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人体的营养
一、选择题
下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
、
、
、
、
表示)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对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甲曲线代表脂肪的消化
B.乙曲线代表蛋白质的消化
C.丙曲线代表淀粉的消化
D.
代表小肠的位置
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对实验目的、过程的补充和结果的预测不合理的是
A.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
的温水中保温
分钟
C.滴加碘液后,
号试管的现象一定是不变蓝
D.滴加碘液后,
号试管的现象一定是变蓝
如图是人的段小肠及内部结构示意图。据图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一项不是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
A.小肠的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B.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小肠内壁上有许多肠腺分泌肠液
D.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下列关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后被人体吸收
D.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
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下列哪项是它的旅行路线
A.口腔
咽
食道
胃
大肠
小肠
肛门
B.口腔
咽
胃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C.口腔
咽
大肠
胃
食道
小肠
肛门
D.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在学习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时,我们可以用概念图的形式进行归类比较。如图中
、
表示营养物质,
表示消化器官。下列选项可用该概念图表示的是
A.淀粉、胃、麦芽糖
B.脂肪、肝脏、脂肪微粒
C.蛋白质、胃、脂肪酸
D.淀粉、口腔、麦芽糖
中国营养学会推出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以指导人们科学饮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B.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食品易引起肥胖
C.每天摄入量最多的应为蔬菜、水果
D.儿童、青少年应常吃奶制品、鱼虾等食物
人体的口腔和小肠都属于器官,二者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是食物消化的场所
B.都是营养物质吸收的场所
C.都有消化腺导管的开口
D.都可以进行淀粉的分解
人体内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会导致坏血病
A.维生素
B.维生素
C.维生素
D.维生素
下列各项中和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特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小肠长、面积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B.小肠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不利于消化吸收营养物质
C.小肠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扩大小肠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
D.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对食物消化具有重要作用
如图曲线分别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其中,
表示哪种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表示哪种消化器官
A.淀粉、食道
B.淀粉、胃
C.脂肪、胃
D.脂肪、小肠
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肥胖患者应减少粮、谷类及肉类的摄入量
B.青少年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C.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时期,饮食无需定时定量
D.青少年每天应摄入一定量的水果、蔬菜,以满足对维生素的需求
下列有关食品安全和合理膳食的说法,错误的是
A.设计食谱时要做到早餐、午餐和晚餐的能量摄入比例分别占
、
、
左右
B.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之一
C.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都是不安全的食品
D.食品在储存、销售过程中人为变其性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之一
下列有关营养物质或激素缺乏症的连线中,正确的是
A.缺乏钙和维生素
——骨质疏松症
B.缺乏维生素
——夜盲症
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
D.胰岛素分泌过多——糖尿病
下列疾病与其对应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脚气病
缺乏维生素
B.佝偻症
缺乏维生素
和缺钙
C.坏血病
缺乏维生素
D.贫血
缺乏铁元素
有一家共五口人,其中三人的皮肤很粗糙,并且一到夜晩就看不清物体。他们的食物中可能缺少
A.维生素
B.维生素
C.维生素
D.维生素
下列物质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是
A.麦芽糖、氨基酸、维生素
B.脂肪、无机盐、甘油
C.甘油、无机盐、氨基酸
D.淀粉、维生素、葡萄糖
儿童缺少哪种无机盐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易患佝偻病
A.锌
B.钙
C.碘
D.铁
二、综合题
如图为不同年龄的人每天所需要能量的曲线图,读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1)
图中
代表
(填“男性”或“女性”,下同),
代表
。在相同时期,
的原因是
。
(2)
每个人维持生存所需要的能量除性别因素而不同外,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年
月
日是第
个联合国糖尿病日。超重与肥胖是糖尿病高危人群,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途径。
(1)
图一是小华同学常吃的早餐食谱,搭配比较合理的是
号。
(2)
图二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豆浆和鸡蛋等食物中富含
,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至关重要,这类食物在[③]
内被初步消化,最终在
(填标号)内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
(3)
实验课上小华用
(放大镜/显微镜)观察鸭的小肠,看到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如图三的标号
所示。环形皱襞表面还有许多细小的突起是[
]
。此外,这些细小的突起内部还分布有毛细血管网和毛细淋巴管。可见,小肠的结构与其
功能是相适应的。
下图是食物进入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的程度,字母代表消化器官的排列顺序。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曲线
代表
被消化的情况,曲线
代表
被消化的情况。
(2)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器官的名称:
。
。
(3)
能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进行消化,因为
中含有
和
两种消化液。
(4)
从图中可以看出,淀粉的初步消化是从图中
处开始的;蛋白质的初步消化是从图中
处开始的;食物在图中的
处,最终分解成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填字母代号)
植物性食物为主食的人普遍有缺钙的倾向,请据某人的一日食谱回答:
(1)
该人日摄入钙总量是否达到日需的量
,要达到摄入钙量的正常值,最好增加表中
的食物。
(2)
如果少年儿童长期缺钙易患
病。
(3)
有的孩子虽补了很多的钙制品,但还有明显的缺钙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缺乏
。
(4)
供给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中的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
号试管的
处应加入
,作为
号试管的
实验。
(2)
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酶,它能促进淀粉分解成
。
(3)
要想证明温度对酶的作用有影响,可以用
号试管与
号试管进行对照;
现象应为
。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A
2.
【答案】C
【解析】
号试管与
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A正确。
将两支试管都放入
的温水中保温
分钟的目的是模拟口腔温度,在该温度下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能量最强,B正确。
号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如果唾液没有充分消化淀粉,使淀粉有剩余致使滴加碘液后
号试管也有变蓝的可能,C错误。
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D正确。
3.
【答案】C
【解析】A.小肠长度一般
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与吸收有关,A不符合题意。
BD.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BD不符合题意。
C.肠壁上有肠腺,分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与消化有关,C符合题意。
4.
【答案】B
【解析】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5.
【答案】D
【解析】消化系统的组成如图:
从图中看出,“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它的旅行路线是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故选:D。
6.
【答案】D
【解析】A选项,D选项:淀粉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故A错误;故D正确;
B选项: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脂肪在肠液、胰液、胆汁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而肝脏属于消化腺,不是消化器官,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选项: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首先在胃液的作用下初步分解为多肽,再进入小肠,再在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氮基酸,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故选D。
7.
【答案】C
【解析】由图片可知,每天摄入量最多的应该是水和谷类薯类及杂豆,故C错误。
8.
【答案】B
9.
【答案】B
10.
【答案】A
11.
【答案】C
12.
【答案】C
13.
【答案】C
14.
【答案】A
15.
【答案】A
16.
【答案】A
【解析】维生素
有维护上皮组织细胞的健康,维持正常视觉的功能,缺乏维生素
皮肤易干燥,得夜盲症等,A正确。
故选择A选项。
17.
【答案】C
【解析】食物中六种营养物质,即淀粉、脂肪、蛋白质、无机盐、水、维生素,淀粉、脂肪、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需要先消化为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无机盐、水、维生素可以直接吸收。
故选C。
18.
【答案】B
二、综合题
19.
【答案】
(1)
男性;女性;男性一般活动的强度大,所需能量也多
(2)
年龄、体质等因素
20.
【答案】
(1)
、
(2)
蛋白质;胃;④
(3)
放大镜;;小肠绒毛;消化和吸收
【解析】
(1)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均衡的营养。
中主要是火腿、牛排和可乐,是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营养不全面,容易导致肥胖。
中的馒头提供糖类,豆浆提供蛋白质,苹果提供维生素;
中的面包提供糖类,鸡蛋提供蛋白质,橙汁提供维生素。
、
都是搭配比较合理的食谱。
(2)
豆浆和鸡蛋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至关重要,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3)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实验中用放大镜观察了鸭的小肠,可以看见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
环形皱襞,其表面的许多细小的突起是
小肠绒毛。此外,这些细小的突起内部还分布有毛细血管网和毛细淋巴管。可见,小肠的结构与其吸收功能是相适应的。
21.
【答案】
(1)
淀粉;脂肪
(2)
胃;小肠
(3)
肠液;胰液
(4)
;;
【解析】
(1)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其中具有消化作用的器官有口腔、胃、小肠,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根据图可知,食物在
、
、
三种器官中被消化,且在D中食物都被彻底消化,所以,
是口腔,
是胃,
是小肠。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口腔,最终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所以曲线
是淀粉的消化;蛋白质是在胃中开始被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所以曲线
是蛋白质的消化。
(2)
是蛋白质开始校花的部位,所以
为胃,
是小肠。
(3)
是小肠,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能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在小肠内,除了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导管进入小肠外,还有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小肠,小肠里还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胰液和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可以消化多种食物。
(4)
口腔内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淀粉,所以淀粉的初步消化是从图中
口腔处开始的,最终在
小肠里分解成葡萄糖;
胃内含有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所以蛋白质是在
胃中被初步消化,最终进入
小肠被最终消化成氨基酸。
22.
【答案】
(1)
没有;牛奶
(2)
佝偻
(3)
维生素
(4)
糖类(或葡萄糖或淀粉)
23.
【答案】
(1)
唾液;对照
(2)
唾液淀粉;麦芽糖
(3)
;变蓝
【解析】
(1)
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
号试管中应加入
唾液和
号试管形成对照。
(2)
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
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
(3)
号试管与
号试管形成了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该组实验的结果表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