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州谣》教案 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神州谣》教案 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8 13:4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神州谣
【简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预习课文、圈出生字。
教学内容
歌谣导入,出示课题。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感知诗意。品读欣赏,深入探究。指导朗读,体会情感。熟读成诵,复现巩固。拓展延伸,积累实践。完成作业。
教学目标
借助拼音识字等方式,学生能正确认读“州”“华”“涌”等15个生字,会按笔顺书写“州“华”“岛”“峡”4个会写字,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四个词语。????2.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等途径,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通过欣赏图片、教师启发,学生能在语言环境中感受“奔、涌、长、耸”这些词的表达效果。3.
通过读、找等方法,初步感受祖国山川的美丽。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州”“华”“涌”等15个生字,会按笔顺书写“州“华”“岛”“峡”4个会写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感受“奔、涌、长、耸”这些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通过欣赏图片、教师启发,初步感受祖国山川的美丽,在语言环境中感受“奔、涌、长、耸”这些词的表达效果;2.
会按笔顺书写“州“华”“岛”“峡”4个会写字。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生字本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三字经》,感受本课的体裁特点,理解“谣”。
新授
探究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1.初读诗歌2.感受山川美探究二:品读欣赏,深入探究。学生通过找山川美景,看图片等方式,感受祖国山川的美丽。探究三:指导书写,复现巩固。(一)指导书写(二)复现巩固
练习
积累词语。
拓展积累
读一读《三字经》节选部分,培训学生诵读兴趣。
作业
抄写词语,读韵律诗,巩固学习过的生字宝宝。
【详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预习课文、圈出生字。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识字等方式,学生能正确认读“州”“华”“涌”等15个生字,会按笔顺书写“州“华”“岛”“峡”4个会写字,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四个词语。????
2.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等途径,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通过欣赏图片、教师启发,学生能在语言环境中感受“奔、涌、长、耸”这些词的表达效果。
3.
通过读、找等方法,初步感受祖国山川的美丽。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州”“华”“涌”等15个生字,会按笔顺书写“州“华”“岛”“峡”4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感受“奔、涌、长、耸”这些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通过欣赏图片、教师启发,初步感受祖国山川的美丽,在语言环境中感受“奔、涌、长、耸”这些词的表达效果;
2.
会按笔顺书写“州“华”“岛”“峡”4个会写字。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生字本
【教学过程】
1、
导入
1.(课件出示1)点击播放三字经。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这首诗歌跟三字经的感觉有点像,也是三个字的歌谣。一起读《神州谣》。(板书:1.神州谣)
2.(课件出示3)相机解释“谣”的意思,就是歌谣,神州谣就是关于神州的歌谣。(课件出示4)认识生字“州”
,并教学书写。提问:同学们,课题中有个生字“州”,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它?请生说一说。教师评议。
3.(课件出示5)一起来写好这个“州”字。请生观察“州”的演变,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指出要注意的关键笔画,关注三个点的方向和第二笔撇。教师示范,学生跟着书空,在田字簿中写一写,教师评改。
设计意图:
课前布置圈出生字,有助于学生关注难读的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用三字经歌谣导入,让学生回顾三字经的结构形式,激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理解“谣”。学习课题时相机认识“州”,唤起学生已有基础,培养识字的自主性,完成“州”字的认读和书写。
二、新授
探究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一)初读诗歌
1.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正确。(小老师带读-自己读)(出示课件6)
神州
中华
珠峰
海峡
大陆
情谊
奋发
繁荣
涌出
隔开
一齐
耸立


2.去掉拼音,把生字词读正确。(自己读-开火车读-齐读)(出示课件7)
3.把生字词放入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自己读-分小节指名读)(出示课件8)
(二)感受山川美
1.鼓励交流:同学们,读完课文,你知道神州是什么地方吗?
2.(课件出示9)相机学习第一小节,理解“神州”即“中华”。出示词语卡,认读词语“中华”。请生读,开火车读,复现巩固。在教师引导中拓展积累“神州大地”“巍巍中华”,知道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请生朗读出自豪的情感。(指名读——齐读)
3.
(课件出示10)通过欣赏美丽的照片,知道祖国山川的美丽,理解“山川美,可入画”。请生读第一小节,读出祖国山川的美丽和身为华夏儿女的自豪感。(指名读——齐读)
探究二: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交流:同学们,课文中提到了祖国哪些大好河山呢?请你去找一找,圈一圈。
2.(课件出示11)引导学生圈划“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结合学生已知,通过欣赏图片的方式理解这些词语,知道美在哪里;(课件出示12、13)相机感受“奔”“涌”,黄河长江水的湍急和壮观的画面。引导学生分享识记方法,利用组词、偏旁加一加等方法记住“涌”字(生字卡复现巩固“涌”);
3.
(课件出示14)感受“长”“耸”,长城和珠峰的长和高(生字卡复现巩固“珠峰”),(课件出示15、16)引导学生分享识记方法,利用组词、偏旁加一加等方法记住“峰”“耸”字(生字卡复现巩固“峰”“耸”)。引导学生读出“奔”、“涌”、“长”、“耸”四个字的表达效果。(指名读-师生配合读-齐读)
探究三:指导书写,复现巩固。 
(一)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18)华


1.学生先观察“华”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生交流:
教师相机提示“横”,上下结构,书写上窄下宽。
2.观察“岛”和“峡”共同的部分,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关键笔画:
“岛”半包围结构,竖折折钩要宽而扁,包围左下方的“山”。教师相机出示岛屿的图片理解。
“峡”左右结构,左边的“山”窄一点,右边“夹”撇捺舒展,宽一些。整个字细长,结合“海峡”的图片理解。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二)复现巩固
1.把生字送到课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
2.
(出示课件19)挖空读一读,复现巩固生字词;
我神州,称(
)。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
),长江(
)。长城长,珠峰(
)。
台湾岛,隔(
),与(
),是一家。
各民族,情谊(
),齐(
),共(
)。
设计意图:
结合诗歌文本特点,安排随文识字,在读文语境中理解、识记生字词;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体现部编版教材多元识字的理念;针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会观察,会临摹的书写习惯。通过诵读、欣赏图片等方式,感受祖国山川的美,理解诗歌的意境;最后回到课文,通过挖空的方式复现巩固生字词,同时再次对课文有整体感知。
三、练习。(出示课件20)
1.读一读,记一记。
华夏儿女
炎黄子孙
神州大地
巍巍中华
设计意图:
复现巩固,及时积累。
四、拓展。(出示课件21)
读《三字经》(节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设计意图:
这首诗也是三字经儿歌,三字经节选作为拓展可以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
五、作业。(出示课件22)
1.
抄写课后词语,每个词语两遍。
神州
中华
山川
黄河
长江
长城
台湾岛
海峡
奋发
2.读一读这首韵律诗,记住生字宝宝。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
黄河长江,奔涌不息;
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设计意图:
课堂书写后,抄写巩固,运用儿歌巩固,符合这个年龄段学习的特点。
【板书设计】
神州谣
神州大地
巍巍中华
山川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