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多彩的活动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能完整地叙述自己参与过的一次活动,写清活动的场面,注意点面结合。
2.能写清楚自己参与活动的想法、感受、心情。
3.学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1.能写清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等相关过程。
2.学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教学难点
要做到详略得当,中心突出。学习运用勾画整体和刻画局部的手法描写活动的场面。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摘抄本、作文本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这学期的校园生活中,你参加过哪些有意义的活动?哪些让你记忆犹新?打开你记忆的大门,用你手中的笔,把你在校园参与过的某项活动记录下来,让它成为你记忆中不可磨灭的珍藏吧!
二、拓展思路。
首先,请你回忆一下,这学期的校园生活中我们开展过哪些活动?
1.让学生说说印象最深的活动。
2.总结学生发言。(出示)
体育竞技类:拔河、跳绳、接力赛……
文艺演出类:合唱、舞蹈、课本剧表演……
公益慈善类:敬老院看望老人、孤儿院看望孤儿、担任小小交通警察……
民俗活动类:踏青、搜集春联写对联、元宵灯会……
校园生活类:开学典礼、主题朗诵会、课间操、校运会……
3.本次习作的主题是“多彩的活动”。根据习作提示,可选的“活动”范围广泛,涉及的内容和形式也多种多样,但一定要有意义。参与活动,可以帮助我们增加一种新的生命体验,或锻炼某种能力,或走进一个陌生的、新奇的世界,或放飞心灵体会快意的人生。所以,只有那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真正有所感悟的活动,才能让我们记忆犹新,才值得我们记录。
三、明确观察角度。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出示课件)(1)选择什么活动?(2)活动过程分哪几部分?哪个环节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3)活动过程中,整个场上的气氛都是怎样的?参与者和观众的表现是怎样的?(4)结果是怎样的?(5)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体会?(6)你想用怎样的叙述顺序?
2.教师巡视,指导。
3.根据小组汇报结果,教师小结。
四、回顾活动,确定中心与材料。
1.通过学生回答,整合师生对话的内容,明确题意:选择亲身经历的一次活动,写清楚活动的过程,写出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突出活动的特点(快乐、有趣等)。
2.完成了以上任务,基本可以做到文有中心、材料具体、叙述有序。那么如何详略得当地记叙一次集体活动呢?
3.小组合作交流,指名回答。
4.教师小结:把重要或者令人印象深刻的过程、环节详写,印象不深刻的或不重要的环节、过程少写或不写。综合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来具体生动地再现重点环节或过程的情景。
5.思考,同桌交流:(1)要详写的这个环节的活动内容是什么?整个场景中人们的活动有什么共性特点?这个场景的气氛是怎样的?(2)参与活动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有什么活动?如果核心人物是“我”,“我”有什么感受?其他人在活动中有什么表现?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是怎样的?结果是怎样的?
6.教师总结:场面描写是展开详写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关注整个场景,另一方面要关注细节,把特定人物的具体表现写具体,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点面结合既能把整个场景的活动和气氛讲清楚,又能使具体人物、具体环节的描写充实具体。至于活动的其他阶段,则可以略写或不写。
五、写作实践。
1.明确写作要求。
(1)要从生活中选取真实的材料来写,不要虚构;
(2)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3)“多彩的活动”是一个话题,不能直接作为题目,因此需要自拟题目。“活动”可以拟定为短语,如“记一次难忘的活动”“一次有趣的活动”;也可以不出现“活动”,如“有趣的贴鼻子”“单手剥鸡蛋”等。
2.具体指导:
(1)选材并在组里交流素材和独特的感受。
(2)初稿完成后,组织学生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互相批改,然后誊写在作文本上。
教
学
反
思
成功之处:经过课堂上的指导,学生复习巩固了描写方法,重点练习了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场面、把过程或重点环节写详细。从现场学生的草稿看,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课堂上,学生是动起来了,但是动笔多、动口少,参与活动了但体验少、感受少,真正下笔写的时候内容不够充实。
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多方引导,将过程写得具体完整,把个人感受写清楚,注重发挥优秀作文案例的作用,并加以自由修改,这样会给学生提供修改的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