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队列表演(二)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队列表演(二) 北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08 10:0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数学思考: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化。
3、问题解决: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掌握竖式计算的算法、算理及书写格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迁移类推的能力,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将计算步骤与点子图相对应,直观理解竖式笔算的算理,掌握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希沃同屏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在上节课学习了横式笔算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竖式计算的方法。通过让学生尝试用竖式算一算、结合点子图解释竖式每一步的意思、促进学生对竖式的理解、并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笔算的法则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回顾“队列表演(一)”中的计算方法
师:孩子们请看大屏幕(队列表演视频)这就是我们大连舰艇学院阅兵节队列表演,看他们气宇轩昂、英姿飒爽,整齐划一,想不想自己将来也成为其中的一员;孩子们如果我们想知道这方方正正的队伍有多少人,要知道什么条件?
预设:每行有几人,一共有几行;
师:老师做了一个数据调查?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数学信息和问题:一共有12行,每行有14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
师:孩子们怎么列式?——14×12=(板书)
师:有什么方法能计算出这个算事的结果吗?
生:口算法和列表法(板书)
2、写方法
师:把你想到的方法写到纸单上,看谁写的方法又多又好?
3、展示方法(希沃同屏出现四种方法)
师:刚才老师选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投到了屏幕上,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是我们刚刚学过的——点子图、列表法。
师:他们共同的特点是——
生:列表法和点子图都是拆分法(追问怎么拆分的)。
师:孩子们这里除了我们学过的点子图法和列表法外,还有一种我们没学过,谁写的,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
预设:我们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我想竖式也能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师:真棒,你用知识的迁移方法大胆的挑战新事物,了不起,你能说说你是怎么列竖式的吗?
生:我先用2x14等于28,再用10x14,然后把两个乘积加起来。
师:是不是这样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方法(板书);孩子们想一想一般情况下列竖式应该注意什么?
(预案一: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二、尝试探究,学习新知。
1、独立尝试竖式计算
师:你们想尝试用竖式计算14x12吗?请拿出纸单2试着算一算。并结合纸单上的点子图圈一圈,画一画,和同桌说说竖式每步所表示的意思。
2、提要求
师:书写最认真,速度最快的孩子,你的竖式有机会跑到屏幕上展示,机会只有一次,开始吧孩子。
3展示并分析竖式过程(希沃同屏)
师:老师选了两个孩子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
问题一:在竖式中我们先算谁?
预设:从个位算起,用第二个乘数个位的2与第一个乘数14相乘,得28,
师强调:积的末位要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在学生说完后,也就是积28表示——点击课件呈现“ ……14×2 ”)
师追问:14×2,对应的是点子图中的哪部分人数?(前两行的人数)同意他的说法吗?
问题二:然后怎么算?
预设: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上的1,也就是10与第一个乘数14相乘得到140质疑:1乘14或者10乘14
师:用十位上的1与14乘时积的末位要与乘数的十位对齐。
师追问:14×10对应的是点子图中的哪部分?(剩下10行的人数)
问题三:最后这个168是怎样算出来的
预设:两次乘积相加——生说师板书:……140+28
140+28对应的是点子图的哪部分?(两次的总和,就是全部点子图)
4、“0和+”的处理
师:孩子们竖式计算的方法你明白了吗?可是老师刚才巡视时有孩子是这样写竖式的,结果也是168,可和这种做的却有不同的地方,我们看看哪里不同? 预设:省略了“0”和 “+”号。
师追问:“0” 和 “+”可以省略不写吗?请这位同学来说说你省略的理由?
预设1:因为相同数位对齐了,写在十位的4就表示40,省略了“0”,同样知道是40。(强调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数位对齐很重要。)
预设2:14*12表示12个14的和是多少?28是2个14,140是10个14,,加起来才是12个14,点子图上也是2个区域合在一起,所以不写“+”也知道是加
师:省略“0”和 “+”号的好处是什么?
预设:写起来更加简便。
师小结:在列竖式时,这两种写法都是正确的,但是没有0和+号会更简便些。+
三、尝试练习,总结算法。
1、同学们,借助点子图我们初步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在没有点子图的帮助下,你能快速用竖式方法算一算这三题吗,请你任选一题(和同桌交流你的计算过程),请三个同学板演,师巡视,(集体讲评。)
21x23= 34x12= 33x13=
2、看来大家都会了,那我们以21x23=为例,一起来总结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问题一: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问题二:先算谁乘谁?写在哪里?( 用乘数23个位的3依次去乘21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积69的末位数字与乘数个位对齐)
问题三:再算谁乘谁?写在哪里?(再算十位上的2×21=42,写在第二行,积的末位要与竖式中的十位对齐。或者用乘数23十位上的2依次去乘21每一位数位上的数,积42表示42个十,即420,。因此十位上的“4”要与乘数12的十位对齐,百位上的“1”写在积的百位上。)
问题四:最后算什么?(最后把他们的积相加起来就得到总数462。)
四、形成技能,发展训练。
过渡语:孩子们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方法你学会了吗?那我们就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闯关,准备好没。
第一关——师:孩子们队列表演排列方式有变动,变换了队形,改为每排13人,有12排,一共有多少人?
师:请你在纸单上⑴ 用竖式计算。⑵ 圈一圈,并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希沃同屏:两种方法)——希沃同屏
第二关——师:孩子们你们真棒,你们能帮助我们的朋友青蛙兄弟解决下跳格子的问题吧
第三关——淘气和笑笑看你们这么厉害,他们也有问题想请教你们?
师总结:孩子们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顺利闯关成功,你们真棒,每个孩子奖励一枚小印章。
五、小结提炼,分享收获。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还有什么收获?
2、孩子们你们的收获真不小 ,老师想检验检验你们的收获成果,想不想挑战?
(出示检测卡,请同学们快速完成。)
3、总结提升
板书设计: 队列表演(二)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14x12=168(人)
1 4
x 1 2
2 8
1 4
1 6 8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掌握其计算程序,理解其计算的道理;特别要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与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竖式从内容到形式之间的实质性的联系。这样就为四年级学习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打好了基础,即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乘法的计算程序迁移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情形。基于以上问题,我对这节课进行了精心设计,在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完这一内容后,自我感觉做到了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学生虽然在乘法的进位方法,笔算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计算作为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还是教学的重点,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理清:乘的顺序,理解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成第一个乘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的道理。
2.注重先学后教、自主探究,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课上先让学生尝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在遇到问题时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展示学生的做法,这样既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突显了教师的引领者的角色,更使学生加深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算理的理解。
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自主探究展示交流”环节,效果不理想。
在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时,应该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形成辩论的场面,那样学生对算法能理解得更透彻。再者老师在此处也没能及时地点出本节课的关键点,即第二次计算的结果写的位置和理由,是不应该出现的失误。
在这节课上我担心时间不够,有的地方没有充分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而是自己讲解代替了学生以至于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长此以往遏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因而要课堂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学生发生错误或迷茫时要有耐心,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当学生发生错误时,要给予学生充分反思的时间,进行自我分析并加以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总之,以后还要加大学习力度,时时给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


纸单一
(2)








(4)
纸单一
(2)








(3) (4)
纸单二
14

12

纸单二
14

12


闯关卡
第一关:体操表演
同学们进行体操表演,每排13人,有
12排,一共有多少人?

第二关: 数一数、算一算
⑴ 小青蛙每次跳11个格,它跳了18次,一共跳了 多少格?
⑵ 大青蛙每次跳21个格,它跳了14次,一共跳了多少格?
第三关:“少先队林”里现在有多少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