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复习化学专题汇编(四)
练 习
姓名------------
第六部分:单质和化合物
一)目标:
了解:
描述单质的概念;描述典型金属(镁、铁)和非金属(硫、磷、氢气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描述化合物的概念;描述氧化物的概念;描述常见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化钙、氧化铁、水、二氧化硫等);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区别无机物和有机物;知道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列举对经济生活和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机合成材料;知道“白色污染”。
理解:
区别单质和化合物;辨认常见的化合物。
二)练习:
1.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
A.氧化物 B.氧气 C.水 D.氧元素
2. 氢氧化铜固体受热分解能得到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为固体。某兴趣小组为确定这种固体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假设:生成的固体产物可能是氧化亚铜(Cu2O),也可能是 。
资料:Cu和Cu2O都是红色固体。
实验:将新制的氢氧化铜粉末放入试管中,使其在加热条件下分解(如右图),观察到蓝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推测:该粉末是氧化铜,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和 。
验证: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若出现
,证明上述推断是正确的。
3.下列物质鉴别过程,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O2
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和CO
C.用闻气味法鉴别酒精和白醋
D.用点燃法鉴别棉纤维和羊毛
4.汽水中含二氧化碳(CO2)、水(H2O)。关于这两种物质的类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是金属单质 B.都是非金属单质
C. 都是氧化物 D.都是碱
5.常温下,新型纳米材料MFe2Ox (3A.MFe20x可用于环保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y的数值为4
D.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6.把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无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不含铜
B.滤渣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
C.滤液中含有FeCl2和HCl
D.滤液中含有FeCl2和CuCl2
7.做实验时,小科取了40mL的Ba(OH)2溶液,并随手倒入等量的稀盐酸(均未知浓度)。老师发现后,递给他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K2CO3溶液,让小科来检测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小科在混合液中慢慢滴入K2CO3溶液,获得相关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图像。
(1)刚加入K2CO3溶液时,发现没有沉淀生成,却有气泡产生,则原混合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中所含的溶质有 (用化学式表示);
(2)计算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自来水厂对水库引来的水进行物理净化处理时,是通过沉淀和 --------等方法除去水中固体粒子的。
9.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和所属的类别都正确的是【 】
A.甲烷、CH4、有机物 B.锰、MN、金属单质
C.氯酸钾、KCl03、金属氧化物 D.氧化汞、HgO、非金属氧化物
参考答案:
1.D 2.CuO 物体颜色 蓝色溶液生成 3.C 4.C 5.B 6.B 7.⑴酸性 , BaCl2 HCl (2)23% 8.过滤 9.A
第七部分:常见的化学反应
一)目标:
了解:
知道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特点;辨认具体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知道化学反应中存在能量变化;举例说明缓慢氧化现象;列举剧烈氧化现象(燃烧、爆炸);列举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描述常用的灭火方法及原理;列举火灾自救的一般措施;知道防范常见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如一氧化碳、甲醇、苯、甲醛、尼古丁、二恶英、毒品等);举例说明氧化反应;举例说明还原反应。
理解:
说明氧气具有氧化性;说明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说明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能根据它们的燃烧产物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二)练习:
1、化肥中的氮肥很多是铵盐。已知氨气通入水中后,其溶液呈碱性。将硫酸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后放入试管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色,这是检验铵盐的方法。上述实验现象说明【 】
A.铵盐和碱的反应是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
B.氨气比空气轻
C.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就是氨气
D.铵盐能和碱反应放出氨气
2、过碳酸钠(Na2CO4)是一种常见的漂白杀菌剂,其水溶液显碱性,能和盐酸发生下列反应:2Na2CO4 +4HCl== 4NaCl+2CO2↑+O2↑+2H2O。工业用的过碳酸钠往往含有少量的碳酸钠。为了测定工业用的过碳酸钠的纯度,可以选择利用下列仪器(包括仪器中的药品)及石蕊试液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适量过碳酸钠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只要测定反应过程中产生的 (写化学式)体积,就可推算出过碳酸钠的纯度;
(2)请选取该实验需要的装置,并按正确连接顺序排列 (填字母,仪器中的试剂都是足量的);
(3)判定过碳酸钠试样是否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和现象是 。
3.请结合下图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当你选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时,若选择B装置来完成该实验,需进行的改动是 。
(3)你认为应选择上述哪一个装置收集氨气并说明理由 。
4、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吉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
图中字母A至G均表示装置编号。靖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发生装置A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和水蒸气,为使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 ;
(2)E、F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不正确的地方,如何改进 .理由是 ;
(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装置的作用是 。
5、关于绿色荧光蛋白分子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与硫酸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7、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间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化学反应。下图表示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有些HI分子碰撞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H2和I2,有些碰撞不会发生反应。
(1)A、B、C三图中表示HI分子碰撞后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图;
(2)上述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若要得到1个H2分子,至少需要 个HI分子碰撞。
8、小敏设计了一种填空游戏。请按要求在方框内填入物质的化学式或反应类型。规则是:(1)竖列必须符合物质分类要求;(2)横行必须符合基本化学反应类型;(3)所填物质的组成元素在H、O、S、Cu中选择。
9、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其制氢气的原理是: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6H2O高温2B(OH)2+3H2,该反应属于【 】
A.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
10、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11、下列化学反应可用下图表示的是【 】
A.H2CO3 △ CO2↑+H2O
B.2H2SO3 + O2 =2H2SO4
C.2HClO 光照 HCl+O2↑
D.CaCO3 高温 CaO+CO2↑
参考答案:
1.D 2.⑴O2 ⑵BDEF ⑶加入紫色石蕊,看溶液时否变红色 3.⑴ 2H2O2 = 2H2O + O2↑ (等号上有催化剂) ⑵加酒精灯,试管口要略向下放置 ⑶E,密度小于空气 4.⑴浓硫酸 ⑵EF交换,防止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分进入F装置 ⑶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进入 5.C 6. 2KMnO4=△=K2MnO4+MnO2+O2↑,分解 7.⑴C ⑵分解 ⑶2 8.H202 H2O 置换 9.D 10.A 11.C
(第11题图)(共26张PPT)
♀了解:
描述单质的概念;
描述典型金属(镁、铁)和非金属(硫、磷、氢气等)在
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
描述化合物的概念;描述氧化物的概念;
描述常见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化钙、氧化铁、水、二氧化硫等);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区别无机物和有机物;知道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列举对经济生活和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机合成材料;
知道“白色污染”。
♀理解:
区别单质和化合物;
辨认常见的化合物。
1.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
A.氧化物
B.氧气
C.水
D.氧元素
D
2. 氢氧化铜固体受热分解能得到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为固体。某兴趣小组为确定这种固体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假设:生成的固体产物可能是氧化亚铜(Cu2O),也可能是
。
资料:Cu和Cu2O都是红色固体。
实验:将新制的氢氧化铜粉末放入试管中,使其在加热条件下分解(如右图),观察到蓝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推测:该粉末是氧化铜,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和 。
验证: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若出现
,证明上述推断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CuO 物体颜色 蓝色溶液
3.下列物质鉴别过程,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O2
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和CO
C.用闻气味法鉴别酒精和白醋
D.用点燃法鉴别棉纤维和羊毛
4.汽水中含二氧化碳(CO2)、水(H2O)。关于这两种物质的类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是金属单质
B.都是非金属单质
C. 都是氧化物
D.都是碱
C
C
5.常温下,新型纳米材料MFe2Ox (3A.MFe20x可用于环保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y的数值为4
D.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
6.把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无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不含铜
B.滤渣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
C.滤液中含有FeCl2和HCl
D.滤液中含有FeCl2和CuCl2
B
7.做实验时,小科取了40mL的Ba(OH)2溶液,并随手倒入等量的稀盐酸(均未知浓度)。老师发现后,递给他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K2CO3溶液,让小科来检测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小科在混合液中慢慢滴入K2CO3溶液,获得相关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图像。
(1)刚加入K2CO3溶液时,发现没有沉淀生成,却有气泡产生,则原混合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中所含的溶质有 (用化学式表示);
(2)计算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⑴酸性 , BaCl2 HCl (2)23%
8.自来水厂对水库引来的水进行物理净化处理时,是通过沉淀和 --------等方法除去水中固体粒子的。
9.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和所属的类别都正确的是【 】
A.甲烷、CH4、有机物 B.锰、MN、金属单质
C.氯酸钾、KCl03、金属氧化物 D.氧化汞、HgO、非金属氧化物
参考答案: 8.过滤 9.A
♀了 解:
知道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辨认具体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知道化学反应中存在能量变化;
举例说明缓慢氧化现象;
列举剧烈氧化现象(燃烧、爆炸);
列举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描述常用的灭火方法及原理;
列举火灾自救的一般措施;
知道防范常见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如一氧化碳、甲醇、苯、甲醛、尼古丁、二恶英、毒品等);
举例说明氧化反应;
举例说明还原反应。
♀ 理 解:
说明氧气具有氧化性;
说明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说明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能根据它们的燃烧产物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1、化肥中的氮肥很多是铵盐。已知氨气通入水中后,其溶液呈碱性。将硫酸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后放入试管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色,这是检验铵盐的方法。上述实验现象说明【 】
A.铵盐和碱的反应是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
B.氨气比空气轻
C.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就是氨气
D.铵盐能和碱反应放出氨气
D
2、过碳酸钠(Na2CO4)是一种常见的漂白杀菌剂,其水溶液显碱性,能和盐酸发生下列反应:2Na2CO4 +4HCl== 4NaCl+2CO2↑+O2↑+2H2O。工业用的过碳酸钠往往含有少量的碳酸钠。为了测定工业用的过碳酸钠的纯度,可以选择利用下列仪器(包括仪器中的药品)及石蕊试液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适量过碳酸钠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只要测定反应过程中产生的 (写化学式)体积,就可推算出过碳酸钠的纯度;
(2)请选取该实验需要的装置,并按正确连接顺序排列 (填字母,仪器中的试剂都是足量的);
(3)判定过碳酸钠试样是否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和现象是 。
参考答案:⑴O2 ⑵BDEF
⑶加入紫色石蕊,看溶液时否变红色
3.请结合下图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当你选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时,若选择B装置来完成该实验,需进行的改动是 。
(3)你认为应选择上述哪一个装置收集氨气并说明理由 。
参考答案:⑴ 2H2O2 = 2H2O + O2↑ (等号上有催化剂)
⑵加酒精灯,试管口要略向下放置 ⑶E,密度小于空气
4、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吉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
图中字母A至G均表示装置编号。靖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发生装置A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和水蒸气,为使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 ;
(2)E、F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不正确的地方,如何改进 .理由是 ;
(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装置的作用是 。
参考答案:⑴浓硫酸 ⑵EF交换,防止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分进入F装置 ⑶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进入
5、关于绿色荧光蛋白分子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与硫酸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参考答案:5.C
△
6. 2KMnO4== K2MnO4+MnO2+O2↑,分解
7、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间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化学反应。下图表示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有些HI分子碰撞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H2和I2,有些碰撞不会发生反应。
(1)A、B、C三图中表示HI分子碰撞后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图;
(2)上述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若要得到1个H2分子,至少需要 个HI分子碰撞。
参考答案:⑴C ⑵分解 ⑶2
8、小敏设计了一种填空游戏。请按要求在方框内填入物质的化学式或反应类型。规则是:(1)竖列必须符合物质分类要求;(2)横行必须符合基本化学反应类型;(3)所填物质的组成元素在H、O、S、Cu中选择。
.参考答案:H202 H2O 置换
9、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其制氢气的原理是: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6H2O高温2B(OH)2+3H2,该反应属于【 】
A.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
10、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D
A
(第11题图)
11、下列化学反应可用下图表示的是【 】
A.H2CO3 △ CO2↑+H2O
B.2H2SO3 + O2 =2H2SO4
C.2HClO 光照 HCl+O2↑
D.CaCO3 高温 CaO+CO2↑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