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1《古诗二首之咏柳》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1《古诗二首之咏柳》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8 09:0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诗二首之咏柳
【简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古诗《村居》。
教学内容 学习《古诗二首》之《咏柳》,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1.通过释义和形近字比较等方法认识“咏、妆、丝、绦、裁、剪”6个生字,会写“碧、妆、绿、丝、剪”5个生字。2.借助生字点红和插图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咏柳》,根据背诵提示能背诵古诗。3.想象画面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诗中生字新词,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导入 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前面我们刚学了《村居》,谁来背诵一下。这节课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一起走进迷人的春天,看看他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新授 探究一:把诗读正确,读出节奏。1.自由读古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读古诗,师生正音。3.认读生字“咏、妆、丝、绦、裁、剪”,交流生字识记方法。4.再读古诗。探究二: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1.自由读古诗前两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2.自由读古诗后两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快乐地齐读这两句古诗。探究三:体会诗情,背诵古诗。1.指名读古诗,集体评议。2.用补白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古诗。3.出示画面,练习看图背诵古诗。4.配乐背诵古诗。
练习 书写田字格中的5个生字:“碧、妆、绿、丝、剪”。
小结 感受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体会到了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作业 1.基础作业:(1)书写生字词。(2)背诵古诗。2.拓展作业:搜集“咏梅”“咏荷”“咏鹅”的古诗读一读。
【详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古诗《村居》。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二首》之《咏柳》,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1.通过释义和形近字比较等方法认识“咏、妆、丝、绦、裁、剪”6个生字,会写“碧、妆、绿、丝、剪”5个生字。
2.借助生字点红和插图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咏柳》,根据背诵提示能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本诗中生字新词,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前面我们刚学了《村居》,谁来背诵一下。
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一起走进迷人的春天,看看他赞美了春天的什么?——柳树
2.板书课题:咏柳。齐读课题。
能说说课题的意思吗?“咏”是什么意思?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作者是怎么歌颂柳树的呢?
设计意图:
联系第一课时《村居》,衔接上节课内容学习春天的古诗,由温故旧知来学习学习新的古诗,衔接自然。
二、新授
探究一:把诗读正确,读出节奏
1.自由读古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古诗,师生正音。
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咏”、“妆”,是后鼻音,不要念成前鼻音。“剪”是前鼻音,不要念成后鼻音。“绦”不要读成“条”。“丝”、“裁”是平舌音,要读准。
3.认读生字“咏、妆、丝、绦、裁、剪”,交流生字识记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区分:妆(状) 裁(栽)
4.再读古诗。
(1) 师生配合读,老师前一句,学生后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 男生读前两句诗,女孩读后两句诗。
设计意图:
通过形近字形旁区分,强化生字的识认;通过师生配合朗读 ,饶有趣味地感受七言诗的节奏感,为有感情地朗读打下基础。
探究二: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1.指导第一、二句:
(l)出示柳树的图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同学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
这里把柳树叶子比作碧玉。
妆:(课件演示妆的演变过程),意思是装饰,打扮。
一般都是谁打扮?那么本诗是说谁打扮?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枝是“绿丝绦”?
绿丝绦:指柳条,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写出了柳条细长、柔美。
意思是: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诗人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
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直接描绘柳树呢?——比喻。
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同学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三四两句诗,诗人用了什么样的形式来描绘柳叶的?——自问自答的形式,增加了诗的情趣,同时了感受到了诗人想象力的丰富。
“不知”是发问,旨在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你看到这把剪刀了吗?为什么这么比喻?
小结:诗人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她剪出的一丝丝柳叶,装点着锦绣大地,诗的美妙之处不言而喻。
3.全班齐读《咏柳》。
设计意图:
低年级古诗教学应该根据低龄儿童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特点,利用插图,直观地感受画面,通过朗读、想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使学生通过反复品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
探究三:体会诗情,背诵古诗。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贺知章笔下的柳树吗?为什么呢?(喜欢,他写出了柳树的婀娜,春风的神奇……)就让我们怀着对柳树的喜爱之情再读读古诗吧。
2.指名读古诗,集体评议。
3.用补白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古诗。
(1)碧玉妆成 ,万条垂下 。
不知细叶 ,二月春风 。
(2)碧玉 ,万条 。
不知 ,二月 。
4.出示画面,练习看图背诵古诗。
5.配乐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
不同形式的背诵,由易到难,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充分地练习背诵,也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节奏感,体会到儿童尽情玩耍的快乐感。
三、练习
书写田字格中的5个生字:“碧、妆、绿、丝、剪”。
1..交流识记字形。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碧 妆 绿 丝 剪
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加一加:“王+白+石”是“碧”,“纟+录”是“绿”,“前+刀”是“剪”,“纟+纟”是“丝”。
换一换:“将”去掉右边部分,换成“女”,就是“妆”。
2.指导书写。
教师在黑板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3.学生练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1.学生观察前两个字的结构特点:左窄右宽。教师用色块明确结构。
4.出示评价单。(结构匀称☆ 书写美观☆)
5.学生练写,评价反馈。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比较、色块明确、重点笔画显红等方法,把握所写字的结构和重点笔画。再采用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求,评价单跟进等措施,让学生明确写字的要点,从而把字写规范,写漂亮。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咏柳》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喜欢这首诗吧!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和老师一起去感受春光里柳树的优美:(配乐朗诵)
“在河边,在湖畔,一棵棵高大的柳树,垂挂着无数根细长而柔软的柳条,时而吹来一阵温暖的春风,千万根柳条抖动着细致而小巧的叶子,随风摇曳。”
设计意图:
这一设计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一边听老师描绘,一边想象,把古诗中的语言变成一幅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饱览想象之美,语言之美。
2.齐诵古诗。
3.读一读咏物的名句,感受春的美好
五、作业
1.基础作业:(1)书写生字词。(2)背诵古诗。
2.拓展作业:搜集“咏梅”“咏荷”“咏鹅”的古诗读一读。
设计意图:
描写咏物的古诗有很多,通过搜集搜集“咏梅”“咏荷”“咏鹅”等咏物古诗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周围事物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咏柳
描 碧玉 一树高 比 巧妙
绘 万条 绿丝绦 喻 新奇
想 柳叶 谁裁出 自问 以柳
象 春风 似剪刀 自答 咏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