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虎丘记》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05 21:5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虎丘记
袁宏道
袁宏道,明代文学家,湖广公安人,万历16年中举人,万历20年中进士,万历23年任吴县县令,颇有政绩,不到两年就辞官归隐。后又出仕官场,官至吏部主事、稽勋郎中。著《袁中郎全集》。 袁宏道在明代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与兄长袁宗道、弟弟袁中道合称“公安三袁”,被称为“公安派”。“公安派”在文学上反对形式主义和拟古主义,在思想上反对封建礼教和儒家道统。他们的作品也能打破传统诗文的陈规陋习,抒发个性,清新流畅。但由于不适当地强调表现自我,忽视社会现实,因而作品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思想比较贫乏。
虎丘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和剑池。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朴雄厅,早已成为古老苏州的象征;剑池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以及神鹅易字的美丽传说,风壑云泉,令人留连忘返。
云岩寺塔
虎丘入口
虎丘的山与寺,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山藏古寺中,虎丘的美景全在寺里,从正山门向里望去,可直视虎丘山顶的云岩寺塔。
断梁殿
著名的元代建筑遗存“断梁殿”,俗称二山门,始建于唐,重建于唐,重建于元至正四年(公元1338年)。殿内屋顶主梁是由两段园木接成,这是古代建筑匠师的智慧结晶。
憨憨泉
憨憨泉相传为梁代天监神僧憨憨尊者所凿,为纪念这位拙井者而名“憨憨泉”三字为宋代大书法家吕开卿所书
试剑石
这块形似剑截的大石便是传说中的吴王“试剑石”
点头石
白莲池以传说生公说法时池生千叶莲花而名,池中“点头石”是一块留存下来的点头顽石。
千人石
虎丘山中心的千人石,大石盘陀数亩,平坦如砥,二块大岩石凸起,四壁如刀削而成,实为罕奇,千人石传说为晋代高僧竺道生讲经处。
虎丘剑池
虎丘剑池 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之处的古迹和泉岩奇景,是虎丘剑池,剑池宽六十步,水深近二十丈,池形狭长,南宽北窄,好像平放的宝剑,两旁陡峭的石壁拔地而起,半空飞梁渡涧,气势雄伟,奇险。
返回
剑池位于“千人石”上,“双吊桶”之下,《吴地记》曰:“阖闾葬其下,以剑为殉,故池也以剑为其名”,是虎丘最为神秘的地方。剑池崖左壁有篆文“剑池”两字,相传为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右壁有北宋米芾所书“风壑云泉”四字,意思是侧耳听风,举目观岩,抬头观云,低头看流。写尽剑池风光,令人留连忘返。
第三泉   第三泉位于千人石之西,深二丈许,壁间取苏东坡“铁花秀岩壁”句意,摩有“铁华岩”大字。
放鹤亭
揽月榭
涌泉亭
御碑亭
御碑亭
千人石
它位于虎丘中心,为天然形成的大盘石,由南向北倾斜,平坦如砥,气势雄伟,中有两岩石凸起,顶面平坦,四壁如削,实为罕见。站在千人石上环望四周,东南是松柏低窥,西北是轩阁迭连,近看剑池,仰望宝塔,镜界开朗,景色壮丽。
白莲池,在生公讲台东,据《姑苏志》载:“生公说法时,池生千叶莲花,故名”。池中有石一方,叠于它石上,名“点头石”。清王宝文书“点头”二字。
五十三参
千顷云
在万家烟火西,取苏轼“云水丽千顷”句为名。
返回
平远堂
取“平林远野”之意。堂前筑平台,临崖砌石岸石阶,高愈丈。下临养鹤涧,景色殊胜。
返回
一、听课文朗读:注意下列红色字的注音:
倾城阖户( )
下迨蔀屋( )
雷辊电霍( )
姸媸自别( )
属而和者( )
荇藻凌乱( )
尚识余言( )

dài bù
gǔn
yánchī
zhǔ hè
xìngzǎo
zhì
兴阑( )
交衢( )
觞客( )
瓦釜( )
皂隶( )
靓装( )
樽罍( )
lán

Shāng

zào
jìng liàng
zūn léi
二:疏通课文字词句(第一段) :
1、独以近城故 :
……的缘故
2、而中秋为尤胜 :
更加盛况空前
3、栉比如鳞 :
排列
4、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
没有办法形容那热闹的场面
三:归纳第一段文意 :
去城可七八里,近城,
无高岩邃壑
游人往来,纷错如织
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重茵累席,置酒交衢
檀板丘积,樽罍云泻
虎丘位置地形:
中秋游览盛况:
四:疏通课文字词句(第二段) :
布席之初,呕者百千 :
歌唱
分曹部署,竟以新艳相角:
部分 安排 较量、竞赛
未几而摇首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
不久
明月浮空,石光如练 :
白色的绢
一切瓦釜,寂然停声 :
这里比喻粗俗的歌声
属而和者,才三四辈
连续、跟着 人
比至深夜,月影横斜
等到
每度一字,几尽一刻
唱 用尽
时间 歌者 歌唱环境 歌唱效果
布席之初
未几
已而
比至深夜
呕者百千
声若聚蚊
分曹部署 姸媸自别
得数十人
摇首顿足
才三四辈
明月浮空 清声亮彻
瓦釜寂然 听者魂销
一夫登场
月影横斜 飞鸟徘徊
四座屏息 壮士下泪
五:归纳第二段文意 :
重点描写了中秋月夜虎丘 的场面:
游人斗歌
六:疏通课文字词句(第三段) :
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 :
几案、桌案
峦壑竞秀,最可觞客 :
本意是一种酒器,这里是“宴请”,名作动
面北为平远堂旧址
(它)面对的北面
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 :
……的办法
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
建一个祠堂祭祀
而病寻作:
不久
恐进之亦兴阑矣:
兴趣消失(衰落)
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
兴盛荒废 确实 时运
六:归纳第三段文意 :
深不可测的剑泉
摩天倚云的千顷山
秀丽无比的千山万壑
晚景尤佳的文昌阁
荒废已久的平远堂
虎丘景观
本段用精炼而简洁的笔法描写了
虎丘景物:
七:疏通课文字词句(第四段) :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
做官(名作动)
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 :
县令, 躲藏
他日去官 :
辞去
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
记得
八:归纳第四段文意 :
乌纱之横、皂隶之俗
幸得解官,览虎丘之月
本段重点写作者任吴县县令时最后一次游览虎丘的感受。
游览感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