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案
【教学目标】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的基本情况: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1979年中美建交:了解中日建交的情况: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在全方位外交和多边外交活动中取得的成就;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增强热爱祖国、立志学习、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重点】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难点】
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取得成功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目录、视频导入
目录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二、中美、中日建交
三、全方位外交
视频:时代记忆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二、新课讲解
模块一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背景:
①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③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
阅读课文回答,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时间和会议是什么?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思考:为何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获得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从而成功?
材料一:1963年12月到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首度出访遥远的非洲,一共访问了非洲10个国家……宣布了同非洲国家发展国家关系五项原则和中国对外经济援助八项原则……坦桑尼亚前总统朱利叶斯·尼雷尔说:“无论是中国给予我国的巨大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中,还是我们在国际会议的交往中,中国从来没有一丝一毫要左右我们的政策或损害我们国家主权和尊严的企。”
——刘鸿武《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前世今生》
材料二:1964年到1967年,中国相继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打破西方核垄断。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进入太空轨道。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新中国进一步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深得各国的尊重。
2、中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与亚非等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3、中国国力增强;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视频:尼克松访华
模块二
中美、中日建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
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中美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20多年。
为什么中美关系会在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转机?
(1)美国方面:认识到中国的国力在提升,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得不承认敌视中国政策的失败,需要调整对中国的外交政策。
当时美国的霸权地位在下降,不得不采取战略收缩的政策,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以得到更多的支持。
(2)中国方面: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需要加强与美国关系,以改善自身的国际地位,制衡苏联。
中国希望通过改善与美国的关系,消除解决台湾问题主要障碍——美国的阻挠,实现祖国早日统一。
中美建交过程
1、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在他们离开机场时,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乔治·桑特尔《尼克松传》
2、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日建交
1972年9月29日,周恩来和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日联合声明》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你认为现如今应当怎样看待中日关系,我们对日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中日两国应当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处理好民族情感和国家利益;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日两国应当加强合作推动两国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共同发展等
视频:全方位外交
模块三
全方位外交
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
周边是首要,
?
大国是关键,
?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
全球伙伴关系为主要路径,
?
全球治理为开拓方向
?
多边是舞台。
?
政治经济社会是内容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活动表现:
1.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2.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
(?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1751738&ss_c=ssc.citiao.link?)”和“21
(?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75655967&ss_c=ssc.citiao.link?)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75655967&ss_c=ssc.citiao.link?)”的简称,是中国国家主席
(?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10488&ss_c=ssc.citiao.link?)习近平
(?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50854&ss_c=ssc.citiao.link?)于2013年9月、10月分别提出的合作倡议。其贯穿亚欧非大陆,会员覆盖136个国家或地区,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
亚太经合组织
成立于1989年,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合作组织。中国于1991年加入。
亚太经合组织对于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缩写:AIIB)简称亚投行,是向亚洲各国家和地区政府提供资金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2591&ss_c=ssc.citiao.link?)之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总部设在中国北京,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历史意义:
1.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2.党和国家采取了积极灵活的务实外交政策;
3.中国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同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4.中国外交家们的积极努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5.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三、课后小结
四、板书设计
视频:外交部给力发言合集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36张PPT)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目录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二、中美、中日建交
三、全方位外交
全民外交新时代
导入新课
视频:时代记忆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①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③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
背景: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阅读课文回答,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时间和会议是什么?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一:1963年12月到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首度出访遥远的非洲,一共访问了非洲10个国家……宣布了同非洲国家发展国家关系五项原则和中国对外经济援助八项原则……坦桑尼亚前总统朱利叶斯·尼雷尔说:“无论是中国给予我国的巨大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中,还是我们在国际会议的交往中,中国从来没有一丝一毫要左右我们的政策或损害我们国家主权和尊严的企。”
——刘鸿武《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前世今生》
材料二:1964年到1967年,中国相继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打破西方核垄断。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进入太空轨道。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思考:为何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获得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从而成功?
1、新中国进一步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深得各国的尊重。
2、中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与亚非等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3、中国国力增强;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10
乔冠华大笑的时刻被记录下来
意义: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发展与和平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视频:尼克松访华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20多年。
中美关系正常化
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中美关系
二、中美、中日建交
为什么中美关系会在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转机?
(1)美国方面:认识到中国的国力在提升,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得不承认敌视中国政策的失败,需要调整对中国的外交政策。
当时美国的霸权地位在下降,不得不采取战略收缩的政策,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以得到更多的支持。
(2)中国方面: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需要加强与美国关系,以改善自身的国际地位,制衡苏联。
中国希望通过改善与美国的关系,消除解决台湾问题主要障碍——美国的阻挠,实现祖国早日统一。
二、中美、中日建交
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二、中美、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过程
1、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在他们离开机场时,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乔治·桑特尔《尼克松传》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二、中美、中日建交
2、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油画
二、中美、中日建交
1971年4月
1971年7月
1972年2月
1979年
“乒乓外交”
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访华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8年12月发布中美建交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中美
正式建交
二、中美、中日建交
1972年9月29日,周恩来和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中日建交
二、中美、中日建交
《中日联合声明》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二、中美、中日建交
你认为现如今应当怎样看待中日关系,我们对日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中日两国应当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处理好民族情感和国家利益;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日两国应当加强合作推动两国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共同发展等
二、中美、中日建交
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二、中美、中日建交
视频:全方位外交
三、全方位外交
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1979年邓小平访美
周边是首要,
大国是关键,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全球伙伴关系为主要路径,
全球治理为开拓方向
多边是舞台。
政治经济社会是内容
2.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活动表现:
1.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2.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三、全方位外交
(1)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2)中国举办的重要国际会议:
欧洲44个
亚洲45个
非洲53个
美洲26个
大洋洲12个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亚信峰会
等
三、全方位外交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10月分别提出的合作倡议。其贯穿亚欧非大陆,会员覆盖136个国家或地区,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
三、全方位外交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三、全方位外交
亚太经合组织
成立于1989年,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合作组织。中国于1991年加入。
亚太经合组织对于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全方位外交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缩写:AIIB)简称亚投行,是向亚洲各国家和地区政府提供资金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之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总部设在中国北京,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三、全方位外交
三、全方位外交
历史意义: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全方位外交
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2.党和国家采取了积极灵活的务实外交政策;
3.中国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同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4.中国外交家们的积极努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5.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外交事业
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
改革开放以后
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建交
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日建交
1972年,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全方位外交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成就
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
举办重要的国际会议(名称)
影响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是取得外交成就的主要原因
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视频:外交部给力发言合集
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