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下生物达标练习附答案第四单元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Word版 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下生物达标练习附答案第四单元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Word版 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6-09 07:0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一、选择题
下列有关吸气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肋间肌收缩
B.膈顶回升
C.肺扩张
D.肺内压减小
人工呼吸时,首先要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并解开衣领,腰带放松,清除口鼻内的异物与污物,这样做的目的是
A.有利于患者的胸廓缩小并呼吸空气
B.有利于排出体内大量的二氧化碳
C.保持呼吸道畅通
D.可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心跳
汽车尾气和城市建设会造成空气污染,呼吸道中的哪些结构能清洁吸入的空气?
①鼻毛②鼻黏膜内的毛细血管③气管、支气管内的纤毛④气管、支气管内的黏液⑤鼻腔内的嗅觉感受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我国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中指出:“对于重症患者,如条件允许,请尽快考虑使用体外膜肺氧合”。体外膜肺氧合也称人工肺,是为患者进行体外呼吸与循环的一种医疗急救设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合器内发生的过程相当于外界环境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
B.气体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C.
内流动的是含氧少的静脉血
D.气体膜的面积不影响气体交换的效率
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去向是
A.构成细胞
B.与血红蛋白结合
C.分解有机物
D.交换二氧化碳
如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
A.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B.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D.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甲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代表呼吸运动过程,

代表气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气体
代表二氧化碳,
代表氧气
B.甲图肺泡中氧气浓度小于甲血管中氧气浓度
C.当膈肌处在乙图所示状态时,肋骨向上,向外移升,胸腔体积增大,内部压强减小
D.当膈肌处于丙图所示状态时,对应的呼吸运动为甲图中
过程
下列能正确表示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变化情况的是
A.
B.
C.
D.
正常的成年人在安静的情况下呼吸一次用时
秒为最佳,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大约为
毫升。下列关于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呼吸系统指的就是肺
C.用嘴呼吸和用鼻子呼吸是一样的
D.呼吸过程中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支气管
如图表示某人在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呼吸情况,据图分析正确是
A.曲线
为平静状态
B.曲线
呼吸频率较高
C.曲线
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小
D.曲线
状态时,气体交换率较低
如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

是两种不同的气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据此图判断此血管是小静脉
B.据图判断此血管为小动脉
C.
是氧气,
是二氧化碳
D.
是二氧化碳,
是氧气
如图表示某人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
为平静状态
B.曲线
的呼吸频率为
次/分钟
C.曲线
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小
D.曲线
状态时,气体交换效率较低
人患感冒时,鼻腔中会有大量“鼻涕”,分泌“鼻涕”的结构是
A.鼻毛
B.鼻黏膜
C.气管
D.喉
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作用不包括
A.清洁空气
B.温暖空气
C.湿润空气
D.增加氧气
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
①温度升高
②水分增加
③氧气含量增加
④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如图所示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
表示人正在呼气,膈肌收缩
B.图
时,外界气压
肺内气压
C.图
时,气体出肺,肺收缩,胸廓扩大
D.当人感觉呼吸不畅时,是因为
过程受到了影响
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下列对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畅通
B.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时形成痰
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D.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如图甲表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曲线
段的变化中胸腔容积变小
B.图甲中,
点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C.图乙中,外界气体按照
方向进入肺泡时,肋间肌和膈肌应处于舒张状态
D.图乙中,血液从
端流到
端后,其成分变化是
含量减少、
含量增加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血浆蛋白是由小肠吸收进血液的
B.肺泡内的氧气浓度总是比外界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
C.肺内气压降低时完成吸气
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氧气多
如图是模拟人体膈的升降与呼吸关系的装置,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装置中编号
模拟肺
B.装置中编号
模拟膈肌
C.手向下拉
,小气球
变小
D.手向下拉
,模拟的是呼气过程
如图表示肺容积在呼吸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当肺容积由
变化到
时,肋间肌和膈肌的舒缩状态分别是
A.收缩、舒张
B.收缩、收缩
C.舒张、舒张
D.舒张、收缩
当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时,外界、肺泡、气管处的气压大小是
A.外界
肺泡
气管
B.气管
肺泡
外界
C.外界
气管
肺泡
D.肺泡
气管
外界
尽力深吸气再尽力深呼气,在吸气过程中你的肋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
A.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膈舒张而回升
B.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膈收缩而下降
C.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膈舒张而回升
D.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膈收缩而下降
二、综合题
图甲为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图乙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在图甲中表示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过程是
(填“①”或“②”)。此过程,氧气需要穿过
层上皮细胞才能进入毛细血管内。进入血液的氧气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中的
参与分解有机物。
(2)
图乙中心脏四腔中壁最厚的是[
]
,
与之连通的血管是
(填结构名称)。
(3)
血液由图乙中
开始,经过⑤、肺部毛细血管、⑥,最后流回
的循环途径叫
(填“体循环”或“肺循环”)。从

血液由
血变为
血。
(4)
图乙中[
]与[
]之间有瓣膜,其作用是

(5)
小丽同学感冒咳嗽,服用感冒药后,药物到达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
(用图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
图甲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图甲中表示吸气过程的是曲线
段;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
状态,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会

(2)
图乙中
过程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完成的。
(3)
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运输,最后由
系统排出体外。
下图是人体呼吸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吸气时,人体的呼吸肌
能引起胸廓容积增大,使肺扩张,肺内气压
大气压,气体进入肺;呼气时相反。因此,图
的一到四中,过程
被称为呼吸运动。
(2)
若吸气时
收缩幅度加大,到达图

位置,则肺的中下部都能顺利
,吸入更多气体,这种呼吸方式被称为腹式呼吸。
(3)
研究表明,经过
周腹式呼吸训练的人群,其血氧饱和度(血液中氧气的浓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人群。这是因为腹式呼吸深度大,更多的氧气经过
壁与结构①的
壁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
(4)
腹式呼吸可使足够的氧气最终被运输到②
中,参与
的分解,满足其对能量的需要;同时腹腔的压力也随之有规律地变化,促进人体消化系统的工作,因此腹式呼吸是一种更为健康的呼吸方式。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2.
【答案】C
【解析】人工呼吸的具体操作方法:①使病人仰卧于坚实平面上,通过抬下颌、保持头后仰的方法,使其呼吸道畅通,并解开衣领,放松腰带。②若病人口鼻内可见异物和污物,可用手指勾出,确保呼吸道畅通;液体可在翻身、头侧位时自然流出。③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用口包住病人的口,平缓吹气
次,每次持续
秒以上。
故选C。
3.
【答案】C
【解析】气管、支气管内的纤毛、鼻内的鼻毛、内表面的黏膜以及黏膜内的毛细血管能够温暖、清洁和湿润空气,对呼吸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①鼻毛能阻挡过滤空气,因此能清洁吸入的空气;
②鼻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温暖吸入的空气;
③气管、支气管内的纤毛阻挡过滤空气,还能将呼吸道中的异物排出,能清洁吸入的空气;
④气管、支气管内黏液黏附灰尘细菌,因此能清洁吸入的空气;
⑤鼻腔内的嗅觉感受器,有嗅觉作用。
因此呼吸道中的①鼻毛、③气管、支气管内的纤毛、④气管、支气管内的黏液能清洁吸入的空气。
4.
【答案】B
5.
【答案】C
【解析】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其表达式:有机物

二氧化碳

能量,所以人体通过呼吸从外界获得的氧,进入人体之后,随着血液循环运输,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参与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满足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求,同时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
故选C。
6.
【答案】C
【解析】A、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B、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举,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正好相反。因此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不符合题意。
C、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在此处,由于肺泡内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与此相适应,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符合题意。
D、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线粒体中参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不符合题意。
7.
【答案】C
8.
【答案】D
【解析】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即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动脉内流得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很少。在流经肺泡时,由于肺泡内是从外界吸入的空气,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到平衡,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不能无限增多;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直至平衡,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逐渐减少的,直至平衡的。根据上述,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血液中的氧气不可能全部扩散到组织细胞,因此血液中氧气不能为
,也不能无限增多;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曲线体现气体扩散后,达到平衡。
9.
【答案】A
10.
【答案】A
【解析】A.
从图中可以看出
图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A正确。
B.
曲线
的呼吸频率为
次/分钟,频率较低,B错误。
C.
图曲线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C错误。
D.
图曲线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气体交换效率较高,D错误。
11.
【答案】C
【解析】A、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管的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所以此血管是毛细血管,不是静脉,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管的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所以此血管是毛细血管,不是动脉,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
为氧气,
为二氧化碳气体,C说法正确,故C符合题意。
D、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
为氧气,
为二氧化碳气体,可见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12.
【答案】A
13.
【答案】B
14.
【答案】D
15.
【答案】A
【解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气体主要成分如表:
从分析看出,人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②水分增加、④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而氧气含量是减少而不是增加。呼吸道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因此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①温度升高。
故选:A。
16.
【答案】D
17.
【答案】B
18.
【答案】C
【解析】图甲中
段表示呼气过程,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A不符合题意。
图甲中的
点是吸气的末端,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B不符合题意;
图乙中,外界气体按照
方向进入肺泡时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膈肌与肋间肌都是处于收缩状态。C符合题意。
图乙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
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所以血液从
肺动脉流到
肺静脉后,其成分变化是
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氧气含量增加,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D不符合题意。
19.
【答案】B
【解析】血浆蛋白质绝大部分由肝脏合成,故A错误;
由于气体总是由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扩散的,因此,某种气体分子也总是从分压高的部位扩散到分压低的部位。如图所示:只有外界空气大于肺泡内的气压,这样空气中的氧气才能进入肺泡内完成气体交换,即人的肺泡中
浓度与外界空气中
浓度相比始终低些,故B正确;
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
图中
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由图可见:吸气时,肺内气压先降低,后升高,直到与大气压平衡,故C错误;
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的二氧化碳含量多,但是比氧气少,故D错误。故选B。
20.
【答案】B
21.
【答案】C
【解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
曲线图中,曲线
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景和左右镜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
曲线图中,曲线
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大变小,表示呼气,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景和左右镜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故选C。
22.
【答案】C
23.
【答案】B
【解析】人体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径增大,使胸腔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二、综合题
24.
【答案】
(1)
①;二;线粒体
(2)
;左心室;主动脉
(3)
肺循环;静脉;动脉
(4)
防止血液倒流
(5)
25.
【答案】
(1)
段;收缩;由小变大
(2)
气体的扩散作用
(3)
呼吸
【解析】
(1)
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
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
(2)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方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图乙中的
是指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图乙中的
)和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图乙中的
)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3)
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血液运输,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26.
【答案】
(1)
收缩;小于;①
(2)
膈肌;扩张
(3)
肺泡;毛细血管
(4)
细胞;葡萄糖
【解析】
(1)
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骨间的肌肉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气压降低,低于外界气压,于是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
吸气时,人体的呼吸肌收缩能引起胸廓容积增大,使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进入肺;呼气时相反。因此,图
的一
四中,过程①被称为呼吸运动。
(3)
人体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较多的氧气,氧气进入人体后,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4)
氧气进入人体组织细胞后,主要是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腹式呼吸可使足够的氧气最终被运输到②细胞中,参与葡萄糖的分解,满足其对能量的需要;同时腹腔的压力也随之有规律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