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第六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答案五个字:
1931年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答案五个字:
1931年
日本
提示三
提示四
答案五个字:
1931年
日本
铁路
提示四
答案五个字:
1931年
日本
铁路
沈阳
答案五个字:
九一八事变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答案四个字:
1937年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答案四个字:
1937年
日本
提示三
提示四
答案四个字:
1937年
日本
卢沟桥
提示四
答案四个字:
1937年
日本
卢沟桥
宛平
答案四个字:
七七事变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答案五个字:
意大利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答案五个字:
意大利
1936年
提示三
提示四
答案五个字:
意大利
1936年
国家
提示四
答案五个字:
意大利
1936年
国家
沦陷
答案五个字:
阿比西尼亚
埃塞俄比亚
法西斯国家
遭侵略国家
日 本
意大利
德 国
埃塞俄比亚
武装干涉西班牙
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吞并奥地利
中国
1931,9,18
1937,7,7
面对日益扩大的局部战火,英法等国有没有设法扑灭战火?
他们实行的是怎样的政策?
绥靖政策
?
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国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安全,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要求, 同时企图把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的政策。
绥靖政策
1、英法为何要实行绥靖政策?
2、绥靖政策有什么危害?
3、绥靖政策的顶峰是什么事件?
3、敌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企图
祸水东引。
1、一战后英法实力的衰退
2、一战后普遍厌恶战争的思想。
英法为什么实行绥靖政策?
英国首相
张伯伦
法国总理
达拉第
德国元首希特勒
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
德国
莱茵区
奥地利
东普鲁士
苏台德区
材料1 捷克斯洛伐克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力排在第七位,并在意大利之上,绝非弱国。
材料2 德军在捷克斯洛伐克可布置43个师,而捷当时有45个师,近百万人。
材料3 捷同法国有着同盟关系,有着训练有素的军队和重要的军事工业,还有防御德国的坚固工事,这些工事正好设置在苏台德区。
经济发达
军力较强
战略地位重要
从慕尼黑回国后得意洋洋的张伯伦
捷克斯洛伐克
波 兰
1938年9月英、法、德、意通过《慕尼黑协定》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第二年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丹
麦
希
腊
苏 联
芬兰
瑞
典
挪
威
爱
尔
兰
奥地利
意
大
利
爱沙尼亚
拉托维亚
立陶宛
南斯拉夫
阿
尔
巴
尼
亚
英
国
法
国
德
国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荷
兰
比利时
罗马尼亚
匈牙利
保加利亚
丹
麦
如果你是当时的希特勒,面对剩下的这块欧洲蛋糕,你打算先吃掉哪一块呢?
合作探究一:
法西斯德国为什么要首先突袭波兰?
二、战争的爆发
1、时间:
2、标志:
1939年9月
德国闪击波兰
英法对德宣战
德突袭波兰
波 兰
想一想
1、波兰为何会迅速灭亡?
2、法国为什么迅速溃败
3、英国为何能取得不列颠之战的胜利?
丹
麦
希
腊
苏 联
芬兰
瑞
典
挪
威
爱
尔
兰
奥地利
意
大
利
爱沙尼亚
拉托维亚
立陶宛
南斯拉夫
阿
尔
巴
尼
亚
英
国
法
国
德
国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荷
兰
比利时
罗马尼亚
匈牙利
保加利亚
丹
麦
德法边境“静坐战争”
丹
麦
希
腊
苏 联
芬兰
瑞
典
挪
威
爱
尔
兰
奥地利
意
大
利
爱沙尼亚
拉托维亚
立陶宛
南斯拉夫
阿
尔
巴
尼
亚
英
国
法
国
德
国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荷
兰
比利时
罗马尼亚
匈牙利
保加利亚
丹
麦
马奇诺防线
法国号称欧洲第一军事强国, 但在遭受进攻后6周内即遭败亡,原因何在?
合作探究二:
法国败亡的原因:
⑴过度依靠马奇诺防线。
⑵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
(主要原因)
(根本原因)
希特勒提出停战协定的签署仪式于6月21日上午11时在贡比涅的雷通车站举行。
1940年7—10月,德军对英国发动了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企图迫使英国屈服。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丘吉尔的演说
想一想:英国的对德政策此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对德顽强抵抗
绥靖政策
德军共出动飞机416万多架次,向英国投掷6万吨炸弹,炸死炸伤英国居民8.6万余人,炸毁100多万栋建筑物…
英军以915架飞机和414名飞行员的代价摧毁了1733架德国飞机,击毙和俘获6000名德国飞行员……
丹
麦
希
腊
苏 联
芬兰
瑞
典
挪
威
爱
尔
兰
奥地利
意
大
利
爱沙尼亚
拉托维亚
立陶宛
南斯拉夫
阿
尔
巴
尼
亚
英
国
法
国
德
国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荷
兰
比利时
罗马尼亚
匈牙利
保加利亚
丹
麦
此时该怎么办呢?继续在西线耗着,还是?
(二)、战争的扩大
1、东欧:
苏联
时间
原因
结果
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941年6月
(二)、战争的扩大
2、太平洋地区:
偷袭珍珠港
时间
影响
1941年12月7日
进一步扩大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同盟
日 本
德 国
意 大 利
猜一猜
战争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1、慕尼黑协定决定了哪个国家的命运( )
A、奥地利 B、捷克斯洛伐克C、波兰 D、法国
B
2、英法对德宣战是由于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德军突袭波兰
C、德军侵占巴黎
D、德军开始进攻苏联
B
3、标志二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德军突袭波兰
C、英法对德宣战
D、德军开始进攻苏联
C
4、苏联卫国战争开始的时间是
A、1938年9月 B、1939年9月
C、1940年6月 D、1941年6月
D
5、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日本偷袭珍珠港
B、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C、德军侵入布拉格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A
6、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事件是
A、苏德战争爆发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诺曼底登陆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
7、德军在二战中惯用的战术首推
A、阵地战 B、闪击战
C、持久战 D、运动战
B
8、领导英国人民坚决抵抗德国侵略的首相是
A、张伯伦 B、威尔逊
C、劳合·乔治 D、丘吉尔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