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例名称
《圆的认识》
教师姓名
章节
年级
六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能正确使用圆规画圆说出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其之间存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挑战欲和探索欲,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学生对圆的认识,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存在的圆,获得对数学美的丰富体验,提升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圆规正确画圆,通过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了解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及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了解圆的有关特征及其各部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有关知识的。在以往的生活经验中学生已经可以感知圆的存在,会粗略的画圆,但是并没有掌握圆的正确画法,对圆的内部分元素的名称及之间的关系不是很了解,希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圆的特征,加深学生对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方法
通过PPT展示图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然后通过手机拍摄学生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对比学习从而掌握圆的正确画法。通过老师的实物展示理解圆心确定圆的位置。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圆的认识》
一、课前谈话,引入情景
师:同学们好,马上就是我们的国庆节了,你们开心吗?
生:开心
师:这时候我们往往会安排一次出游。品尝当地的美食,欣赏当地的美景,并且拍照留念。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张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要回答老师的一个问题。
(课件播放)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几张图片都含有一个共同的元素,是什么?
生:圆
师:你们真聪明,我们今天讲的内容就是《圆的认识》
(板书—圆的认识)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课题《圆的认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激发兴趣,传授新知
(一)了解圆的特点
师:其实不光在建筑上,我们用到了圆的元素。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我们也用到了圆的元素,我们一起来找一下。
(学生拿出手来,找找圆、描一描圆的轮廓)
师:通过刚才的过程我们发现圆好像和我们原来学的平面图形有些不一样。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出示PPT学生观察)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这样的平面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通过画一画使学生直接感知圆和以往的平面图形不一样,从而得出结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二)如何正确画圆
师:我们不能光认识圆,也要学会画圆,有谁在原来的生活中曾经画过圆,请你们说一说你们是如何画圆的。
生:曾经通过描绘实物轮廓画出圆。
师:其实在数学上有专门的画圆的工具,就是圆规,我们来认识一下圆规吧。圆规有两个小角,一角尖尖一角笔。尖尖的角是用来确定圆心的,这个笔是用来画在纸上画出圆来。那同学们可以尝试一下,在纸上画一个圆。
(学生画圆,老师拍摄学生画圆的图片和视频)
师:用圆规画圆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观看老师拍摄的图片)
生:要固定两脚间的距离,不可随意改动,画圆时要拿着圆的手柄旋转。
师: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是如何画圆的。
(播放学生画圆视频)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用圆规画圆的正确画法。
(PPT展示画圆的步骤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通过学生尝试画圆,发现在画园中可能会产生的错误,通过观看视频和总结掌握正确的画法】
(三)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师:其实我们不能仅仅光会画圆还要认识圆里面的一些部分的名称。
师:圆的中心是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师: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
师: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
(PPT展示学习内容,同学们观看并且一起学习)
师:谁在老师的这个圆上找一找圆心、半径、直径。
(老师板书画圆, 学生画一画,讲一讲是怎样找到圆心、半径、直径的)
观看老师的课件,回答那些是半径,那些是直径, 那些什么也不是,为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通过讲解练习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和定义】
(四)了解圆的特征和各部分的关系
出示学案纸,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案纸的学习。
(1)以四人为一小组,一起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你发现了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
(2)把你们的发现,准备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1、把圆对折,你发现 。
2、一个圆里,你能画多少条半径?它们相等吗?
3、一个圆里,你能画多少条直径?它们相等吗?
4、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
5、半径决定圆的 。
6、你还有其他哪些发现?
(运用了软件的倒计功能,出示计时器)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同学们的发现。关于把圆对折,你发现了什么?哪组同学说一说。
生:两部分完全重合。
师:同意这组同学的发现吗?那像这样的对折可以完全重合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生:同意,像这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是这个圆的直径,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圆的对称轴
师:一个圆中,你能画多少条半径?它们相等吗?
生: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它们长度相等。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课件,这是一条半径,再画,这些也是半径,再画,还可以画吗?圆上有无数个点,任意一点与圆心连接就是半径,所以同一圆内有无数条半径。再看,我们用尺来量一量半径的长度,发现长度相等。
师:这组汇报的非常好。关于直径有什么发现?哪组来汇报?
生: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它们长度相等。
(老师PPT展示动态过程)
师:圆的位置有什么决定?
生:圆心
(教师动态展示,帮助学生理解。)
师:半径决定圆的?
生: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教师借助互动工具动态展示。)
师:你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师:两条半径合起来就是一条直径,所以同一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我们可以用字母表示:d=2r。反过来半径是直径的一半,就是r=。
(PPT展示变化过程)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初步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希望学生在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和分享】
三、巩固练习
1、练习,探究思考: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有什么数量关系?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知识d=2r 、r=。
2、判断:
(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
(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 )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
(4)等圆的半径都相等。 ( )
学生回答问题,加深理解圆的特征
3、在一个边长 8 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厘米,半径是( )厘米。
学生回答并讲解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点,帮掌握不准确同学纠真错误,加深理解。】
四、回顾小结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圆的很多知识,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今天都学习了什么。
(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习内容,自由回答)
师:同学么真是太棒了,老师给你们点赞。
(出示软件自带的点赞功能为学生点赞)
【巩固今天学习的知识,通过点赞肯定学生的表现,增加学生学习自信心。】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营造了宽松活跃的氛围,力求培养学生善学、乐学、活学,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形成。
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只展示了一部分的学生的学习成果,希望通过照片的投放可以展示更多学生的研究成果。软件自带的互动功能运用不多,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更灵活的运用软件帮助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