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八年级下册7.3澳大利亚 教案(第一课时,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八年级下册7.3澳大利亚 教案(第一课时,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08 09:3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 澳大利亚(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
教材
分析
澳大利亚分为三个部分内容,“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和“古老的动植物”中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生物等内容属于自然地理范围,为第一课时内容。其中的居民特征、人口分布,以及 “后起的发达国家”中的内容属于人文地理范围,为第二课时内容。
二、
学情
分析
学生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训练,不但收集资料的能力大大提高,而且对资料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归纳的能力也初步形成。也学会通过身边的事例分析归纳地理知识,还学会了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与人文环境各方面的联系与相互影响。
三、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澳大利亚几种特有动物,并理解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
2、认识澳大利亚农牧业概况,掌握农牧业发展与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读图分析,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认识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四、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难点
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五、
教学
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启发探究法
六、教 学 过 程(双边活动)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
灰太狼:“我想集齐不同种类的羊送给小灰灰,该去哪里抓呢?”
提示:有个国家不仅羊的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很多,兴许哪里会有。
导入澳大利亚有“骑在羊背上”的美称,继而导入澳大利亚。
通过老师引导,回答。
齐读本节学习目标。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明确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强调读图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
一、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
【联系实际】
灰太狼今天就要去澳大利亚的首都,应该带长袖还是短袖的衣服?为什么?
若题目不指明到澳大利亚的首都,短袖也可以选择,为什么?
灰太狼该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到澳大利亚呢?为什么?
【探究1】读图描述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
通过刚才两个问题,我们已经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同学们通过读P103图8-62和P104图8-63,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板书】一、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
1、半球位置:东半球、南半球
2、纬度位置:热带、南温带
3、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南邻印度洋。位于大洋洲、独占一个大陆。
【明确概念】请观察大洋洲政区图,你知道大洋洲、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大陆的关系吗?
首都?
但澳大利亚的首都并不是最大的城市,而是在其东北部的悉尼。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跟着灰太狼一起到悉尼附近的野生动物园里,去看看他的小伙伴。
二、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展示】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提问学生这些动物分别是什么?国徽上有哪两种动物呢?
【数据说明】澳大利亚拥有许多国家没有的特有动物,继而引出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转承】观看视频《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微课片段。
【板书】二、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探究2】澳大利亚会有如此之多的古老的动植物?
【讲解】①几千万年前,澳大利亚大陆就已经与世界其他大陆分离,受海洋阻隔,长期孤立,使动植物独立发展。
②自然环境单一、稳定,生物进化缓慢。
【过渡】澳大利亚虽然有许多古老的特有动物,但其实澳大利亚数量最多的是羊。澳大利亚的羊有两亿只左右,可是澳大利亚的人口才2400万。平均每个人拥有10只左右的羊。因此,澳大利亚还有一个美称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的人口2400万,其面积却排名世界第六。可见,我们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澳大利亚?
没错,澳大利亚就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这也给澳大利亚的养羊业提供广阔的空间。那么,这么多羊的用处是什么呢?
是的,羊毛可以用来做衣服、棉被。羊肉可以用来食用。看来灰太狼来澳大利亚是来对了。
【探究3】澳大利亚牧羊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规定讨论时间:3分钟
“寻找牧羊带”——分别从地形、气候、水源等几个方面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特征,探究澳大利亚哪些地区适合牧羊。寻找牧羊带,其实就是要找草场。
【小步调问题】
1、地形:澳大利亚的三大地形区及海拔?
2、水源:中部分布有_______________盆地。最大湖泊?  最大河流?
3、气候:
(1)澳大利亚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2)分布:呈______状。
【引导】通过地形、水源、气候等因素,你们觉得最不可能的发展为牧羊带的区域,咱们把它擦除。比如?
【对比提升】通过同学们的探究,将三组的答案综合,与现实中澳大利亚的牧羊带对比。我们发现,澳大利亚的牧羊带分布东南部和西南部,与澳大利亚真实分布几乎一致。可见,我们和澳大利亚人都懂的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发展适合当地的产业。这就是地理学当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因地制宜。
【归纳提问】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发达有哪些自然原因?
【升华】澳大利亚畜牧业的发达不仅与他们懂得因地制宜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还与他们合理分配农业活动、注重环境的保护,有莫大关系。
比如:其实,澳大利亚除了发展畜牧业以外,还在牧羊带发展种植业。这就是澳大利亚的特色——混合农业。他们知道要轮牧、轮耕,让土地有足够的时间休息,恢复土壤肥力。因此,澳大利亚农业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他们懂得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值得我们全人类学习。
【课堂小结】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长袖。因为,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季节相反,为冬季。
因为,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既有热带又有南温带。
学生回答:飞机、轮船。因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属于大洋洲。
学生讨论,请三位学生从半球、海陆、经纬度三个方面分析地理位置。
学生做笔记。
学生回答:澳大利亚属于大洋洲、澳大利亚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
学生回答:堪培拉。
学生回答:袋鼠、鸭嘴兽、鸸鹋、考拉。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
学生回答并在书本上找出答案。
学生回答:地广人稀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羊毛、羊肉。
学生讨论:
1.地形组:参考书本P104-105文字及澳大利亚地形图。(女生)
2.水源组:参考书本P104-105文字及澳大利亚地形图。(女生)
3.气候组:参考书本P106图8-66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地理图册P48降水量分布图。(男生)
展示探究成果:派代表上讲台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并在澳大利亚轮廓图上绘出本组认为适合牧羊的地区。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大分水岭、热带沙漠气候区。
学生小结并做笔记:
(1)气候温和湿润;
(2)地势平坦,草原面积广;
(3)地下水丰富,可提供牲畜用水。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读图熟悉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培养学生做笔记的好习惯。
承上启下,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通过具体数据,让学生真切感受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之多。
通过有趣的微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有意注意。
引导学生学会在书本上找到关键知识点。减少冗长的做笔记时间。
通过两个数据的对比,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澳大利亚的羊之多。并马上与澳大利亚的面积做比较,得出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的特点。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达到高效率的课堂学习。明确地理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以案例探究的方式,启发学生关注澳大利亚是一个因地制宜、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值得我们学习。在此,传递本节课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设计
8.7 澳大利亚
一、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
1、半球位置:东半球、南半球
2、纬度位置:热带、南温带
3、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邻印度洋。位于大洋洲、独占一个大陆。
二、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版图体现自然环境与牧羊带的关系)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