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探索生命
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在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里,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许多有关生物的问题。例如,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鱼儿为什么能在水中游泳,为什么鲜美的肉汤放置久了会变酸……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实验
(4)得出结论
(5)表达、交流
1、提出问题:
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生活中的现象:碗里腐烂的肉出现了蛆
蛆是从哪里来的?
2、作出假设: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答案作出的解答。假设未必与事实相符,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
假设蛆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3、实验
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包括实验、观察、调查及收集证据等)方面。
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科学探究常常要进行对照实验,控制实验
变量(水、光、温度、时间、体积等均可以成为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一般只有一个。
实验组和对照组除变量外其他条件都一样。
讨论实验方案
1.取两只大小一样的碗
2.分别放入两块大小相同的肉
3.将一只碗上盖上纱布,另一只碗不盖纱布
4.将这两个碗放在同一得地方(温度相同)
5.过一段时间观察
想一想:应该怎样实施呢?
实施实验方案,记录实验结果
用纱布覆盖的碗中,肉腐烂了,但没有蛆;而没有用纱布覆盖的碗中肉腐烂了,还生有蛆。
4、得出结论:
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蛆不是由腐烂的肉变出来的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实 验
得出结论
对生活和生产中发现的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提出问题。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
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单一变量
对照实验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探究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
设计实验方案时应考虑的问题
1.实验时所用蚯蚓的条数
2.蚯蚓的大小,生命力的强弱要大体一致
3.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断用棉花蘸水擦拭蚯蚓的体表
4.如果蚯蚓爬行的路线不是一条直线,如何测量
5.如何测量蚯蚓在单位时间内爬行的距离
6.粗糙的物体表面可选用纸板,光滑的物体表面可选用玻璃板
1.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
在实验过程中,手指分别抚摸了蚯蚓的哪些部位?它们有什么不同?
2、 尝试探究
(1)探究问题:
(2)作出假设:
(3)实验: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搜集实验证据。
(4)得出结论:分析证据,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蚯蚓在粗糙的(光滑的)物体表面上爬得快
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是基础;观察、实验、调查等是获得事实和证据的多种途径;推理、判断是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在科学探究中,还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在科学探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应大胆地修正原有的知识。
课堂小结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排序中正确的是 ( )
①作出假设 ②制定计划 ③提出问题 ④得出结论 ⑤实施实验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B
巩固练习
2.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
A.所有变量都相同
B.所有变量都不相同
C.实验变量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D
巩固练习
3.市场上某一防晒霜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几个学生邀约徒步旅行,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
学生
实 验 方 案
甲
脸上涂上防晒霜,两手背上都不涂。一天后,比较脸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乙
第一天,两只手背都涂上防晒霜;第二天都不涂。比较第一天与第二天被灼伤的程度
丙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丁
在另一同学戊的两只手背上都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同学戊的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你认为4人中谁的实验方案最好( )
A.甲 B.乙 C.丙 D.丁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