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改革和革命是社会发展变化中最为常见的现象,改革则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着社会进步,它是自上而下的、和平的国家和政府的行为,是通过主动的政策调整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
尽管改革以主动平缓的方式来进行,往往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但改革也充满了斗争性,也有流血牺牲,也有成败之分,因此,改革的举措与成败是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的。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
如何学习改革:
1、改革的背景(为什么要改革?)
2、改革的内容(怎样改革的?)
3、改革的影响(改革得怎么样?)
对改革的评价标准
分析导致改革的问题有没有解决,
代表哪一个阶级的利益,
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等等。
知识联系:
必修一专题六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公元前6世纪初
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
公元前6世纪末
克利斯提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形成
公元前5世纪
伯利克里主政,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第一讲 雅典往何处去
梭伦改革的背景
预习铺垫:
改革前雅典概况:
地理环境
多山、少地、环海
经济状况
工商业发展
政治状况
贵族共和国(贵族政治)
1、贵族政治: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国家由世袭的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
2、民主政治:统治阶级中大多数人享有管理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
3、僭主政治: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夺取政权后,大都装扮成平民群众的保护人,领导他们对付贵族的任何不公道的损害,实行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政策,然而政权则不向平民开放。僭主政治是从贵族政治到民主政治的过渡形式。
贵族政治、僭主政治、民主政治的比较
名词解释:
一、为什么要改革: (必要性)
1、预习检查:
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内部有哪些尖锐的矛盾?
A、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B、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内忧外患、危机四伏
A、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改革前的雅典政体
元老院
公民大会
无实权
最高权力机构
最高司法机构
执政官
行政机构
贵族 平民
政治
经济
名义上享有公民权,实际上没有无法参与政权。
贵族把持政权,控制元老院,行政机构,架空公民大会;
占有大量财富,剥削平民。
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直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B、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工商业经济发展
工商业奴隶主经济地位提高
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不满贵族统治
(1)左面两幅图反映了当时雅典经济发展的哪些特点?
(2)经济的发展对雅典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起了什么作用?
(3)雅典有哪些社会阶层?请你勾画当时雅典的多元社会格局。他们各自的地位和相互之间关系如何?
即讲即练:
贵族
平民
工商业奴隶主
平原派
山地派
海岸派
主要矛盾
思考一下他们之间的政治诉求?
激进的民主政治
温和的改革
贵族政治
平民暴动
2、解决危机的尝试
A、推翻贵族共和政体,建立僭主政治
B、严刑竣法,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基伦暴动
前631年
《德拉古法典》
前621年
结果:
结果:
失败
说明:雅典人民并不赞同僭主政治
不能化解矛盾
3、预习检查:
梭伦改革前,雅典面临着怎样的外部危机,有何影响?
萨拉米危机(麦加拉夺取萨拉米)
古代希腊地图
(1)萨拉米岛的地理位置
有何特征?
(2)雅典丧失萨拉米岛
的原因有哪些?
(3)丧失萨拉米对雅典
将产生哪些影响?
(4)围绕萨拉米岛问题,贵族是如何处理的?
(5)萨拉米斯危机说明了什么?
即讲即练:
3、雅典面临的外部危机
萨拉米危机(麦加拉夺取萨拉米)
萨拉米危机暴露了贵族政治的腐朽和雅典的社会危机
——导火线
二、为什么能改革?
梭伦当选为执政官
良好教育,丰富的知识、爱国、同情平民
(1)“疯诗人事件”
“疯诗人事件” :梅加腊城邦占领了雅典出海门户萨拉米岛,这就沉重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雅典几次派兵去争夺,结果都失败了,而后,为压制民众的不满,当局竟颁布了一条屈辱的法令;任何人都不得提议去争夺萨拉米岛,违者必处死刑。梭伦对当局的这种懦弱行为深为不满,为了唤醒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同时避开不公正的法律的残酷制裁,他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佯装疯癫。于是“疯”了的梭伦经常出现在雅典的中心广场上。只见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双手不住地擂打着自己的胸部,招来许多围观的百姓。这时,他就会对着人群大声朗读他的诗篇:“啊,我们的萨拉米,她是多么美丽,又多么使我们留恋,让我们向萨拉米进军,我们要为收复这座海岛而战,我们要雪洗雅典人身上的奇耻大辱…”,在不明真相的人们的惊叹、惋惜声中,梭伦滔滔不绝地朗诵着,终于用激越的诗篇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禁令废除,战事再起。
二、为什么能改革?
梭伦当选为执政官
良好教育,丰富的知识、爱国、同情平民
(1)“疯诗人事件”
(2)梭伦领导收复萨拉米斯岛
(3)前594年,梭伦当选执政官,进行改革
威望
总结归纳:梭伦改革的原因和条件
经济根源
政治因素
外部因素
个人因素
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贵族、平民、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尖锐,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
萨拉米危机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必要性
可能性
——当堂记忆
如果没有萨拉米斯岛问题就不会有首席执政官梭伦,也不会有梭伦改革?
萨拉米斯岛问题只是一个契机,而当时雅典城邦内部社会矛盾激化,这是最主要原因。
启示:
时代造就英雄,英雄推动时代发展;
雅典文明在曲折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
二、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的政治改革:
——梭伦改革
1、目的:
我使这样的事情普遍流行;
调整公理和强权,协和共处。
——梭伦
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
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2、内容
措施 内容 影响
A、经济上
颁布‘解负令’
发展工商业
①废除一切债务,解放债务奴隶
②规定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
商业:限制粮食出口,抑制粮价;鼓励橄榄油等经济作物出口
手工业:规定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一门手艺,吸引鼓励有技术外国人迁居雅典
取消了债务奴隶,保护了平民基本利益;
经济上独立,对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基础
短期,稳定了社会物价,保障了平民生活。
长期,促进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的增强,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
B、政治领域:
措施 内容 影响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原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恢复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既保护了贵族利益,又打破了贵族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中下层获得一定权利。
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使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
探究:
1、 梭伦是站在哪一阶层立场上的?改革的原则是什么?
2、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哪一阶层?
3、各阶层对改革的态度是什么?
“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的占据优势。……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梭伦
探究:
1、 梭伦是站在哪一阶层立场上的?改革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这一原则?
2、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哪一阶层?
3、各阶层对改革的会是什么态度?
站在整个雅典城邦的利益之上的,采取了“中庸”(折中)的原则
工商业奴隶主
平原派
(贵族寡头政治)
山地派
(激进民主政治)
海岸派
(温和改革)
反对贵族专权,要求改革
推翻改革
进一步改革
拥护新政
3、改革的结果和影响
A、经济上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B、政治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C、改革没有能够消除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梭伦被迫出走。
(一)结果:
探究:
梭伦改革为什么没有解决雅典面临的社会问题?
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改革中他主要扮演了“调停者”角色。很多措施都带有折中的色彩。结果两边都不讨好。
(二)对梭伦改革的评价
(1)性质:
奴隶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2)意义:
1、经济:大大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
2、政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3、精神:渗透在改革中的“中庸”精神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
(3)局限性:
1、梭伦以财产划分等级,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
2、以“折中”的手段来协调贵族和平民的矛盾,结果两面都不讨好,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3、实质上是少数人的民主。(奴隶主内部的民主)
材料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材料二: 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优势。
材料三: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摘自新课标教材岳麓版必修1
(1)、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梭伦的哪些政治主张?
1.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并分析下列问题:
限制贵族的利益;
平衡贵族和平民的利益,提高平民的地位;
制定法律管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典型例题
材料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材料二: 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优势。
材料三: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摘自新课标教材岳麓版必修1
1.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并分析下列问题:
典型例题
(2)、以上材料体现梭伦改革的具有什么色彩?
具有明显的“折中”色彩。
材料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材料二: 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优势。
材料三: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摘自新课标教材岳麓版必修1
1.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并分析下列问题:
典型例题
(3) 梭伦为何要“保护两方”“一视同仁”呢?
出发点:
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维护奴隶制统治;振兴雅典城邦。(2分)
(1)依据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并赋予相应的政治权利。(2分)工商业奴隶主。(1分)
(2)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公私债务,拔掉田间竖立的记债碑。(2分)奴隶主贵族(1分)。理由:许多借债购地的人因政府废除所欠的公私债务发展成为富翁(1分)。
(3)梭伦改革——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