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一、选择题
图中能表示人体在每次吸气、呼气时肺内气压变化的是
A.
B.
C.
D.
如图,呼吸系统结构中,不属于呼吸道的是
A.①鼻
B.②咽
C.③气管
D.④肺
下列有关人体营养或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
B.小肠中的肠液、胰液、胆汁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C.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D.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
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增多了。二氧化碳来源于
A.肺泡
B.血液
C.心脏
D.细胞
下列有关急救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于突发心梗的病人,不要随意搬动、采取半卧位并及时给其服用硝酸甘油片等药物
B.对于因煤气中毒和溺水导致的呼吸暂停,进行人工呼吸前的处理方式一样
C.对于血液从伤口渗出的外伤患者,应在伤口处贴创可贴或用纱布止血
D.对于被毒蛇咬伤的人,要立即扎紧伤口近心端
人体呼吸运动需要相应肌肉的参与,当膈肌舒张时,不会出现
A.膈顶端下降
B.胸腔容积减小
C.肺泡内气压上升
D.肺内气体排出
氧进入血液后,输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需要
A.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
C.泌尿系统
D.内分泌系统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
A.氧气在血液中运输
B.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C.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D.BC选项都正确
左图中
段的变化,膈肌如何变化,对应右图中哪一段?
A.收缩、
B.收缩、
C.舒张、
D.舒张、
我们不能随地吐痰是因为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痰生成的部位是
A.鼻腔黏膜
B.喉腔侧壁
C.口腔黏膜
D.气管和支气管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
A.喉和气管
B.鼻腔和器官
C.呼吸道和肺
D.支气管和鼻
如图是某人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曲线
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在曲线
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大变小
C.
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体全部排出体外
D.
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道对空气的作用
A.清洁空气
B.温暖空气
C.湿润空气
D.杀死空气中的细菌
如图表示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对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吸气,胸廓容积缩小
B.甲表示呼气,胸廓容积扩大
C.乙表示呼气,胸廓容积缩小
D.乙表示吸气,胸廓容积扩大
下列呼吸器官的结构特点能对呼吸道起湿润作用的是
A.鼻腔前部的鼻毛
B.气管内表面有纤毛
C.呼吸道内表面都覆盖着黏膜
D.呼吸道有骨或软骨
如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种类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
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
内流静脉血,
内流静脉血
B.若
为肺部毛细血管,则
内流动脉血,
内流静脉血
C.若
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
内流静脉血,
内流动脉血
D.若
为肺部毛细血管,则
内流静脉血,
内流动脉血
吸气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的原因是
A.血液中有二氧化碳,肺泡内没有二氧化碳
B.血液中没有氧气,肺泡内有氧气
C.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D.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如图示人体内吸气与呼气时气体成分的含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吸入气体中含重最多的是氧气
B.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C.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呼岀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
胸部透视是体检项目之一,可以了解心、肺等器官的健康状况。检测时需先深吸气,再尽力呼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体吸气时膈顶上升,胸廓增大
②人吸入的气体进入血液后,会最先进入心脏的左心房
③氧气从外界进入到组织细胞共需跨越
层细胞膜
④氧气在组织细胞内,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⑤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气体经过的路线是
A.外界气体
食道
肺
B.肺
气管
口腔
外界
C.外界气体
气管
肺
D.肺
气管
鼻腔
外界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有关人体的呼吸,说法错误的是
A.北欧人鼻子又大又长,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
B.肋间肌收缩时,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减小,利于吸气
C.膈肌舒张时,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利于呼气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二、综合题
识图作答。
心脏就像一台水泵,它的搏动使血液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
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图中③所代表的血管是
。
(2)
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
]
,其中流动的血液是
血。
(3)
血液从⑤出发到达⑦的循环途径称为
。
(4)
图中心腔④与⑤之间、⑦与⑨之间有
,能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5)
血液从⑨出发,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发生的变化是由原来的
血变为
血。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使得体内复杂多变的生理功能得以实现,回顾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你是否发现有些生物的结构竟然奇妙的相似,这些结构行使的功能也颇为相似呢?请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1)
细小的毛细血管遍布全身,一个体重为
千克的人,毛细血管总面积可达
平方米,但它的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
;管壁也非常薄,只由
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这与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之间的
功能相适应。
(2)
一个成年人的肺泡数目约为
万个,这与其
功能相适应。
(3)
小肠内壁上有许多环形
,其表面有许多细小的绒毛状突起—
,这与小肠
功能相适应。
(4)
以上不同的生物结构的共同特点是,都通过数量庞大的细小结构增大结构面积,从而更好地完成它们的功能。总之,上述事例都体现了生物体
的特点。
正常情况下,人体一侧心室一次收缩所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是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在安静与运动状态下,心输出量不同,人体内各器官的血流量分配也不同(如图)。
(1)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释放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可用来维持体温。结合图中信息推测,人体安静状态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有
。
(2)
由图可知,当人体处于运动状态时,通过血流量分配的变化,可保证骨骼肌细胞对有机物和
的需要,从而为机体运动提供足够的能量。而此时脑血液供应比例相比安静状态降低,但脑的供血量最低始终维持在
,这对维持脑功能的正常发挥和脑的高代谢水平是极其重要的。
(3)
硏究人员通过对某校女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游泳运动训练,研究游泳运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
由表中数据可知,经过
年的系统训练,虽然在安静或运动状态下,参与实验者的心率均有所
,但每搏输出量增加,表明她们的心肌
,心脏的泵血功能明显提高。
根据人体呼吸系统模拟图回答∶
(1)
呼吸系统由
和
组成。
(2)
痰是由④
和[
]内表面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以及被粘液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
(3)
吸气时,膈肌
,⑥的位置
,胸廓的容积扩大,肺也随着扩张,气体被吸入。
(4)
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是
,它的壁只由一层
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有利于它们之间的
。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吸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呼气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由肺排出体外。
2.
【答案】D
【解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图示①表示鼻腔,②表示咽,③表示喉,④表示肺。①鼻腔、②咽、③喉均属于呼吸道,而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不属于呼吸道。
3.
【答案】C
4.
【答案】D
5.
【答案】B
6.
【答案】A
7.
【答案】B
8.
【答案】B
【解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故B正确。
9.
【答案】D
【解析】由左图中曲线
段肺容积变小,表示呼气,呼气时膈肌舒张;对应由图的曲线
段(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产生呼气),故D正确。
10.
【答案】D
11.
【答案】C
【解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故C符合题意。
12.
【答案】D
13.
【答案】D
【解析】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鼻腔黏膜内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鼻腔内的黏液能湿润吸入的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对吸入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因此,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呼吸道能杀灭一部分吸入呼吸道的空气中的细菌而不能杀灭空气中的所有细菌。
14.
【答案】D
【解析】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甲图中膈肌顶部升高,表示呼气,此时膈肌舒张,肺缩小,胸廓容积缩小;乙图中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此时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故D符合题意。
15.
【答案】C
【解析】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鼻腔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其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痰中含有细菌。可见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
故选C。
16.
【答案】D
【解析】若
为组织内毛细血管,则流入的是动脉血,流出的是静脉血。若
为肺部毛细血管,则流入的是静脉血,流出的是动脉血。
故选D。
17.
【答案】C
18.
【答案】C
【解析】AB.根据数据可看出吸入的气体含氮气量最高,呼出的气体中含氮气最高,错误。
CD.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人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人呼出的气体中氧减少的根本原因是被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所利用消耗掉了,同时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但是呼岀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氧气,C正确,D错误。
故选C。
19.
【答案】D
【解析】①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错误;
②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
可见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首先出现在心脏的左心房,正确;
③外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要经过肺泡内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依次穿过肺泡壁、肺泡外毛细血管、组织细胞外毛细血管、组织细胞;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因此肺泡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中要经过四层细胞(肺泡壁、毛细血管壁、红细胞、毛细血管壁
层细胞膜
)最后进入组织细胞(一层细胞膜),计
层细胞膜,错误。
④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首先出现在心脏的左心房,进而随血液循环运送到组织细胞,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正确;
⑤人呼出的气体各成份体积分数: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占
;稀有气体占
;水蒸气等其他成分占
,正确。
20.
【答案】D
21.
【答案】B
【解析】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胸腔容积增大。
二、综合题
22.
【答案】
(1)
肺静脉
(2)
⑤;左心室;动脉
(3)
体循环
(4)
房室瓣
(5)
静脉;动脉
23.
【答案】
(1)
单行通过;一;物质交换
(2)
气体交换
(3)
皱襞;小肠绒毛;吸收
(4)
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解析】
(1)
人体内的物质交换都是在毛细血管处进行的,毛细血管的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且数量很多,遍布全身,一个体重为
千克的人,毛细血管总面积可达
平方米,大大增加了物质交换的表面积,这与其物质交换功能相适应。
(2)
人用肺呼吸,肺由很多肺泡构成,氧气和二氧化碳就是在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一个成年人的肺泡数目约为
万个,大大增加了气体交换的表面积,这与其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
(3)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内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吸收的表面积,这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
24.
【答案】
(1)
分解有机物;肝、胃、肠
(2)
氧气;
(3)
下降;收缩能力增强
25.
【答案】
(1)
呼吸道;肺
(2)
气管;⑤
(3)
收缩;下降
(4)
肺泡;上皮细胞;毛细血管;气体交换
【解析】
(1)
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2)
痰是由④气管和⑤支气管内表面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以及被粘液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
(3)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⑥膈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4)
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是肺泡,它的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围绕着,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