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2.1 探索生命的器具 教学课件 (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2.1 探索生命的器具 教学课件 (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6-08 09:1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探索生命
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藏着无限奥秘,这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要进行科学探索就离不开一些器具。
认识显微镜
借助于什么仪器才能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呢?
显微镜
显微镜是一种具有放大功能的仪器,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探究器具。它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清楚的生物体及其细微结构。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制造出能放大140倍的显微镜;并用于观察软木薄切片,发现细胞。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达到1500倍
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
目前使用的电子显微镜可以把所要观察的物体放大几十万倍,不仅看到了病毒,还能观察大分子
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下的牵牛花花粉粒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通光孔
载物台
遮光器
压片夹
反光镜
镜座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柱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一)支持部分:
1.镜座:稳定和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接目镜和物镜
5.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
6.压片夹:夹持玻片标本


镜筒
载物台
镜座
镜柱
镜臂
压片夹
(二)调节部分:
1.转换器 :可自由转动,安装物镜的位
置,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2.遮光器 :调节光线强弱,较大的叫大
光圈,较小的叫小光圈,由小到大排成
一圈
3.粗准焦螺旋:用来寻找物像,镜筒升降
范围大
4.细准焦螺旋:使用得到更清晰的物像
(多在高倍镜观察),镜筒升降范围小
转换器
遮光器
细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三)光学部分:
1.目镜 :2--3个,放大、观察作用
2.物镜 :3--4个,放大、观察作用
3.反光镜 :反射光线
①平面镜:反射光线较弱,
明亮的环境中使用
②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反
射光线较强,阴暗的环境中使用
目镜
物镜
反光镜
放大倍数
透镜
放大倍数
镜头长度
透镜大小
10x
12.5x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透镜












10x
40x




镜头
透镜大小
镜头长短
视野亮度
物像大小
细胞数
































物镜
目镜
10×

放大倍数
10×
16 ×
40×
50×
100×
200×
400×
160×
640×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计算?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使用显微镜
1.取镜、安放
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特别要禁止单手提着显微镜走,防止目镜从镜筒中滑脱)。
安放:放置桌边时动作要轻。一般应在身体的前方,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距桌边7~10 ㎝处,以便观察和防止掉落。安放目镜。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约2厘米;
②转动转换器(转动转换器的转动板,不要用手直接推物镜),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③把一个合适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 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2.对光:升—转—看—调
转动    ,选_____   物镜对准通光孔。
   睁开,左眼注视目镜。转动   ,只到看到明亮的视野。
转换器
低倍
右眼
反光镜
光线
载物台
通光孔
反光镜
物镜
白亮的视野
载物台
把印有“e” 字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要观察的物像正对通光孔,玻片两端用压片夹压住。然后从侧面看着物镜,转动_________________,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用_______眼在目镜中观察,反向转动_______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清物像为止。
3.观察:放—压—降—看—升—调
粗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标本要正对   的中央。
先   镜筒,使   接近标本。
★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通光孔
下降
物镜
压片夹
通光孔
载物台
e
观察
物镜
粗准焦螺旋
载物台
细准焦螺旋
你来试一下吧?
e
e
试一试:上下左右移动玻片标本
左右相反
上下相反
目镜内看到的是:倒像
4.收镜
①实验完毕,将载玻片从载物台上取下,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
擦拭干净。
②将压片夹转向后方,反光镜移动到垂直方向。
③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位于载物台上通光孔的两侧,呈
“八”字形,将镜筒下降。
④按取镜时的拿法,将显微镜送回镜箱,放回原处。
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放大镜
观察器具
解剖盘
解剖剪
镊子
解剖器具
计量器具
天平
量筒
石棉网
三脚架
酒精灯
加热器具
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2.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
3.不要碰倒酒精灯,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用湿抹布盖灭。
注 意
4.用完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因为吹时很可能使火焰缩入灯内,使灯内酒精燃烧起火造成爆炸事故。用完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还要将盖打开,使空气进入,再盖上,使得下次容易打开。用后盖紧灯帽防止酒精挥发。
5.通常使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试管
烧杯
研钵
试剂瓶
培养皿
药匙
滴管
通用器具
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刀口,也不要碰到他人;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称量的物体;
加热时,不要离开加热装置,加热结束后要及时、正确地切断热源,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加热的玻璃器具。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擦拭干净载玻片
在其中央滴一滴清水
用镊子夹取生物材料
将其浸入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展平
用镊子夹起载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避免产生气泡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时,应该注意什么?
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薄而透明。当生物材料无色时,需要进行适当的染色,才能对生物材料的细微结构观察得更加清楚。
课堂小结
1.认识显微镜
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物像的放大倍数。
2.使用显微镜
取镜与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清洁与收镜
3.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4.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擦片→滴水→取材→盖片→染色→吸水
巩固练习
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
A.新鲜的 B.完整的 C.薄而透明的 D.干燥的
2.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目镜上标有“5×”字样。物镜上标有“45×”字样。观察到的物体的实际放大倍数是 ( )
A.5倍 B.45倍 C.50倍 D.225倍
C
D
巩固练习
3.把刻有“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 ( )
A.q B.p C.d D.b
C
4.在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过程中,盖玻片一侧要先接触水滴再放下的原因是( )
A.防止出现气泡 B.防止观察材料受损害
C.防止水溢出 D.防止盖玻片受损
A
巩固练习
5.当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 ) 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
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C
巩固练习
6.在使用显微镜时,如果要使镜筒升降的范围比较大,应调节( )
A.转换器 B.细准焦螺旋
C.粗准焦螺旋 D.镜臂
C
巩固练习
7.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心,装片移动的方向应该是( )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