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授课课件(32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授课课件(32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08 21:46:2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状况,思考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耕织图》
(局部)、《清代纺织图》
和观看影像资料,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感受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通过问题探究,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初步感受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初步了解自然环境、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
【重点】
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难点】
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目录:
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人口的增长
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据历史学家研究,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
图片:清·徐扬《盛世滋生图》(局部)
耕织图
二、新课讲解
模块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人民多遭惨杀,田土尽成丘墟。官虽设而无民可治,地已荒而无力可耕。
——《明清史料》丙编,第783页
背景: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乾隆“帝王之政,莫爱民,而爱民之道,莫要于重农桑,此千古不易之常经也。”
——《乾隆帝及其时代

原因:清初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清朝的诸位帝王为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哪些措施?
(1)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2)兴修水利,治理河道;
(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
(1)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顺治六年)凡各处逃亡民人,不论原籍、别籍,必广加招徕,编入保甲,俾之安居乐业。察本地方无主荒田,州、县官给以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
——《清实录·世祖实录》
垦荒政策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人民勤劳耕种
农民治其业,自非岁时伏腊(四季时节更换之时)、省祠墓、通亲戚,则晴事耕耘,雨勤织绩,赤背而薅草,跣足而犁冰。
——《安吴四种·作力》
1661——1766年耕地面积的变化
(2)兴修水利,治理河道;
(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
推广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影响
1、大大丰富了我国农作物的品种。
2、增加粮食产量。
3、改善饮食结构。
4、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
原因:清朝统治者重视,推行垦荒政策;农民的辛勤劳作
表现:水利设施建设;粮食产量提高;经济作物种植广泛;出现新的商品粮产区;
意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模块二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①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②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制瓷业
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江宁机户李扁担、李东阳,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棉织业手工工场织工超过5万人。
清朝前期商业发达的表现:
①工商业城镇兴起。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如吴江县的盛泽镇,“天下四大镇"(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河南的朱仙镇)。
②城市商业繁荣。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大多集中于运河两岸,交通十分发达,工商业非常繁荣。
③商人数量大大增多,形成了晋商、徽商等一些大的商帮。
商帮:是以乡土亲缘为纽带形成的商业集团
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清代,山西票号商、两淮盐商,富甲天下。
——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
晋商代表
晋商俗称“山西帮”。晋商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销售,换取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成为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晋帮集团。晋商真正崛起于明代,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
徽商代表胡雪岩
徽商与晋商齐名,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经营文房四宝,走出一条贸易路线:东进苏杭无锡,南达湘、蜀、云、贵、川,往来京、晋、冀、鲁、豫间,远涉西北、东三省。最后,西进赣、湘,沿东南达闽、粤两省,直至扬帆入海与日本进行贸易。此时的徽商达到鼎盛时期,“无徽不成商”开始叫遍天下。
清朝前期的这两个商帮为什么称为晋商和徽商?
这些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晋商主要由山西商人组成的,徽商主要由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
它们主要从事什么样的商业经营活动?
晋商主要从事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
徽商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
视频: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
模块三
人口的增长
开荒垦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生态破坏;
庞大的人口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人口的大量增长?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便有了很大的增长。
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哪些问题?
1.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2.开垦荒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3.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笔记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共32张PPT)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没有干粮,哪有力气谈理想
目录
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人口的增长
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据历史学家研究,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
清·徐扬《盛世滋生图》(局部)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耕织图
背景: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人民多遭惨杀,田土尽成丘墟。官虽设而无民可治,地已荒而无力可耕。
——《明清史料》丙编,第783页
原因:清初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乾隆“帝王之政,莫爱民,而爱民之道,莫要于重农桑,此千古不易之常经也。”
——《乾隆帝及其时代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清朝的诸位帝王为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哪些措施?
(1)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2)兴修水利,治理河道;
(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顺治六年)凡各处逃亡民人,不论原籍、别籍,必广加招徕,编入保甲,俾之安居乐业。察本地方无主荒田,州、县官给以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
——《清实录·世祖实录》
垦荒政策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人民勤劳耕种
农民治其业,自非岁时伏腊(四季
时节更换之时)、省祠墓、通亲戚,则
晴事耕耘,雨勤织绩,赤背而薅草,跣
足而犁冰。
——《安吴四种·作力》
清·熊秉贞《耕织图·耕》(局部)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年代
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年)
5493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6078430
雍正二年(1724年)
6837914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7414495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661——1766年耕地面积的变化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易怒的“母亲河”——黄河,据统计,黄河在历史上共改道26次,决口1500多次,给黄河下游一带的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朕自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
康熙皇帝
水利工程专家“靳辅”及其《治河方略》
康熙十六年(1677年)调任河道总督。靳辅治河继承明朝潘季驯方法,对黄河水患进行了全面勘察,提出了对三大河流进行综合整治的详细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终使堤坝坚固,漕运无阻
(2)兴修水利,治理河道;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
推广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材料1:—在庄稼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页97。
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
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影响
“苏湖熟,天下足”(南宋)
“湖广熟,天下足”(清朝)
1、大大丰富了我国农作物的品种。
2、增加粮食产量。
3、改善饮食结构。
4、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A
原因:清朝统治者重视,推行垦荒政策;农民的辛勤劳作
B
表现:水利设施建设;粮食产量提高;经济作物种植广泛;
出现新的商品粮产区;
C
意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①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②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清乾隆粉彩镂空
瓷瓶
清康熙斗彩璎珞纹
贲巴壶
雍正款珐琅彩松竹梅图橄榄瓶
制瓷业
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江宁机户李扁担、李东阳,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棉织业手工工场织工超过5万人。
规模大、人数多、分工明确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产品面向市场
纺织图
盛世滋生图(局部)
清朝前期商业发达的表现:
①工商业城镇兴起。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如吴江县的盛泽镇,“天下四大镇"(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河南的朱仙镇)。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前门街市图》(局部)
②城市商业繁荣。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大多集中于运河两岸,交通十分发达,工商业非常繁荣。
③商人数量大大增多,形成了晋商、徽商等一些大的商帮。
商帮:是以乡土亲缘为纽带形成的商业集团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清代,山西票号商、两淮盐商,富甲天下。
——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晋商代表
晋商俗称“山西帮”。晋商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销售,换取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成为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晋帮集团。晋商真正崛起于明代,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徽商与晋商齐名,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经营文房四宝,走出一条贸易路线:东进苏杭无锡,南达湘、蜀、云、贵、川,往来京、晋、冀、鲁、豫间,远涉西北、东三省。最后,西进赣、湘,沿东南达闽、粤两省,直至扬帆入海与日本进行贸易。此时的徽商达到鼎盛时期,“无徽不成商”开始叫遍天下。
徽商代表胡雪岩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晋商主要从事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
徽商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
清朝前期的这两个商帮为什么称为晋商和徽商?
这些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晋商主要由山西商人组成的,徽商主要由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
它们主要从事什么样的商业经营活动?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视频: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
1685-1778年清朝人口数量
年份
1685
1741
1759
1778
人口总数(亿)
1
1.596
2
3
思考:结合两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年份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统计数
顺治十八年(1661年)
6.88亩
康熙六十年(1721年)
8.26亩
雍正十二年(1734年)
8.13亩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2.51亩
1661-1784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统计数
三、人口的增长
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时间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统计数
顺治十八年(1661年)
6.88亩
康熙六十年(1721年)
8.26亩
雍正十二年(1734年)
8.13亩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2.51亩
开荒垦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生态破坏;
庞大的人口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材料2:在人口膨胀的压力下
……流徙城市的人群因无业可就,沉淀形成一个由流氓、乞丐、小偷、赌徒、娼妓、迷信职业者和杀人越货者等组成的次生社会群……人口膨胀实际上也是酝酿大小农民起义的潜在原因之一。
——《为何清代人口空前膨胀》
材料1: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简表
三、人口的增长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人口的大量增长?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便有了很大的增长。
三、人口的增长
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开垦荒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哪些问题?
03
01
02
课堂小结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
商业:商业发达
人口的增长
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
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堂笔记
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没有干粮,哪有力气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