系。
C、两个材料中的主人公周进和范进他们都有为了知识而努力拼博的精神。
D、周进之所以看着号板一头撞过去,是因为他多次到贡院考试而不中的原因。
22、B;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大哭之后,几个商人帮助周进捐了个监生。不久,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过了几年,他又中了进士,升为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在广州,周进发现了范进。为了照顾这个54岁的老童生,他把范进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才发现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间最好的文章,于是将范进取为秀才。因此,周进对范进有知遇之恩,二人是师生关系。
23、请各用一个字概括周进与范进二人相反的行为表现,不同行为表现的背后有着怎样相同的社会根源呢?(4分)
23、(4分)周进是“哭”,范进是“笑”,(2分)一哭一笑背后的根源都是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与毒害。(2分)
五、写作与表达(50分)
读下面材料按后面的要求进行写作
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有运动场我们奋力奔跑的身影,有课堂老师激情四溢的话语,有我们努力拼博埋头学习的场景,有过成功的欢乐与地喜悦,也有过失败的痛苦与彷徨,……
是啊,新时代的少年,新生代我们,有很话在心里很久了,想找个机会说一说。临近中考向阳中学902班准备召开考前家长会,家长会上有一个环节是学生代表发言。请你作为学生写一稿发言稿,向家长们说一说心理话。题目自拟,字数600字以上,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
17
(根据黄石市2021年四月中考语文调研考试样卷编写)
2021年黄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压轴卷17
(根据黄石市2021年四月中考语文调研考试样卷编写)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10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基本路线,①在探索和实践中找到了、拓展了、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在这条总道路下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领域中的一些具体道路。三十多年来,②我们能够创造出了前无古人的人类历史上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的根本原因。③现在,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地拓展这条道路、与时俱进走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历史上曾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后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tú、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却没有睁开眼看世界,( ),④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形成落伍者,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 )、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这段历史悲剧,我们都刻骨míng心的记忆。
1、给材料中两个加点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duò
zǎi
B、tuò
zǎi
C、duò
zhǎi
D、tuò
zhǎi
1、B;
2、给材料中的拼音写上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荼 铭 B、茶 明 C、荼 明 D、茶 铭
2、A;
3、给材料中两个括号处写上相应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目中无人 积贫积弱 B、夜郎自大 积贫积弱
C、夜郎自大 一穷二白 D、目中无人 一穷二白
3、B;
4、文中四个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修改为:在探索和实践中找到了、坚持了、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②句修改为:我们可以创造出了前无古人的人类历史上的发展成就
C、③句修改为:现在,最关键的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
D、④句修改为:丢掉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形成落伍者,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
4、A;
5、材料中划线处,有一段文字填上去正确的一项是( )
②第二,必须顺应世界大势
①“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④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
③是事关党的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
A、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5、B;
6、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全国上下掀起了学党史的热潮,向阳中学901班为此准备开“红心向党、做新时代的好少年”的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为“红心向党、做新时代的好少年”的主题活动仿照示例设计两个活动(2分)
示例:红心向党·演讲比赛
我的设计:
(2)为学党史系列活动拟写一条标语。(2分)
我的创作:
6、红心向党·朗诵比赛、红心向党·主题班会;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
7、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8分)
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做好不懈的奋斗,体现在其诗文中就是文天祥的决死之心(1)“ ”(用《过零丁洋》的句子);就是杜甫的伤时之心(2)“ ”(用《春望》的句子);就是范仲淹的天下之心(3)“ ”(用《岳阳楼记》的句子);就龚自珍的奉献之心(4)“ ”(用《已亥杂诗》的句子)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8---10题(10分)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作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①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②,随从入蜀。自葭萌③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黄忠,字汉升,是南阳人。荆州牧刘表用他作中郎将,跟随刘表的侄了刘磐驻军长沙攸县。等到曹操故克了荆州的时候,临时行赏一些将军,黄忠仍就任中郎将,归长沙太守韩玄统领。先主刘备征讨荆南四郡时,黄忠遂(随长沙太守韩玄)投靠刘备,并随刘备军队入川。黄忠自葭萌关接受任务攻打刘璋后,经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勇冠三军。益州平定后,黄忠被封为讨虏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基精,忠推锋④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⑤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追谥刚侯。
(选自《三国志·蜀书六》,有删改)
【注】①假:临时的,代理的。②委质:归顺,归附。
③葭萌:指葭萌关之战。④推锋:手持兵器冲锋。⑤关、马:指关羽、马超。当时关羽镇守在外。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黄忠在汉中定军山战役中对阵夏侯渊的部队。夏侯渊部是曹军的精英部队,黄忠仍带领士卒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更是斩杀夏侯渊,自此声名大震,被升为征西大将军。这一年(同年),刘备自立汉中王,欲改封黄忠为后将军,诸葛亮劝说道:“黄忠的名望一向不能跟关羽、马超并列,现在让黄忠与张飞、马超、关羽等人同位,马超、张飞因为离得近,亲眼看见黄忠在益州的战功,因此还能理解,但关羽却是远在荆州,可能会对此不满,您这样做恐怕不妥吧?”刘备坚持说:“我自会加以解劝的。”因此黄忠最后得以与关羽等人齐位并列,赐爵为关内侯。死后被追封为刚侯。
8、
给文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
B、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
C、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
D、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
8.
B
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忠首先是在荆州牧刘表手下为将,后归属到刘备手下为将。
B.
黄忠在刘备手下为将时,英勇善战,在对战夏侯渊时大获全胜。
C.
刘备对黄忠的英勇善战十分欣赏,封他为后将军位同关张。
D.
诸葛亮认为黄忠的名声没有关羽、马超高,所对反对刘备封他为后将军,最终位在关张之下。
9.
D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
⑴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
?
⑵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
10.
⑴黄忠经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勇猛刚毅在三军中是首屈一指的。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
⑵关羽在荆州听说了,恐怕一定会不高兴,最好不要这么做!
(二)读下面诗歌,完成11-12题(5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下列各项中对本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B.颔联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都破败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
C.颔联“三月”表明丧乱之久,“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D.全诗所写意象甚多,从“远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残木。再到“近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白发,步步推进,“镜头”越来越小,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身上。
?11、A
12、诗的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12、诗句表达诗人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白发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可见其苍老之态,他因忧国伤时而过早衰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忧愁苍老的诗人形象。
?三、现代文阅读(25)
?(一)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13----16题(10分)
材料一:
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充分展示“生态、活力、幸福”新仁化的形象和魅力,仁化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摄影家协会于春节期间在该县文化广场联合举办“美丽仁化”新春摄影艺术展,每天都吸引了众多群众观赏。
据了解,“美丽仁化”摄影艺术展既是主体凸显仁化的山水名胜和景观资源的展示,又是体现仁化文化软实力、宣传美丽仁化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出县委、县政府对推动全县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视与关怀,也是体现县委、县政府对该县摄影文化和摄协工作给予的肯定和鼓励。“美丽仁化”摄影艺术展的举办,其意义在于号召该县广大摄影爱好者以此为契机,强化社会责任,关注民生,创作更多引领社会健康发展、艺术水平高的精品。
记者了解到,“美丽仁化”摄影艺术展启动以来,仁化县摄影家协会进行了广泛宣传发动,全体会员积极参与,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精选了221幅(含有在全国、省、市各种摄影大赛中获奖的作品)展出。作品用生动形象画面,充分传扬生态仁化、活力仁化、幸福仁化、美丽仁化。
材料二: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材料三
近几年,老城保护思路有了新发展,提出了可持续保护的理念。这一理念不提倡将老城变成博物馆供人参观,而强调在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改善街区人居环境,让居民们更好地生活在老城中,使老城在浓郁的生活气息中得到可持续保护。
可持续保护的要点之一,是在保护街区风貌的同时重视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满足居民的需要。如前门地区近年来集中解决了街区内影响历史风貌的问题,改造地下管线,建设口袋公园,营造出“老胡同”里的“新生活”。可持续保护的要点之二,是同步改善与街区空间相辅相成的文化环境,让胡同中的老北京味道更浓。如东四地区举办的“报春”活动和“奔跑中寻找东四胡同记忆”的迷你马拉松活动,吸引居民广泛参与,让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入现代生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集合,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标识。中华传统文化在规范传统社会的政治秩序、维系家庭的孝亲观念和培育个体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其一,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稳定的巩固。其二,传统文化有助于以家庭为中心的伦理观念的形成。其三,传统文化有助于培育以“德”为中心的个体价值取向
如今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用得上暖气、空调、网络,看得见青砖、灰瓦、绿槐。这些变化说明,保护老城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从简单的“为保护而保护”转向了综合协调的可持续保护。
13、为材料一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仁化新春摄影艺术展吸引众多群众观赏
B、“美丽仁化”摄影艺术展体现仁化文化软实力
C、仁化举办“美丽仁化”新春摄影艺术展
D、仁化摄影艺术展传扬了生态仁化、活力仁化、幸福仁化、美丽仁化。
13、C;
14、阅读材料二,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B、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将这一天作为端午节以纪念屈原。
C、我的国传统节日多有一些相关的民风民俗,如春节就有贴春联、守岁、赏花灯和玩龙灯等习俗。
D、端午文化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14、D;
15、材料三最后一段提到“保护老城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以下与转变之后的观念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将老城变成博物馆供人参观,发挥其教育功能。
B、在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改善街区人居环境。
C、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D、为了生活的需要,可以放弃一些传统的东西。
15、B;
16、围绕以上材料,请谈谈你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及提出一些保护传统节日的措施。(4分)
16、理解:(1)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稳定的巩固。(2)传统文化有助于以家庭为中心的伦理观念的形成。(3)传统文化有助于培育以“德”为中心的个体价值取向;措施:(1)加强宣传,培养保护传统的意识(2)正确处理好保护传统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3)通过开展一些活动让保护传统的意识深入校园深入民众。
(二)阅读下面小说,完成17—20题。(15分)
父爱昼夜无眠
尤天成
①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话也没说。
②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③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④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饭毕,他们又送我一套“三枪”内衣,并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⑤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⑥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父亲并抱愧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⑦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1000多元了,“我想帮你早点儿把房债还上。”
⑧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
⑨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撇下老李头,不放心地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
⑩“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1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第①段画横线句子说“父亲不肯,说他没病”,联系全文看,父亲再三不肯去看病的原因有:一是怕花钱;二是怕影响工作而不能为儿子多出力。
B.文章第②段画横线句子写了“我”希望父亲白天不影响“我”睡觉的理由,吐露了生活的艰辛,表达了“我”对生活的埋怨和不满。
C.文章多处设有伏笔,如“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我突然发现父亲皮肤比原先白了”等,这些伏笔使情节的发展更合乎情理,不显得突兀。
D.文章第⑧段中递毛巾老大爷的话,是对父亲的侧面描写,既照应了前文,又更好地突出了父亲的形象。
17、B;
18、文中的“我”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简要概括“我”这一人物形象。(3分)
18、(1)孝顺(爱自己的父亲)。(2)勤奋(能吃苦、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3)不虚荣(很实在、阳光)。(4)理解父爱并努力回报。
19、赏析文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情感。(6分)
(1)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
19、(1)通过对父亲的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没料到儿子会情绪激昂地指责自己时的惊讶,想说出委屈但又怕引起儿子不快只能将委屈憋在心里的无奈。
(2)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
(2)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比作“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我”对父亲的理解、感激和回报,深沉感人,将对父爱的颂扬推向高潮。
20、文章以“父爱昼夜无眠”为题,你是如何理解“昼夜无眠”这四个字的?(4分)
20、表面含义:父亲为了减轻我经济上的负担,为了让我能够好好休息,晚上到浴室帮别人擦背,白天就在浴室客座上躺一躺,白天和晚上都没有好好休息。深层含义:父亲对儿子的爱永远没有停止,一直想办法尽其所能地给予(即使从农村来到城里,也想办法打工帮儿子还债)。
?
名著阅读(8分)读下面文章,完成21-23题
【甲】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来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扎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21、下列对《儒林外史》分解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砭时弊,讽喻世人。
B、整书开首以王冕“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把历史上王冕追求功名的旧事一概不提,塑造了一个高人的形象,然后描写的是周进、范进一批八股学士,包括王惠、荀玫,都不再是多少光鲜亮丽的形象。
C、《儒林外史》中写了一些原本可怜的读书人一旦做了官,很快便会成为贪官污吏。其中汤奉和王惠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D、《儒林外史》中塑造的马二先生,是一个为举业而耗尽终生的受害者,但他开始把举业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后来他不再迷信八股到这样的程度
21、D;
22、对上面两则材料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周进在贡院里昏倒是因为贡院里的阴气重,中了邪才导致昏倒的。
B、从整本书情节上来看,范进中举是周进同情他而录取他的。所以二人有师生关系。
C、两个材料中的主人公周进和范进他们都有为了知识而努力拼博的精神。
D、周进之所以看着号板一头撞过去,是因为他多次到贡院考试而不中的原因。
22、B;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大哭之后,几个商人帮助周进捐了个监生。不久,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过了几年,他又中了进士,升为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在广州,周进发现了范进。为了照顾这个54岁的老童生,他把范进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才发现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间最好的文章,于是将范进取为秀才。因此,周进对范进有知遇之恩,二人是师生关系。
23、请各用一个字概括周进与范进二人相反的行为表现,不同行为表现的背后有着怎样相同的社会根源呢?(4分)
23、(4分)周进是“哭”,范进是“笑”,(2分)一哭一笑背后的根源都是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与毒害。(2分)
五、写作与表达(50分)
读下面材料按后面的要求进行写作
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有运动场我们奋力奔跑的身影,有课堂老师激情四溢的话语,有我们努力拼博埋头学习的场景,有过成功的欢乐与地喜悦,也有过失败的痛苦与彷徨,……
是啊,新时代的少年,新生代我们,有很话在心里很久了,想找个机会说一说。临近中考向阳中学902班准备召开考前家长会,家长会上有一个环节是学生代表发言。请你作为学生写一稿发言稿,向家长们说一说心理话。题目自拟,字数600字以上,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