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输血与血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输血与血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4-06 07:4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人员伤亡惨重,许多人由于失血过多挣扎在死亡线上,全国人民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
2008年5月14日上午9时,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全体教职员工涌跃为汶川地震灾区无偿献血
谭维维半夜赶到了血液中心献血!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1、血型最早是谁在什么时间发现的?
2、我们在医院做完血液化验后,医生会告诉我们的血型。你知道自己的血型吗?
3、常见的ABO血型分成几种类型
4、献血时为什么先要检查血型
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5、什么血型的人可以少量地输血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
6、什么血型的人可以少量地接受A型血或B型血
7、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多少 你的体重是多少 如果按成年人的比例计算,你的血量大约是多少
8、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血量的多少,生命就会发生危险
9、失血量如果一次超过800 毫升,人就会出现什么症状
10、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可以献多少毫升的血
11、为什么要提倡无偿献血 将来等你长大了,你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吗 请说出你的理由。
问1:血型最早是谁在什么时间发现的?
答: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在
1900年发现的。
问3:常见的ABO血型分成几种类型?
答:A型、B型、AB型、O型四种。
问2、我们在医院做完血液化验后,医生会告诉我们的血型。你知道自己的血型吗?
最早的输血试验是英国人罗维尔在1665年进行的。他把一条失血过多濒于死亡的狗的静脉与另一条健康狗的静脉用鹅毛管连接起来。失血的狗逐渐从濒死状态恢复过来。
1667年,法国国王的御医丹尼斯首先进行了动物血液输人人体的试验。他将400毫升羊血注入一个失血多病的青年人的静脉,这个青年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此后他又进行了多次输血试验,也安然无恙。但他在1668年的一次试验中,却以失败而告终。他给一名患者输动物血,第一次输血后病人病情有所好转;第二次输血后,病人出现发热、腹痛、大汗、血尿等症状,第三次输血后病人死亡。死者妻子告丹尼斯犯有杀人罪,为此,法国议会特别制定法律:不许再进行输血。
1825年,英国的布伦德尔医生从一个人直接输血给另一个人首次成功,但是这一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据医书记载:19世纪末叶有346人接受过输血治疗,另有129人被试图输人动物的血液。当时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血型的不同,因输血发生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输血是要冒极大风险的。
兰德斯坦纳的贡献
卡尔·兰德斯坦纳是奥地利著名医学家,他因发现了A、B、O血型而于193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1900年,兰德斯坦纳在维也纳病理研究所工作时,发现一个人的血清有时会与另一个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随后,兰德斯坦纳进一步发现人的血液按红细胞与血清中的不同抗原和抗体,可分为不同类型,他以A、B、O三个字母来代表他发现的三种不同类型的血液。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在一起,就会发生凝血、溶血现象。 1902年,兰德斯坦纳的两名学生把实验范围扩大到155人,又发现了较为稀少的AB型血。1927年,国际上正式采纳了兰德斯坦纳原定的字母命名,确定血型有A、B、O、AB四种类型。至此,现代血型系统正式确立。 兰德斯坦纳在认识人类血型方面的杰出研究成果,不仅为安全输血和治疗新生儿溶血症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而且对免疫学、遗传学、法医学的发展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问:ABO血型系统是如何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的?
答:是以红细胞上的抗原和血清中抗体的种类定型的。
问4:献血时为什么先要检查血型 输血原则是什么?
答:如果血型不合,会发生凝集反应。
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问5:什么血型的人可以少量地输血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
答:O型。
问6:什么血型的人可以少量地接受A型血或B型血
答:AB型。
某人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 B 、AB、 O AB
O O A、B、AB、O
输血关系表
输血原则:
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问:血型除用于输血外,还有何用途?
答:侦破案件、亲子鉴定等。
知识拓展
问8: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血量的多少,生命就会发生危险
答:占体重的7%-8%。
问7: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多少 你的体重是多少 如果按成年人的比例计算,你的血量大约是多少
答:1200—1500毫升。
问10: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可以献多少毫升的血
答:头晕、 心跳 、 眼发黑 、出冷汗。
问9 :失血量如果一次超过800 毫升,人就会出现什么症状
答:200—300毫升。
有三名病人,都需要通过输血进行治疗,但因为病因不同所需输入的血液成份也不同,第一位严重贫血,第二位大面积烧伤,第三位是出血性疾病患者,请你思考一下他们分别应该输入血液中的哪种成分呢?
提示:贫血因为红细胞量不足、 烧伤病人主要是血浆量减少、出血性疾病主要是血小板量少
什么是成分输血?
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
地选用血液中的某种成分输入病人体内。成分
血可以是血浆、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
成分血可以通过血液分离机采取。
血量和输血
正常成年人血量:
占体重的7%-8%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
危及生命
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
头晕 心跳 眼发黑
出冷汗
一次失血小于400毫升
2-3周得到补充而恢复
问12:什么样的人可参加献血?
答:1998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问11 :我国何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答:国家提倡18—55岁符合体
检标准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问13:为什么要提倡无偿献血 将来等你长大了,你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吗 请说出你的理由。
  。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
只有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坚决制止买血卖血行为,才能保证医疗用血的质量,才能遏制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的艾滋病、肝炎等经血液传播疾病的传播,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最大限度地保护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身体健康。无偿献血是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互救互助的方式,你今天献血救助他人,以后一旦自己或亲属得病之时,又会得到他人的帮助。这也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和人道友爱的精神。
为向全世界献血者尤其是长期志愿献血者表示敬意,进而唤起更多人特别是青年人自觉加入无偿献血,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等作出决定,将发现ABO血型的医生卡尔·兰德斯坦纳生日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日”。
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换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