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06 09:2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自主探究
1、19世纪70年代( ) 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 ) 和( )的发明,电力应用日益广泛。( )逐渐取代( )而成为工厂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了( )时代。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 ( )( )走在其他国家前面。
电力
发电机
电动机
蒸汽动力
电力
电气


2、在电气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 )最为著名。1879年他成功研制耐用的( )灯泡,他一生正式注册的发明有( )项,因此被人们誉为( )
爱迪生
碳丝
1300多
发明大王
3、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 设计出内燃机。( )年,他研制出汽车。汽车的使用增强了 ( ),改变了( )扩大了( )加强了 ( )
卡尔·本次
( )
1885
生产能力
生活方式
活动范围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4、( )世纪初,人们制造出飞艇。1903年12月美国的( )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20
莱特兄弟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合 作 探 究
你知道电是如何发明出来的吗?
奥斯特(丹麦)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揭示出了电与磁的内在联系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和电滋感应原理.
法拉第(英国)
机械能
电能
发电机
电动机
电能
机械能
原理:电磁感应
阅读课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况
开始时间:
开始国家:
主要标志:
主要成就:
19世纪70年代
美国、德国
电的发明和应用
新能源
新通讯工具发明
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
主要成就:
(电、石油)
(内燃机、汽车、飞机)
(电报、电话)
主要发明 发明者 国别 发明时间
电的发明和应用
电滋感应原理
法拉弟
英国
1831年
发电机
西门子
德国
1866年
碳丝电灯泡
爱迪生
美国
1879年
“发明大王”爱迪生
发明数量多:2200多种,正式注册的有1300种
著名发明有:留声机 、活动电影机 、电灯、电报、电话、第一架 实用打字机……
他最伟大的发明:电灯(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人们对爱迪生作出高度的评价:希腊神话中说,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偷来了天火;而爱迪生却把光明带给了人类。
爱迪生的同事、中央电气公司的副总监麦礼逊在与一位叫维尔的记者谈到爱迪生的勋绩时说:“称爱迪生为一个伟人,为一个杰出的发明家,为一个可惊的天才,那是容易不过的事,毫无疑义地,他是世界上一个最有用的人物——他的功勋所影响于千万人的生活方面的,比现在任何生着的人都要大”。
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一颗好奇的心,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不断实验的毅力,坚持不懈和果敢精神。
他的勤奋和创造性才能以及集体的力量 。
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活跃的创造性思维。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爱迪生
主要发明 发明者 国别 发明时间
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创制
内燃机
卡尔本茨
德国
19世纪80年代
汽车
卡尔本茨
德国
1885年
飞机
莱特兄弟
美国
1903年
卡尔·本茨先生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1844-1929),是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被称为“汽车鼻祖”。
“汽车之父”卡尔本茨
1886年德国的卡尔.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三轮汽车,于同年1月29日立案获得专利,因此1月29日被认为是世界汽车诞生日,1886年为世界汽车诞生年。
世界上第一张汽车专利证书
  由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于1886年1月29日向德国皇家专利局申请,同年11月2 日批准。专利号为37435,类别属于空气及气态动力机械类,专利名为气态发动机车。即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奔驰1号"。

“奔驰”汽车的发展
奔驰西姆皮勒克斯旅游车——1907年制造,最高时速80公里/小时。
箱型车身  
1885年卡尔 本茨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
1908年,亨利 福特开办的制造福特T型汽车的流水线
奥维尔 莱特
维尔伯 莱特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 的飞行者 1 号试飞成功
1903年 的第一架飞机
主要发明 发明者 国别 发明时间
新通迅工具的发明
主要发明 发明者 国别 发明时间
贝尔 美国(苏格兰人) 19世纪晚期
有线电报 莫尔斯 美国
无线电报 意大利 1895年
新通迅工具的发明
有线电话
马可尼
世界各地的
经济、政治
和文化联系
进一步加强
1892年纽约——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贝尔第一个试音:“喂,芝加哥”,这一历史性声音被记录下来。
电话、电报为迅速传递信
息提供了方便
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1874--1937)制造了第一个无线电系统。
1901年,他成功地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展
电灯
汽车、飞机
电话、电报
(生活、生产)
(交通、战争、救护)
这些发明分别有何意义?
(交流、联系)
请你谈谈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以比较的方式表述。
答:①交通:第一次科技革命前,人们坐的是马车,后来坐的是汽船、火车,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坐的是汽车、飞机,给人们的旅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②照明:工业革命前,人们使用自然火或蜡烛等照明,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电力的广泛应用,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为人类驱走了黑暗。③通讯:工业革命前,人们通过邮寄或写信的方式来传递信息,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人们使用有线电话、有线电报或无线电报来传递信息。
请你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比较项目 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 第二次(欧美)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成果 动力能源
生产生活器 具
交通工具
作 用 ,
启 迪
比较项目 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 第二次(欧美)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成果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内燃机(石油)
生产生活器 具 纺织、采矿和冶金等生产部门的机器 各生产部门的新机器以及电报、电话等新型通讯工具和电灯等家用电器
交通工具 轮船、火车机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等
作 用 促进生产力飞跃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请你谈谈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
②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
③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
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请你谈谈两次工业革命时,中国处于哪个时期?为什么丧失发展机遇?
①两次科技发生时,中国社会处于什么状态?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处于清朝前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时,中国正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稍后处于洋务运动时期。
②为什么会丧失发展机遇?
(1)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文字狱盛行,闭关锁国,无从受益;
(2)第二次时,虽有洋务运动,但清政府已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更加反动和腐朽,半殖民地化的现实,使中国无力受益。
课堂练习
1.19世纪70年代,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并日益广泛应用的是 ( ) A.电力 B.蒸汽 C.风力 D.核动力 2. 电力逐渐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 ( ) A.蒸汽时代 B.电力时代 C.工业时代 D.现代化时代 3.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哪两个国家走在了前面 ( ) A.美国 英国 B.法国 德国 C.美国 德国 D。英国 法国 4.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美国科学家是 ( ) A.牛顿 B.爱迪生 C.卡尔·本茨 D.莱特兄弟 5.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被成为“汽车之父”的德国人是 ( ) A.牛顿 B.爱迪生 C.卡尔·本茨 D.莱特兄弟
A
B
C
B
C
6.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机是 ( ) A.蒸汽机 B.电动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 7.开始把人类遨游天空的梦想变为现实的美国人是 ( ) A.爱迪生 B.珍妮 C.卡尔·本茨 D.莱特兄弟 二.连线题 9. 爱迪生 内燃汽车 卡尔·本茨 碳丝灯泡 莱特兄弟 飞 机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