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复习化学专题汇编(三)
练 习
姓名------------------
第四部分: 水
目标:
了解:
知道水电解后的产物,描述水的组成;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水能电解、水与氧化物反应等);举例说明水对生命体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知道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知道水污染;列举水的净化方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知道水体的分类;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知道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列举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理解:
关注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
应用:
体会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树立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的意识。
练习
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说明水在不同状态、不同密度时,是如何确保水生生物生存的
水的状态 固 态 液 态 气 态
水的密度/g·mL-1 0.917 1.000 0.0008
A.冬季,冰沉到池塘底部,促使生物冬眠
B.冬季,水蒸气沉到池塘底部,给生物带来氧气
C.夏季,水蒸气沉到池塘底部,给生物带来氧气
D.冬季,池塘水面结冰,能隔绝冷空气,从而保护水生生物免受低温的伤害
2.某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最佳的实验方案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丙、甲、乙、丙 D.丙、甲、丙、乙
3.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生物生存、工农业生产等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或观点错误的是【 】
A.尽管水分子很小,但它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B.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以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C.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白天植物吸收的大量水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D.在自来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自来水不是纯净物
4.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有水的是【 】
A.打开热水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B.白色硫酸铜粉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蓝
C.人对着镜子哈气,镜子表面起雾
D.蜡烛火焰上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参考答案:1.D 2.D 3.C 4.B
第五部分:空气
一)目标:
了解:
列举空气的主要成分;举例说明空气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列举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方法;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列举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描述大气中臭氧层的作用;列举空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列举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理解:
概述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说明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说明氧气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概述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说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说明二氧化碳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说明温室效应的成因;关注温室效应的利弊。
二)练习:
1、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
A.用吸管吸牛奶 B.棒冰融化
C.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 D.水往低处流
2、在一次实验中,反应最后得到一种由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的废气。某同学认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还可以利用,为了出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收集一氧化碳,他设计了甲、乙、丙三套装置,如图所示(瓶内为氢氧化钠溶液)。其中最合理的是▲ 。
3、下列关于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甲生设计了如图1如示的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打开铁夹,水自动注入集气瓶的直接原因是 ;
(2)乙生也设计了一个如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甲类似,只不过用硫粉代替了红磷,并增加了滴管。要使实验成功,乙在滴管中应加入 溶液。并反应后滴入,写出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空气中氮气也能和红磷反应,能否用该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4)丙生想利用氧气和某种金属的反应,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他选择利用下列仪器、药品:①带瓶塞的l000mL烧瓶;②电子天平(称量精度为0.01克);③酒精灯;④某种金属粉末。他的实验步骤如下:准确称量某种金属粉末的质量(足量),将其放入烧瓶,塞紧瓶塞,放置一段时间后,倒出烧瓶中粉末,并称其质量。写出丙生的实验思路---。 。
5、游莫干山时,某同学一家在山道旁发现一个不停冒泡的水坑。
这里冒出的是什么气体呢 该同学认为可能是二氧化碳,爸爸
认为可能是沼气,妈妈认为可能是空气。他们利用火柴、竹
枝、矿泉水瓶展开了以下探究:
(1)用矿泉水瓶收集两瓶气体,如图所示。该同学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 ;
(2)该同学用竹枝夹持燃着的火柴在瓶口进行点火试验,既没
有听到爆鸣声,也没有观察到气体燃烧。根据此现象可以判
断 ▲ 的猜测是错误的。为了进一步判断该气体的成分,
该同学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
6、科学课上做“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时,由于红磷燃烧生成的P2O5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小明改用氢气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时用夹子B夹住橡胶管,打开夹子A,点燃纯净的氢气并迅速插入甲瓶中,使氢气在甲瓶中燃烧。
(1)当氢气燃烧的火焰刚好熄灭时,对夹子的操作应是 ▲ ;
(2)实验测得甲瓶中氧气的体积远小于瓶中空气体积的l/5,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
(3)有同学提出,若用CO取代H2,进行如上操作也能完成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你是否认同并简要说明理由:▲ 。
7、(1)甲图是一种“化学氧自救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应急。它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产生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O2 +2CO2 ====2X +3O2,则X的化学式是 ▲ 。
参考答案:
1、A 2、乙 3、B 4、⑴瓶内气压小于瓶外气压 ⑵NaOH /KOH 2NaOH+SO2=Na2SO3+H2O ⑶不能
5、反应后粉末质量减去反应前粉末质量得出氧气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氧气的体积。
6、⑴A关B开 ⑵气密性不好或氧气未充分反应 ⑶不行,一氧化碳有毒,生成的是气体不能改变瓶内压强
7、⑴K2CO3
⑵②③ 2H2O2 = 2H2O + O2↑ (等号上有催化剂)
第4题图
(第8题图)
甲 ① ② 乙 ③ ④(共21张PPT)
♀了 解:
知道水电解后的产物,描述水的组成;
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水能电解、水与氧化物反应等);
举例说明水对生命体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
知道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知道水污染;
列举水的净化方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
知道水体的分类;
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知道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列举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理解:
关注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
♀应用:
体会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树立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的意识
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说明水在不同状态、不同密度时,是如何确保水生生物生存的( )
水的状态 固 态 液 态 气 态
水的密度/g·mL-1 0.917 1.000 0.0008
D
A.冬季,冰沉到池塘底部,促使生物冬眠
B.冬季,水蒸气沉到池塘底部,给生物带来氧气
C.夏季,水蒸气沉到池塘底部,给生物带来氧气
D.冬季,池塘水面结冰,能隔绝冷空气,从而保护水生生物免受低温的伤害
2.某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最佳的实验方案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丙、甲、乙、丙
D.丙、甲、丙、乙
D
3.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生物生存、工农业生产等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或观点错误的是【 】
A.尽管水分子很小,但它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B.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以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C.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白天植物吸收的大量水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D.在自来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自来水不是纯净物
C
4.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有水的是【 】
A.打开热水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B.白色硫酸铜粉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蓝
C.人对着镜子哈气,镜子表面起雾
D.蜡烛火焰上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B
♀了 解:
列举空气的主要成分;
举例说明空气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列举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方法;
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
列举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描述大气中臭氧层的作用;
列举空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列举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理 解:
概述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说明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
说明氧气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概述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说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
说明二氧化碳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说明温室效应的成因;
关注温室效应的利弊。
1、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
A.用吸管吸牛奶
B.棒冰融化
C.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
D.水往低处流
A
2、在一次实验中,反应最后得到一种由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的废气。某同学认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还可以利用,为了出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收集一氧化碳,他设计了甲、乙、丙三套装置,如图所示(瓶内为氢氧化钠溶液)。其中最合理的是▲ 。
乙
3、下列关于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B
4、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甲生设计了如图1如示的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打开铁夹,水自动注入集气瓶的直接原因是 ;
(2)乙生也设计了一个如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甲类似,只不过用硫粉代替了红磷,并增加了滴管。要使实验成功,乙在滴管中应
加入 溶液。并反应后滴入,
写出该溶液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空气中氮气也能和红磷反应,能否用该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4)丙生想利用氧气和某种金属的反应,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他选择利用下列仪器、药品:①带瓶塞的l000mL烧瓶;②电子天平(称量精度为0.01克);③酒精灯;④某种金属粉末。他的实验步骤如下:准确称量某种金属粉末的质量(足量),将其放入烧瓶,塞紧瓶塞,放置一段时间后,倒出烧瓶中粉末,并称其质量。写出丙生的实验思路---。
参考答案:
⑴瓶内气压小于瓶外气压
⑵NaOH /KOH 2NaOH+SO2=Na2SO3+H2O
⑶不能
5.游莫干山时,某同学一家在山道旁发现一个不停冒泡的水坑。
这里冒出的是什么气体呢 该同学认为可能是二氧化碳,爸爸
认为可能是沼气,妈妈认为可能是空气。他们利用火柴、竹
枝、矿泉水瓶展开了以下探究:
(1)用矿泉水瓶收集两瓶气体,如图所示。该同学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 ;
(2)该同学用竹枝夹持燃着的火柴在瓶口进行点火试验,既没
有听到爆鸣声,也没有观察到气体燃烧。根据此现象可以判
断 ▲ 的猜测是错误的。为了进一步判断该气体的成分,
该同学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
参考答案:反应后粉末质量减去反应前粉末质量得出氧气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氧气的体积。
6科学课上做“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时,由于红磷燃烧生成的P2O5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小明改用氢气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时用夹子B夹住橡胶管,打开夹子A,点燃纯净的氢气并迅速插入甲瓶中,使氢气在甲瓶中燃烧。
(1)当氢气燃烧的火焰刚好熄灭时,对夹子的操作应是 ▲ ;
(2)实验测得甲瓶中氧气的体积远小于瓶中空气体积的l/5,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
(3)有同学提出,若用CO取代H2,进行如上操作也能完成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你是否认同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⑴A关B开 ⑵气密性不好或氧气未充分反应
⑶不行,一氧化碳有毒,生成的是气体不能改变瓶内压强
7、(1)甲图是一种“化学氧自救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应急。它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产生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O2 +2CO2 ====2X +3O2,则X的化学式是 ▲ 。
(第8题图)
甲 ① ② 乙 ③ ④
(2)若要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你准备选择乙图装置中的 ▲ (填编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参考答案:⑴ K2CO3
⑵ ②③ 2H2O2 = 2H2O + O2↑ (等号上有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