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准确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提升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2.阅读《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情节,感受名著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3.结合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进行心理描写的仿写训练。
4.学习古诗《回乡偶书》,感受诗人久别回乡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点
1.掌握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紧扣主题,感受小说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2.理解古诗,体会诗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
教学难点
体会小说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感知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摘抄本;关羽的资料、《回乡偶书》的相关背景和作者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
一、交流平台。
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小说,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接下来,我们先来看一看如何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1.阅读语段分析。要求:指出描写方法及作用。
(1)“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2)“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3)“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4)“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5)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6)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2.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分析。
小组讨论,指名答。师生评议。小结:
(1)从上面(1)(2)这些语言描写中,表现了桑娜和渔夫纯朴善良的心灵以及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2)从上面(3)(4)这些心理描写的句子中,写了桑娜矛盾痛苦的心理状态。当她发现邻居西蒙已死,毫不犹豫地抱回两个遗孤,可她又“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她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因为家境本来就很穷困,又有五个孩子,丈夫的担子已经很重了,现在再加两个孩子,能养活吗?所以,桑娜的担心是很自然的。可是她又想:“嗯,揍我一顿也好!”可见她更坚定了收养孤儿的决心。它不但不会减少桑娜善良性格、纯洁心灵的光彩,反而在思想斗争中,让她克己待人的光辉形象深入人心!
(3)从上面(5)中桑娜毫不犹豫地把孩子抱回自己家的情节可以体会到桑娜宁愿自己受苦也要照顾孤儿的善良。
(4)从上面(6)的环境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桑娜一家过着贫困的生活,还知道她勤劳贤惠,把渔家小屋收拾得整洁而温暖,同时心地善良,爱怜丈夫。屋内的温暖舒适与屋外的寒风呼啸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说明了桑娜勤劳能干,也暗示出渔夫在恶劣的环境下出海打鱼很危险,侧面反映了渔夫的勤劳和他一家人生活的贫困。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能坚定地收养邻居的两个孩子,侧面烘托了他们高尚的人格。
二、课堂小结,拓展提高。
1.刻画人物都有哪些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通过以上分析,那么我们该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呢?指名答。小结。
出示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1)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2)通过小说的情节来感受人物形象。(3)关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
3.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赏析《在柏林》。
三、布置作业。
阅读《草船借箭》,分析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一、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课本片段。
(1)疏通难字和字音:酾(shī,斟酒)斟(zhēn)鸾(luán)云长(cháng)华雄(huà)
(2)简单了解片段的出处及相关情节。
“温酒斩华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描述的是:董卓废黜少帝刘辩而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此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
(3)教师播放此片段名家朗诵音频,学生认真倾听,留意重读、停顿及朗读的情感、气势。
2.小组交流讨论此片段是如何体现人物形象特点的。
(1)结合交流平台中掌握的知识,初步感知片段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展示人物形象,小组内交流。
(2)小组交流,分条列举式汇报。
语言描写:“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其语言斩钉截铁,显示其自信满满。
动作描写:“出帐提刀,飞身上马。”“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动作干净利落,显示出其神勇无比。
侧面描写:“众皆失惊。”通过写他人的反应衬托出关云长本领高强,出乎众人意料。
场面描写:“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场面之热烈,烘托出关云长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勇擒贼首的英勇无敌。
3.指名再读片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教师播放《三国演义》这一场景的视频,引导学生再次感受关公的神勇。
4.出示课文的两个句段,注意体会情感。
(1)句段一:“忐忑不安”在这里有惴惴不安的意思,到底什么使她不安呢?那就是家境窘困,勉强维持。“这是闹着玩的吗?”自然不是闹着玩的,拼死拼活地干也只够填饱七个人的肚子,现在一下子就多了两个啊!这里的省略号很好地反映出桑娜这种矛盾的心情。思维断断续续,心疼丈夫为家庭所付出的,担心丈夫会责怪。自责的背后是善良,对丈夫的体恤,心甘情愿是源于对孤儿的不忍抛弃。
(2)句段二:这两句说明了“我”对处在生死关头的邱少云的担心,生怕邱少云忍受不了烈火烧身的痛苦而暴露目标,使整个作战计划落空。“年轻”一词强调了“跳起来”或“叫起来”的可能性。因为年轻缺少战斗经验,缺少各种风浪的磨炼,也缺少忍受痛苦的意志。可见“我”的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的。这一心理活动,烘托出了邱少云烈火烧身时那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危险处境。
5.小组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交流学习收获。
6.试着写一写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同桌交流。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回乡偶书》。
2.指名读,齐读。
3.小组交流诗句的意思。对诗句理解不清楚的地方,小组通过查字典理解,师生互评。
4.说一说诗句意思,并结合写作背景等资料体会诗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情感。
5.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背诗句。默读、默背、大声读背、比赛读、同桌互读互背等。
三、作业布置。
积累一些思念家乡的古诗,抄写在摘抄本上。
教
学
反
思
成功之处:学生在结合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描写方法及修辞手法,体会句子含义、理解人物形象的效果显著,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的积极性较高。
不足之处:对难理解的句子,如“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这一个片段,由于是半白话文,读起来比较拗口,因此,也难以读出关云长的神勇。
教学建议:平时应多读、多品味一些名著,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