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古人谈读书教案 2课时(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25 古人谈读书教案 2课时(含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8 15:4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古人谈读书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识”的读音,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古人的读书方法,激发热爱读书的兴趣。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古人的读书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 预习课文
教师 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
2.你读过哪些书?在读书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悟?
3.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古人谈读书》,了解一下古人是如何读书的,他们的读书方法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教师板书课题:古人谈读书)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感知全文。
教师:课文一共分为两部分,请快速默读课文,了解一下分别介绍了古人的哪些读书方法。
(分别介绍了孔子的《论语》和宋代朱熹的读书方法。)
2.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组内读课文,学习生字。
(3)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4)小组练读课文。小组商议读的形式,可以齐读、轮读,在组内互相正音。
(5)各小组轮流朗读课文,看哪一组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开火车”读,或派代表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三、学习课文(一)
1.走近孔子。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那么,孔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近孔子。
2.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孔子的知识。
3.教师补充。
4.学生自由读课文。(可自己读,可找学习伙伴对读,也可小组同学合作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小组交流:结合注释,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6.全班交流。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呀!指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诚实。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天资聪敏又喜好学习,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虚心好学,不自以为是。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思考问题,但是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7.谈谈自己读后的收获。
8.练习朗读,熟读成诵。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一)。
2.课外阅读有关《论语》的其他内容,可阅读书籍,也可上网浏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论语》中句子的背诵情况。
2.教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论语》中有关读书的句子。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后面一篇有关朱熹读书的短文。
3.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二)
(一)走近朱熹。
1.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朱熹。
2.教师补充。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3.流利、有感情地诵读,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思想不集中,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集中了,眼会看不仔细,口会读不正确吗?】
(2)同桌交流读文感受。
(三)细品课文,感悟方法。
1.学生小组交流:从文中你学到了什么读书方法?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三、拓展延伸
对作者的读书方法,你是怎么评价的呢?你还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二)。
2.小练笔:写一写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自己的启发。
板书设计




成功之处:大胆放开手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理解,汇报时教师做简单总结就可以了,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自学古文的能力,又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足之处: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设置的环节比较多,以至于指导朗读方面没有处理好,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教学建议:学习文言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让学生先根据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注释进行自学,然后再交流讨论,结合实际进行理解。