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11.3、11.4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同步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11.3、11.4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同步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08 16:3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3、11.4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起重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吊起重为G的物体,在这一过程中,物体的( B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
2、“跳高”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助跑是为了( C )
A.增大运动员的惯性 B.增强运动员表演的观赏性 C.增大运动员的动能 D.避免运动员受伤
3、两颗相同的子弹,以同样的速度飞行在不同的高度,则它们的( C )
A.动能不等,势能相等,机械能相等 B.动能相等,势能不等,机械能相等
C.动能相等,势能不等,机械能不等 D.动能不等,势能相等,机械能不等
4、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汽车的速度,这是为了( A )
A.增大动能 B.增大势能 C.增大惯性 D.减小阻力
5、人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快,下列关于这一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人与车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人与车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
C.人与车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大 D.人与车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6、下列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B )
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 B.铅球自由下落的过程
C.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过程 D.热气球上升的过程
7、一架飞机在某灾区上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同时向地面空投救灾物资。投下物资后,飞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的变化是( D )
A.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 B. 动能变小,重力势能不变
C. 动能和重力势能都不变 D. 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变小
8、子弹能够轻易射穿靶子,是因为子弹具有较大的( B )
A.内能 B.动能 C.重力势能 D.弹性势能
9、小明同学站在永辉超市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由二楼到一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小明的重力势能不变 B.小明的动能变小 C.小明的机械能总量减小 D.自动扶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0、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皮球,在同一高度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将甲球竖直向上抛出、将乙球竖直向下抛出,两球在地面上反复弹跳。运动中不计空气阻力,与地面碰撞时不计能量损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球在空中下降时,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B.抛出时刻,甲球的动能大于乙球的动能
C.抛出时刻,甲球的动能等于乙球的动能 D.乙球的最大重力势能大于甲球的最大重力势能
11、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所引发的大规模海啸,冲毁了建筑,卷走了村落,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海啸具有极大破坏力的主要原因是海啸形成的海浪具有巨大的( B )
A.电能 B.机械能 C.核能 D.内能
12、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运送救灾物资的飞机对灾区投放物品,物品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是( C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13、如图所示,单摆在竖直平面左右摆动,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它的动能( D )
A. 一直增大 B. 一直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14、甲、乙两个物体,如果它们具有相等的动能,则( D )
A.两个物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B.两个物体的速度一定相等
C.两个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一定都相等 D.无法判断它们的质量和速度是否相等
15、如图所示的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A )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用同样的速度抛出去的铅球和乒乓球具有相等的动能
B.重力势能相等的物体一定在同一高度上
C.两辆相同的汽车,行驶在同一条公路上,它们具有相等的动能
D.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时,它所具有的弹性势能也越大 17题图
17、如图,同一木块沿着三个高度相同,长度不同的光滑斜面从顶端由静止滑至底端,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D )
A.沿AB滑下的木块的动能较大 B.沿AC滑下的木块的动能较大
C.沿AD滑下的木块的动能较大 D.它们的动能一样大
18、如图表示一个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电梯上升过程中,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电梯上升过程中,人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C.电梯上升过程中,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做功为零
D.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8 19
19、如图所示,先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然后把铁锁拿近自己的鼻子, 稳定后松手,头不动,铁锁向前摆去又摆回来,直到最后停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锁摆回后能碰到鼻子 B.铁锁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铁锁的机械能始终不变 D.铁锁第一次摆动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大
20、如图所示,在粗糙的轨道内,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沿轨道运动到达c点时速度为0,b为轨道的最低点。下列正确的是( AA )
A.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B.小球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动能逐渐增大
C.小球运动到c点后,小球一定沿原路径返回到达a点 D.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

20题 21题 22题 23题
21、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小球,甲球由轻绳系住,乙球由橡皮条系住,都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到达悬点正下方K点时,橡皮条长度恰好与绳子长相等,则在K点时两球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C C)
A.V甲 = V乙 B.V甲 < V乙 C.V甲 > V乙 D.无法确定
22、如图所示,用手将一重为G的铁球缓慢放在一自然伸长的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到达B位置速度达到最大,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从A位置到B位置铁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不变 B.在C位置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C.从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一直增大 D.从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动能一直减小
23、如图,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实心小球,用手托住小球,小球静止在A点,此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释放小球,小球向下运动到最低点B(不超过弹簧弹性限度),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C )
A.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少,动能一直在增加 B.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 D.小球运动到B点时,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二、填空题:
1、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明这个物体具有 能量 。
2、人们修建拦河大坝的目的是提高上游水位,用来增大水的 重力势 能,以便转化更多的 动 能。
3、从大雪覆盖的山坡上滚下的雪球越滚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在此过程中,雪球的动能逐渐 增大 ;拉弯的弓具有 弹性势 能。
4、一个石块飞在空中某位置时它具有的动能为18J,机械能为45J,则此时石块具有的重力势能为 27 J。
5、“五一”前夕,某质监部门对儿童玩具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个别玩具结构不牢固,断裂后尖锐的边缘容易刺伤孩子。因为当人体碰上玩具尖锐的边缘时,减小了受力面积,它对人体的压强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有些仿真枪发射出的硬塑子弹,能在1m内打穿三层牛皮纸,这说明射出的硬塑子弹具有较大的 动(机械) 能,存在安全隐患。
6、如上图丙是卫星的轨道示意图。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时,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卫星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它的重力势能 减小 (增大/减小),速度越来越 快 (快/慢),动、势能的转化是 势能转化为动能 。
7、2010年1月10日,在台金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两车相撞事故,其中一辆小车上一名未系安全带的乘客向前“飞”出,撞穿前挡风玻璃。汽车碰撞时,乘客由于具有 惯性 ,直接从座位上向前“飞”出;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汽车具有的 动(机械) 能越大,危险性就增大,因此汽车行驶要限速。
8、解决资源短缺,关注新能源——潮汐能,建造潮汐水力发电站,当海水潮起潮落从高处到低处时,势能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机械能转化为 电 能。
9、弹簧门被推开后,能自动关闭,这是由于门被推开后,弹簧被卷紧,具有 弹性势 能,放手后这种能转化为门的 动 能,使门自动关上.
10、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落下时,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球从较高处落下所成的圆斑是其中的 B (选“A”或“B”),你判断的依据是 质量相等,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转化成的弹性势能越大 。
11、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石子,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此时石子具有 重力势 能;当石子落到地面时,速度不为零,此时石子具有 动 能.
12、载有20t救灾货物的汽车沿济青高速公路匀速向西行驶,汽车的水平牵引力是2.5×104N,则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 2.5×104 N,方向 水平向东 。到达灾区某救助站卸下一半物资后,汽车继续前进,如果汽车前进的速度与进站前的速度大小相同,那么汽车的动能与进站前相比 减小 。
13、唐家山堰塞湖是震后最牵动人心的地方。随着湖水深度的增加,堤坝侧壁受到的 压强 增大,溃坝的危险也在增加。由于水量增加和水位升高,湖水具有的 重力势 能增加,一旦溃坝对下游造成的破坏也更大。
14、今年台风“蝴蝶” 来袭,阵阵大风吹弯了小树的腰,大风主要具有 动 能,被吹弯了腰的小树具有 势 能
三、实验探究题:
1、如图a是探究“物体的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1)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木块被推的距离 来反映的.(A为小球,B为木块)
(2)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 碰前A (选填“碰前A”、“碰后A”、“碰前B”或“碰后B”)的速度,它是通过 高度 (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
(3)实验中多次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上静止滚下时,应改变 物体A (选填“物体A” 或“物体B”)的质量,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 质量 的关系.
(4)某同学用图b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他将相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h2>h1)由静止开始释放,通过观察木块在铁板和毛巾上滑行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是  错误的的  (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
(a)

1题图 3题图
2、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目的是探究小车动能的大小与 速度 的关系;若小车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说明小车对木块 做功 越多,从而判断小车的动能越 大 (大/小);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不能 (能/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右图是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关系的示意图。
(1)在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小球的 质量 不变,让小球从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滚下,以不同的速度推动木块移动。
(2)在探究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要保持 速度 相同,就是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 同一高度 滚下。
(3)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本实验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 控制变量 法;二是转换法。就本题来说:用木块被撞距离的大小 来表示小球动能大小的方法就是转换法。
4、小明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l:让钢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1,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1;
步骤2:让钢球从斜面B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2,: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2: .
步骤3:改变钢球的质量让钢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3。
(1)比较v1、v2,可知Vl > V2(选填“>”、“<”、“=”)这是因为 小球在A点处具有的重力势能大于在B点处的重力势能 。
(2)设计步骤l和步骤2的目的是 探究在质量一定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
(3)比较步骤 1 和步骤3可以探究动能大小和物体 质量 的关系。
(4)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消灭了.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 错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木块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4题图 5题图
5、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小明猜想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被举的高度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进行了如卞实验:让物体自由下落冲击小方桌,小方桌的桌腿是四根钉子,并放置在沙箱的沙面上.如图所示.
(1)他通过观察 钉子进入沙面的深浅 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2)比较图中A和B是通过控制 质量 来验证重力势能的大小与 高度 的关系.
(3)要验证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有关,应选择图中的 C 和 D 进行对比实验.
(4)你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验证重力势能与高度有关:用铅球砸地、用小钢珠砸橡皮泥等.
6、皮球落地后又弹起的闪光照片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球从A下落过程中, 重力势 能转化为 动 能;小球撞击地面发生形变时, 动 能转化为 弹性势 能;小球反弹恢复过程中,  弹能转化为 动 能.
(2)再仔细观察该图,你还发现了什么?  小球弹起的高度越来越低或机械能在不断减小。
6题图 7题图
7、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四: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有关。
(1)为验证猜想一,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时将同一弹簧压缩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将小球置于弹簧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 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2)为验证猜想二,需选用 长度、粗细相同材料不同 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手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若 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不同 ,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8、如图所示,滚摆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往复运动。?????????????????????????????????????????
(1)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的物理问题是:__动能与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____;
(2)滚摆从最低点向最高点运动时,____动能_____转化为 ___重力势能_______。
(3)在滚摆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它们上升的高度__减少___,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这说明:滚摆所具有的___机械能____逐渐减少。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起重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吊起重为G的物体,在这一过程中,物体的( B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
2、“跳高”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助跑是为了( C )
A.增大运动员的惯性 B.增强运动员表演的观赏性 C.增大运动员的动能 D.避免运动员受伤
3、两颗相同的子弹,以同样的速度飞行在不同的高度,则它们的( C )
A.动能不等,势能相等,机械能相等 B.动能相等,势能不等,机械能相等
C.动能相等,势能不等,机械能不等 D.动能不等,势能相等,机械能不等
4、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汽车的速度,这是为了( A )
A.增大动能 B.增大势能 C.增大惯性 D.减小阻力
5、人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快,下列关于这一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人与车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人与车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
C.人与车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大 D.人与车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6、下列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B )
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 B.铅球自由下落的过程
C.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过程 D.热气球上升的过程
7、一架飞机在某灾区上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同时向地面空投救灾物资。投下物资后,飞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的变化是( D ).自动扶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0、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皮球,在同一高度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将甲球竖直向上抛出、将乙球竖直向下抛出,两球在地面上反复弹跳。运动中不计空气阻力,与地面碰撞时不计能量损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球在空中下降时,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B.抛出时刻,甲球的动能大于乙球的动能
C.抛出时刻,甲球的动能等于乙球的动能 D.乙球的最大重力势能大于甲球的最大重力势能
11、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所引发的大规模海啸,冲毁了建筑,卷走了村落,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海啸具有极大破坏力的主要原因是海啸形成的海浪具有巨大的( B )
A.电能 B.机械能 C.核能 D.内能
12、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运送救灾物资的飞机对灾区投放物品,物品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是( C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13、如图所示,单摆在竖直平面左右摆动,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它的动能( D )
A. 一直增大 B. 一直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14、甲、乙两个物体,如果它们具有相等的动能,则( D )
A.两个物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B.两个物体的速度一定相等
C.两个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一定都相等 D.无法判断它们的质量和速度是否相等
15、如图所示的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A )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用同样的速度抛出去的铅球和乒乓球具有相等的动能
B.重力势能相等的物体一定在同一高度上
C.两辆相同的汽车,行驶在同一条公路上,它们具有相等的动能
D.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时,它所具有的弹性势能也越大 17题图
17、如图,同一木块沿着三个高度相同,长度不同的光滑斜面从顶端由静止滑至底端,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D )
A.沿AB滑下的木块的动能较大 B.沿AC滑下的木块的动能较大
C.沿AD滑下的木块的动能较大 D.它们的动能一样大
18、如图表示一个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电梯上升过程中,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电梯上升过程中,人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C.电梯上升过程中,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做功为零
D.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8 19
19、如图所示,先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然后把铁锁拿近自己的鼻子, 稳定后松手,头不动,铁锁向前摆去又摆回来,直到最后停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锁摆回后能碰到鼻子 B.铁锁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铁锁的机械能始终不变 D.铁锁第一次摆动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大
20、如图所示,在粗糙的轨道内,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沿轨道运动到达c点时速度为0,b为轨道的最低点。下列正确的是( AA )
A.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B.小球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动能逐渐增大
C.小球运动到c点后,小球一定沿原路径返回到达a点 D.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

20题 21题 22题 23题
21、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小球,甲球由轻绳系住,乙球由橡皮条系住,都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到达悬点正下方K点时,橡皮条长度恰好与绳子长相等,则在K点时两球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C C)
A.V甲 = V乙 B.V甲 < V乙 C.V甲 > V乙 D.无法确定
22、如图所示,用手将一重为G的铁球缓慢放在一自然伸长的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到达B位置速度达到最大,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从A位置到B位置铁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不变 B.在C位置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C.从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一直增大 D.从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动能一直减小
23、如图,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实心小球,用手托住小球,小球静止在A点,此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释放小球,小球向下运动到最低点B(不超过弹簧弹性限度),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C )
A.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少,动能一直在增加 B.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 D.小球运动到B点时,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二、填空题:
1、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明这个物体具有 能量 。
2、人们修建拦河大坝的目的是提高上游水位,用来增大水的 重力势 能,以便转化更多的 动 能。
3、从大雪覆盖的山坡上滚下的雪球越滚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在此过程中,雪球的动能逐渐 增大 ;拉弯的弓具有 弹性势 能。
4、一个石块飞在空中某位置时它具有的动能为18J,机械能为45J,则此时石块具有的重力势能为 27 J。
5、“五一”前夕,某质监部门对儿童玩具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个别玩具结构不牢固,断裂后尖锐的边缘容易刺伤孩子。因为当人体碰上玩具尖锐的边缘时,减小了受力面积,它对人体的压强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有些仿真枪发射出的硬塑子弹,能在1m内打穿三层牛皮纸,这说明射出的硬塑子弹具有较大的 动(机械) 能,存在安全隐患。
6、如上图丙是卫星的轨道示意图。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时,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卫星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它的重力势能 减小 (增大/减小),速度越来越 快 (快/慢),动、势能的转化是 势能转化为动能 。
7、2010年1月10日,在台金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两车相撞事故,其中一辆小车上一名未系安全带的乘客向前“飞”出,撞穿前挡风玻璃。汽车碰撞时,乘客由于具有 惯性 ,直接从座位上向前“飞”出;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汽车具有的 动(机械) 能越大,危险性就增大,因此汽车行驶要限速。
8、解决资源短缺,关注新能源——潮汐能,建造潮汐水力发电站,当海水潮起潮落从高处到低处时,势能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机械能转化为 电 能。
9、弹簧门被推开后,能自动关闭,这是由于门被推开后,弹簧被卷紧,具有 弹性势 能,放手后这种能转化为门的 动 能,使门自动关上.
10、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落下时,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球从较高处落下所成的圆斑是其中的 B (选“A”或“B”),你判断的依据是 质量相等,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转化成的弹性势能越大 。
11、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石子,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此时石子具有 重力势 能;当石子落到地面时,速度不为零,此时石子具有 动 能.
12、载有20t救灾货物的汽车沿济青高速公路匀速向西行驶,汽车的水平牵引力是2.5×104N,则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 2.5×104 N,方向 水平向东 。到达灾区某救助站卸下一半物资后,汽车继续前进,如果汽车前进的速度与进站前的速度大小相同,那么汽车的动能与进站前相比 减小 。
13、唐家山堰塞湖是震后最牵动人心的地方。随着湖水深度的增加,堤坝侧壁受到的 压强 增大,溃坝的危险也在增加。由于水量增加和水位升高,湖水具有的 重力势 能增加,一旦溃坝对下游造成的破坏也更大。
14、今年台风“蝴蝶” 来袭,阵阵大风吹弯了小树的腰,大风主要具有 动 能,被吹弯了腰的小树具有 势 能
三、实验探究题:
1、如图a是探究“物体的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1)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木块被推的距离 来反映的.(A为小球,B为木块)
(2)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 碰前A (选填“碰前A”、“碰后A”、“碰前B”或“碰后B”)的速度,它是通过 高度 (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
(3)实验中多次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上静止滚下时,应改变 物体A (选填“物体A” 或“物体B”)的质量,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 质量 的关系.
(4)某同学用图b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他将相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h2>h1)由静止开始释放,通过观察木块在铁板和毛巾上滑行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是  错误的的  (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
(a)

1题图 3题图
2、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目的是探究小车动能的大小与 速度 的关系;若小车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说明小车对木块 做功 越多,从而判断小车的动能越 大 (大/小);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不能 (能/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右图是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关系的示意图。
(1)在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小球的 质量 不变,让小球从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滚下,以不同的速度推动木块移动。
(2)在探究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要保持 速度 相同,就是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 同一高度 滚下。
(3)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本实验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 控制变量 法;二是转换法。就本题来说:用木块被撞距离的大小 来表示小球动能大小的方法就是转换法。
4、小明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l:让钢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1,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1;
步骤2:让钢球从斜面B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2,: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2: .
步骤3:改变钢球的质量让钢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3。
(1)比较v1、v2,可知Vl > V2(选填“>”、“<”、“=”)这是因为 小球在A点处具有的重力势能大于在B点处的重力势能 。
(2)设计步骤l和步骤2的目的是 探究在质量一定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
(3)比较步骤 1 和步骤3可以探究动能大小和物体 质量 的关系。
(4)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消灭了.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 错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木块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4题图 5题图
5、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小明猜想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被举的高度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进行了如卞实验:让物体自由下落冲击小方桌,小方桌的桌腿是四根钉子,并放置在沙箱的沙面上.如图所示.
(1)他通过观察 钉子进入沙面的深浅 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2)比较图中A和B是通过控制 质量 来验证重力势能的大小与 高度 的关系.
(3)要验证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有关,应选择图中的 C 和 D 进行对比实验.
(4)你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验证重力势能与高度有关:用铅球砸地、用小钢珠砸橡皮泥等.
6、皮球落地后又弹起的闪光照片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球从A下落过程中, 重力势 能转化为 动 能;小球撞击地面发生形变时, 动 能转化为 弹性势 能;小球反弹恢复过程中,  弹能转化为 动 能.
(2)再仔细观察该图,你还发现了什么?  小球弹起的高度越来越低或机械能在不断减小。
6题图 7题图
7、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四: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有关。
(1)为验证猜想一,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时将同一弹簧压缩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将小球置于弹簧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 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2)为验证猜想二,需选用 长度、粗细相同材料不同 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手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若 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不同 ,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8、如图所示,滚摆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往复运动。?????????????????????????????????????????
(1)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的物理问题是:__动能与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____;
(2)滚摆从最低点向最高点运动时,____动能_____转化为 ___重力势能_______。
(3)在滚摆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它们上升的高度__减少___,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这说明:滚摆所具有的___机械能____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